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然后才过来又是说好话又是顺毛捋,还拿了刚出炉的点心和梨汁糖来投喂小马,他之前带着飒露紫去军中,点心理面除了栗子糕,飒露紫就最喜欢梨子的糯米皮点心了。
李盛被好好哄了一会儿,听到他说,以后齐王李元吉和太子请他,他都会带着飒露紫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把大头低下来塞进他的手掌下面蹭了蹭,张嘴叼住了那块梨汁糖。
终于哄好了!李世民松了一口气,感觉飒露紫的脾气越来越大了,以前没这么难哄的。
李盛也有感觉,他心里也明白为什么,因为他已经越来越确定自己在二凤心里的地位了,有恃无恐了。
相比之下,刚穿过来的时候他拦着人避免了疫病还被误会挨了抽,那次二凤来哄他他很快就转圜,就是因为刚来心里没底啊。
嚼着嘴里的梨汁糖,李盛深深地感叹了一下自己运气好,他要是被放进北齐跟高家那一群心理变态一起收集影像资料,那他肯定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那群神经病就给他噶了,日子一定没现在这么逍遥。
这样想着,他又低头拱拱李世民,往梨汁糖那边示意地呜呜两声,如愿以偿地又被投喂了两块。
紫色大马愉快地眯起眼睛,好吃!
李世民这还是第一次在下属跟前这样低声下气地哄马,之前都是一人一马。
他刚才一回头就看见两人脸上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的笑了。
但是无论是杜如晦还是尉迟,都没觉得这件事奇怪,你说秦王位高权重是贵人,怎么能这样来哄一匹马呢?
不好意思,你不懂,一匹能帮主帅招揽大将、示警避免灾祸、还能在战场上跟你无比默契地一起打仗的神马,这是马吗?这是小祖宗!
哄完马,李世民也坐下来跟两位心腹重臣说了几句话,听着杜如晦也劝诫自己以后要对齐王和太子有戒心,李世民也点头同意了,他是浪,不是傻。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李世民就要告辞离去,结果一拽飒露紫,没拽动。
不能吧?不是哄好了吗?二凤有点小慌,再绕过来顺着飒露紫的眼神看过去,就看到它盯着石桌上的红枣糕不放。
原来是要吃的啊!
杜如晦大手一挥,让秦王先带飒露紫回去,他稍后就让人把红枣糕的房子送至秦王府上。
李盛一听,这么大方啊?于是又得寸进尺地抬起前蹄碰了碰那个刚才装蜂蜜水的茶壶。
于是又再次喜提一大罐蜂蜜和调制蜂蜜水的方子。
大马载着李世民,后面跟着一队人带着大包小裹的东西回了秦王府,长孙氏亲迎,看见飒露紫还过来摸摸它的鬃毛。
“殿下,您来看,飒露紫这鬃毛中间是不是有点秃了?”
李世民还没回话,李盛先惊了,你说什么?我当人的的时候都是头发浓密,当了马怎么会秃头!
李世民也很严肃地过来看顺着妻子手指指到的地方,他看到飒露紫鬃毛中间,好像是有些稀疏了啊,于是他伸手摸了摸。
李盛看不到,急得转圈,李世民拍拍马头:“没有秃的。”
李盛不信,他小时候被带出去剪头发,都被剪成一团海带丝了他老爹还说可爱呢,你们这些人的话就不能听,都有滤镜的。
看着马儿转圈,长孙氏笑眯眯地让人去里面拿了一面铜镜来对着背上。
李盛看到了,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其实就是发型的原因。
他之前跟着二凤出去打仗,鬃毛的发型都是长孙氏屋里的侍女给他梳好,然后二凤顶多给拆开顺顺毛,顺完再原样编回去。
这次出去了将近一年,他肩背上的鬃毛就中分了将近一年,两边绑着,导致中间有一条缝毛发不太生长了。
于是第二天,李盛就获得了新造型。
他的鬃毛被散开梳顺,然后有个手巧的侍女给他把鬃毛的边缘修了修,还把那些打结的毛毛都剪掉了。
前几天因为刚解开,鬃毛上还打弯,样子也不太好看,于是李盛就不太想出门,感觉顶着泡面头不太符合自己英明神骏的神马形象,就连李世民出去跟裴家父子游猎,都是骑着备马去的,没办法,飒露紫不肯动啊。
到了后面几天就好些了,尤其他被二凤好好地涮洗过后,鬃毛都很服帖地顺下来贴着他的肩背,他这阵子又回了大本营吃得好睡得好,鬃毛都是油光水滑,拿到后世是可以拍洗发水广告被一群小姐姐评论求攻略的程度了。
毛毛顺了,他又是那个高大威武的神马了,李盛又开始出去晃。
而且,在他的发型更改过后,二凤也好好地给他装饰了一回,如果说之前鬃毛扎起来干净利索,走的是英姿飒爽神采飞扬的风格,那这次就有点像是深沉富贵范儿了。
鬃毛都梳顺放在两边,新马具是木质包银,边上还有打出来的云卷纹,不得不说,深紫色和银色还是挺搭的。
他的脖子前面是一块白玉雕刻的平安扣,中间用绞了银线的黑色丝绳编成葫芦结坠在脖子下面,看起来就很金贵。
额头上也换了,是一块黑色带光芒闪点的石头,李盛不知道这个叫什么,是在洛阳宫城里找到的,当时看到他就很喜欢,一蹄子就按住了。
这个石头一开始是个类似无花果的形状,后面让二凤给找人打磨过后,变成了一个扁扁的长椭圆形状,两侧开孔用来穿绳子,二凤还嫌弃只有一块石头太寒酸,配不上他的宝贝大马,于是在中间也凿出一个小孔,镶嵌了一块紫晶石。
被这么一打扮,李盛自觉颜值都上升了,这在路上看见它,哪怕是劫匪,只怕也不敢轻举妄动——属实是太贵气了,一看就是宫门侯府达官显贵人家的爱马。
李盛被打理地油光水滑,跟着二凤出门访友去了,窦建德和王世充评定后,只剩下江南还未能平定,李渊属意李靖,而李世民也猜到了,接下来的战事他再难有攒军功的机会。
征天下,要靠武功;坐天下,还要文治。
李世民这阵子很是认真地开始招揽文人谋士,有些时候也会亲自去拜见访问。
而在李世民大胜班师后的两个月,在十月份,李渊终于宣布了对秦王的封赏。
李渊践行了他在城门口说的话,果然给李世民造了一个新官职——天策上将。
这道教令刚一出来,李建成的太子府当晚就没人能睡着觉,主要是,这天策府实在是权力太大了啊!
“上以秦王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冬十月,以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
另有赏赐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李渊给了李世民三个铸币炉。
在诸多赏赐之中,最让李建成窝火的就是三个字“置官署”。
什么意思呢?李世民可以自己在天策府中封设官职,相当于在朝廷中又有了一个小朝廷,这权利就大了,相当于允许李世民公然招揽自己的人才进天策府,他可以直接给封官了。
就连李建成自己的太子府,也不过如此了,甚至还不如天策府,毕竟,其中的人都是李世民自己安排,他的太子府中还有不少是李渊安排的人呢。
一时间,天策府在长安风头无两。
举个例子,在唐朝时,瀛洲,被认为是传说中东海神仙居住的地方,而李世民在天策府中建文学馆,当时的士大夫若能被选入其中,便被称作“登瀛洲”。
第46章
随着天策府的建立,府中的各个官职也都封立,追随秦王数年的诸位功臣位列其中。
文臣谋士,称十八学士,是为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陆德明、姚思廉、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1】。
在这其中,有些人是追随秦王数年得封;也有些人是在秦王府组建学士馆后由好友举荐或自荐而来,皆是经学通明,文采飞扬的名士,李世民对他们非常礼遇,每当下朝散值,常与学士们对话,论天下大势,商今古文籍。
名义上是秦王要读书讲学,实际上,文学馆就是以房玄龄、杜如晦两个亲信文士为首的秦王府顾问班子,而这个小团体能建立起来并得到重用从而发挥巨大作用,与秦王李世民的性格也有关系。
唐承隋制,如今朝中官员也大部分都是旧隋的显贵,既得利益者仍然是关陇贵族这一拨人;而李世民虽然也在政治上依赖关陇集团,但同时也不拘一格,大力提拔山东出身的人才,像陈叔宝、尉迟敬德等草莽豪杰,还有张公瑾、张亮、李世勣等山东士族。
而从山东来投奔秦王的人得了重用,也会继续举荐自己的亲友,因此,在李世民的队伍中,山东团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坚力量。
李盛被好好哄了一会儿,听到他说,以后齐王李元吉和太子请他,他都会带着飒露紫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把大头低下来塞进他的手掌下面蹭了蹭,张嘴叼住了那块梨汁糖。
终于哄好了!李世民松了一口气,感觉飒露紫的脾气越来越大了,以前没这么难哄的。
李盛也有感觉,他心里也明白为什么,因为他已经越来越确定自己在二凤心里的地位了,有恃无恐了。
相比之下,刚穿过来的时候他拦着人避免了疫病还被误会挨了抽,那次二凤来哄他他很快就转圜,就是因为刚来心里没底啊。
嚼着嘴里的梨汁糖,李盛深深地感叹了一下自己运气好,他要是被放进北齐跟高家那一群心理变态一起收集影像资料,那他肯定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那群神经病就给他噶了,日子一定没现在这么逍遥。
这样想着,他又低头拱拱李世民,往梨汁糖那边示意地呜呜两声,如愿以偿地又被投喂了两块。
紫色大马愉快地眯起眼睛,好吃!
李世民这还是第一次在下属跟前这样低声下气地哄马,之前都是一人一马。
他刚才一回头就看见两人脸上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的笑了。
但是无论是杜如晦还是尉迟,都没觉得这件事奇怪,你说秦王位高权重是贵人,怎么能这样来哄一匹马呢?
不好意思,你不懂,一匹能帮主帅招揽大将、示警避免灾祸、还能在战场上跟你无比默契地一起打仗的神马,这是马吗?这是小祖宗!
哄完马,李世民也坐下来跟两位心腹重臣说了几句话,听着杜如晦也劝诫自己以后要对齐王和太子有戒心,李世民也点头同意了,他是浪,不是傻。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李世民就要告辞离去,结果一拽飒露紫,没拽动。
不能吧?不是哄好了吗?二凤有点小慌,再绕过来顺着飒露紫的眼神看过去,就看到它盯着石桌上的红枣糕不放。
原来是要吃的啊!
杜如晦大手一挥,让秦王先带飒露紫回去,他稍后就让人把红枣糕的房子送至秦王府上。
李盛一听,这么大方啊?于是又得寸进尺地抬起前蹄碰了碰那个刚才装蜂蜜水的茶壶。
于是又再次喜提一大罐蜂蜜和调制蜂蜜水的方子。
大马载着李世民,后面跟着一队人带着大包小裹的东西回了秦王府,长孙氏亲迎,看见飒露紫还过来摸摸它的鬃毛。
“殿下,您来看,飒露紫这鬃毛中间是不是有点秃了?”
李世民还没回话,李盛先惊了,你说什么?我当人的的时候都是头发浓密,当了马怎么会秃头!
李世民也很严肃地过来看顺着妻子手指指到的地方,他看到飒露紫鬃毛中间,好像是有些稀疏了啊,于是他伸手摸了摸。
李盛看不到,急得转圈,李世民拍拍马头:“没有秃的。”
李盛不信,他小时候被带出去剪头发,都被剪成一团海带丝了他老爹还说可爱呢,你们这些人的话就不能听,都有滤镜的。
看着马儿转圈,长孙氏笑眯眯地让人去里面拿了一面铜镜来对着背上。
李盛看到了,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其实就是发型的原因。
他之前跟着二凤出去打仗,鬃毛的发型都是长孙氏屋里的侍女给他梳好,然后二凤顶多给拆开顺顺毛,顺完再原样编回去。
这次出去了将近一年,他肩背上的鬃毛就中分了将近一年,两边绑着,导致中间有一条缝毛发不太生长了。
于是第二天,李盛就获得了新造型。
他的鬃毛被散开梳顺,然后有个手巧的侍女给他把鬃毛的边缘修了修,还把那些打结的毛毛都剪掉了。
前几天因为刚解开,鬃毛上还打弯,样子也不太好看,于是李盛就不太想出门,感觉顶着泡面头不太符合自己英明神骏的神马形象,就连李世民出去跟裴家父子游猎,都是骑着备马去的,没办法,飒露紫不肯动啊。
到了后面几天就好些了,尤其他被二凤好好地涮洗过后,鬃毛都很服帖地顺下来贴着他的肩背,他这阵子又回了大本营吃得好睡得好,鬃毛都是油光水滑,拿到后世是可以拍洗发水广告被一群小姐姐评论求攻略的程度了。
毛毛顺了,他又是那个高大威武的神马了,李盛又开始出去晃。
而且,在他的发型更改过后,二凤也好好地给他装饰了一回,如果说之前鬃毛扎起来干净利索,走的是英姿飒爽神采飞扬的风格,那这次就有点像是深沉富贵范儿了。
鬃毛都梳顺放在两边,新马具是木质包银,边上还有打出来的云卷纹,不得不说,深紫色和银色还是挺搭的。
他的脖子前面是一块白玉雕刻的平安扣,中间用绞了银线的黑色丝绳编成葫芦结坠在脖子下面,看起来就很金贵。
额头上也换了,是一块黑色带光芒闪点的石头,李盛不知道这个叫什么,是在洛阳宫城里找到的,当时看到他就很喜欢,一蹄子就按住了。
这个石头一开始是个类似无花果的形状,后面让二凤给找人打磨过后,变成了一个扁扁的长椭圆形状,两侧开孔用来穿绳子,二凤还嫌弃只有一块石头太寒酸,配不上他的宝贝大马,于是在中间也凿出一个小孔,镶嵌了一块紫晶石。
被这么一打扮,李盛自觉颜值都上升了,这在路上看见它,哪怕是劫匪,只怕也不敢轻举妄动——属实是太贵气了,一看就是宫门侯府达官显贵人家的爱马。
李盛被打理地油光水滑,跟着二凤出门访友去了,窦建德和王世充评定后,只剩下江南还未能平定,李渊属意李靖,而李世民也猜到了,接下来的战事他再难有攒军功的机会。
征天下,要靠武功;坐天下,还要文治。
李世民这阵子很是认真地开始招揽文人谋士,有些时候也会亲自去拜见访问。
而在李世民大胜班师后的两个月,在十月份,李渊终于宣布了对秦王的封赏。
李渊践行了他在城门口说的话,果然给李世民造了一个新官职——天策上将。
这道教令刚一出来,李建成的太子府当晚就没人能睡着觉,主要是,这天策府实在是权力太大了啊!
“上以秦王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冬十月,以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
另有赏赐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李渊给了李世民三个铸币炉。
在诸多赏赐之中,最让李建成窝火的就是三个字“置官署”。
什么意思呢?李世民可以自己在天策府中封设官职,相当于在朝廷中又有了一个小朝廷,这权利就大了,相当于允许李世民公然招揽自己的人才进天策府,他可以直接给封官了。
就连李建成自己的太子府,也不过如此了,甚至还不如天策府,毕竟,其中的人都是李世民自己安排,他的太子府中还有不少是李渊安排的人呢。
一时间,天策府在长安风头无两。
举个例子,在唐朝时,瀛洲,被认为是传说中东海神仙居住的地方,而李世民在天策府中建文学馆,当时的士大夫若能被选入其中,便被称作“登瀛洲”。
第46章
随着天策府的建立,府中的各个官职也都封立,追随秦王数年的诸位功臣位列其中。
文臣谋士,称十八学士,是为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陆德明、姚思廉、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1】。
在这其中,有些人是追随秦王数年得封;也有些人是在秦王府组建学士馆后由好友举荐或自荐而来,皆是经学通明,文采飞扬的名士,李世民对他们非常礼遇,每当下朝散值,常与学士们对话,论天下大势,商今古文籍。
名义上是秦王要读书讲学,实际上,文学馆就是以房玄龄、杜如晦两个亲信文士为首的秦王府顾问班子,而这个小团体能建立起来并得到重用从而发挥巨大作用,与秦王李世民的性格也有关系。
唐承隋制,如今朝中官员也大部分都是旧隋的显贵,既得利益者仍然是关陇贵族这一拨人;而李世民虽然也在政治上依赖关陇集团,但同时也不拘一格,大力提拔山东出身的人才,像陈叔宝、尉迟敬德等草莽豪杰,还有张公瑾、张亮、李世勣等山东士族。
而从山东来投奔秦王的人得了重用,也会继续举荐自己的亲友,因此,在李世民的队伍中,山东团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