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张燕咬牙,向下一瞪:“到底是谁的动静更大?”
反正他嗓门没张燕大。
刘秉无语地往墙头看了一眼,很想说,这些人如果想看,也完全可以态度大方一点。
墙外还随即传来了卫觊有些迷茫的声音:“几位这是在做什么?”
张燕奇怪地往他身后看:“你又是在做什么?”
卫觊得意地昂起了脖子:“这是陛下让我在打盐铲之余,替他打造的模具。”
张燕跳下了梯子,脑袋往卫觊身后仆从抬着的箱子里看,更觉困惑。
那箱子里放着一卷卷用铁皮兜成的无底“小桶”,还有几十根小棍,古里古怪的。
而且,明明看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却见陛下将它们迎进去的时候如获至宝,指挥着人将那些泥巴全给塞进了小桶里,又用小棍在其中捅出了窟窿,按实之后取出来,在院中一块块地摆开。
“这不是用来糊墙的?”张燕问道。
“谁跟你说这是用来糊墙的?”刘秉神神秘秘地笑了,“若不出岔子的话,两三日就可见分晓了。”
张燕不太明白,全程在旁打下手的刘豹也不太明白。
他只是看到,陛下显然很重视这些东西,半夜无人的时候还从屋里蹑手蹑脚地走了出来,蹲在这些穿了孔的黑坨坨面前左右打量,还谨慎地用手指戳了戳,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什么。
不对,说陛下“蹑手蹑脚”显然很不对,应该叫……
小心翼翼。
说不定陛下用手戳着石炭团团的动作,也是在背着众人往上面施加咒语。
而且,他留意到,这两日还时不时就瞧见陛下抬头看看天色,也不知道是在张望什么。
直到四日之后,才见陛下满意地端起了其中一块石炭,将其丢入了火炉当中。
“让人往炉上架锅烧水,看着点火力。”
“是!”刘豹直接跑了出去,然后呼啦啦地带进来了一大片的人手。
其中也包括了近日强忍着好奇心,往河内走了一趟安顿事务,又重新跑回来的张燕。
他一来,便蹲在了火炉前啧啧称奇。
正如他先前和刘秉所说的那样,他之前虽有接触过石炭之物,但也只是寥寥数次,平日里还是木炭用得多些。于是这炉中石炭一烧起来,他便比对出来了,这火烧得格外旺盛,烟尘也并不多。
更为明显的,是这炉中的温度攀升得快,明显不是木炭可比!
刘备也端详了一阵,忽然转头吩咐道:“再取个炉子来,取些木炭,还有同样的烧水锅。”
当即有人应声去办。
刘秉故作泰然地在院中翻书,眼神却一直在往那两个火炉的方向瞟,唯恐自己之前按照仅存的常识做出来的蜂窝煤会翻车。
但想想这东西是在煤炭加工的环节有技术含量,在制作煤饼上又没多少,应该不至于出问题才对。最多就是燃烧的温度达不到严格的要求,但燃火的速度和燃烧时间应该并不影响。
“真是奇怪……往日怎么不见石炭烧得如此之好?”
卫觊刚刚将话出口,就听见远处陛下的声音:“你家中诸人大多体弱,还是往后退一退吧,别站得这么前面。”
卫觊面色一震。
他刚要回说自己的身体无碍,就见陛下已搁下了手中的书简,闲庭信步地向外走去,似乎并未将这句顺口的提醒放在心上,也觉得他们这群人的惊讶太聒噪了些。
“我出去走走,你们让人盯着两炉火,把时间记下。”
等刘秉重新走回到院中的时候,都已是暮色四合了。
他刚一迈进院门,就见刘备、卫觊和张燕一个赛一个地着急,冲到了他的面前,卫觊尤为激动:“陛下!你简直是神了!”
“往日里那石炭常常刚烧过半,就还得往里添火,火力也不太均匀,这炭团却接连烧了三个时辰都没断了火!”
而且是三个时辰,而不是木炭那不足一个时辰的短命。
毫无疑问,它比寻常的石炭强了太多。
“此物,此物……”卫觊声音有些发颤,“此物大有前景!近日卫氏在为陛下打造盐铲,所用的都是木炭,若能全用上此物,必定能更快凑齐陛下所需!”
刘秉也不免心中好一阵的激动,却忽听张燕在旁问道:“陛下,这是您从哪里学来的?怎么之前不见有人用此法制石炭?”
这话一出,有如一盆冷水猛地倒在了他的头上,也让他顿时冷静了下来。
他转头,却对上了张燕并无一点不敬的求知眼神:“……”
这该怎么说啊?说蜂窝煤的造型更容易充分燃烧,是初中就知道的知识,还是说……等等,有了!
见众人的眼神都随着张燕的发问,聚焦到了他的脸上,刘秉从容答道:“不过是道人炼丹之法,权且一试,果然有用。”
“道人?”张燕疑惑地重复了一次,突然大悟,“是!原来是这样!”
他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张燕自己想通了,又忍不住感慨道:“但当年大贤良师向冀州父老赐予符水居多,丹丸甚少,听说火候把控不易,难以成药,想必在炼丹一事上,还是陛下的老师史道人更厉害些,竟研究出了这等能让丹炉彻夜燃火的法子!”
或许幼年教养陛下的道人史子眇都没意识到,这种处置石炭的办法若能推行开来使用,到底能起到怎样的奇效,还是陛下在发觉石炭唾手可得后,将其用在了此地。
这便是所谓青出于蓝了!
道术!真正的道术!比统帅黄巾的张角还要厉害的道术!
“那你们觉得,能否从盐池中分出一批人手来处置这石炭?”刘秉心中直想夸张燕这个捧哏好生上道,出口的声音仍是不疾不徐的平稳。
“能,如何不能?”
“陛下,此事理所应当!”
在场的众人几乎是同时给出了答复。
眼见这石炭不仅能用在煅烧盐铲上,还能用在打造兵器上,若是还有结余,甚至能用在冬日供暖上,谁都得觉得,陛下这额外分派下来的事情,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就连还有些迷茫的刘豹,也即刻用敬畏的目光望向了陛下,又低头有些恍惚地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在他的手上,之前不慎烫伤的位置,还有着一道并未消退的印记,但就是因为这一烫,经由陛下的妙手,竟变成了能够燃烧足足三个时辰的上好燃料!
难怪父亲说,大汉的皇帝是天子,是他们匈奴人必须敬畏的长辈。
“阿豹——”
刘豹连忙凑了过去,真心诚意地又喊了一声舅公,浑然不觉自己认一个没比自己大两岁的年轻人叫爷爷有什么问题。
刘秉将方才出去让工匠绘制的示意图塞到了他的手里,“带点府中的人手,把我这屋子里的床榻改上一改。”
有了蜂窝煤,他的“地暖”也能提上日程了。
若是真能做出想要的效果,那河东盐池的民舍排屋,还有野王县中收容流民的临时住所,不知道是不是也能安排上。
不过还需核算一番,其中的人力物力消耗,具体是多少……
他望着还剩最后一点余火的炉膛,陷入了沉思,只见它并未被暮色里席卷的夜风吹灭,而是又滋啦一声,跳出了一抹暗红的火花。
……
此刻的并州境内,于夫罗却是直对着眼前的篝火搓手,满脸都写着苦闷。
旧部刚凑过来一并取暖,就听到了他的声音:“你说,吕将军的那个计划可行吗?”
他怎么听着就觉得这么不靠谱呢?
早年间大家都算是并州人,他也听说过一点吕布的名声,知道他向来勇武,数年前就在九原打北方的胡人打出了名头。
说他勇武,于夫罗是信的。郭太这个白波贼首领,就是倒霉得撞上了这个看守虎穴的大老虎,被打得仓皇逃窜,然后被陛下直接震死了。
但说他还会用计谋……
于夫罗怎么就有点不太相信呢?
他在盐池干活的时候,听到过有人提起,吕布到底是怎么被陛下擒获的。能用自己的短处跟别人长处碰的人,真的应该去检查一下脑子的对吧?
于夫罗他愁啊!
部从问道:“可您不是说他分析得很对吗?”
于夫罗揽住了对方的肩膀,将人向下带了带:“你知不知道,就是我都觉得计划通顺,才有问题!”
吕布怎么说的?
他说,光和年间,南匈奴的呼征单于被朝廷派来并州的中郎将所杀,他于夫罗的父亲羌渠从右贤王的位置被提拔为南匈奴单于,从这里开始就已埋下了隐患。
南匈奴中一部分好斗的贵族,并不像羌渠和于夫罗这样亲近大汉,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将他们视为族中的叛徒。
于是当年于夫罗带兵离开后,羌渠孤立无援,便突然被杀,由须卜骨都侯接任。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朝廷混乱的局面下,没人能来管他们南匈奴的家务事,是大汉就算捏着鼻子也得承认,目前的南匈奴已经归由须卜骨都侯掌管。
反正他嗓门没张燕大。
刘秉无语地往墙头看了一眼,很想说,这些人如果想看,也完全可以态度大方一点。
墙外还随即传来了卫觊有些迷茫的声音:“几位这是在做什么?”
张燕奇怪地往他身后看:“你又是在做什么?”
卫觊得意地昂起了脖子:“这是陛下让我在打盐铲之余,替他打造的模具。”
张燕跳下了梯子,脑袋往卫觊身后仆从抬着的箱子里看,更觉困惑。
那箱子里放着一卷卷用铁皮兜成的无底“小桶”,还有几十根小棍,古里古怪的。
而且,明明看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却见陛下将它们迎进去的时候如获至宝,指挥着人将那些泥巴全给塞进了小桶里,又用小棍在其中捅出了窟窿,按实之后取出来,在院中一块块地摆开。
“这不是用来糊墙的?”张燕问道。
“谁跟你说这是用来糊墙的?”刘秉神神秘秘地笑了,“若不出岔子的话,两三日就可见分晓了。”
张燕不太明白,全程在旁打下手的刘豹也不太明白。
他只是看到,陛下显然很重视这些东西,半夜无人的时候还从屋里蹑手蹑脚地走了出来,蹲在这些穿了孔的黑坨坨面前左右打量,还谨慎地用手指戳了戳,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什么。
不对,说陛下“蹑手蹑脚”显然很不对,应该叫……
小心翼翼。
说不定陛下用手戳着石炭团团的动作,也是在背着众人往上面施加咒语。
而且,他留意到,这两日还时不时就瞧见陛下抬头看看天色,也不知道是在张望什么。
直到四日之后,才见陛下满意地端起了其中一块石炭,将其丢入了火炉当中。
“让人往炉上架锅烧水,看着点火力。”
“是!”刘豹直接跑了出去,然后呼啦啦地带进来了一大片的人手。
其中也包括了近日强忍着好奇心,往河内走了一趟安顿事务,又重新跑回来的张燕。
他一来,便蹲在了火炉前啧啧称奇。
正如他先前和刘秉所说的那样,他之前虽有接触过石炭之物,但也只是寥寥数次,平日里还是木炭用得多些。于是这炉中石炭一烧起来,他便比对出来了,这火烧得格外旺盛,烟尘也并不多。
更为明显的,是这炉中的温度攀升得快,明显不是木炭可比!
刘备也端详了一阵,忽然转头吩咐道:“再取个炉子来,取些木炭,还有同样的烧水锅。”
当即有人应声去办。
刘秉故作泰然地在院中翻书,眼神却一直在往那两个火炉的方向瞟,唯恐自己之前按照仅存的常识做出来的蜂窝煤会翻车。
但想想这东西是在煤炭加工的环节有技术含量,在制作煤饼上又没多少,应该不至于出问题才对。最多就是燃烧的温度达不到严格的要求,但燃火的速度和燃烧时间应该并不影响。
“真是奇怪……往日怎么不见石炭烧得如此之好?”
卫觊刚刚将话出口,就听见远处陛下的声音:“你家中诸人大多体弱,还是往后退一退吧,别站得这么前面。”
卫觊面色一震。
他刚要回说自己的身体无碍,就见陛下已搁下了手中的书简,闲庭信步地向外走去,似乎并未将这句顺口的提醒放在心上,也觉得他们这群人的惊讶太聒噪了些。
“我出去走走,你们让人盯着两炉火,把时间记下。”
等刘秉重新走回到院中的时候,都已是暮色四合了。
他刚一迈进院门,就见刘备、卫觊和张燕一个赛一个地着急,冲到了他的面前,卫觊尤为激动:“陛下!你简直是神了!”
“往日里那石炭常常刚烧过半,就还得往里添火,火力也不太均匀,这炭团却接连烧了三个时辰都没断了火!”
而且是三个时辰,而不是木炭那不足一个时辰的短命。
毫无疑问,它比寻常的石炭强了太多。
“此物,此物……”卫觊声音有些发颤,“此物大有前景!近日卫氏在为陛下打造盐铲,所用的都是木炭,若能全用上此物,必定能更快凑齐陛下所需!”
刘秉也不免心中好一阵的激动,却忽听张燕在旁问道:“陛下,这是您从哪里学来的?怎么之前不见有人用此法制石炭?”
这话一出,有如一盆冷水猛地倒在了他的头上,也让他顿时冷静了下来。
他转头,却对上了张燕并无一点不敬的求知眼神:“……”
这该怎么说啊?说蜂窝煤的造型更容易充分燃烧,是初中就知道的知识,还是说……等等,有了!
见众人的眼神都随着张燕的发问,聚焦到了他的脸上,刘秉从容答道:“不过是道人炼丹之法,权且一试,果然有用。”
“道人?”张燕疑惑地重复了一次,突然大悟,“是!原来是这样!”
他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张燕自己想通了,又忍不住感慨道:“但当年大贤良师向冀州父老赐予符水居多,丹丸甚少,听说火候把控不易,难以成药,想必在炼丹一事上,还是陛下的老师史道人更厉害些,竟研究出了这等能让丹炉彻夜燃火的法子!”
或许幼年教养陛下的道人史子眇都没意识到,这种处置石炭的办法若能推行开来使用,到底能起到怎样的奇效,还是陛下在发觉石炭唾手可得后,将其用在了此地。
这便是所谓青出于蓝了!
道术!真正的道术!比统帅黄巾的张角还要厉害的道术!
“那你们觉得,能否从盐池中分出一批人手来处置这石炭?”刘秉心中直想夸张燕这个捧哏好生上道,出口的声音仍是不疾不徐的平稳。
“能,如何不能?”
“陛下,此事理所应当!”
在场的众人几乎是同时给出了答复。
眼见这石炭不仅能用在煅烧盐铲上,还能用在打造兵器上,若是还有结余,甚至能用在冬日供暖上,谁都得觉得,陛下这额外分派下来的事情,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就连还有些迷茫的刘豹,也即刻用敬畏的目光望向了陛下,又低头有些恍惚地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在他的手上,之前不慎烫伤的位置,还有着一道并未消退的印记,但就是因为这一烫,经由陛下的妙手,竟变成了能够燃烧足足三个时辰的上好燃料!
难怪父亲说,大汉的皇帝是天子,是他们匈奴人必须敬畏的长辈。
“阿豹——”
刘豹连忙凑了过去,真心诚意地又喊了一声舅公,浑然不觉自己认一个没比自己大两岁的年轻人叫爷爷有什么问题。
刘秉将方才出去让工匠绘制的示意图塞到了他的手里,“带点府中的人手,把我这屋子里的床榻改上一改。”
有了蜂窝煤,他的“地暖”也能提上日程了。
若是真能做出想要的效果,那河东盐池的民舍排屋,还有野王县中收容流民的临时住所,不知道是不是也能安排上。
不过还需核算一番,其中的人力物力消耗,具体是多少……
他望着还剩最后一点余火的炉膛,陷入了沉思,只见它并未被暮色里席卷的夜风吹灭,而是又滋啦一声,跳出了一抹暗红的火花。
……
此刻的并州境内,于夫罗却是直对着眼前的篝火搓手,满脸都写着苦闷。
旧部刚凑过来一并取暖,就听到了他的声音:“你说,吕将军的那个计划可行吗?”
他怎么听着就觉得这么不靠谱呢?
早年间大家都算是并州人,他也听说过一点吕布的名声,知道他向来勇武,数年前就在九原打北方的胡人打出了名头。
说他勇武,于夫罗是信的。郭太这个白波贼首领,就是倒霉得撞上了这个看守虎穴的大老虎,被打得仓皇逃窜,然后被陛下直接震死了。
但说他还会用计谋……
于夫罗怎么就有点不太相信呢?
他在盐池干活的时候,听到过有人提起,吕布到底是怎么被陛下擒获的。能用自己的短处跟别人长处碰的人,真的应该去检查一下脑子的对吧?
于夫罗他愁啊!
部从问道:“可您不是说他分析得很对吗?”
于夫罗揽住了对方的肩膀,将人向下带了带:“你知不知道,就是我都觉得计划通顺,才有问题!”
吕布怎么说的?
他说,光和年间,南匈奴的呼征单于被朝廷派来并州的中郎将所杀,他于夫罗的父亲羌渠从右贤王的位置被提拔为南匈奴单于,从这里开始就已埋下了隐患。
南匈奴中一部分好斗的贵族,并不像羌渠和于夫罗这样亲近大汉,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将他们视为族中的叛徒。
于是当年于夫罗带兵离开后,羌渠孤立无援,便突然被杀,由须卜骨都侯接任。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朝廷混乱的局面下,没人能来管他们南匈奴的家务事,是大汉就算捏着鼻子也得承认,目前的南匈奴已经归由须卜骨都侯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