第356章
  宫宴进行到一半,有舞妓上台来起舞,大家喝到酣畅处,还有年轻的小将借着鼓乐起身唱起歌来,李盛听着,觉得这种措辞节奏都很像是诗经。
  唱到“今当何年,载此丰劳?今当何岁?载此丰功?”大家都跟着欢笑起来,一起举杯共饮。
  李盛眯着眼睛,尾巴尖尖也跟着节奏一摇一摆,旁边的嬴政时不时撸一把虎头,捏捏虎耳朵。
  这一夜,君臣同乐,宾主尽欢。
  第349章
  在攻灭赵国转过头来的下一年春天,嬴政大婚,迎娶楚国贵女羋姮为秦国王后,宫中大行欢宴,前朝后宫共庆此乐。
  仪式很隆重很欢乐,但是李盛觉得嬴政并没有那种娶妻的激动,就是按照规矩一步一步走完流程,然后祝酒后就大步流星地进了新王后的云阳宫,神态放松动作自如。
  不过也正常啦,李盛一边吃东西一边想着,他觉得这个情况也在意料之中。
  纵观各朝各代,嬴政还真是少见的一丁点儿绯闻都没有的帝王,当然了,这不排除汉代秦后,史官删了一部分史料,但是李盛来到这个时代后可是一路看着嬴政长大的,嬴政他就是纯纯事业脑啊!
  倒不是说对男女之欢毫无动心,但是李盛觉得,开疆拓土,一统中原这种巨大成就感给他带来的情绪刺激,已经远远超过了男女之事,别说灭六国了,水利工事、战功改制、普及文字、招揽人才......这些事儿中的任何一件,在他心中都更重要,完成了一件大事后那种快乐和欣悦,是更深刻也更高一层的。
  郑国渠修好的时候,嬴政还亲自去看了开闸仪式,看着水流奔涌而下,浇灌到关中大地,两侧围观的百姓欢呼跳跃,大声地欢笑起来。
  毫不客气地说,那一瞬间,李盛觉得嬴政快乐得都快飞起来了,头昂得高高的,拳头因为激动捏得很紧,盯住水流的眼睛亮晶晶的,连头发丝儿和迎风扬起的袍袖都透露着欢快。
  按照后世的话说,嬴政已经通过工作得到了更高级的快乐和最丰沛最正面的情绪反馈。
  ——超绝事业脑,和他的工作绝配!
  李盛刚才还怕铲屎官喝多了酒,一路跟着他回去的,这会儿又回来,蹲在小宦官旁边就着他的手啃一只烧鸡,或者说,蒸鸡?味道倒是不错啦,应该是先用香料腌制后再裹着草木叶子上锅蒸的,清香味美。
  一只鸡李盛三四口就啃完了,这还是他想尝尝味道,不然两口解决没问题。
  啃完了四只烧鸡,李盛舔舔嘴巴拒绝了宫人送上来的羊肉片羹,跑去找地方睡觉了,嬴政没在明光殿,李盛就跳上了他的龙床,大摇大摆地卧在了最中间睡觉,一只爪子还蹬在嬴政的枕头上。
  天刚麻麻亮的时候,李盛从床上跳下来抖抖毛,眯着眼睛看空气中漂浮的毛絮,哎呀春天就是掉毛比较严重啦,而且他还是两层毛,不掉毛怎么过夏天?
  不过回头看看床上的一堆毛毛,李盛沉默了一下,为了铲屎官的皮肤健康着想,他迅速从外面拽了几个小宫女过来,赶紧收拾吧,早点收拾还省点劲儿,这会儿收下去洗了待会儿太阳出来就能晒上了。
  他一路小跑着去云阳宫等嬴政,嬴政春夏秋三季每天早上都要先活动一下,打拳或者是耍剑,然后再吃饭。
  他以为云阳宫的宫人应该不认识他——毕竟有很多都是楚国陪嫁过来的,但是等他刚到宫门那,一个面善的妇人就打开门带着他去了偏殿,还专门给他准备了温水和羊肉鸡肉鹿肉,都是生熟各一份。
  这是早有准备哦!
  李盛在秦宫中一向是横行霸道,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不去的——连嬴政的床他都跳上去撒泼过,虎爷哪儿不能去!
  于是他在云阳宫也没有任何拘束,还自己从床边的矮柜上扯了个羊皮毯子铺好,然后趴下悠哉悠哉地干饭,一边吃一边毫无顾忌地瞅着这些眼生的宫人。
  他发现这些人应该还是有点怕他的,尤其是他张开血盆大口吃肉的时候,但是他们都强行镇定地站在那里侍候着。
  打工人在哪儿都不容易!
  吃饱喝足,李盛眯着眼睛开了视角去追踪刚才那个妇人,她正在和一个大宫女样子的女孩说话。
  “王后早就吩咐了,让咱们准备好东西,幸亏华阳太后提前嘱咐过,要是大王出来见了那老虎在门外蹲着干等着,说不得就要生气呢。”
  “是啊,咱们王后刚来这里,周全谨慎最要紧,万万不能开罪了秦王,他这只虎,就更不能慢待了。”
  李盛甩了甩尾巴,心说你们还是刚来,不太了解本虎虎,谁在外面干等着啊!没人招待的话,他肯定一爪子把门拍开自己找地儿舒舒服服地等着啊!
  嬴政不在这里用早食,他任由宫人侍候着换了衣服,摸摸虎头,一人一虎慢悠悠地出了云阳宫,往临沧台的方向走,去晨练!
  嬴政连着五天都留宿云阳宫,以示对王后的珍爱看重,不久后,后宫中的许多事宜也都由华阳太后和赵姬帝太后的手上,挪到了新王后那里。
  不久后,后宫中一位韩少使生下了赢政的长女,嬴政很高兴,当即封为茂安公主。
  当夜,羋姮的乳母两人对坐,说起子嗣的事,四位陪媵也都陪侍在旁。
  “如今大王正当壮年,后宫人数繁杂,如今的大事,就是子嗣啊,王后恕我无礼僭上,王后需尽快有妊。”
  但是这位楚国来的王后却是叹息一声沉默不言,良久,她才张口,声音又轻又淡:“可是,大王有吞灭六国之志,楚国强盛,只怕也不能相敌,我观其志,所图乃天下中原,如此,大王还会不会希望嫡长子出自楚国王室嫡脉呢?就算眼下情愿,将来秦楚刀兵相见时呢?”
  众人悚然一惊,就连偷听的李盛都惊呆了。
  李盛只知道扶苏是楚女所生,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还拿他当过筏子,“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项燕是楚国大将,而扶苏是楚氏女所生,又是始皇长子,扯这面大旗也算合理。
  但是,王后带来的四位陪媵中有两个是楚国王室羋氏女子,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到底是谁生了扶苏,只说是长子,并没有说是嫡长子,若是陪媵生子,那么王后抚养过继,扶苏从宗法上也就有了嫡子的地位,就和当年的华阳夫人认下嬴子楚一样。
  因为历史上扶苏的存在,他从来没有想过羋姮说的这个问题,但是今天一想,此一时彼一时,这一世,和历史上已经大不相同了。
  历史上嬴政大婚的时候,他还没有亲政,他的婚姻,是由华阳夫人一系的楚国外戚势力主导的,而婚后一两年的时间内,正值嫪毐权势膨胀的最顶端,也是吕不韦位高权重执掌朝政的时候,而此时的嬴政,无论是为了子嗣考虑,还是为了拉拢楚系权贵力量以抗击吕不韦和嫪毐,一位楚系的王子都是有好处的。
  当时,也还没有开始伐六国的正式开战,内忧大于外患的情况下,嬴政也不会考虑得那么长远,比如,一位楚系的嫡长子,在宗法上板上钉钉的太子,在秦灭了楚国这个强大的母国后,会不会有什么隐患和变故。
  而这一世,嬴政打下韩赵两国的时间提前了五六年,大婚的他,权柄在握意气风发,并不需要拉拢楚系外戚势力,也不需要在意华阳太后的看法,他选择楚氏女,一方面是因为门当户对,另一方面,他更多地是为了在这短暂的两三年内稳住楚国做出表态。
  听起来有点渣,但是现在,这是常态。
  而另一方面,嬴政现在攻伐六国的进程已经开展了一小半,他自然会顺着自己的事业版图去联想将来的继承人身份,楚国版图不小,就算打赢了,会不会也有残余势力?只看如今的赵国就知道了,尽管秦国一再宽和,表态会让百姓安居耕种,但也至今也有几次反叛。
  秦国的继承人,如果是楚系嫡脉,会不会引来更多的意外?
  李盛听到了羋姮带着苦笑的叹息声:“如此,倒不如盼着阿媛有妊,她虽出自楚国,可是却并非羋氏嫡脉,她是我楚国公主之女,而并非芈氏族女。”
  第350章
  尽管羋姮满腹心事,但是子嗣只是,又怎能是人力所能控制呢?于是也只能是自己闷在心里反复思量,不敢露出一点。
  不过这位新王后为人处世都很妥帖周全,时常关怀上面几位太后,夏太后和华阳太后都是太婆婆,虽然是有个远近亲疏,但是她哪个都不敢轻视,都是恭敬亲近地待着。
  秦王生母,如今的帝太后,就更要好好孝敬了,还有大王的亲妹妹,她的小姑子丰邑长公主,也是一位娇客。
  就连嬴政后宫中的姬妾们,她也是和善有爱宽仁大方,一时间宫中倒是风平浪静——自然了,之前也没人敢闹事儿拿乔,秦王属实不是那种会怜香惜玉的人,神姿玉骨又如何,在他眼里只怕还不如水利舆图更有吸引力。
  李盛也不再关注这件事,他知道,嬴政最近又盯上了魏国——事业脑的工作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