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这种场景李盛也是第一次见,虽然他也跟着李世民打了几场仗,但大部分都是追击战,迎击战,或者两方列阵拼杀,围城战也有,比较少,而且最重要的是,从来没有过这么大这么惨烈的攻城场面。
  但见箭如雨落,满天兵锋,高大的投石机立在城下,半人高的大石头一个接一个地投上城墙,而沾着桐油的火把也从城墙下掷出来砸进唐军队列。
  李盛一开始不被允许出去,李世民怕他被误伤,而且,因为飞驰去救王怀文,郑军中很多将领都认得飒露紫了,王世充要是一上头把火力集中自己的爱马,那就危险了。
  他身着盔甲,远远地站着,大家都差不多,不会被认不出来,但是飒露紫不行,紫色的马可不常见。
  李盛一开始就很听话地待着了,军情如火,他也不想出去给李世民添乱,还是苟着吧,但是系统不愿意,一个劲儿地催他出去。
  李世民攻城洛阳,这种大场面系统也没收录啊!
  李盛转了转眼睛,决定坐地起价,他要是出去,二凤肯定得派人保护他啊,多少也会耽误正事儿的,怎么不得要点好处。
  “你之前说,我的积分是没办法人造祥瑞的是吧?”
  “是的,宿主的积分还不够。”
  上次问,说是远远不够按照以往进度得到这个世界结束才行,这次就是“不够”,可见这阵子系统攒了不少积分啊。
  不过说起来也是,他这些日子可没闲着,没事儿还去跟着方英溜达,把隋唐时代军马和辎重后勤的资料都加录了不少呢。
  而且他还自己加班,又是月下救来将,又是神马护忠臣;还经常给自己加戏;二凤打仗浪得上头,他也帮了不少忙,这些影视资料,历史上根本都没记载,更别说收录了,肯定很值积分。
  “那还差多少?我怎么做才能攒够呢?”
  系统沉默了一下,然后李盛耳边就响起滋滋的电流声:“宿主稍等,正在计算中。”
  李盛耐心地等了一会儿,得到了系统的回复——“至少还需要三个未收录过的大场景。”
  “那这次的算么?”李盛跟系统确定kpi。
  “这次的也会被计入。”
  “好嘞!你就等着吧,我肯定给你录好了!”李盛得了个准信儿,开始熟练地摇人要出去干活儿了。
  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执著地想搞个祥瑞,嗯,李盛有自己的用处。
  李世民在前面督战,是方英带着他出去的,秦王也预料到了飒露紫可能不会乖乖听话,于是提前准备好了几套黑色马用的套具,让飒露紫跟着一队马一起出去。
  对于无意中给自己的马马同事们增加了工作量这件事,李盛还愧疚了一下,算了,等回头把点心分他们吃。
  李盛在外面待了四五天,一天换一个地方,才把场景录得差不多,感觉自己都要被外面震天的冲杀声震聋了,而且回来以后心情也很不好。
  谁看见那么多流血的人会好啊?历史书上可能就会记录一下这一战死伤多少,但是李盛看到的这些人,无论是唐军,还是郑军,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一场战争,没有人是绝对的胜利。
  但是,正因为战争的残酷,才更需要有人站出来终结战争!
  李盛emo了两天,自己把自己劝得好了一点,就看见李世民沉着一张脸,皱着眉头回来了。
  东都洛阳又隋炀帝耗费大量民力建成,城池坚固,久攻不下,战士们不免有些懈怠了。
  而且,距离李世民带兵出长安也已经过了八个月,将士思归,军中的情绪也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刘弘基提议班师。
  他认为如今连续攻城,将士们疲惫不堪,而且损耗极大,再守下去,也很难有所进展,不如退兵会新安,稍作休整以图后进。
  但李世民不这样认为。
  洛阳城难打,这是公认的事实,但如今唐军疲惫,郑军只会更难,别忘了,洛阳城已经被截断粮草,断绝内外,是一座孤城了,只要坚持下去,洛阳早晚会守不住的。
  但如果现在撤兵,让王世充缓过一口气来,再来打洛阳,那得又要重新开始了。
  ——“世充得地虽广,号令所行,唯洛阳一地而已,智尽力穷,克在朝夕,今若班师,贼势复振,更相连接,后必难图!”【2】
  对面血条都被打下去一多半了,现在不打了让对面回血,等他缓过来就更难打了!
  于是李世民断然拒绝了刘弘基的提议,而且当即抽出佩剑砍掉了木桌子的一个角:“洛阳未破,师必不还,复敢言班师者,斩!”
  然而李世民才放完狠话没过几天,长安的李渊派来使者,传令大军班师。
  第36章
  李渊的教令传至军中,本来已经被李世民调节平复的军心再起波澜。
  李世民急令封得彝入朝见李渊,当面分析形势陈以利弊。
  封得彝这个人选定得很合适,他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言善辩之人,尽管现在他跟随李世民攻打洛阳,但在李世民和李建成夺位后期,他可没这么坚贞,那是两边讨好左右逢源。
  跟李世民说你要早下决心除掉李建成,李唐江山都是你打下来的你才应该当皇帝;
  另一边呢,又跟李建成说李世民功高难制,绝不会屈居太子之下,太子你还是得早点下手以绝后患啊。
  但让人称奇的是,这种强风险高难度的走钢丝行为,人家封得彝愣是干得滴水不漏,两边都认为他忠于自己一方。
  李世民相信他到什么程度呢?在登基后认为他有大功,进位左仆射,位高权重啊。
  而且,在他627年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追赠司空之位,谥号为“明”。
  直到643年,李世民才被告知了封得彝的两面派行为,得知自己被欺骗的李二风同学大怒,于是革除了他的一切追赠封邑,这还不解气,随后把他的谥号改为“缪”——名与实爽曰缪,是为恶谥。
  这人人品如何先放在一边,他能让两边的老大都觉得是自己人,这份能耐可不是一般人有的,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封得彝的口才绝对是顶尖级别的。
  而这次他被李世民派去长安劝说李渊,任务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大军出战八个月,人吃马嚼,粮草兵械,战术的统筹安排,辎重的远距离运输,哪一样不是钱?这样大的沉没成本,谁舍得轻易放弃?
  而李渊的顾虑无非是两方面。
  一者,秦王攻城日久,洛阳久攻不下,长安方面对于这次行动的猜测并不乐观,于是心生退意;
  二者,大军在外,长安孤悬,眼见着李世民久战不回,周边势力有些蠢蠢欲动,万一有人趁着长安兵力空虚突袭,那李唐的大本营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封得彝对李渊当面分析形势,如今洛阳破在旦夕,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撑不住了,而一旦撤兵,前功尽弃啊!
  长安不是小城,只要大方略不走偏,坚守几月绝对不成问题,就算敌军来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打下来的,哪怕是周边的小城被拿下,等秦王攻下洛阳再回返救援也来得及。
  李世民权衡再三,同意继续秦王继续围攻洛阳。
  确定继续攻城,李世民在洛阳城外深挖壕沟,断绝内外交通,既然强攻不下,那就要把洛阳城变成彻彻底底的孤城,围死王世充。
  在这种攻势下,本就缺粮的洛阳城可以说是食水断绝,城内的三万户百姓仅存不到三千户,他们只能靠树皮草根来维持生命,在这种情况下,王世充的军队也坚持不下去了。
  洛阳城内的守军吃都吃不饱,还要面对唐军接连不断的进攻,同时,城内,自己的妻子儿女可能已经因为饥饿变得面目浮肿羸弱不堪,命都保不住了,哪儿还有心思守城?一时间,洛阳城内怠战情绪非常严重,城防濒临崩溃。
  李盛为了攒积分,也跑过去靠近城墙收集了一些场景,虽然这些场景很珍贵,系统也告诉他积分很高鼓励他继续去,但李盛觉得心里很难受,每次去了都要自己待很久才能让心情平复下来。
  怪不得有句话叫“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战乱之中,底层百姓实在是太苦了!
  李盛看着城墙上面带菜色的守军,看起来也就跟他上辈子差不多大,脸上一点肉都没有,瘦得连颧骨都高高地突出来。
  眼睛里没有一丝光彩,看见唐军攻上来也是动作缓慢地抬起手里的武器反击,感觉他只要稍微大幅度动一下,那副疲累瘦弱的身躯就会散掉似的。
  在系统的视角中,李盛能看见城墙上倒在边上靠着墙休息的守军,看见他们干燥起皮的嘴唇,看到他们枯黄蓬乱的头发,看到他们脏污皲裂的手指,也看到他们麻木不堪的神情。
  李盛觉得胸腔里仿佛被堵住一样,鼻腔里泛起一股酸意。
  是,他们是敌军,但李盛还是会为他们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