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张叙脚步一顿,月光下那张俊脸依旧冷得像块冰:“二十年前伺候过梅妃的嬷嬷,姓赵。虽然不是贴身伺候的,但是目前唯一接触过梅妃的人了,而且她现在有些神志不清了,不知道能不能问出什么。”
说完,他神色有些不自然:“至于陛下,肯定自有他的考量,这就不是我们做臣子的能擅自揣度的了!”
陆昭昭点点头:“行吧,那就去见见那个嬷嬷。不过她还活着?!”陆昭昭瞪圆眼睛,“我听说冷宫里的人都活不过五年!”
“她不一样。”张叙突然压低声音,“先帝特许她活着。”
陆昭昭的脑瓜子立刻转得飞快:特许?这嬷嬷手里肯定有皇家把柄!
“嘘。”张叙突然捂住她的嘴,温热的手掌带着熟悉的沉香味,“到了。”
陆昭昭一抬头,差点咬到他的手指——月光下,一张皱得像核桃皮的老脸正贴在窗棂上直勾勾盯着他们!浑浊的眼珠子在黑暗中泛着诡异的光。
“亲娘哎!”陆昭昭一个激灵蹦到张叙背后,“这嬷嬷是吃蝙蝠长大的吗?!大半夜不睡觉扒窗户!”
张叙无奈地把她从背上撕下来:“她眼睛不好,只能借着月光看人。”
窗棂后的老嬷嬷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三颗摇摇欲坠的黄牙:“娘娘!是娘娘回来了!”
陆昭昭突然觉得好像在玩恐怖版“密室逃脱”!
推门进去的瞬间,陆昭昭就被满墙的“墨宝”震撼了——
东墙画着歪歪扭扭的龙(疑似先帝肖像?)
西墙密密麻麻写满“冤”字(有几个还倒着写)
北面挂着件发霉的宫装(看样式是二十年前的旧制)
最惊悚的是床榻边堆着十几个布娃娃,每个心口都扎着银针!
“这……”陆昭昭声音发颤,“嬷嬷还兼职扎小人呢?”
张叙淡定地拍掉她想去摸娃娃的手:“那些是先帝的妃嫔。”
陆昭昭:好家伙!这哪是疯嬷嬷,分明是宫斗活化石!
老嬷嬷突然抓住陆昭昭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冰得像死人:“娘娘,老奴等您二十年了!”
“不不不您认错了!”陆昭昭拼命往后缩,“我是长春宫的……”
“梅妃娘娘最爱绿豆糕,”老嬷嬷从怀里掏出块发绿的糕点,“老奴天天备着!”
张叙眼疾手快打掉那块疑似文物级的点心:“赵嬷嬷,梅妃娘娘的孩子呢?”
陆昭昭:好家伙!这闷葫芦问得这么直接?!
“娘娘,娘娘的胭脂,”老嬷嬷突然抓住陆昭昭的手腕,指甲掐得她生疼,“红得像血!像那晚的血!”
陆昭昭强忍着没甩开:“那晚?哪晚?什么血?”
“小皇子哭啊哭,”老嬷嬷浑浊的眼珠突然淌下泪来,“太后说溺死,娘娘跪着求……求到指甲都翻了……可怜啊……孩子那么小……那么小……”
陆昭昭听到这些话,不由得进行一系列脑补:
1.第一反应:所以梅妃真有个孩子?那陛下岂不是有个不知所踪的兄弟?!
2.第二反应:等等,陛下今年二十有三,梅妃死了二十年,时间对不上啊?
3.终极脑洞:该不会陛下是梅妃的儿子,太后不是陛下亲妈吧?!
想到这里她差点咬到舌头,赶紧偷瞄张叙——这闷葫芦肯定知道内情!
“嬷嬷,”张叙突然蹲下身,声音温柔得不像话,“那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陆昭昭瞪大眼睛:这冰块脸居然会好好说话?!
老嬷嬷突然诡异地笑了:“藏在……藏在……”她枯瘦的手指指向屋梁,“先帝的棋盘里。”
张叙脸色骤变,一把拉起陆昭昭:“走!”
陆昭昭内心os:等等!棋盘是什么暗号吗?还是真有个棋盘藏在房梁上?!
两人刚冲出屋子,远处突然传来巡逻太监的灯笼光。张叙搂住陆昭昭的腰,一个腾跃上了房顶——
“哗啦!”
年久失修的瓦片塌了半边。
“张叙!”陆昭昭死死扒着他脖子,“你俸禄够赔吗?!”
暗处的巡逻太监抬头看了看:“哎,又是野猫。”
走在宫道上,陆昭昭实在憋不住了:“张大人,那个棋盘……”
“别问。”张叙的侧脸在月光下格外冷硬,“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又来这套!
陆昭昭气得踢飞一块石子:每次都是话说一半,比那些断更的话本子还可恶!
回到住处,她摸出小本本开始疯狂记录:
1.梅妃可能真有过孩子(老嬷嬷不像完全疯癫)
2.太后介入(要命!现任太后可是陛下亲娘)
3.棋盘是关键(该不会陛下天天摆弄的那个白玉棋盘吧?)
正想着,窗外突然“嗒”的一声——是张叙惯用的暗号。
她推开窗,发现窗台上放着半块绿豆糕,底下压着张字条:
「明日申时,御花园假山」
陆昭昭有些生气:这闷葫芦是跟字条杠上了吗?有什么话不能一次性说清楚?这说话说一半跟谁学的?
次日清晨,沈知意边梳头边听陆昭昭汇报。
“所以?”她慢悠悠地绾发,“陛下可能是梅妃之子?”
“奴婢是这么猜的!”
沈知意突然笑了:“笨,若真如此,太后怎会容他活到登基?”
铜镜里,她的眼神突然变得幽深:“除非当年的事情还有别的隐情。”
陆昭昭脚下一滑:这剧情比话本子还刺激!
“隐情?难不成……”陆昭昭一脸八卦的模样。
沈知意拍了她一下:“别瞎猜,小命不要了?”
陆昭昭立刻做了个闭嘴的手势!
——————(我是陆昭昭话本子分界线)
自从冷宫那晚回来后,陆昭昭的小本本上就多了个“棋盘之谜”的条目。她蹲在长春宫后院的石凳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琢磨:
“先帝的棋盘,可能就是陛下书房里那个白玉棋盘。”她突然一拍大腿,“对啊!一定就是御书房那个,那棋盘边上还刻着梅枝呢!”
正想得入神,头顶突然罩下一片阴影。张叙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手里还拎着个食盒。
“哎哟!”陆昭昭差点从石凳上栽下去,“张大人,您走路能不能出点声?”
“申时三刻。”张叙把食盒往她怀里一塞,“御书房当值太监换班,抓紧时间。”
食盒里飘出绿豆糕的香味,陆昭昭嘴角抽了抽:这闷葫芦把御膳房的绿豆糕全都拿来了?
不管怎么样,情报得来不易。
趁着侍卫换岗的空档,陆昭昭猫着腰溜进御书房。
第34章 与太后的交锋告捷那方白……
那方白玉棋盘就摆在窗边小几上,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让我看一下!就一下!慢慢来,小声点!”她一边碎碎念,一边小心翼翼地翻开棋盘底部——
“啪嗒!”
一块暗格突然弹开,掉出半张泛黄的绢帛。
“好家伙,果然有东西!”
陆昭昭一个激动刚要去捡,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
“喵~”她急中生智学猫叫,顺手把绢帛塞进了袖口里。
门外的小太监嘀咕:“奇了怪了,御书房怎么会有猫?”
陆昭昭偷完东西又偷偷摸摸回到长春宫,和沈知意面对面展开那半张绢帛:
【景和十六年七月初三】
梅妃产子,赐名珏
太后命溺毙,暗中以死婴调换。
珏?
陆昭昭难得正色:“当今陛下名讳是钰,都是玉,还真是亲兄弟,那现在这个孩子呢?还有是谁暗中换了这个孩子呢?”
沈知意翻了个白眼:“本宫怎么知道?再说你这线索拿的挺轻松啊!”
陆昭昭这才后知后觉:“是哦,按理说御书房又不是御膳房,难不成这也是张大人的手笔?”
“没有陛下的授意,张叙还能让人在御书房来去自如吗?”沈知意纳闷道。
“那只剩一种可能了!陛下故意的!”陆昭昭恍然大悟。
沈知意似有所思,片刻后指点她:“这几日你再去蹲蹲太后吧,或许能发现一些异常!反正现在有陛下的授意,你就放手去做!”
陆昭昭转头就走,宝贝似的收起那张绢帛,边走边应付:“好嘞!”
但是长春宫暗地里调查“梅妃案”,怎么可能不引起太后的主意!!!
于是,陆昭昭蹲在长春宫的梨树下啃着枣泥糕,小本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这段时日的“战况”:
初一:太后“关心”惠妃养胎,送来十二个嬷嬷全天盯梢(结果被陆昭昭用泻药集体放倒)。
初五:尚宫局突然说长春宫份例超支,扣了三车银丝炭(陆昭昭连夜偷了皇上小厨房的炭补上)。
初八:御膳房往安胎药里掺黄连(被陆昭昭当场抓包,现在那厨子还在刷恭桶)。
说完,他神色有些不自然:“至于陛下,肯定自有他的考量,这就不是我们做臣子的能擅自揣度的了!”
陆昭昭点点头:“行吧,那就去见见那个嬷嬷。不过她还活着?!”陆昭昭瞪圆眼睛,“我听说冷宫里的人都活不过五年!”
“她不一样。”张叙突然压低声音,“先帝特许她活着。”
陆昭昭的脑瓜子立刻转得飞快:特许?这嬷嬷手里肯定有皇家把柄!
“嘘。”张叙突然捂住她的嘴,温热的手掌带着熟悉的沉香味,“到了。”
陆昭昭一抬头,差点咬到他的手指——月光下,一张皱得像核桃皮的老脸正贴在窗棂上直勾勾盯着他们!浑浊的眼珠子在黑暗中泛着诡异的光。
“亲娘哎!”陆昭昭一个激灵蹦到张叙背后,“这嬷嬷是吃蝙蝠长大的吗?!大半夜不睡觉扒窗户!”
张叙无奈地把她从背上撕下来:“她眼睛不好,只能借着月光看人。”
窗棂后的老嬷嬷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三颗摇摇欲坠的黄牙:“娘娘!是娘娘回来了!”
陆昭昭突然觉得好像在玩恐怖版“密室逃脱”!
推门进去的瞬间,陆昭昭就被满墙的“墨宝”震撼了——
东墙画着歪歪扭扭的龙(疑似先帝肖像?)
西墙密密麻麻写满“冤”字(有几个还倒着写)
北面挂着件发霉的宫装(看样式是二十年前的旧制)
最惊悚的是床榻边堆着十几个布娃娃,每个心口都扎着银针!
“这……”陆昭昭声音发颤,“嬷嬷还兼职扎小人呢?”
张叙淡定地拍掉她想去摸娃娃的手:“那些是先帝的妃嫔。”
陆昭昭:好家伙!这哪是疯嬷嬷,分明是宫斗活化石!
老嬷嬷突然抓住陆昭昭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冰得像死人:“娘娘,老奴等您二十年了!”
“不不不您认错了!”陆昭昭拼命往后缩,“我是长春宫的……”
“梅妃娘娘最爱绿豆糕,”老嬷嬷从怀里掏出块发绿的糕点,“老奴天天备着!”
张叙眼疾手快打掉那块疑似文物级的点心:“赵嬷嬷,梅妃娘娘的孩子呢?”
陆昭昭:好家伙!这闷葫芦问得这么直接?!
“娘娘,娘娘的胭脂,”老嬷嬷突然抓住陆昭昭的手腕,指甲掐得她生疼,“红得像血!像那晚的血!”
陆昭昭强忍着没甩开:“那晚?哪晚?什么血?”
“小皇子哭啊哭,”老嬷嬷浑浊的眼珠突然淌下泪来,“太后说溺死,娘娘跪着求……求到指甲都翻了……可怜啊……孩子那么小……那么小……”
陆昭昭听到这些话,不由得进行一系列脑补:
1.第一反应:所以梅妃真有个孩子?那陛下岂不是有个不知所踪的兄弟?!
2.第二反应:等等,陛下今年二十有三,梅妃死了二十年,时间对不上啊?
3.终极脑洞:该不会陛下是梅妃的儿子,太后不是陛下亲妈吧?!
想到这里她差点咬到舌头,赶紧偷瞄张叙——这闷葫芦肯定知道内情!
“嬷嬷,”张叙突然蹲下身,声音温柔得不像话,“那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陆昭昭瞪大眼睛:这冰块脸居然会好好说话?!
老嬷嬷突然诡异地笑了:“藏在……藏在……”她枯瘦的手指指向屋梁,“先帝的棋盘里。”
张叙脸色骤变,一把拉起陆昭昭:“走!”
陆昭昭内心os:等等!棋盘是什么暗号吗?还是真有个棋盘藏在房梁上?!
两人刚冲出屋子,远处突然传来巡逻太监的灯笼光。张叙搂住陆昭昭的腰,一个腾跃上了房顶——
“哗啦!”
年久失修的瓦片塌了半边。
“张叙!”陆昭昭死死扒着他脖子,“你俸禄够赔吗?!”
暗处的巡逻太监抬头看了看:“哎,又是野猫。”
走在宫道上,陆昭昭实在憋不住了:“张大人,那个棋盘……”
“别问。”张叙的侧脸在月光下格外冷硬,“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又来这套!
陆昭昭气得踢飞一块石子:每次都是话说一半,比那些断更的话本子还可恶!
回到住处,她摸出小本本开始疯狂记录:
1.梅妃可能真有过孩子(老嬷嬷不像完全疯癫)
2.太后介入(要命!现任太后可是陛下亲娘)
3.棋盘是关键(该不会陛下天天摆弄的那个白玉棋盘吧?)
正想着,窗外突然“嗒”的一声——是张叙惯用的暗号。
她推开窗,发现窗台上放着半块绿豆糕,底下压着张字条:
「明日申时,御花园假山」
陆昭昭有些生气:这闷葫芦是跟字条杠上了吗?有什么话不能一次性说清楚?这说话说一半跟谁学的?
次日清晨,沈知意边梳头边听陆昭昭汇报。
“所以?”她慢悠悠地绾发,“陛下可能是梅妃之子?”
“奴婢是这么猜的!”
沈知意突然笑了:“笨,若真如此,太后怎会容他活到登基?”
铜镜里,她的眼神突然变得幽深:“除非当年的事情还有别的隐情。”
陆昭昭脚下一滑:这剧情比话本子还刺激!
“隐情?难不成……”陆昭昭一脸八卦的模样。
沈知意拍了她一下:“别瞎猜,小命不要了?”
陆昭昭立刻做了个闭嘴的手势!
——————(我是陆昭昭话本子分界线)
自从冷宫那晚回来后,陆昭昭的小本本上就多了个“棋盘之谜”的条目。她蹲在长春宫后院的石凳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琢磨:
“先帝的棋盘,可能就是陛下书房里那个白玉棋盘。”她突然一拍大腿,“对啊!一定就是御书房那个,那棋盘边上还刻着梅枝呢!”
正想得入神,头顶突然罩下一片阴影。张叙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手里还拎着个食盒。
“哎哟!”陆昭昭差点从石凳上栽下去,“张大人,您走路能不能出点声?”
“申时三刻。”张叙把食盒往她怀里一塞,“御书房当值太监换班,抓紧时间。”
食盒里飘出绿豆糕的香味,陆昭昭嘴角抽了抽:这闷葫芦把御膳房的绿豆糕全都拿来了?
不管怎么样,情报得来不易。
趁着侍卫换岗的空档,陆昭昭猫着腰溜进御书房。
第34章 与太后的交锋告捷那方白……
那方白玉棋盘就摆在窗边小几上,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让我看一下!就一下!慢慢来,小声点!”她一边碎碎念,一边小心翼翼地翻开棋盘底部——
“啪嗒!”
一块暗格突然弹开,掉出半张泛黄的绢帛。
“好家伙,果然有东西!”
陆昭昭一个激动刚要去捡,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
“喵~”她急中生智学猫叫,顺手把绢帛塞进了袖口里。
门外的小太监嘀咕:“奇了怪了,御书房怎么会有猫?”
陆昭昭偷完东西又偷偷摸摸回到长春宫,和沈知意面对面展开那半张绢帛:
【景和十六年七月初三】
梅妃产子,赐名珏
太后命溺毙,暗中以死婴调换。
珏?
陆昭昭难得正色:“当今陛下名讳是钰,都是玉,还真是亲兄弟,那现在这个孩子呢?还有是谁暗中换了这个孩子呢?”
沈知意翻了个白眼:“本宫怎么知道?再说你这线索拿的挺轻松啊!”
陆昭昭这才后知后觉:“是哦,按理说御书房又不是御膳房,难不成这也是张大人的手笔?”
“没有陛下的授意,张叙还能让人在御书房来去自如吗?”沈知意纳闷道。
“那只剩一种可能了!陛下故意的!”陆昭昭恍然大悟。
沈知意似有所思,片刻后指点她:“这几日你再去蹲蹲太后吧,或许能发现一些异常!反正现在有陛下的授意,你就放手去做!”
陆昭昭转头就走,宝贝似的收起那张绢帛,边走边应付:“好嘞!”
但是长春宫暗地里调查“梅妃案”,怎么可能不引起太后的主意!!!
于是,陆昭昭蹲在长春宫的梨树下啃着枣泥糕,小本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这段时日的“战况”:
初一:太后“关心”惠妃养胎,送来十二个嬷嬷全天盯梢(结果被陆昭昭用泻药集体放倒)。
初五:尚宫局突然说长春宫份例超支,扣了三车银丝炭(陆昭昭连夜偷了皇上小厨房的炭补上)。
初八:御膳房往安胎药里掺黄连(被陆昭昭当场抓包,现在那厨子还在刷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