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李盛在嬴子楚的宫里玩儿了一天,第二天夜里,叼着一个大箩筐回了山林,里面是他在库房里自己挑的一块麻布毯子一块皮裘毯子,宫里没有铁蒺藜,李盛也无所谓,算啦,等什么时候再去军中的时候再说。
  另一边,秦昭王决定派人去邯郸援手,起码得把秦军救回来啊,就算伤亡损耗不少,可还有至少五六万人呢。
  探子回报楚君已经在路上了,魏军八万,楚军六万,这次邯郸之战,注定失败了。
  秦军发往邯郸后,在楚国军队到来之前从外围和里面的相互接应,顺利打出一个缺口,秦军顺利逃回。
  策马回转,王龁回望已经残破不堪的邯郸城,若是魏军晚来一夜,不,晚来三个时辰,只怕他就能进城转守为攻,如今功败垂成,他心里失望极了,可眼下,若不及时撤军,等着楚国的援军一到秦军陷在里面更是坏了大局。
  当初他被调来前线,还在心里嘲笑过王陵无用,在魏军到来的前夜,他还对着副将笑道白起胡言乱语,可如今自己败走邯郸,心中只觉得萧索落寞,这次他没能打下邯郸,下次,国君还会给他机会出战领兵吗?
  另一边的秦宫中,秦昭王也在和丞相范雎说起白起。
  当年白起领兵打了长平之战,本来已经快把邯郸城打下来了,时任丞相的范雎却劝说秦王停兵休战,向赵国索要六座城池。
  当时的白起是坚决持反对意见的,大胜就在眼前,长平之战四十万人,几乎打没了赵国整整一代青壮,眼下只要打下邯郸城,再增兵蚕食其他城池,赵国便如掌中之物,能占据一国之境,何必把眼光局限于区区六座城池呢?
  可范雎说动了秦王,他不能抵抗王命,只能带着秦军撤退。
  可赵国并没有履行承诺:秦兵都傻乎乎地退了,干嘛还要给他好处?!老子不干了!
  约定好的六座城池,赵王没有交给秦王,而是献给了齐国,并积极联合齐国、魏国、楚国等国家联合抗秦。
  秦昭王大怒:凸(艹皿艹 )你小子tmd敢耍我?!!
  自从商鞅变法秦国强势崛起,秦昭王已经很久没有被这样愚弄过了,一时间羞愤难当。
  秦国这是赔了兵将,还没打下城池,在六国间丢了个大脸,于是一怒之下再次发兵攻打赵国,这才有了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前,秦昭王是想让白起再次带兵出战的,但白起态度坚决地表示:这场仗绝对打不赢!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来,半途撤军,秦军士气大伤,不宜短时间内再次频繁出战;二来,赵国以六城之地相结齐国,又结成了抗秦联盟,如果再次攻打,援军必至;三来,一战不成,邯郸必然趁此机会加固城墙囤积粮食武器等,再战的话,难度肯定加倍。
  秦昭王听了就很愤怒,于是当即罢免了白起,起用王陵和王龁出战。
  但不得不说,盛名之下无虚士,人家白起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这次果然没打成啊!要不是李盛玩儿命送信回来,就会像是历史上的那样,秦兵死的死降的降,邯郸之战惨败而归。
  秦昭王当然是很生气很难过啊,但是秦昭王是个纯纯外耗型君王,有事儿不是先反思自己,绝对是先想别人有没有错。
  他把这件事归咎于白起:你要是肯出战,没准儿还能打个平手呢!就是因为你不肯出战,我没办法才只能找王陵他们的,主君有难你却多番推脱,可见不忠不诚!
  于是把白起放逐,而后又越想越气,令白起自尽,最终白起在杜邮(也就是咸阳)引剑自杀。
  但是,这件事中还有隐藏的第三个人:范雎。
  范雎是继任魏冉之后的一位秦国丞相,与魏冉在政见上有非常大的矛盾。
  魏冉是秦昭王的舅舅,代表了秦国的外戚旧贵族势力,而范雎主张巩固集中王权,对秦昭王提出了建议:削弱宣太后和魏冉等封君贵族的势力。
  秦昭王也确实听从实行了这条政策。
  换句话说,魏冉在政斗中的失势败落,成就了范雎作为新任丞相的崛起,两人是积怨甚深。
  而白起,是魏冉一手提拔栽培的嫡系,是他在军方势力中最倚重的武将。
  那范雎劝说秦王停止攻赵,而后又暗中进言令秦昭王厌弃甚至逼杀白起,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现任总经理范雎看不惯前任死对头魏冉提拔的军方项目总监白起,于是在董事长面前说坏话泼脏水,再加上董事长自己也是个糊涂蛋,硬生生把人逼得免职出走。
  范雎对秦国确实是有大功的,他提出的”远交近攻”基本定下了几十年来秦国的外交方针,有效推动了秦国的统一大业,但是,才高未能免德亏,单纯这件事,可见范雎心胸狭窄。
  理顺了这一堆事儿,李盛都不由得怒骂秦昭王一声蠢货,白起这样的将帅之才,又有大功,愣是把人逼死了!
  想到白起,李盛都替他憋屈得慌!
  想到这,李盛也在窝里待不住了,秦昭王不知道什么时候犯蠢发癫就把白起搞死了,他要回秦宫!
  李盛抓了一只黄羊两只野鸡,又辛辛苦苦地用爪子刨了一片野蘑菇,都放进那个之前放毯子的箩筐里,当晚就回了秦宫。
  这回不用跳城墙了,他直接去了大门,守门的士兵不认得,但是他们上司的上司的上司一定认得了。
  这次又吓跑了两个,李盛已经习惯了:没事,愚蠢的两脚兽,本虎宽恕了你们的胆怯!
  人嘛,总是要适应环境的,吓着吓着就习惯了!
  大摇大摆地进了嬴子楚的宫室,这会儿子楚还没睡,正在灯下读书,在赵国当了十几年的质子,他的文化课其实是很有缺陷的,虽然吕不韦为他造势,在华阳夫人和安国君面前搞公关立人设的时候,把他夸得才高八斗智谋机变人中龙凤,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还是要多努力多用功的。
  李盛叼着筐子进了他的书房,大方地把筐子推到旁边的侍女手里:诺,都是好东西!
  他叼出一只野鸡来,又用爪子拍拍筐子里的蘑菇:拿去煮汤!
  说真的,不是他吹,秦宫里的食材都未必有他拿来的好。
  虎虎视察了书房,看了刻苦读书的嬴子楚,对此项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野鸡和蘑菇),然后就遛遛达达地出来,绕到后面去找嬴政了,小朋友就睡在赵姬卧室旁边的屋子里,嬴子楚倒是觉得好大儿应该单独一间宫殿才配得上,但是现在他自己都还只个王孙,没资格也没身份,只能先委屈崽崽了!
  嬴政身边的侍女太监都认得这只大老虎,很配合得让开,小朋友睡得很香,李盛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把围在外面的一圈防止小公子掉下来的沉香木枕都踹下去,自己跳上去围在了外面充当围挡。
  嬴政从小就不喜欢被生人抱着睡,乳母也不喜欢,因此伺候的人只能在旁边看顾着。
  不过既然老虎来了,他们就省事儿了,老虎这么大一只挡在床边,小公子夜里肯定滚不下来。
  地上铺了两层厚毯子,最底下还有一层草编的厚垫子,李盛把木枕踹下去也没有什么声响,嬴政小朋友瘪了瘪嘴巴,依旧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早,李盛还困,就感觉自己的爪子被摆弄个不停,他勉强睁开眼一看——嬴政正把自己的手从虎爪爪垫下抽出来,盖在爪爪上面。
  猫爪在上!他经常和嬴政玩儿这个!
  李盛把爪子又抽出来,盖在了他的小手上面。
  嬴政笑眯眯地帮他顺顺爪子上的毛毛,再往外抽——抽不动了!
  李盛太困了,又睡过去了,爪子的重量全压上去,三岁小孩手软脚软的,还真是得使劲儿抽出来才行!
  “猫爪在上”游戏,在第二回合被迫结束!
  不过嬴政也不气,好脾气地就势躺下,抱着爪垫开始捏捏。
  第328章
  李盛在秦宫里玩儿了两天,果然,他从系统那里得知白起被放逐的消息,来活儿了!
  李盛一个激灵翻身打滚坐起来,三两步跳上城墙蹿出去,一路飞驰出了子楚的宫殿,往秦宫宫门去。
  这边的侍卫都知道这只大老虎了——李盛这几天每天都遛达过来露脸给这群士兵们脱敏训练,这会儿一见大老虎远远地过来一看就很着急的样子,赶紧把门边的几个官员小吏仆从们都疏散开:这祖宗可不给谁面子!
  老虎真跑起来一个起跃就五六米出去了,李盛越过宫门门槛,直接去了咸阳西边的一个小县,今天白起就已经收到命令,被迫开始准备行李打算离开咸阳了。
  他摸了摸自己挂在架子上的一套甲胄,心怀悲愤目带悲凉,不知道他这辈子,还能不能穿上这套甲胄为国征战,戎马半生兵戈血汗,为秦国立下无数功劳,可如今却要被逼着离开都城,去边陲颠沛流离。
  当年在长平一战,四十万赵兵被坑杀,难道是他杀孽太重,故而有此报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