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的话音突然停下。雁行顺着他的目光向前看去,看见息家那个寥落的小角门突然从内打开了,因为有门上的灯笼照着,所以可以看到,息停穿了身利落的衣裳,拢着厚氅风帽,翻身利落地上了马,独自骑马消失在了黑暗的巷子里。
霍恂和雁行站在黑暗处,他没看到。
霍恂沉默了一会儿,道:“若是不懂,迟早就是他那样。”
阖家团圆夜,虽有父母弟妹,却一个也不待见他,只能这么形单影只地从家里退出来,骑着马去郊外寻那个根本不想正眼看他的妻子。
霍恂想了想,道:“虽然不设宵禁,城门还是锁的。我看他轻车熟路的,也不像头一回……上次咱们是不是就是清晨拦住他的?”
他说的是息偌撞破息停和冯晚在花楼饮酒的那个次日。彼时他去寻息停,就是清晨城门开后,在入城的路上截住的息停。
雁行也回忆了一下那天的事,对着霍恂点了点头。
霍恂思忖道:“既不是头一次了,找御史告他一状怎么样?不知有哪位御史有这样的胆量,敢参他息中书。”
雁行非常配合地同他提意见,道:“那得找李家门生。”
霍恂口中说着“有道理”,足下又向前行去,他抬眼自黑暗中辨别位置,待转了大半圈,才停下了脚步。
雁行不明所以。
霍恂心里却在计算——那日进了息家,与息偌相见,他坐在暖阁中,是看着息偌过来,最后又看着息偌离开的。如果大致猜测计算一番,她的居处应该就在这边不远。
他没想在今日见她不可,也并不指望她能突然从这高高的墙头冒出来——
她这样受尽宠爱的女孩儿,应当此时在与父母热热闹闹地守岁,又或者是回到自己的房间,和侍女们闹哄一场,开开心心地看着外头的烟火度过新年。
她绝不会从这墙端探出头来,看到一个在雪夜里寂寂而行的可怜人。
绝不。
霍恂没报任何希望,自然也就不会失望。他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遥远天空上绽放的烟花,听着遥远街市上传来的嬉闹,直到午夜度尽,传来沉沉的钟响。
他终于开口,低声道:“新春安乐。”
雁行听到了,开开心心地回应道:“谢谢侯爷!也祝侯爷新春万事大吉,财源广进,善心大发,多多发钱!”
霍恂侧过身,笑道:“同喜同喜,那祝你愿望真能实现罢。”
他袖着手转开了,又重新迈步,不再看身后被伞檐遮住的高墙。只是这晚雪大了,他在外头站得太久,此刻迈步时感到膝弯有些僵痛,而踩在积雪上的细碎响声,又从骤然急促的鞭炮声里艰难而微小地传到他的耳边。
他身后大雪纷纷而落,渐渐覆盖在他踩出的一长串脚印之上,把他无声的伫立和安静的祝福都掩埋在这个深夜,直等到晴日而生、融化成水、顺着青砖流淌到街头街尾,再干涸成一个阴湿的影子,再彻底蒸发成无形的模样——
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看到。
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但来人却并不遗憾,他觉得这个除夕还是有热闹和温暖之处的,就连回程时遥遥看到的府前灯火,也显得温暖许多。
那是专为他而点的灯。
第19章 清静他真的没再来过。
除夕那一日,息家十分热闹。
息家原本就是大家族,白日里几个为官的长辈要去宫中赴宴,尚且不在,到了晚间,自然是要凑到一起吃一回大家宴的。
但是这样的大家宴,说不得什么亲密的体己话,不过都是场面上热闹一番,笑吟吟地听上几鞭响。等结束了,还是各自回去。
息偌扶着父母回到暖阁里,推开了窗户,一边看着外头夜空上绽放的焰火,一边又坐到一处去闲话。
父兄白日在宫中参宴,便避开政事,说了些琐碎的趣闻。息停在
旁边提了一句,说他与霍恂还喝了杯酒,说了几句闲话。
息偌自那日与霍恂相别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她原本以为,以霍恂那样的性子,说什么婚前就不见了的话都是骗人的,他那样会给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的人,绝不可能真就完全不在息家露脸了。
但他真的没再来过。
今日除夕,他是差人来给息家送了贺礼,但本人却没有出现。若说白日在宫里也就算了,可是宫里的宴散了以后,却也没见他来过。
息偌没故意想他,就是觉得他没来做戏有些奇怪,就这么心里嘟囔着,到了晚上,才骤然听见他的名字。
她抬眼看了看息停,等着听接下来他还要说些什么。但息停说完这话就没再继续了,垂首抿了茶,故意用一种“有什么事吗”的不解表情回望息偌,半点没有继续替她解答好奇的意思。
息偌幅度很小地白了他一下,转过头没再看他了。息停扯了扯唇角,又转向了父母。
息夫人倒是看见了女儿的表情,笑吟吟去问息停道:“都聊什么了,说来听听。”
息停只道:“没说什么,也没在一起站多久,都是客套话。”
有这么一个插曲,一家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目光各有不同地瞥着息偌,直接看得息偌满脸发烫,有些恼地钻进息夫人怀中道:“看我做什么呀……”
息檀想了想,道:“上元的灯市热闹,你也在家拘得太久了些。眼下宫中的嬷嬷不比从前那般拘束你,你出去玩一玩也无不可,到时候叫你哥哥带你出去转一转,散散心。”
其实息停哪里是那种会耐心陪着妹妹逛街看灯的好兄长?这话不过是个理由,为的是让息停好好安排一番,让霍恂巧做偶遇,还能与息偌见上一回。
偶遇,这样巧合的事,谁能说什么?
息偌立刻拒绝道:“我不去!别以为我看不出阿爹心里想什么主意。大过年的,咱们一家子团圆不好吗?扯他一个外人做什么?”
她当真是说者无心,是因为一时有些急了,才迫切要转移话题。谁知这话一出,父母的神色分明就淡了几分,只是面上犹然带笑,没有多作张扬。
息偌立刻就反应过来了是什么意思。
当年李相与息檀算是不错的朋友与同僚,两家夫人也是在一处说过话的。李常希与息停成婚以后,息檀夫妇始终是将她视作亲生女儿,偶尔比对待息偌还要更加细心三分。
好好的一个孩子,孤孤单单地在城郊过年,岂不可怜吗?
息停别过眼转向外头,目光落在了遥遥的残碎余焰之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息偌清晰地感觉到,因为自己无心之失的一句话,今晚一切的和睦氛围瞬间消失殆尽,父母与长兄之间仿佛瞬间就凝结了一层无形的屏障,将他们冷冷地分隔开。
只是息停没有说,而父母也没有说。大约是想到今晚是难得的除夕之夜,没有人故意将这事挑破。
息偌心里非常清楚,长兄的家事一日不解决,他们就一日不会安稳度日。
她瞬间觉得有些坐立难安,靠在母亲怀里的姿势也有些僵硬起来。她有些拙劣地开口,故意说些笑话趣话,想要将这个氛围打破。
但今夜的温馨注定要到头了。他们坐了没有多久,息檀摆了摆手,说白日应酬久了,晚间也有些累,让他们回去玩耍。
兄妹二人于是一道起立告辞。
息停没有任何停留,率先转身便走了出去,也没有故意留下要与息偌说什么话的意思。
反倒是息夫人开口,在息檀转身走进居室以后,轻轻招手将息偌拉到身前,道:“明日.你寻个空,套车往城郊去看看你嫂嫂,不必和我们一起应付亲戚。也不要太晚,早些去,告诉你嫂嫂,我与你阿爹心中都是挂记她的。”
息偌点点头,小声道:“我不是故意说那话的。”
息夫人笑着摸摸她的脸颊,道:“我们知道,只是有些想她而已,不是怪你,你不要多想。”
但息偌想起方才冷落的情形,心里还是有些难过。尤其是她走了出来,看着天上飘起的大雪,被灯笼里的亮光照得混乱不堪,心里更是烦闷。
小盼没在内室,没听清他们说的话,看见息偌低落的脸色,问道:“娘子怎么这么不开心?大郎君欺负你了吗?”
刚才息停走出来的时候脸色拉得很长,漠然的样子冻得她疯狂打冷战,小盼一看就知道不对劲。
她们撑着伞,一并往居处去。息偌叹气道:“家里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小盼大概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在她的记忆里,大郎君和四娘子都没彻底长大的童年少年时,家里还是其乐融融的。
人长大了,所以许多事就要变化吗?
那可真是叫人觉得无力极了。
息偌突然在原处停了一停,抬头看着天上,长长吁出一口气,道:“有时候,我真恨不得我就是那朵烟花——”
她的手指攥在一起,举起来又突然张开。
霍恂和雁行站在黑暗处,他没看到。
霍恂沉默了一会儿,道:“若是不懂,迟早就是他那样。”
阖家团圆夜,虽有父母弟妹,却一个也不待见他,只能这么形单影只地从家里退出来,骑着马去郊外寻那个根本不想正眼看他的妻子。
霍恂想了想,道:“虽然不设宵禁,城门还是锁的。我看他轻车熟路的,也不像头一回……上次咱们是不是就是清晨拦住他的?”
他说的是息偌撞破息停和冯晚在花楼饮酒的那个次日。彼时他去寻息停,就是清晨城门开后,在入城的路上截住的息停。
雁行也回忆了一下那天的事,对着霍恂点了点头。
霍恂思忖道:“既不是头一次了,找御史告他一状怎么样?不知有哪位御史有这样的胆量,敢参他息中书。”
雁行非常配合地同他提意见,道:“那得找李家门生。”
霍恂口中说着“有道理”,足下又向前行去,他抬眼自黑暗中辨别位置,待转了大半圈,才停下了脚步。
雁行不明所以。
霍恂心里却在计算——那日进了息家,与息偌相见,他坐在暖阁中,是看着息偌过来,最后又看着息偌离开的。如果大致猜测计算一番,她的居处应该就在这边不远。
他没想在今日见她不可,也并不指望她能突然从这高高的墙头冒出来——
她这样受尽宠爱的女孩儿,应当此时在与父母热热闹闹地守岁,又或者是回到自己的房间,和侍女们闹哄一场,开开心心地看着外头的烟火度过新年。
她绝不会从这墙端探出头来,看到一个在雪夜里寂寂而行的可怜人。
绝不。
霍恂没报任何希望,自然也就不会失望。他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遥远天空上绽放的烟花,听着遥远街市上传来的嬉闹,直到午夜度尽,传来沉沉的钟响。
他终于开口,低声道:“新春安乐。”
雁行听到了,开开心心地回应道:“谢谢侯爷!也祝侯爷新春万事大吉,财源广进,善心大发,多多发钱!”
霍恂侧过身,笑道:“同喜同喜,那祝你愿望真能实现罢。”
他袖着手转开了,又重新迈步,不再看身后被伞檐遮住的高墙。只是这晚雪大了,他在外头站得太久,此刻迈步时感到膝弯有些僵痛,而踩在积雪上的细碎响声,又从骤然急促的鞭炮声里艰难而微小地传到他的耳边。
他身后大雪纷纷而落,渐渐覆盖在他踩出的一长串脚印之上,把他无声的伫立和安静的祝福都掩埋在这个深夜,直等到晴日而生、融化成水、顺着青砖流淌到街头街尾,再干涸成一个阴湿的影子,再彻底蒸发成无形的模样——
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看到。
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但来人却并不遗憾,他觉得这个除夕还是有热闹和温暖之处的,就连回程时遥遥看到的府前灯火,也显得温暖许多。
那是专为他而点的灯。
第19章 清静他真的没再来过。
除夕那一日,息家十分热闹。
息家原本就是大家族,白日里几个为官的长辈要去宫中赴宴,尚且不在,到了晚间,自然是要凑到一起吃一回大家宴的。
但是这样的大家宴,说不得什么亲密的体己话,不过都是场面上热闹一番,笑吟吟地听上几鞭响。等结束了,还是各自回去。
息偌扶着父母回到暖阁里,推开了窗户,一边看着外头夜空上绽放的焰火,一边又坐到一处去闲话。
父兄白日在宫中参宴,便避开政事,说了些琐碎的趣闻。息停在
旁边提了一句,说他与霍恂还喝了杯酒,说了几句闲话。
息偌自那日与霍恂相别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她原本以为,以霍恂那样的性子,说什么婚前就不见了的话都是骗人的,他那样会给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的人,绝不可能真就完全不在息家露脸了。
但他真的没再来过。
今日除夕,他是差人来给息家送了贺礼,但本人却没有出现。若说白日在宫里也就算了,可是宫里的宴散了以后,却也没见他来过。
息偌没故意想他,就是觉得他没来做戏有些奇怪,就这么心里嘟囔着,到了晚上,才骤然听见他的名字。
她抬眼看了看息停,等着听接下来他还要说些什么。但息停说完这话就没再继续了,垂首抿了茶,故意用一种“有什么事吗”的不解表情回望息偌,半点没有继续替她解答好奇的意思。
息偌幅度很小地白了他一下,转过头没再看他了。息停扯了扯唇角,又转向了父母。
息夫人倒是看见了女儿的表情,笑吟吟去问息停道:“都聊什么了,说来听听。”
息停只道:“没说什么,也没在一起站多久,都是客套话。”
有这么一个插曲,一家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目光各有不同地瞥着息偌,直接看得息偌满脸发烫,有些恼地钻进息夫人怀中道:“看我做什么呀……”
息檀想了想,道:“上元的灯市热闹,你也在家拘得太久了些。眼下宫中的嬷嬷不比从前那般拘束你,你出去玩一玩也无不可,到时候叫你哥哥带你出去转一转,散散心。”
其实息停哪里是那种会耐心陪着妹妹逛街看灯的好兄长?这话不过是个理由,为的是让息停好好安排一番,让霍恂巧做偶遇,还能与息偌见上一回。
偶遇,这样巧合的事,谁能说什么?
息偌立刻拒绝道:“我不去!别以为我看不出阿爹心里想什么主意。大过年的,咱们一家子团圆不好吗?扯他一个外人做什么?”
她当真是说者无心,是因为一时有些急了,才迫切要转移话题。谁知这话一出,父母的神色分明就淡了几分,只是面上犹然带笑,没有多作张扬。
息偌立刻就反应过来了是什么意思。
当年李相与息檀算是不错的朋友与同僚,两家夫人也是在一处说过话的。李常希与息停成婚以后,息檀夫妇始终是将她视作亲生女儿,偶尔比对待息偌还要更加细心三分。
好好的一个孩子,孤孤单单地在城郊过年,岂不可怜吗?
息停别过眼转向外头,目光落在了遥遥的残碎余焰之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息偌清晰地感觉到,因为自己无心之失的一句话,今晚一切的和睦氛围瞬间消失殆尽,父母与长兄之间仿佛瞬间就凝结了一层无形的屏障,将他们冷冷地分隔开。
只是息停没有说,而父母也没有说。大约是想到今晚是难得的除夕之夜,没有人故意将这事挑破。
息偌心里非常清楚,长兄的家事一日不解决,他们就一日不会安稳度日。
她瞬间觉得有些坐立难安,靠在母亲怀里的姿势也有些僵硬起来。她有些拙劣地开口,故意说些笑话趣话,想要将这个氛围打破。
但今夜的温馨注定要到头了。他们坐了没有多久,息檀摆了摆手,说白日应酬久了,晚间也有些累,让他们回去玩耍。
兄妹二人于是一道起立告辞。
息停没有任何停留,率先转身便走了出去,也没有故意留下要与息偌说什么话的意思。
反倒是息夫人开口,在息檀转身走进居室以后,轻轻招手将息偌拉到身前,道:“明日.你寻个空,套车往城郊去看看你嫂嫂,不必和我们一起应付亲戚。也不要太晚,早些去,告诉你嫂嫂,我与你阿爹心中都是挂记她的。”
息偌点点头,小声道:“我不是故意说那话的。”
息夫人笑着摸摸她的脸颊,道:“我们知道,只是有些想她而已,不是怪你,你不要多想。”
但息偌想起方才冷落的情形,心里还是有些难过。尤其是她走了出来,看着天上飘起的大雪,被灯笼里的亮光照得混乱不堪,心里更是烦闷。
小盼没在内室,没听清他们说的话,看见息偌低落的脸色,问道:“娘子怎么这么不开心?大郎君欺负你了吗?”
刚才息停走出来的时候脸色拉得很长,漠然的样子冻得她疯狂打冷战,小盼一看就知道不对劲。
她们撑着伞,一并往居处去。息偌叹气道:“家里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小盼大概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在她的记忆里,大郎君和四娘子都没彻底长大的童年少年时,家里还是其乐融融的。
人长大了,所以许多事就要变化吗?
那可真是叫人觉得无力极了。
息偌突然在原处停了一停,抬头看着天上,长长吁出一口气,道:“有时候,我真恨不得我就是那朵烟花——”
她的手指攥在一起,举起来又突然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