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世民带着李道玄、秦叔宝、程知节、宇文歆等几个猛将一路砍杀,冲破敌阵直到敌军后方,两人把李唐的大旗插在后面,令唐军大喊“夏军已败”之类的话。
  战场上声响嘈杂,小兵们看见自己家大本营后面居然飘起了李唐的大旗,就真的以为己方已经败了,于是失去斗志,军阵很快被冲散,大局已定。
  李世民在这边对阵夏军精锐,另一边,逃亡的窦建德也有人奉命去追,在混战中被长矛刺中,负伤逃到牛口渚时,被一路追过来的唐将白士让、杨武威等人生擒。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以三千破十万,这场仗在后世,一度被誉为围点打援的天花板级别示范战。
  局势已定,李世民传令,把俘获的五万大军放归。
  倒不是不想要这五万大军,但是人吃马嚼哪一样不用钱粮?真的养不起啊。
  至于杀掉,这是五万人,不是五万棵菜,真要杀了这些人,李唐的名声也就坏到底了,何况,李世民也不是这样的人。
  再说了,窦建德这些军队也不是很有价值,如果是精兵,那李世民是无论如何都要留下的,就算留不下,也不会让他们跑掉。
  但这都是些农民军,既没有完备的武器,也没有多少战争经验,没有留下的必要,还不如放归,省了多少事情。
  至于窦建德,则随唐军押往洛阳。
  另一边的王世充还不知道他的救兵已经没指望了,还在望眼欲穿地盼着窦建德来。
  不过,他一定想不到,窦建德来是来了,但是呢,不是骑着马来的,而是坐着囚车来的。
  第41章
  虎牢关一战,窦建德的夏军大败,唐军将领中也又不少人受了伤,毕竟是三千对十万,就算敌阵崩溃,但对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啊,刚挡开一只长矛,后边就又伸过来一只长槊,战场上难保万全。
  李道玄冲锋在前不断犁开敌阵,受伤最重,因为失血过多,李盛觉得他脸上都没血色了,看起来都要晕了,李世民过去低头碰碰他的胳膊,用担心的眼神看着他,李世民也不放心,不准他再骑马,让人做了担架抬着他走。
  李世民的胳膊也被划了一刀,肋下被一支枪杆狠戳了一下,那力道,李盛觉得肯定紫了,大腿上的盔甲挡了一支刺过来的矛头,被刺了一个洞。
  就连李盛,这次也没能全身而退,他随着李世民冲锋在前,就算身上披着战甲,也少不得有些受伤,好在都是小伤。
  最严重的刺在左胸那一箭也在半路失了力道,并没有射得很深,而且还被系统及时止血疗愈,等后面李世民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些结痂了。
  这愈合速度属实有点逆天,李世民是看到那支箭刺进飒露紫的身体的,但这会儿看到的伤口却很小,甚至边缘伤得浅的地方都有些结痂了!
  他惊得眼睛都瞪大了。
  “殿下,怎么了?飒露紫没事儿吧?”旁边的尉迟敬德担心地看过来,还以为神马受了很重的伤。
  “无妨,只是我没想到飒露紫还中了这么惊险的一箭,心中后怕而已。”他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披风盖上飒露紫的马背,似是不经意地盖住了结痂的那处,还把手按在了那里。
  旁边的将领闻言围过来看,看到胸口一侧的伤口都是倒吸一口凉气,都是行伍中人,自然知道伤在这里的凶险之处,若是那箭头再进一分,便会伤到心肺了。
  旁边的李世民松一口气,倒不是他太过谨慎,实在是怀璧其罪,若这件事为人得知,万一有那心怀恶意之人,或者与他有仇怨的朝臣趁机搞事呢?这儿还有些兵将,与秦王府关系并不那么亲厚。
  大战过后肯定要打扫战场,之前李盛都是打完会跑回去吃东西休整了,但是今天他不肯走,这种场景也还没有被好好收录过呢。
  看着飒露紫不动,还跑过来看,李世民拗不过它,安排受伤比较轻已经处理好伤口的亲兵看着点,自己回去让军医给处理伤口了。
  李盛看着伤兵被分开安置好,军医带着自己的下属医工忙得团团转。
  医工,就是军医的助理,一会儿铺开纸笔写药方子,一会儿帮着军医按住病人以免乱动。
  另一边,随着后面辎重粮草药物和后勤人员的到位,病儿傔人也都各司其事,熬药的熬药,煮粥的煮粥,绑担架的绑担架,把手上的士兵按照伤情轻重情况分配给不同的组队。
  可以行动的,派一名傔人协助;
  伤情较重不能行动的,派给一头驴或者用备马代步;
  伤情更重的,配给两名傔人,并且用担架代步。
  李盛看着大家血呼啦的凄惨样子,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沉默地来回走着,把场景录全了就回去马厩继续emo了。
  该懂的他都懂,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最血腥的事情就是在老家看杀年猪的现代人来说,这种战后的惨烈状况,他看多少次都习惯不了。
  等秦王收拾好自己喝了一碗药,又看着堂弟被安顿好,过来找飒露紫的时候,就听到亲兵说飒露紫自己回去了。
  他去了马厩,看着飒露紫趴在角落里闭着眼睛,听到他的脚步声就抬起头来看着他,湿漉漉的大眼睛里含着一种悲怆又无奈的情绪,看得他心里发酸。
  飒露紫是神马通灵,看到这些回心生怜悯吧。
  他不知道怎么安慰马儿,再看飒露紫已经转过头把头搁在前腿上趴着,于是他也过去坐在旁边的杂草上,一边抚摸着飒露紫的鬃毛一边想着回去长安的事情。
  窦建德既已就缚,那王世充也就气数已尽了,他所忧虑的,是两人的归宿。
  按他的想法,王世充不占民心,虽然占据河南,但河南百姓并不买他的账,怎样处置都无关紧要;但窦建德不同。
  他出身河北,起事后对待乡里故地一直都颇多照顾,后来称王,虽然在练兵和组建队伍上缺乏系统性,但这是农民起义军的自有局限性,他自己已经尽力了。
  劝课农桑礼贤下士,在河北占尽民心,名声也比王世充好太多了,之前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被擒,他是以礼相待,后面李渊去讲和,也是痛快把人送回来了。
  按照他的意思,窦建德是要保下来的,不光是为了这个人,更是为了河北的安定,留着他的命,哪怕是给个虚职拘在府里当吉祥物呢,也是安了河北的心。
  但是,陛下不一定同意。
  想到这,他苦恼地抓了抓手底下的草垫子,在来到洛阳之前,他也和陛下交流过,陛下的脉,他也摸得几分。
  陛下一向认为争夺天下应该是贵族高门之间的事情,而窦建德不过平民百姓,居然敢妄作逆行,堂皇称帝,简直是大逆不道!因此心中很是看不惯。
  这次窦建德被擒,到了长安情形如何,实在令人担忧。
  另一件事,就是他自己的处境,他看似军功卓著声誉日隆,但同时也使得皇帝和太子对他日渐猜忌。
  依着他的猜测,这次回去之后,估计陛下轻易不会再让他统兵了。
  既然如此,那河南一地,他就要早作打算,该安插上自己人的,就要把人扶上去把位置坐住了。
  想到这,他不由得叹气,当年父子相携起兵,终究,也走到了如今两相猜忌彼此防备的地步。
  他陪着爱马坐了很久,后面天色暗了,他看着飒露紫睡过去,才摸摸它胸口的伤疤,起身回了营帐。
  唐军休整一日,然后整军班师,往洛阳返回。
  五月八日,窦建德在囚车中和城墙上的王世充见面了,王世充一见此景,只觉心中大震,心里强撑着的那口气就散了,腿一软就歪倒在了城墙上。
  “天不佑我啊!”
  李世民把长孙安世放入洛阳城中,他是窦建德的旧部,进入城中对王世充说明情况。
  王世充听完战争经过,知道洛阳守不住了,但还不死心,于是想逃往襄阳,但看着部下们万念俱灰的眼神和青灰的脸色,长叹一声,在第二天一早就开了城门投降。
  李世民进入洛阳宫城,让房玄龄接受处理隋朝的图籍资料,统计洛阳的人口户籍、田地赋产。
  但房玄龄没一会儿就阴着脸过来禀报——王世充提前把所有的资料都焚毁了!
  相比金银财宝,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王世充居然在开城门投降前宁可烧毁也不留给他!
  李世民看着那边的王世充,只觉一阵火窜上脑门,当即下令将十余名王世充的近臣斩首于洛水之畔。
  这种事情李盛也不能拦,否则会使二凤在军前威信有失,他看着旁边被捆着的王世充,觉得他这人果然不行啊。
  都决定要投降了,还非得把资料烧了给李世民添堵,图啥呢?
  他是敌方主帅,既然投降,那生死只能由唐王做主,李世民不能拿他怎么样,但也不能这样不管下属死活啊!
  李世民压下火气,让人去收拾整理洛阳库中的资产以备封赏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