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而她哽咽着同他道:“你要什么都可以,我只求你把我的孩子带回来……”
息停很安静地看着她。
他再没有什么别的话可以说了。她的一句“认输”,让他那句快马赶回说出的“月娘”变得无比可笑。她已经完整地说明了自己的代价和所求,他再有别的什么话,说出来也就只剩下可笑了。
他松开了手。
他沉默地站直身子,冷眼看着息偌艰难地将李常希扶回去躺下,而后才道:“我知道了,我会去的。”
第56章 分心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
在历史中的某段时期,昭朝一直不曾拥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偏偏在那个时期,邺朝的将领却又如雨后春笋般频繁出头。大势如此,两国中界的国境线位置北移,自然是难免的事。
为防邺朝北上,昭朝钻研许久,终于得出一惊绝奇阵,名为“燕杀十八阵”。
他们借自然地势为媒,在边境线上设立此阵,虽兵将不如邺朝,却居然真的将气势汹汹的邺朝大军拦了下来。并且,在此后至今,两国中界都大抵在此位置,不曾变化太多。
此阵就此成为昭朝一.大克敌法宝,有此阵守境,若再遇到优秀的将领,逼邺朝向南退兵也未尝没有可能。多年以来,邺朝一直都受困于此。
是以,解决“燕杀十八阵”成为邺朝始终放在重要位置的一项课题。
这个难题得到破解,是因为李相的到来。
文臣破阵、武将重逢,李相和霍帅的结合,使得“燕杀十八阵”不再成为令邺朝举步维艰的困顿,也让昭朝为此付出了连失十三城的巨大代价。
但这并不意味着昭朝会因此束手就擒。
多年以来,他们已经向邺朝内部渗透了太多细作,蛰伏在每个或明或暗的位置耐心待命。这十三城不是昭朝白送出去的子民和血肉,而是可以化为君臣不睦的一把尖刀。
为人臣子,最忌功高盖主。可惜的是世有将相如此,却偏遇蔽目君王。
好的时候,他们是可以记在史书之上千古流传的佳话,不好的时候,他们就是狼子野心不识分寸不知进退的野心狂徒。
战势正佳,君王连下七道诏令,勒令霍其祯归朝。霍其祯在外拒不从命,先帝大怒,命部下亲往前线就地处决。
李相殿上抗辩争论,径自被先帝打入牢中,眼见就要执死刑以儆效尤。
华敬大长公主眼见如此情势,带着有孕之身面见帝王,据理力争要保将相性命,并且爆发了兄妹之间有生以来的最大一回冲突。
这一个显而易见的巨大错误,造成了邺朝绝佳势头时最大的一项损失。
昭朝的细作借先帝处决的旨令重创了霍其祯,即便先帝最后追回此令放过霍其祯,可惜为时已晚,霍其祯伤势已无可挽回,再也无法驾马走上战场。
而华敬大长公主被发现身中“如意生”剧毒,孕期内为了孩子痛不欲生,可惜仍未如愿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她身体难以维系,即便如何将养,也仅坚持了数年便撒手人寰。直到故去,都不曾与她同胞的兄长和解。
至于李相,被贬而又贬,虽然后来又因政绩卓越而被不断举荐,可是先帝不肯再见故人,直到先帝薨逝,李相也没能入京一步,直到今上即位,才又将李相官复原职。
邺朝拼了命也要守护的那张“燕杀十八阵”解法图,因为李相的亡故而成为无人可以完整运用的绝迹。这是邺朝攥在手心的那一根稻草,也是昭朝拼命想要断去的弱点。
霍恂从一开始就知道昭朝的细作究竟想要带走什么。
朝中一系列时不时针对李家门生的政治手段,以及昭朝不断在皇室内部寻找查探的行为,都是为了彻底毁去解法图、和一切有可能可以使用这张解法图的人。
今上励精图治,又有宏图大略,北攻昭朝也只是时间问题。如今特地遴选年轻将领、广开言路,开始不断操练的备战之举,全部都是开战的前兆。
在皇宫中不便动手,可是他们现在,偏偏都在守备不如皇宫的行宫之内。
李贵妃腹中怀有皇嗣,若她孕期内出事流产,最多只有今上会稍感伤怀几日,之后就会无波无澜地过去。
可是她这一胎生了出来,那就不一样了。这是今上的第一个皇儿,将来最有可能登上储君之位,更何况,李贵妃和这皇儿的背后,还有无数学富五车能力卓越冠绝朝野的李家门生。
谁会不关注这样一个重要的皇儿呢?
这个皇儿若是干脆利落地死了,那一切结果就没有可以操作的余地,那就太浪费这难得的一个机会了。
但他若是丢了,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只需要高举这个皇子,不远不近地向对方晃上一晃,对方自然会为了这个还会喘息、还有心跳、还可以拥有未来的皇子拼命的。
只要如此,这个游戏要进行多久、进行到什么地步,就全部由他们说了算了。
昭朝的细作如此决定,如此安排,如此计划,并如此顺利地带走了这个珍贵的皇子。
他们当然有别的办法带走他,可是如果不放一个显眼的线索和诱饵,他们要如何才能将对方引出来呢?
甚至在这一路上,他们还有了一个意外之喜——息停一整日不曾入宫动作,原来竟是为了在家中陪伴夫人生产。
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太多了,息停此人生在邺朝,如此年轻便如此受到君王器重,实在是一件大大的不妙之事。
可是千不妙万不妙,偏偏又有一件妙事,他偏偏如此身份、如此自负、如此倨傲、如此放肆。
他得用的时候,对昭朝而言,一定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可他偏偏半分没有收敛的心思。长此以往,将来被君王弃置也是早晚的事。
如今霍恂回京,将这个过程拉得漫长了些,因为姻亲的顺利连接,甚至还有可能将眼下这种微妙的平衡一直维系下去。
可是这些昭朝的细作,已经无数次摧毁过无数对君臣之间的最后信任了。
正如现在这般,长夜漫漫,无月无星,快马奔走在密林之间,几乎伸手难见五指。待好容易穿越密林终于得见微光,便可见一行黑衣人分路而行。
两条路上,一个浅金色的襁褓,一个淡蓝色的襁褓,在墨黑的一片人马之间显得那般显眼。
他们得意地奔向两个相反的方向。
那么现在,息大郎君,你要效忠那个对你忌惮不已的君王,还是抢回那个不可割舍的爱妻为你艰难生下的孩子呢?
息停纵马自丛林中一跃而出,看到乌云终于在此刻散开,以惨白的月光照亮两条分离的歧路。
他的身后无人,没有人会为他在此刻提供任何援手。树叶被微凉的晚风吹动而发出的窸窣声响,如同鬼魅在他身后发出挥之不去的桀桀嘲笑。
你如此自负自傲,自认以一敌百,可惜在此刻,甚至难以一分为二。
而息停没有被这身后的鬼语和妄念动摇半分。
他的眼睛没有任何摇摆地看向其中一条长路,脑中晃过李常希在他面前通红的眼睛和滚烫的泪水,耳边听见她的声音从那句“认输”不断虚化,最后变成一句清泠泠的——
“大郎君,你竟还记得我吗?”
怎么会忘记呢?月娘。
他若此生有恨,不过是恨明月高悬不入怀中。
他执缰纵马的速度和动作没有丝毫变化,抉择也只在转瞬之间,便驱使他毫不动摇地追去一方。
--
息夫人很快就缓过了神,迅速回到家中两个年轻女子的身边。
李常希是最需要休息的那一个,但是孩子没有追回来,她再如何识得大局,也无法毫不介怀地安然睡去。
可惜那扇门外只有漆黑天色,许久也未听到归人的脚步声音。
她不肯睡,息偌也就只能陪着。息夫人知道女儿从未经历过这么提心吊胆的事情,没有让她在这里耗着,而是说由她陪伴李常希,让息偌独自回去休息。
“我今晚陪着她,明日还好休息,横竖息家不独只有我在。侯府内外只有你与侯爷,哪里是能离得开人的?你养足了精神,才有力气对付后头的事。”
她话说得有理,将息偌推了出去,让侍女和仆妇去带息偌休息。
可是息偌哪里能睡得过去?
她先前将自己身边的护卫都派出去追那个丢失的孩子,包括息家给她的护卫和霍恂留给她的护卫。他们向东而去,顺利地遇到了霍
恂所在的队伍,霍恂与他们了解了情况,便令他们立刻返回,仍旧在家中保护息偌。
息偌见到了他们回来复命,心里却为此感到忐忑不安。
他们见到了霍恂,那就证明,李常希先前与她所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件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息家这个孩子只是无妄之灾,那么霍恂和息停这样追出去,若是因为这个孩子而造成对皇嗣、或者对其他有什么损失,那结果就很难说了。
息停很安静地看着她。
他再没有什么别的话可以说了。她的一句“认输”,让他那句快马赶回说出的“月娘”变得无比可笑。她已经完整地说明了自己的代价和所求,他再有别的什么话,说出来也就只剩下可笑了。
他松开了手。
他沉默地站直身子,冷眼看着息偌艰难地将李常希扶回去躺下,而后才道:“我知道了,我会去的。”
第56章 分心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
在历史中的某段时期,昭朝一直不曾拥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偏偏在那个时期,邺朝的将领却又如雨后春笋般频繁出头。大势如此,两国中界的国境线位置北移,自然是难免的事。
为防邺朝北上,昭朝钻研许久,终于得出一惊绝奇阵,名为“燕杀十八阵”。
他们借自然地势为媒,在边境线上设立此阵,虽兵将不如邺朝,却居然真的将气势汹汹的邺朝大军拦了下来。并且,在此后至今,两国中界都大抵在此位置,不曾变化太多。
此阵就此成为昭朝一.大克敌法宝,有此阵守境,若再遇到优秀的将领,逼邺朝向南退兵也未尝没有可能。多年以来,邺朝一直都受困于此。
是以,解决“燕杀十八阵”成为邺朝始终放在重要位置的一项课题。
这个难题得到破解,是因为李相的到来。
文臣破阵、武将重逢,李相和霍帅的结合,使得“燕杀十八阵”不再成为令邺朝举步维艰的困顿,也让昭朝为此付出了连失十三城的巨大代价。
但这并不意味着昭朝会因此束手就擒。
多年以来,他们已经向邺朝内部渗透了太多细作,蛰伏在每个或明或暗的位置耐心待命。这十三城不是昭朝白送出去的子民和血肉,而是可以化为君臣不睦的一把尖刀。
为人臣子,最忌功高盖主。可惜的是世有将相如此,却偏遇蔽目君王。
好的时候,他们是可以记在史书之上千古流传的佳话,不好的时候,他们就是狼子野心不识分寸不知进退的野心狂徒。
战势正佳,君王连下七道诏令,勒令霍其祯归朝。霍其祯在外拒不从命,先帝大怒,命部下亲往前线就地处决。
李相殿上抗辩争论,径自被先帝打入牢中,眼见就要执死刑以儆效尤。
华敬大长公主眼见如此情势,带着有孕之身面见帝王,据理力争要保将相性命,并且爆发了兄妹之间有生以来的最大一回冲突。
这一个显而易见的巨大错误,造成了邺朝绝佳势头时最大的一项损失。
昭朝的细作借先帝处决的旨令重创了霍其祯,即便先帝最后追回此令放过霍其祯,可惜为时已晚,霍其祯伤势已无可挽回,再也无法驾马走上战场。
而华敬大长公主被发现身中“如意生”剧毒,孕期内为了孩子痛不欲生,可惜仍未如愿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她身体难以维系,即便如何将养,也仅坚持了数年便撒手人寰。直到故去,都不曾与她同胞的兄长和解。
至于李相,被贬而又贬,虽然后来又因政绩卓越而被不断举荐,可是先帝不肯再见故人,直到先帝薨逝,李相也没能入京一步,直到今上即位,才又将李相官复原职。
邺朝拼了命也要守护的那张“燕杀十八阵”解法图,因为李相的亡故而成为无人可以完整运用的绝迹。这是邺朝攥在手心的那一根稻草,也是昭朝拼命想要断去的弱点。
霍恂从一开始就知道昭朝的细作究竟想要带走什么。
朝中一系列时不时针对李家门生的政治手段,以及昭朝不断在皇室内部寻找查探的行为,都是为了彻底毁去解法图、和一切有可能可以使用这张解法图的人。
今上励精图治,又有宏图大略,北攻昭朝也只是时间问题。如今特地遴选年轻将领、广开言路,开始不断操练的备战之举,全部都是开战的前兆。
在皇宫中不便动手,可是他们现在,偏偏都在守备不如皇宫的行宫之内。
李贵妃腹中怀有皇嗣,若她孕期内出事流产,最多只有今上会稍感伤怀几日,之后就会无波无澜地过去。
可是她这一胎生了出来,那就不一样了。这是今上的第一个皇儿,将来最有可能登上储君之位,更何况,李贵妃和这皇儿的背后,还有无数学富五车能力卓越冠绝朝野的李家门生。
谁会不关注这样一个重要的皇儿呢?
这个皇儿若是干脆利落地死了,那一切结果就没有可以操作的余地,那就太浪费这难得的一个机会了。
但他若是丢了,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只需要高举这个皇子,不远不近地向对方晃上一晃,对方自然会为了这个还会喘息、还有心跳、还可以拥有未来的皇子拼命的。
只要如此,这个游戏要进行多久、进行到什么地步,就全部由他们说了算了。
昭朝的细作如此决定,如此安排,如此计划,并如此顺利地带走了这个珍贵的皇子。
他们当然有别的办法带走他,可是如果不放一个显眼的线索和诱饵,他们要如何才能将对方引出来呢?
甚至在这一路上,他们还有了一个意外之喜——息停一整日不曾入宫动作,原来竟是为了在家中陪伴夫人生产。
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太多了,息停此人生在邺朝,如此年轻便如此受到君王器重,实在是一件大大的不妙之事。
可是千不妙万不妙,偏偏又有一件妙事,他偏偏如此身份、如此自负、如此倨傲、如此放肆。
他得用的时候,对昭朝而言,一定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可他偏偏半分没有收敛的心思。长此以往,将来被君王弃置也是早晚的事。
如今霍恂回京,将这个过程拉得漫长了些,因为姻亲的顺利连接,甚至还有可能将眼下这种微妙的平衡一直维系下去。
可是这些昭朝的细作,已经无数次摧毁过无数对君臣之间的最后信任了。
正如现在这般,长夜漫漫,无月无星,快马奔走在密林之间,几乎伸手难见五指。待好容易穿越密林终于得见微光,便可见一行黑衣人分路而行。
两条路上,一个浅金色的襁褓,一个淡蓝色的襁褓,在墨黑的一片人马之间显得那般显眼。
他们得意地奔向两个相反的方向。
那么现在,息大郎君,你要效忠那个对你忌惮不已的君王,还是抢回那个不可割舍的爱妻为你艰难生下的孩子呢?
息停纵马自丛林中一跃而出,看到乌云终于在此刻散开,以惨白的月光照亮两条分离的歧路。
他的身后无人,没有人会为他在此刻提供任何援手。树叶被微凉的晚风吹动而发出的窸窣声响,如同鬼魅在他身后发出挥之不去的桀桀嘲笑。
你如此自负自傲,自认以一敌百,可惜在此刻,甚至难以一分为二。
而息停没有被这身后的鬼语和妄念动摇半分。
他的眼睛没有任何摇摆地看向其中一条长路,脑中晃过李常希在他面前通红的眼睛和滚烫的泪水,耳边听见她的声音从那句“认输”不断虚化,最后变成一句清泠泠的——
“大郎君,你竟还记得我吗?”
怎么会忘记呢?月娘。
他若此生有恨,不过是恨明月高悬不入怀中。
他执缰纵马的速度和动作没有丝毫变化,抉择也只在转瞬之间,便驱使他毫不动摇地追去一方。
--
息夫人很快就缓过了神,迅速回到家中两个年轻女子的身边。
李常希是最需要休息的那一个,但是孩子没有追回来,她再如何识得大局,也无法毫不介怀地安然睡去。
可惜那扇门外只有漆黑天色,许久也未听到归人的脚步声音。
她不肯睡,息偌也就只能陪着。息夫人知道女儿从未经历过这么提心吊胆的事情,没有让她在这里耗着,而是说由她陪伴李常希,让息偌独自回去休息。
“我今晚陪着她,明日还好休息,横竖息家不独只有我在。侯府内外只有你与侯爷,哪里是能离得开人的?你养足了精神,才有力气对付后头的事。”
她话说得有理,将息偌推了出去,让侍女和仆妇去带息偌休息。
可是息偌哪里能睡得过去?
她先前将自己身边的护卫都派出去追那个丢失的孩子,包括息家给她的护卫和霍恂留给她的护卫。他们向东而去,顺利地遇到了霍
恂所在的队伍,霍恂与他们了解了情况,便令他们立刻返回,仍旧在家中保护息偌。
息偌见到了他们回来复命,心里却为此感到忐忑不安。
他们见到了霍恂,那就证明,李常希先前与她所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件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息家这个孩子只是无妄之灾,那么霍恂和息停这样追出去,若是因为这个孩子而造成对皇嗣、或者对其他有什么损失,那结果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