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
风雪肆虐,广袤大地望不见边际,眼前是坚硬到灵器也难以留下痕迹的万年冻土层。
苏一尘站在高处,用神识及视线来回逡巡着。
许久,他皱起眉头,化作一道流光落下。
他的护体灵光闪烁着,灵力消耗速度是寻常五六倍。
他低着头,很快确定什么,手上光芒一闪,出现一根银色长矛。
他用长矛朝脚下地面狠狠刺去,强大的灵力从体内倾泻而出,顺着尖端奔涌咆哮。
长矛刺入坚硬冻土两寸,灵力似箭却在持续深入。
直到感到体内灵力出现稍稍枯竭之状,他才停手。
原先被白雪覆盖的地面,被穿出了一个不知多深的小洞。
苏一尘静静望着这个洞,雪落下去,坠入其中瞬间融化。
没多久,一缕淡淡的魔气,如同灰黑色烟雾般,顺着洞口袅袅而上,散入天地间。
“果然……”苏一尘喃喃自语,“魔极之地的魔气早已漫上来了。”
之前,空物师祖交代他来魔极之地走一趟,还给了他一块记录偈语研究心得的玉简。
玉简中提到很多万年前的一个传说。
最初,天地间灵气与魔气共存,因妖兽在灵气与魔气中皆能修炼,而修仙者只能偏安一隅,所以妖兽繁衍更盛,更为强大,是修仙者最大的威胁。
后有一位上古大能出现,他是人类第一位飞升者。
在飞升之际,他打开通往上界的通道,没有急着进去,而是以一己之力引天地魔气外流。
这一举动引发了天地震荡,骤然间天灾群发,人类与妖兽都经历了巨大浩劫。
当然,因妖兽数量远多于人类,分布也更广泛,所以损失也更惨重。
那位大能似乎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紧急停下。
他来不及留下什么话,便匆匆进入通道,离开修仙界,飘然远去。
他走后,通道也随之关闭,修仙界受到的影响仍持续了上千年。
之后因灵气与魔气的极不平衡,灵气占据上风,魔气开始退潮,渗入大地之下成为流动的炎河。
人类修仙者修为以及数量在此之后飞速增长,将剩余妖兽逼进了十万大山,以天堑相隔,人类得以安稳生活。
诚然,天地间的魔气不可能完全褪去,还是残留了少部分,分散在各地。
人类中的部分修仙者开始研究起了魔气,认为妖兽既可以汲取灵气也可以汲取魔气,那人也应当可以。
于是最早的魔修出现。
起初魔修受人追捧,他们实力更强悍,修为进步更快,境界突破似乎没有瓶颈。
而且妖兽能以修仙者喂食,魔修也能直接炼化妖丹。
简直完美。
但很快人们却发现,魔修心智会受到魔气侵蚀,让人变得暴戾,狂躁,嗜杀,于是他们从受人追捧变成受人唾弃,再之后冲突升级,直至如今,魔修已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存在。
后来四大门派联手派人搜寻并封锁各处魔渊,防止魔气泄露,自然,当初能够让人吐纳魔气的心法,也都成了禁书或者直接被销毁。
几千年来,魔修并不常见,但也不可能彻底消失,毕竟魔修并非某个种族,而是源自修仙者内心变强的贪欲。
魔修每次露面都会造成灾难,因为他们比修仙者更加霸道且疯狂地掠夺资源,所以会入侵修仙者城,大肆屠杀。
在空物的这枚玉简中,他认为偈语中“死生同路”这句,就是指灵气与魔气共存之时。
因为灵气滋养万物,故被称作“生气”,反之,魔气也有“死气”的叫法。
而“植莲烬处”就不太好解,他翻阅上古典籍,看过很多传说,最终找到一个与之相关的。
据说很多万年前,魔气就是从魔极之地退入大地的。
魔极之地位于世界尽头,一片荒芜冷冽所在,不适宜任何生命生存。
但魔气退入魔极之地后,风雪肆虐,冻土掩盖了魔渊。
后来有人见过,魔渊之上开出了一种半透明的蓝绿色小花,细看还有些像高山上生长的雪莲。
时人认为,这种小雪莲是魔气沉入大地深处的证明,因为若是魔气再度往地表漫回,那么魔气中的炎质会让冻土融化,雪莲自然枯萎。
空物觉得,这首偈语的后两句,揭示的正是无法飞升的真相——即天地间的灵气经过如此多万年的消耗,早已失去平衡,压不住魔气,魔气不日将重回大地。
不过他对此似乎不全然绝望,他或许还在期待一个可以重新逼退魔气的方法。
……
苏一尘千辛万苦艰难跋涉来到这无人之境时,遥遥望去,风雪漫天,天地皆白。
找了好几天,他根本找不到魔极之地,也没见到什么小雪莲。
他又将玉简内容看了几遍,干脆放弃无谓搜寻,直接往地下探测,才惊觉冻土之下不足千米,就已有魔气存在了。
这意味着,空物师祖的解读方向很可能是正确的。
若是如此便意味着,那位三百年前迷失在空间乱流中的凌天宗前辈,留下的根本不是什么指引后人飞升的方法,而是无法飞升的原因。
这真相不免令人绝望。
可是,玄门与天门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能打开玄门,靠的也是与这首偈语各种巧之又巧的关联。
难道就只是巧合?
玄门中到处都是万年前修仙者生活的痕迹,里面灵气浓郁,很多修仙者都将洞府修在其中,甚至还有门派修建山门。
那时修仙者可以正常飞升,只是不知为何里面的势力一朝撤离,玄门也就此关闭。
据说天门就是当年的修仙者留下的一个小秘境,他们在其中存放了如何飞升成仙的线索。
如果是真的,那天门中的秘密只怕是当世修仙者最后的希望。
苏一尘身影伫立在风雪中,背负双手,久久无言。
-
“我说这黑风沼泽为何一直以来都如此诡异,什么东西掉进去都不见了,原来这下面是有一道魔渊。”一名弟子小声议论。
“少说点。”
“怎么了?难道真有什么魔修会突然出现?这可是黑风沼泽,离凌天宗多近啊,真有魔修敢来,凌天宗的那些厉害修士还不让他灰飞烟灭!”
说话的那名弟子向不远处闭目打坐的化灵期前辈看了眼,脸上露出崇敬羡慕之色。
因几处魔渊出事,四大门派诏令整个修仙界,紧急加派人手去就近的魔渊固守。
原先好几处魔渊处于恶劣环境中,根本无人在意,如今也不得不日夜驻守。
正常是一名化灵期带领二十名凝灵期巡防,这些人里不全是四大门派的弟子,是按照距离就近安排,人手不足的,再视情况增援。
黑风沼泽底下就有一道魔渊,但不算大,知晓的人也不多。
如今人心惶惶,凌天宗才开始重视起来。
目前这二十个凝灵期只有六位出自凌天宗,其他有四大家族的,也有附近小门派的,但带队的化灵期是来自凌天宗的龙鲤真人。
上古秘境从开启到关闭,龙鲤全程不在,他为冲击化灵期,闭关了大半年,如今才出关,才知修仙界这般乱了套。
他在凝灵后期卡了多年,如今顺利渡过小雷劫,突破至化灵期,正是身心舒畅春风得意之时,什么魔修也好妖修也罢,全然不放在眼里。
此刻他正在一块大方石上趺坐,内感气海精纯澎湃的灵力,外享不少凝灵期弟子投来的艳羡目光,忍不住洋洋得意。
其中一位凌天宗的凝灵期弟子,还是与他略有几分交情的执法阁成员。
闭关前他们平辈相交,出关后那人也要跟着唤他一声师兄或者前辈了。
正想着,不知谁忽然惊叫了声。
“有人朝这边来了!”
他沉脸不悦:“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遂睁眼,见一道剑光倏忽而至,快若流星。
等那人显出身影来,竟是一位持剑而立的白衣少年。
日光浅照,少年除一双眸子充血发红外,倒是白衣胜雪,身姿如仙,以及强大的气场让人看得略略发怔。
龙鲤一个震惊起身:“张云涧?!是你……”
他瞪大了眼,望着少年周身缭绕的魔气,大喝一声:“好啊!原来你就是那个魔修!”
张云涧垂眸瞥了眼,不太在意,继续往黑风沼泽中寻着什么。
龙鲤冷笑一声,手中那对黑白双球旋转起来,灵力荡漾,威力更胜从前十数倍。
“好啊!”他厉声喊道,“我就说他是魔修!我早就看出来了!大家速速同我一道动手,将此子就地斩杀!”
张云涧皱了皱眉。
好烦。好吵。
第122章 本相因为他爱她。
黑风沼泽被一剑劈开,腥臭腐朽的沼气混在魔气中汩汩冒出,盈满了整个山谷山道。
风雪肆虐,广袤大地望不见边际,眼前是坚硬到灵器也难以留下痕迹的万年冻土层。
苏一尘站在高处,用神识及视线来回逡巡着。
许久,他皱起眉头,化作一道流光落下。
他的护体灵光闪烁着,灵力消耗速度是寻常五六倍。
他低着头,很快确定什么,手上光芒一闪,出现一根银色长矛。
他用长矛朝脚下地面狠狠刺去,强大的灵力从体内倾泻而出,顺着尖端奔涌咆哮。
长矛刺入坚硬冻土两寸,灵力似箭却在持续深入。
直到感到体内灵力出现稍稍枯竭之状,他才停手。
原先被白雪覆盖的地面,被穿出了一个不知多深的小洞。
苏一尘静静望着这个洞,雪落下去,坠入其中瞬间融化。
没多久,一缕淡淡的魔气,如同灰黑色烟雾般,顺着洞口袅袅而上,散入天地间。
“果然……”苏一尘喃喃自语,“魔极之地的魔气早已漫上来了。”
之前,空物师祖交代他来魔极之地走一趟,还给了他一块记录偈语研究心得的玉简。
玉简中提到很多万年前的一个传说。
最初,天地间灵气与魔气共存,因妖兽在灵气与魔气中皆能修炼,而修仙者只能偏安一隅,所以妖兽繁衍更盛,更为强大,是修仙者最大的威胁。
后有一位上古大能出现,他是人类第一位飞升者。
在飞升之际,他打开通往上界的通道,没有急着进去,而是以一己之力引天地魔气外流。
这一举动引发了天地震荡,骤然间天灾群发,人类与妖兽都经历了巨大浩劫。
当然,因妖兽数量远多于人类,分布也更广泛,所以损失也更惨重。
那位大能似乎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紧急停下。
他来不及留下什么话,便匆匆进入通道,离开修仙界,飘然远去。
他走后,通道也随之关闭,修仙界受到的影响仍持续了上千年。
之后因灵气与魔气的极不平衡,灵气占据上风,魔气开始退潮,渗入大地之下成为流动的炎河。
人类修仙者修为以及数量在此之后飞速增长,将剩余妖兽逼进了十万大山,以天堑相隔,人类得以安稳生活。
诚然,天地间的魔气不可能完全褪去,还是残留了少部分,分散在各地。
人类中的部分修仙者开始研究起了魔气,认为妖兽既可以汲取灵气也可以汲取魔气,那人也应当可以。
于是最早的魔修出现。
起初魔修受人追捧,他们实力更强悍,修为进步更快,境界突破似乎没有瓶颈。
而且妖兽能以修仙者喂食,魔修也能直接炼化妖丹。
简直完美。
但很快人们却发现,魔修心智会受到魔气侵蚀,让人变得暴戾,狂躁,嗜杀,于是他们从受人追捧变成受人唾弃,再之后冲突升级,直至如今,魔修已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存在。
后来四大门派联手派人搜寻并封锁各处魔渊,防止魔气泄露,自然,当初能够让人吐纳魔气的心法,也都成了禁书或者直接被销毁。
几千年来,魔修并不常见,但也不可能彻底消失,毕竟魔修并非某个种族,而是源自修仙者内心变强的贪欲。
魔修每次露面都会造成灾难,因为他们比修仙者更加霸道且疯狂地掠夺资源,所以会入侵修仙者城,大肆屠杀。
在空物的这枚玉简中,他认为偈语中“死生同路”这句,就是指灵气与魔气共存之时。
因为灵气滋养万物,故被称作“生气”,反之,魔气也有“死气”的叫法。
而“植莲烬处”就不太好解,他翻阅上古典籍,看过很多传说,最终找到一个与之相关的。
据说很多万年前,魔气就是从魔极之地退入大地的。
魔极之地位于世界尽头,一片荒芜冷冽所在,不适宜任何生命生存。
但魔气退入魔极之地后,风雪肆虐,冻土掩盖了魔渊。
后来有人见过,魔渊之上开出了一种半透明的蓝绿色小花,细看还有些像高山上生长的雪莲。
时人认为,这种小雪莲是魔气沉入大地深处的证明,因为若是魔气再度往地表漫回,那么魔气中的炎质会让冻土融化,雪莲自然枯萎。
空物觉得,这首偈语的后两句,揭示的正是无法飞升的真相——即天地间的灵气经过如此多万年的消耗,早已失去平衡,压不住魔气,魔气不日将重回大地。
不过他对此似乎不全然绝望,他或许还在期待一个可以重新逼退魔气的方法。
……
苏一尘千辛万苦艰难跋涉来到这无人之境时,遥遥望去,风雪漫天,天地皆白。
找了好几天,他根本找不到魔极之地,也没见到什么小雪莲。
他又将玉简内容看了几遍,干脆放弃无谓搜寻,直接往地下探测,才惊觉冻土之下不足千米,就已有魔气存在了。
这意味着,空物师祖的解读方向很可能是正确的。
若是如此便意味着,那位三百年前迷失在空间乱流中的凌天宗前辈,留下的根本不是什么指引后人飞升的方法,而是无法飞升的原因。
这真相不免令人绝望。
可是,玄门与天门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能打开玄门,靠的也是与这首偈语各种巧之又巧的关联。
难道就只是巧合?
玄门中到处都是万年前修仙者生活的痕迹,里面灵气浓郁,很多修仙者都将洞府修在其中,甚至还有门派修建山门。
那时修仙者可以正常飞升,只是不知为何里面的势力一朝撤离,玄门也就此关闭。
据说天门就是当年的修仙者留下的一个小秘境,他们在其中存放了如何飞升成仙的线索。
如果是真的,那天门中的秘密只怕是当世修仙者最后的希望。
苏一尘身影伫立在风雪中,背负双手,久久无言。
-
“我说这黑风沼泽为何一直以来都如此诡异,什么东西掉进去都不见了,原来这下面是有一道魔渊。”一名弟子小声议论。
“少说点。”
“怎么了?难道真有什么魔修会突然出现?这可是黑风沼泽,离凌天宗多近啊,真有魔修敢来,凌天宗的那些厉害修士还不让他灰飞烟灭!”
说话的那名弟子向不远处闭目打坐的化灵期前辈看了眼,脸上露出崇敬羡慕之色。
因几处魔渊出事,四大门派诏令整个修仙界,紧急加派人手去就近的魔渊固守。
原先好几处魔渊处于恶劣环境中,根本无人在意,如今也不得不日夜驻守。
正常是一名化灵期带领二十名凝灵期巡防,这些人里不全是四大门派的弟子,是按照距离就近安排,人手不足的,再视情况增援。
黑风沼泽底下就有一道魔渊,但不算大,知晓的人也不多。
如今人心惶惶,凌天宗才开始重视起来。
目前这二十个凝灵期只有六位出自凌天宗,其他有四大家族的,也有附近小门派的,但带队的化灵期是来自凌天宗的龙鲤真人。
上古秘境从开启到关闭,龙鲤全程不在,他为冲击化灵期,闭关了大半年,如今才出关,才知修仙界这般乱了套。
他在凝灵后期卡了多年,如今顺利渡过小雷劫,突破至化灵期,正是身心舒畅春风得意之时,什么魔修也好妖修也罢,全然不放在眼里。
此刻他正在一块大方石上趺坐,内感气海精纯澎湃的灵力,外享不少凝灵期弟子投来的艳羡目光,忍不住洋洋得意。
其中一位凌天宗的凝灵期弟子,还是与他略有几分交情的执法阁成员。
闭关前他们平辈相交,出关后那人也要跟着唤他一声师兄或者前辈了。
正想着,不知谁忽然惊叫了声。
“有人朝这边来了!”
他沉脸不悦:“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遂睁眼,见一道剑光倏忽而至,快若流星。
等那人显出身影来,竟是一位持剑而立的白衣少年。
日光浅照,少年除一双眸子充血发红外,倒是白衣胜雪,身姿如仙,以及强大的气场让人看得略略发怔。
龙鲤一个震惊起身:“张云涧?!是你……”
他瞪大了眼,望着少年周身缭绕的魔气,大喝一声:“好啊!原来你就是那个魔修!”
张云涧垂眸瞥了眼,不太在意,继续往黑风沼泽中寻着什么。
龙鲤冷笑一声,手中那对黑白双球旋转起来,灵力荡漾,威力更胜从前十数倍。
“好啊!”他厉声喊道,“我就说他是魔修!我早就看出来了!大家速速同我一道动手,将此子就地斩杀!”
张云涧皱了皱眉。
好烦。好吵。
第122章 本相因为他爱她。
黑风沼泽被一剑劈开,腥臭腐朽的沼气混在魔气中汩汩冒出,盈满了整个山谷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