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熹微的晨光里,竟是随风送来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他下意识地再度伸手摸向了怀中的信件,唯恐有失。
  只因在这电光石火之间,他已辨认出,那横冲直撞的骑兵,正是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
  他们甚至全不在乎这是一处洛阳百姓在城东摆弄的小市,只是因为他们恰巧从东面折返即将回城,便纵马踩踏了过来。
  眼尖的孙轻还认出,在他们的马侧还挂着一颗颗头颅,被蓬乱的头发挡住了面容,只有并未干涸的鲜血爆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一把把雪亮的刀就执在他们手里,张扬到令人不敢靠近,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刚入洛阳不久的边军能有的嚣张态度。
  “这群人如此做派,将来必要落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孙轻心中暗骂了一声,却又忽然险些惊呼出声。
  只因他忽然看见,那名递他麦饼的下属为了帮人搭一把手,退开晚了一步,正与那疾驰而来的西凉铁骑错身而过。
  他躲慢了。
  糟了!
  可孙轻还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应,一把长刀就已肆无忌惮地凌空斩落,劈在了那年轻人的头上。
  他圆睁着眼睛,只看到一蓬鲜血泼洒腾空,一颗头颅也被那抽刀的西凉人一把抓在了手里,草率地缠进了“战利品”中。
  像是惊觉孙轻在这一幕惊变前愤怒得想要跳起,一旁的下属死死地将他按向了地面,强行压住了他的动作。
  只有暴躁而混乱的马蹄声里,一口西凉腔调的声音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都接近洛阳城下了,别这么嚣张。”
  “哈哈哈,不就是多一个匪寇吗?”
  “哎,你那儿有几个?”
  “……不知道,回去再数吧,反正一刀一个的,这剿匪战绩能吓一吓那些大官了。”
  ……
  孙轻呛了一口的尘土,脑袋里像是被一把大锤狠狠地砸了一记。
  一袋抛起的麦饼沾着血色滚到了他的面前。
  还没等他坐起,就已一阵反胃,“哇”的一声把刚咽下去的那块麦饼吐了出来。胃中的酸水也仍在不住地往上冒。
  一种难以言喻的战栗席卷全身:“他们……”
  他们怎敢如此!
  他明明见过地里不长粮食,蝗虫摧毁庄稼,所以百姓没有粮食,只能造反,从官家的府库里夺来救命的本钱。
  他也亲手杀死过人,不是见不得血腥的软蛋。
  可他还从未见过这样荒唐的场面。在这个天下最繁华的地方,有人当街行凶,干出着杀良冒功的事情。
  仿佛是用一种最为惨烈的方式,扯碎了最后一块太平的遮羞布,也打破了他心中一种不知道为何仍然存在的希冀。
  当他再度抬头的时候,街道上已不见了这一众人等的踪迹,只有一条像是被暴风席卷的街道,和数具没了头颅的尸体。
  其中,也包括那个方才还言笑晏晏的同伴。
  秋风冷得出奇,然后慢慢的,才有冻住的哭声,发出了涓流的声音。
  ……
  “陛下!”
  司马懿跑入院中来喊人的时候,刘秉已对着面前的干菜看了好一阵子了。
  这干菜前几日他还见过一次呢,正是那位阿婆抱着的风干鹅肠菜。
  他思前想后,还是怕老人家吃这东西吃出腹泻的毛病,然后因为年纪大,引发一连串的问题,甚至丢了性命,干脆指挥着人去扯了一坛子野菜,胡掰了一个理由,把那些鹅肠菜换了回来。
  可换回来之后,他又有些犯难了。
  他能换得走这位阿婆手里不方便当粮食的鹅肠菜,却无法让所有人都不在饥荒中吃这种东西来活命。
  他更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能够改变这个时代的气候。
  东汉末年的“小冰河期”真的威力十足,明明还未入冬,已冷得出奇。
  他好像也只能帮这一次而已……
  因为他连自己的命都还不一定保得住呢。
  “陛下!”司马懿又喊了他一声,“孙轻回来了。”
  “哦!”刘秉顿时扯回了神思。
  孙轻回来了。
  他转头看去,却惊见孙轻一身血污,面色惨淡地站在那儿,仍有些魂飞天外的模样。
  刘秉面色一震,疾步上前,两手抓住了孙轻的肩膀,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个遍:“怎么回事,你没受伤吧?”
  孙轻咬着牙,仍觉眼中一阵阵酸涩。
  也不知道是因为前日的惨状仍倒映在他的眼中,还是因为,陛下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问他有没有把司马防带回来,而是他孙轻有没有受伤。
  他忽然跪了下来,额角青筋绷起。
  出声之艰难,仿佛是要将这数日的见闻,都化在那一句请托之中:“陛下……孙轻请陛下——”
  “请陛下一定诛杀董贼,重回帝位!”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刘秉觉得,自己其实不是一个感性的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孙轻发出的这句请托,只是从一个人口中说出来的话,却有着重逾千斤的分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你……”
  “陛下!”刘秉想要将孙轻搀扶起来的手,被他反手牢牢地握紧,“董贼在洛阳杀良冒功,洛阳百姓畏惧强兵不敢擅动,可那些朝廷兵马,那些凭借门荫入仕的北军校尉,为何也放任他们做出此等行径?”
  他衣上的鲜血,是来不及抹去,还是因为心神恍惚不想抹去,真是不太分得清了,好像日光照进眼底的时候,还能看到那把飞速举起的长刀,以及那片泼洒的血色。
  这个世道好像已经坏了。
  在黄巾起事,在他们选择成为黑山贼的时候就已经坏了。
  但做黑山贼五年,他一个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光靠着转战抢掠,救不了这个世道。
  在越过邙山折返回来的路上,他迷茫地想了很多。
  他想到还是得有一位领袖带着他们做事。要不然,张燕张将军也不会暂时接受朝廷的招安。
  他想到找到这位陛下后,他们竟然也能这样守住河内诸县。
  想到卢公接到陛下的消息后,哪怕危险也要留下做个内应,仍有令人惊叹的气节。
  想到……
  面前那双焦急的眼睛晃动了一下,“你说董卓在洛阳杀良冒功?”
  “是!我们的人也被当街杀了。”孙轻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我找了洛阳的人来问,他们含含糊糊地说,自董卓入京,每隔两日就有兵马从城外折返,还带回了贼寇的头颅。”
  刘秉皱眉:“可我们在河内河东一带,从来没见过凉州兵马赶赴洛阳!”
  司马懿闻言悚然:“董卓这是让士卒趁夜离开洛阳,在天明时折返洛阳,让京中众人误以为他兵马强壮,好进一步控制北军五校。至于那些所谓匪寇的头颅——”
  “嘶!”
  孙轻已经带回了答案。
  他们只是京畿之地的百姓而已。一群根本无力保护自己的平民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贼寇。
  但他们的头颅一样可以向洛阳百官证明,董卓从西凉带来的悍勇之将都是会杀人的,请有些富贵惯了的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这种事情,难道洛阳城里的人不知道吗?”刘秉喃喃。
  他们应该有人被蒙在鼓里,有人猜到了却不敢反抗,还有人知道了又觉得不影响到自己的安危,于是当作什么也没发生。
  在现代社会长大的他完全不能理解,天下间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光是听来,就觉得反胃恶心,眼前一阵发晕。
  偏偏他已身处在这个世道,还冒认了这样一个身份,绝不能真的晕倒。
  孙轻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一字又一字,清晰得:“陛下,天下正需要您振臂一呼,重回帝位啊。”
  “卢公和司马公都因您在河内的举动,决定留在洛阳作为内应,卢公还说,他会想办法为您在信中提到的刘备谋求一个官职,作为助力。”
  “不过说起来——刘备到底是谁?”
  刘秉下意识答道:“他是一位汉室宗亲里的仁人志士。”
  “那就太好了。”
  刘秉眨了眨眼睛。
  太好了吗?
  好像……是吧。
  他低头,就对上了一双殷切期许几乎满溢出来的眼睛,更觉一把灼人的烈火从交握的双手上传递过来,刺得他手心发麻。
  这份期许沉甸甸得让人心惊,像是在仰视着一轮徐徐升起的红日。
  他刚才还在想,他能让一个人多活几日,却救不了天下人,现在又莫名觉得,他现在有着一个,比任何都要合适于做些什么的身份。
  ……
  他好像,非当这个皇帝不可了。
  起码,再多装一段时日吧。
  ……
  “我是不是把陛下逼得太紧了点?”孙轻挠头,一脸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