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黎星斓,你说过你对我不说假话的,所以……”他勾起唇角,“我当真了。”
“尽管当真,绝对发自肺腑。”
黎星斓大大方方地应下,但没忘提醒他。
“说说后来的事吧。”
……
后来的事张云涧说得很简单,大约在他眼里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黎星斓不由一再追问细节,才将事情拼凑完整。
张老汉找回了自己的孙子,将他接回了家。
这个十岁的小男孩,正处于叛逆乖张的年纪,当初正是不想跟着爷爷出海捞鱼,才偷跑去镇上,跟着一群混混打家劫舍不学好的。
这样的性子,自然不是从官府走一趟回来就能改。
他很不情不愿地回了家。
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爷爷捡了一个小孩回来,也叫他张云涧。
他非常愤怒,非常生气,大闹了一场,把锅碗瓢盆都砸了,说张老汉只能有他一个孙子,要他立即将张云涧赶出去,否则他就再次离家出走。
小张云涧身子虚弱极了,但也不哭不闹,平静地看着被他摔摔打打,弄得鸡飞狗跳的茅草屋。
风里流霜,吹得他瑟瑟发抖。
他被赶去厨房角落,抱着膝盖坐在柴火堆里,像只脏兮兮的小狗。
第二天,张老汉牵着小张云涧的手,带他去了镇上。
他走了很远很远,一直走到镇的另一头,在一条陌生的巷子口,他停下来,和蔼地对他说:“你就在这里等我,我去给你买糖葫芦吃。”
小张云涧坐在巷口的青石上,穿着件破烂棉袄,乌发垂到地上,肌肤苍白,只有一丝发烧的潮红。
他那双眼依然干净,平静,黑白分明。
张老汉几乎不敢与他对视。
他怕从他眼里看见自己心虚愧疚的表情。
寒冬腊月,把一个五六岁还在生着病的小孩丢在这里,无异于断了他的活路。
他只能拿话安慰自己。
万一还有好心人把他捡回去,给他吃饭给他衣穿呢。
这孩子长得这么漂亮,一定会有人愿意施舍他一口吃的。
何况,他也不欠他什么。
如果不是他把他捡回来,他那天在海边就冻死了。
对,就是这样。
他不再去看他的眼,他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
小张云涧怔怔地望着他,似乎不明白自己的处境。
又或者,他什么都明白,只是不说,哭都不哭一声。
张老汉叹了口气,狠狠心,快步走了。
他穿过两条街,竟真迎面遇见了一个卖糖葫芦的。
他叫住那人,问了价钱。
大冬天,手也被风吹得僵冷,往几个口袋里摸了摸,只摸到几个铜板,刚好够买一串。
他付了钱,将糖葫芦拿在手里,再次回头,朝小张云涧的方向望去。
已经过了两条街,早已什么都看不到,但他知道,这个孩子一定还在那等。
可他的孙子也喜欢糖葫芦啊。
谁不喜欢糖葫芦呢。
他顿了片刻,毅然决然地往家的方向去了。
……
这个故事并不长,走向也并不意外。
黎星斓在听他说时,始终维持着拥抱的姿势,这个姿势并不累,因为是张云涧将她抱在怀里,黏人的很,没有松手的意思。
于是她干脆放松,枕在他肩上,闭着眼,听他说话,偶尔问几句,慢慢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画面。
她似乎看见,人烟稀少的巷口,小张云涧呆呆地坐在一方青石上,从白天等到黑夜。
什么也没等到。
张老汉没有回来,也没有人给他买糖葫芦。
他骗他的。
他被抛弃了。
她轻声问:“到了晚上你还没走么?”
张云涧像说起什么好笑的事:“没走,我坐在那儿数了一晚上的星星。”
“为什么数星星呀?”
“因为星星也没走啊。”
第71章 符文“张云涧,我是不是很聪明?”……
一直以来,黎星斓有注意到,张云涧似乎不太相信有人会原地等他,也不喜欢原地等待。
她之前笼统地归为这是他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而现在看来,事出有因。
或许这个“因”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因为他仿佛从一开始就没有相关期待。
他被抛弃的太久太多了,已成为一种习惯。
但也正是因为“习惯”,所以他有一种天然的心理防御,不会被这种事的发生伤害到。
正如他同黎星斓叙述中,语气总是理所应当一样。
一般人若被人丢弃,回忆时会伤心、生气、怨恨,或者自卑、敏感、多疑,哪怕放下了,释然了,也不会没有情绪。
可张云涧是平静的,他像在讲故事。
讲故事的目的也仅仅是黎星斓想听而已。
数星星……
黎星斓闭着眼,脑海中勾勒的画面里,小张云涧安安静静地坐在青石上仰望星空。
繁星璀璨,似有人在纯黑的画布上,洒了一把细闪的粉末。
这个画面成为这次梦境的结尾。
还有些浪漫。
但张云涧数星星不是出于什么浪漫情结,只是因为“星星不会走”。
她觉得这个逻辑挺合理。
因为每个晴朗的晚上,他都能看见星星,而星辰的分布不会轻易改变,这算是他变幻不定的人生中,最永恒不变的一部分。
任何人能给他的承诺,都不及宇宙可信。
黎星斓忽然就明白了张云涧——他在世间游走,唯他与世间始终相对存在。
除了世界本身,他没有和任何人事物产生羁绊,于是在最后时刻,可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不能继续“存在”了,便要连世间一起“带走”。
会是这样吗?
这会是他“灭世”的根本原因吗?
“黎星斓。”
他的声音轻轻的,把她从遥远的猜想中唤回现实中来。
他问:“你听睡着了吗?”
“没有。”黎星斓睁开眼,瞳孔中映入他丝绸般的发,“张云涧,你后来有吃过糖葫芦吗?”
他摇头:“我不知道什么是糖葫芦。”
只是张老汉拿这话来哄他时提到,他自己从没见过,成为修仙者之后,就更与凡人的食物无缘了。
黎星斓想了想,觉得有些可惜,她和张云涧在空日城的凡人城时,也没看见卖糖葫芦的。
初次进颜城时,街上似乎有,但那时他们不熟,注意力也没放到这上面来,她很快就带着张云涧走进酒楼了。
“你想知道吗?”她笑问。
他好奇问:“糖葫芦很特别么?”
黎星斓说:“算不上吧,只是一种常见的小吃,糖衣裹着山楂,酸酸甜甜的。”
“哦。”他反应淡淡。
黎星斓对他的反应诧异,一想又觉得合理。
张云涧不是那种“矫情”的性子。
他和别人不同,他对什么都不太在乎,所以也没有因为当年始终没等到的糖葫芦而形成什么执念。
他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他这样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很难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但也不容易受到伤害。
“那下次碰巧遇见了请你尝尝。”
黎星斓欲从他怀中退出来,无果,他抱得有点紧。
她于是轻拍他:“还没抱够啊?”
张云涧低声笑。
他觉得黎星斓真有意思,她的反应每次都在他意料之外。
从前来的攻略者在听到他悲惨的童年经历时,都会表现的很同情很心疼,说一大箩筐安慰的话来。
他有理由相信,若这个故事今日是她们听到的,她们绝对会立即兴致冲冲地去给他买糖葫芦,或者说什么“我不会让你空等,一定会回来找你”之类的。
他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几分真心几分假意,都无所谓,这就是一场游戏。
这些话对他来说,和戏词没什么区别。
但黎星斓从不配合他演戏。
他甚少从她口中听到宽慰的话,更没什么郑重的承诺。
她明明是最会骗人。
“张云涧。”黎星斓小声提醒,“准备出去了。”
她也没等他同意,收起了黄粱。
他们一齐从梦境里出来,还在静室的床上躺着。
张云涧仍阖着眼,第一时间就伸手将她捞进怀里,蛮不讲理:“黎星斓,我没说抱够了。”
黎星斓感叹:“真是黏人啊。”
她其实对张云涧后来的经历也挺感兴趣的,但这次已经了解的足够多了。
让她最好奇的是,小张云涧的性格和他现在不像。
那时候的张云涧还是安静乖巧可怜的,但现在的张云涧既不安静也不乖巧,至于可怜么……
黎星斓想,她确实可怜他。
“尽管当真,绝对发自肺腑。”
黎星斓大大方方地应下,但没忘提醒他。
“说说后来的事吧。”
……
后来的事张云涧说得很简单,大约在他眼里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黎星斓不由一再追问细节,才将事情拼凑完整。
张老汉找回了自己的孙子,将他接回了家。
这个十岁的小男孩,正处于叛逆乖张的年纪,当初正是不想跟着爷爷出海捞鱼,才偷跑去镇上,跟着一群混混打家劫舍不学好的。
这样的性子,自然不是从官府走一趟回来就能改。
他很不情不愿地回了家。
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爷爷捡了一个小孩回来,也叫他张云涧。
他非常愤怒,非常生气,大闹了一场,把锅碗瓢盆都砸了,说张老汉只能有他一个孙子,要他立即将张云涧赶出去,否则他就再次离家出走。
小张云涧身子虚弱极了,但也不哭不闹,平静地看着被他摔摔打打,弄得鸡飞狗跳的茅草屋。
风里流霜,吹得他瑟瑟发抖。
他被赶去厨房角落,抱着膝盖坐在柴火堆里,像只脏兮兮的小狗。
第二天,张老汉牵着小张云涧的手,带他去了镇上。
他走了很远很远,一直走到镇的另一头,在一条陌生的巷子口,他停下来,和蔼地对他说:“你就在这里等我,我去给你买糖葫芦吃。”
小张云涧坐在巷口的青石上,穿着件破烂棉袄,乌发垂到地上,肌肤苍白,只有一丝发烧的潮红。
他那双眼依然干净,平静,黑白分明。
张老汉几乎不敢与他对视。
他怕从他眼里看见自己心虚愧疚的表情。
寒冬腊月,把一个五六岁还在生着病的小孩丢在这里,无异于断了他的活路。
他只能拿话安慰自己。
万一还有好心人把他捡回去,给他吃饭给他衣穿呢。
这孩子长得这么漂亮,一定会有人愿意施舍他一口吃的。
何况,他也不欠他什么。
如果不是他把他捡回来,他那天在海边就冻死了。
对,就是这样。
他不再去看他的眼,他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
小张云涧怔怔地望着他,似乎不明白自己的处境。
又或者,他什么都明白,只是不说,哭都不哭一声。
张老汉叹了口气,狠狠心,快步走了。
他穿过两条街,竟真迎面遇见了一个卖糖葫芦的。
他叫住那人,问了价钱。
大冬天,手也被风吹得僵冷,往几个口袋里摸了摸,只摸到几个铜板,刚好够买一串。
他付了钱,将糖葫芦拿在手里,再次回头,朝小张云涧的方向望去。
已经过了两条街,早已什么都看不到,但他知道,这个孩子一定还在那等。
可他的孙子也喜欢糖葫芦啊。
谁不喜欢糖葫芦呢。
他顿了片刻,毅然决然地往家的方向去了。
……
这个故事并不长,走向也并不意外。
黎星斓在听他说时,始终维持着拥抱的姿势,这个姿势并不累,因为是张云涧将她抱在怀里,黏人的很,没有松手的意思。
于是她干脆放松,枕在他肩上,闭着眼,听他说话,偶尔问几句,慢慢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画面。
她似乎看见,人烟稀少的巷口,小张云涧呆呆地坐在一方青石上,从白天等到黑夜。
什么也没等到。
张老汉没有回来,也没有人给他买糖葫芦。
他骗他的。
他被抛弃了。
她轻声问:“到了晚上你还没走么?”
张云涧像说起什么好笑的事:“没走,我坐在那儿数了一晚上的星星。”
“为什么数星星呀?”
“因为星星也没走啊。”
第71章 符文“张云涧,我是不是很聪明?”……
一直以来,黎星斓有注意到,张云涧似乎不太相信有人会原地等他,也不喜欢原地等待。
她之前笼统地归为这是他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而现在看来,事出有因。
或许这个“因”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因为他仿佛从一开始就没有相关期待。
他被抛弃的太久太多了,已成为一种习惯。
但也正是因为“习惯”,所以他有一种天然的心理防御,不会被这种事的发生伤害到。
正如他同黎星斓叙述中,语气总是理所应当一样。
一般人若被人丢弃,回忆时会伤心、生气、怨恨,或者自卑、敏感、多疑,哪怕放下了,释然了,也不会没有情绪。
可张云涧是平静的,他像在讲故事。
讲故事的目的也仅仅是黎星斓想听而已。
数星星……
黎星斓闭着眼,脑海中勾勒的画面里,小张云涧安安静静地坐在青石上仰望星空。
繁星璀璨,似有人在纯黑的画布上,洒了一把细闪的粉末。
这个画面成为这次梦境的结尾。
还有些浪漫。
但张云涧数星星不是出于什么浪漫情结,只是因为“星星不会走”。
她觉得这个逻辑挺合理。
因为每个晴朗的晚上,他都能看见星星,而星辰的分布不会轻易改变,这算是他变幻不定的人生中,最永恒不变的一部分。
任何人能给他的承诺,都不及宇宙可信。
黎星斓忽然就明白了张云涧——他在世间游走,唯他与世间始终相对存在。
除了世界本身,他没有和任何人事物产生羁绊,于是在最后时刻,可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不能继续“存在”了,便要连世间一起“带走”。
会是这样吗?
这会是他“灭世”的根本原因吗?
“黎星斓。”
他的声音轻轻的,把她从遥远的猜想中唤回现实中来。
他问:“你听睡着了吗?”
“没有。”黎星斓睁开眼,瞳孔中映入他丝绸般的发,“张云涧,你后来有吃过糖葫芦吗?”
他摇头:“我不知道什么是糖葫芦。”
只是张老汉拿这话来哄他时提到,他自己从没见过,成为修仙者之后,就更与凡人的食物无缘了。
黎星斓想了想,觉得有些可惜,她和张云涧在空日城的凡人城时,也没看见卖糖葫芦的。
初次进颜城时,街上似乎有,但那时他们不熟,注意力也没放到这上面来,她很快就带着张云涧走进酒楼了。
“你想知道吗?”她笑问。
他好奇问:“糖葫芦很特别么?”
黎星斓说:“算不上吧,只是一种常见的小吃,糖衣裹着山楂,酸酸甜甜的。”
“哦。”他反应淡淡。
黎星斓对他的反应诧异,一想又觉得合理。
张云涧不是那种“矫情”的性子。
他和别人不同,他对什么都不太在乎,所以也没有因为当年始终没等到的糖葫芦而形成什么执念。
他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他这样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很难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但也不容易受到伤害。
“那下次碰巧遇见了请你尝尝。”
黎星斓欲从他怀中退出来,无果,他抱得有点紧。
她于是轻拍他:“还没抱够啊?”
张云涧低声笑。
他觉得黎星斓真有意思,她的反应每次都在他意料之外。
从前来的攻略者在听到他悲惨的童年经历时,都会表现的很同情很心疼,说一大箩筐安慰的话来。
他有理由相信,若这个故事今日是她们听到的,她们绝对会立即兴致冲冲地去给他买糖葫芦,或者说什么“我不会让你空等,一定会回来找你”之类的。
他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几分真心几分假意,都无所谓,这就是一场游戏。
这些话对他来说,和戏词没什么区别。
但黎星斓从不配合他演戏。
他甚少从她口中听到宽慰的话,更没什么郑重的承诺。
她明明是最会骗人。
“张云涧。”黎星斓小声提醒,“准备出去了。”
她也没等他同意,收起了黄粱。
他们一齐从梦境里出来,还在静室的床上躺着。
张云涧仍阖着眼,第一时间就伸手将她捞进怀里,蛮不讲理:“黎星斓,我没说抱够了。”
黎星斓感叹:“真是黏人啊。”
她其实对张云涧后来的经历也挺感兴趣的,但这次已经了解的足够多了。
让她最好奇的是,小张云涧的性格和他现在不像。
那时候的张云涧还是安静乖巧可怜的,但现在的张云涧既不安静也不乖巧,至于可怜么……
黎星斓想,她确实可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