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您也说了,那是从前,”
“可人都是会变的,“父皇”自己又有几分像从前?”
父皇二字,咬字甚重,她应该是故意在反问他,也是在质问讥讽于他,
如今大家都变了,连这天下都不似从前安宁了,不是吗?
这次,她是不是就不该回来?
她顾念着斩不断的血缘情,可他呢?
她不信他看不到如今的形势?为何还要将她嫁到李家?
第1715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
帝王之意不可改,可若惜偏不认命!
哪怕被带到了洛阳,又乘龙舟回到了扬州,
但这一次,陪在她身边的不是罗成,
而宇文成都也被杨广派出去四处征战,
近来听闻又有反王称帝了,瓦岗寨好像也不再是程咬金当王,似乎换作了一个叫李密的,
李密,又是姓李,
若惜听过后,也只是感叹了一句,然后便抛到了脑后,
她如今都自身难保了,哪还有闲心去担心别人,
更何况这段日子,她也有想过,历朝历代,从未有能真的长久的,更替是必然,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罢了,
昔日盛世之大秦,不也是如此吗?
大隋王朝没落,亦非人力所能阻挡,就算没有太原李家,也会有别人,
果不其然,等时间来到大业十三年时,一封加急信传入了扬州城,
而信上写明,唐国公李渊已自立为唐王,册封其长子李建成为殷王,二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四子李元霸为赵王,如今正亲自率军,亲征长安,
信才抵达没多久,长安城被攻陷的消息,就传遍了天下,
到了此时,已经没人再去理会昔日杨广下的那道赐婚圣旨了,
甚至包括李元吉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会忽然站出来,劝说李渊履行赐婚圣旨,
“父王,而今天下反王一个个急着称帝,可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急,”
“依照儿臣之见,父王不如拥那杨侑为新帝,然后自封丞相,再让三弟亲自下扬州,迎娶若惜公主,到时再伺机而动,”
李世民有自己的私心,但更多的,也是为了李家基业,
李渊听后觉的十分可取,但李元吉不干了,
“二哥这是何意?是想害死我不成,如今咱们李家攻入长安的消息天下皆知,你这个时候让我去扬州,不是送死是什么?”
“杨广那昏君他肯定不会放过我的,”
李元吉心里恼极了李世民,他认定对方是不怀好意,想要害他,
再者,那若惜公主可是大哥李建成的心上人,他作为大哥的好弟弟,如何能娶大哥喜欢的女子为妻?
哼~
这李世民实在可恶,不但想害他,还想挑拨他和大哥之间的关系,
“父王,您可不能听信二哥所言,他若真是没有外意,那干脆让他代我去扬州接亲好了,”
“混账东西,那是你二哥,他能害你不成?”
四个儿子里,李渊最不喜欢的就是三子李元吉,
长子是他的心头肉,二子能为他带来荣耀,四子天生力大无穷,能助他平定八方,唯有这第三子,最是无用,
不但如此,还连最起码的兄友弟恭都做不到,
“父王息怒,其实三弟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肯定得站出来缓和气氛,
谁让他是老大哥呢!
而三弟又是他最忠实的狗腿子!
“父王请听儿臣一言,三弟文武皆比不过二弟,所以二弟可以不惧昏君杨广,但三弟不行,也正因为心中惊惧,所以三弟才会口不择言,还请父王,二弟,莫要往心上去,咱们是一家人,劲儿得往一处使,”
“可不能大业还未成,就生了嫌隙,”
“嗯,建成所言有理,”
李渊自然知道自己这几个儿子都有几斤几两,任凭他再不喜欢李元吉,那也终究是他的亲生儿子,要是真让人去送死,他也于心不忍,
可是世民刚刚所言,的确也很有道理,在这种时候称帝很容易会成为众人围攻的对象,倒不如就按照世民说的那样,拥护杨侑小儿为新帝,然后再告知天下,他李家乃是言而有信,谨遵圣旨之人,并非乱臣贼子,窃国之徒,
所以与那隋朝公主的婚约,必须得照常履行,
只不过不能让李元吉去,而是得派一位有勇有谋,有能力全身而退的人,前往扬州迎接公主,
这般想着,李渊的目光最后还是定格在了李世民身上,
不可否认,他这个二儿子,是能让他放心的唯一人选,
“世民听命,”
“儿臣在,”
“下扬州迎接公主一事,交给你去办,你可有怨言?”
“儿臣不敢,请父王放心便是,儿臣定当倾尽全力,将公主安然迎回,不负父王所托,”
没有人看到,抱拳低头的李世民,此刻眼睛里满是笑意,
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不管是李元吉李建成李渊三人的反应也好,还是而今天下的形势也罢,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作者有话说:" 青年二凤vs中年二凤"
第1716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
李世民来的十分突然,身边还带着李元霸,
没有成群的大军,只有抬着聘礼的几十名护卫,
一行人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进入了扬州城,
彼时已经可以说是天下大乱了,长安失守,哪怕他李渊没有称帝,可司马昭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
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敢派自己的儿子来,
“哼~皇上,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哦?那依照丞相之见,朕该如何处理这李家二子啊?”
宇文化及可还记着当初在太原时,这李元霸小儿抢了自家儿子的风头,还有那李渊,
他都还没有下手,没想到那李渊老儿动作这么快,竟然一举攻下了长安,
真让人羡慕(嫉妒)啊!
都有反心,他宇文化及第一个不服,
凭什么李渊有两个好儿子,而他只有一个,
这可不行,今日说什么也要“留下”这李世民和李元霸,
怀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心思,宇文化及是卯足了劲的想要说服杨广,
“皇上,那李渊狼子野心,占去了长安城,谋反之心,昭然若揭,他这根本就是没把皇上您放在眼里,”
“您可不能被他一时的示好给迷惑了,如果真有意娶公主,为什么不让那李元吉亲自来,而是派了这李世民,还有李元霸,”
“这李元霸小儿年纪虽小,却有一身的蛮力,李渊派他来,不是威胁是什么?”
“他越是这样,皇上您就越要拿出天子之威来,杀一儆百,好好威慑一下各路反王,也让他们知道,这天下之主究竟是谁,”
宇文化及一边吹捧,一边蛊惑,试图借杨广之手,杀了李世民,就算一时杀不了那李元霸,也无妨,
能宰一个是一个,
“皇上,老臣所言,句句都是为大隋考虑,还望皇上……”
“报!皇上,大事不好了,若惜公主她,她不见了!”
宇文化及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匆忙赶来的侍卫给打断了,
那侍卫是杨广精挑细选,特地派去看守若惜的,就是为了防止她逃婚,
可没想到安生了一段时间,眼看着李家派来迎亲的人都已经进了城,本以为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没想到她胆子这么大,在这个节骨眼上逃走了,
要说这其中没有人帮忙,杨广是不信的,
那会是谁帮了她呢?
答案呼之欲出,
杨广脸色沉了沉,而一旁的宇文化及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什么,腿一软立刻跪在了地上,
“皇上,老臣……”
“丞相不必再说了,等把人抓回来,朕再一一问罪,”
杨广能想到的,宇文化及这个当爹的,如何能想不到,
自家儿子多优秀的一个人呐,也就只有在遇上跟若惜公主有关的事时,才会失去理智,
【宇文化及:完了,拐带公主逃婚的罪名可不小,成都这不是在逼着我加快谋反的进度吗?】
宇文化及心中暗暗想到。
正巧这时,门外来人通报,说是李世民和李元霸到了,
“启禀皇上,唐国公之子前来拜见,”
“不见,就说朕身体不适,改日再接见他们,”
“是,”
得了命令的内侍,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大殿,
而大殿门外,李世民正带着李元霸候着,
从内侍口中得知皇帝不见他的消息后,李世民脸色一下都没变,依然恭恭敬敬的,不恼也不怒的做了个揖,然后带着李元霸离开了,
“不是,二哥,咱们还没见到公主姐姐呢,这就要回去吗?”
“可人都是会变的,“父皇”自己又有几分像从前?”
父皇二字,咬字甚重,她应该是故意在反问他,也是在质问讥讽于他,
如今大家都变了,连这天下都不似从前安宁了,不是吗?
这次,她是不是就不该回来?
她顾念着斩不断的血缘情,可他呢?
她不信他看不到如今的形势?为何还要将她嫁到李家?
第1715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
帝王之意不可改,可若惜偏不认命!
哪怕被带到了洛阳,又乘龙舟回到了扬州,
但这一次,陪在她身边的不是罗成,
而宇文成都也被杨广派出去四处征战,
近来听闻又有反王称帝了,瓦岗寨好像也不再是程咬金当王,似乎换作了一个叫李密的,
李密,又是姓李,
若惜听过后,也只是感叹了一句,然后便抛到了脑后,
她如今都自身难保了,哪还有闲心去担心别人,
更何况这段日子,她也有想过,历朝历代,从未有能真的长久的,更替是必然,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罢了,
昔日盛世之大秦,不也是如此吗?
大隋王朝没落,亦非人力所能阻挡,就算没有太原李家,也会有别人,
果不其然,等时间来到大业十三年时,一封加急信传入了扬州城,
而信上写明,唐国公李渊已自立为唐王,册封其长子李建成为殷王,二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四子李元霸为赵王,如今正亲自率军,亲征长安,
信才抵达没多久,长安城被攻陷的消息,就传遍了天下,
到了此时,已经没人再去理会昔日杨广下的那道赐婚圣旨了,
甚至包括李元吉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会忽然站出来,劝说李渊履行赐婚圣旨,
“父王,而今天下反王一个个急着称帝,可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急,”
“依照儿臣之见,父王不如拥那杨侑为新帝,然后自封丞相,再让三弟亲自下扬州,迎娶若惜公主,到时再伺机而动,”
李世民有自己的私心,但更多的,也是为了李家基业,
李渊听后觉的十分可取,但李元吉不干了,
“二哥这是何意?是想害死我不成,如今咱们李家攻入长安的消息天下皆知,你这个时候让我去扬州,不是送死是什么?”
“杨广那昏君他肯定不会放过我的,”
李元吉心里恼极了李世民,他认定对方是不怀好意,想要害他,
再者,那若惜公主可是大哥李建成的心上人,他作为大哥的好弟弟,如何能娶大哥喜欢的女子为妻?
哼~
这李世民实在可恶,不但想害他,还想挑拨他和大哥之间的关系,
“父王,您可不能听信二哥所言,他若真是没有外意,那干脆让他代我去扬州接亲好了,”
“混账东西,那是你二哥,他能害你不成?”
四个儿子里,李渊最不喜欢的就是三子李元吉,
长子是他的心头肉,二子能为他带来荣耀,四子天生力大无穷,能助他平定八方,唯有这第三子,最是无用,
不但如此,还连最起码的兄友弟恭都做不到,
“父王息怒,其实三弟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肯定得站出来缓和气氛,
谁让他是老大哥呢!
而三弟又是他最忠实的狗腿子!
“父王请听儿臣一言,三弟文武皆比不过二弟,所以二弟可以不惧昏君杨广,但三弟不行,也正因为心中惊惧,所以三弟才会口不择言,还请父王,二弟,莫要往心上去,咱们是一家人,劲儿得往一处使,”
“可不能大业还未成,就生了嫌隙,”
“嗯,建成所言有理,”
李渊自然知道自己这几个儿子都有几斤几两,任凭他再不喜欢李元吉,那也终究是他的亲生儿子,要是真让人去送死,他也于心不忍,
可是世民刚刚所言,的确也很有道理,在这种时候称帝很容易会成为众人围攻的对象,倒不如就按照世民说的那样,拥护杨侑小儿为新帝,然后再告知天下,他李家乃是言而有信,谨遵圣旨之人,并非乱臣贼子,窃国之徒,
所以与那隋朝公主的婚约,必须得照常履行,
只不过不能让李元吉去,而是得派一位有勇有谋,有能力全身而退的人,前往扬州迎接公主,
这般想着,李渊的目光最后还是定格在了李世民身上,
不可否认,他这个二儿子,是能让他放心的唯一人选,
“世民听命,”
“儿臣在,”
“下扬州迎接公主一事,交给你去办,你可有怨言?”
“儿臣不敢,请父王放心便是,儿臣定当倾尽全力,将公主安然迎回,不负父王所托,”
没有人看到,抱拳低头的李世民,此刻眼睛里满是笑意,
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不管是李元吉李建成李渊三人的反应也好,还是而今天下的形势也罢,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作者有话说:" 青年二凤vs中年二凤"
第1716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
李世民来的十分突然,身边还带着李元霸,
没有成群的大军,只有抬着聘礼的几十名护卫,
一行人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进入了扬州城,
彼时已经可以说是天下大乱了,长安失守,哪怕他李渊没有称帝,可司马昭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
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敢派自己的儿子来,
“哼~皇上,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哦?那依照丞相之见,朕该如何处理这李家二子啊?”
宇文化及可还记着当初在太原时,这李元霸小儿抢了自家儿子的风头,还有那李渊,
他都还没有下手,没想到那李渊老儿动作这么快,竟然一举攻下了长安,
真让人羡慕(嫉妒)啊!
都有反心,他宇文化及第一个不服,
凭什么李渊有两个好儿子,而他只有一个,
这可不行,今日说什么也要“留下”这李世民和李元霸,
怀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心思,宇文化及是卯足了劲的想要说服杨广,
“皇上,那李渊狼子野心,占去了长安城,谋反之心,昭然若揭,他这根本就是没把皇上您放在眼里,”
“您可不能被他一时的示好给迷惑了,如果真有意娶公主,为什么不让那李元吉亲自来,而是派了这李世民,还有李元霸,”
“这李元霸小儿年纪虽小,却有一身的蛮力,李渊派他来,不是威胁是什么?”
“他越是这样,皇上您就越要拿出天子之威来,杀一儆百,好好威慑一下各路反王,也让他们知道,这天下之主究竟是谁,”
宇文化及一边吹捧,一边蛊惑,试图借杨广之手,杀了李世民,就算一时杀不了那李元霸,也无妨,
能宰一个是一个,
“皇上,老臣所言,句句都是为大隋考虑,还望皇上……”
“报!皇上,大事不好了,若惜公主她,她不见了!”
宇文化及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匆忙赶来的侍卫给打断了,
那侍卫是杨广精挑细选,特地派去看守若惜的,就是为了防止她逃婚,
可没想到安生了一段时间,眼看着李家派来迎亲的人都已经进了城,本以为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没想到她胆子这么大,在这个节骨眼上逃走了,
要说这其中没有人帮忙,杨广是不信的,
那会是谁帮了她呢?
答案呼之欲出,
杨广脸色沉了沉,而一旁的宇文化及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什么,腿一软立刻跪在了地上,
“皇上,老臣……”
“丞相不必再说了,等把人抓回来,朕再一一问罪,”
杨广能想到的,宇文化及这个当爹的,如何能想不到,
自家儿子多优秀的一个人呐,也就只有在遇上跟若惜公主有关的事时,才会失去理智,
【宇文化及:完了,拐带公主逃婚的罪名可不小,成都这不是在逼着我加快谋反的进度吗?】
宇文化及心中暗暗想到。
正巧这时,门外来人通报,说是李世民和李元霸到了,
“启禀皇上,唐国公之子前来拜见,”
“不见,就说朕身体不适,改日再接见他们,”
“是,”
得了命令的内侍,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大殿,
而大殿门外,李世民正带着李元霸候着,
从内侍口中得知皇帝不见他的消息后,李世民脸色一下都没变,依然恭恭敬敬的,不恼也不怒的做了个揖,然后带着李元霸离开了,
“不是,二哥,咱们还没见到公主姐姐呢,这就要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