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辆崭新的越野车停在警局门口。江远舟拉开驾驶座门,温焰却径直坐到了后座上。
车里很干净,江远舟的生活习惯一直很好,就像以前两人同居时,他每天都会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温焰无意识地看了一眼后视镜,不期然地对上了江远舟的目光,她心猛跳一下,立刻扭过头去,盯着窗外飞快倒退的梧桐树干和街边店铺。
车子开了一段,她能感觉到他的视线依然时不时地在后视镜里停留。她干脆闭上眼睛,身体顺着椅背往下滑了一点,头歪向车窗一侧,假寐起来。
江远舟握在方向盘上的手松开又握紧,什么也没说。
沉默之中,只剩引擎持续不断的低鸣,载着这方小小的天地,驶向目的地。
对于儿童医院而言,儿科绝对是最热门的科室之一。
温焰在挂号大厅看了眼李景龙的出诊地点,带着江远舟径直推开他的诊室。
李景龙刚送走上一位病人,看到他俩进来,眉头立即拧成了疙瘩。
“李医生,劳驾再帮看看王美丽的报告”,温焰手指点在脑部ct影像图上,“你上次说的我没太懂。”
李景龙抓起保温杯灌了一大口,“该说的都写在报告里了。病毒感冒诱发神经应激反应,或者说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的心因性认知退化,没器质性病变。”
江远舟靠在墙边,目光沉静地落在他搓动的手指上。
温焰往前挪了半步:“那治疗方案呢,药物干预还是行为治疗?各自有什么风险,或者还有没有别的替代方案?”
“这个要综合评估。儿童康复要耐心,家属配合最重要,回家营造稳定环境是基础”,李景龙突然起身转向窗户,哗啦拉开百叶帘,“今天天气真热哈!”
“治疗周期一般多长?效果会怎么样?费用又怎么算的?”温焰不放过他,步步逼问。
李景龙嘴角向下一撇,像被无形的线扯了一下,随即又绷紧。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费用就按疗程走嘛,疗效因人而异,追着问这些不如配合治疗。”
他像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恍然大悟:“你们不是家属吧?这些是病人隐私,细节得监护人过来再说。”
就在这时,诊室门被人推开,一个抱着孩子的男人堵在门口,满脸急切:“李医生!外面等半小时了还不叫号?他们都插队啊?”
李景龙看着门外攒动的人头,宛若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快步走到门边,声音也大了起来,“大家看看,特殊人物占着医疗资源问个没完,你们的孩子怎么办?”
他手臂激动地挥舞着,指向温焰两人。人群的怨气瞬间被他点燃,抱孩子的家长往前涌,哭闹声呵斥声混成一片。
“先走”,江远舟很自然地攥住方书晴手腕,侧身隔开挤过来的人潮。
出了科室,温焰在电梯间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谢谢。”
虽然没再看江远舟,但她心里清楚,被他碰过的肌肤,已是温热一片,连带着脸庞也热了起来。
她吸了口气,试着转移话题,“你怎么看?”
“一个谎言,正在用千百个拙劣的谎言修补”,江远舟直接给出结论,“频繁摸鼻子、回避对视,都是典型的阻断行为。他的身体在抗拒你的问题,你问得越深,他滚的雪球就越大。后来嘴角的抽动和出汗,是雪球快撑不住的崩裂前兆。”
温焰点点头,掏出手机看了眼,已经快到和蓝清河的约定时间了。她摁了电梯下行键,“这个事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得换家医院,再看一遍。”
半个小时后,温焰两人来到了军区医院的神经内科办公室。
温焰的初中同学蓝清河穿着白大褂,正一手撑着桌面,另一只手翻动着一沓片子。
他抬头看见温焰,眼睛瞬间亮起来。他绕过桌子两步就迎了过来,熟稔地想伸手拍拍她的肩头。
温焰还没来得及反应,胳膊就被一股沉稳的力道往后带了带。
江远舟挪了小半步,恰恰隔在她和蓝清河之间。他看着蓝清河即将落下的手,脸上没什么表情,“这位就是蓝医生?”
蓝清河的手顿在半空,有点尴尬地收回,笑容倒是没减:“哈,来来来,这边。”
他从温焰手中接过几份影像报告和检测单看了看,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喏,看这里,还有这里”,他拿起一支笔,在两片子上来回移动,点在那些颜色明显异常的区域,“中心医院和儿童医院的片子,都拍了,都记录下来了。这些地方,形态明显不对,边缘模糊不清,典型的异常病灶表现啊!”
他的眉头紧紧锁着,语气里充满了不满,“我就纳闷了,那两家医院那群人,眼睛长哪儿去了?片子拍得这么清楚,病灶这么明显,愣是能写出个‘未见器质性病变’,还说什么心理创伤,这不是瞎胡闹吗?”
温焰的心猛地揪紧,她俯身凑近那些片子,一遍遍确认着蓝清河所指的区域。
细微的阴影线条,如同无声的控诉,扎得她眼睛生疼。
李景龙那张看似温和的脸,还有医院门口家属们的愤怒面孔,交错着冲进了她的脑海。
她喃喃问道:“所以,李景龙在说谎,中心医院那边也是?”
蓝清河肯定地点点头,“具体的物质成分和损伤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生化分析,但病变是客观存在的。这绝不是心理问题能伪装出来的生理改变。”
他抬手看了眼腕表,“哟,都一点二十多了,你们俩还没吃饭吧?走走走,咱们出去找个安静的地方。”
“温警官”,江远舟的声音却在这时插了进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案情有新突破,时间紧迫。”
他的目光越过蓝清河,落在温焰脸上,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滞。
蓝清河整理白大褂的手停在半空,他隐约感到了莫名的敌意。他的视线在温焰和江远舟之间来回扫了一下,有点不解。
温焰看了眼桌上那些冰冷的影像片,转向蓝清河,“清河,你看这实在是不巧,案子刚有点眉目,卡在这儿火烧眉毛了。等下回,下回案子结了,我请你吃顿好的!”
蓝清河脸上的失落显而易见。他无奈地耸耸肩,把片子仔细收拢好递了过来:“成吧,大忙人,理解理解,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不过事情背后恐怕不那么简单,牵扯到两家医院口径一致的错误诊断,你心里得有数。”
温焰接过那叠沉甸甸的资料,“明白,谢了。”
走出军区医院大楼,两人一同钻进江远舟的车子里。
温焰先行开口,“李景龙肯定有问题。两份报告显示病变,他咬死说没问题,安的什么心?接下来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江远舟的声音冷硬干脆,“盯死他,但不能去医院打草惊蛇了。”
温焰很认同地点点头,“他家地址我让郑林查一下,你先回局里。”
江远舟却说:“我也去。”
“这不是顾问的常规工作”,温焰下意识端起队长的身份,“蹲点耗时耗力,警力调配自有安排。”
“我不是普通顾问,我能看到你们未必注意到的细节。他是医生,更是人,人和环境的关系、肢体语言、微表情等等,这些都是我的专业领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温焰略带疲惫的脸,“还有,情报科已经把李景龙的家庭地址同步给我了。”
温焰一时语塞。他依旧是那个把什么都计算在前的江远舟,从前是窘迫生活磨砺出的周全,如今是专业赋予的精准。
她靠在椅背上,几秒钟后才低低吐出一个字:“行。”
车子驶入城东一个新式小区。
温焰透过车窗,看向5栋的楼梯口。
李景龙家在三楼,此刻窗户紧闭,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再加上现在还没到下班时间,看着就不像有人在家。
忽然,一阵清晰的“咕噜”声打破了车内的死寂。
温焰整个人僵住。她今天早上匆忙塞了包子和咖啡就冲去儿童医院,接着是军区医院,连水都没顾上喝几口。
江远舟解开安全带,手已经搭上了车门把手。“我去买点吃的,你想要什么?”
温焰脱口而出道:“想吃甜的,最好是糖醋排骨饭。”
可话音未落,她就后悔了。
六年前的餐桌旁,暖黄色的灯光,瓷盘里裹着酸甜汁的排骨,排骨底下垫着的米饭吸足了酱汁。那时候她总是捧场地添一碗饭,而他坐在对面,看着她吃,眸子里盛着温和的光。
那时的空气又暖又软,带着饭菜的香。
温焰的指尖掐进了掌心,努力关上记忆的闸门。
她开始找补,让语气听起来只是纯粹的不耐烦:“要不猪扒饭也可以,或者别的什么,快点的就行。”
江远舟静静地看了她一两秒,嘴唇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最终只是“嗯”了一声,推开车门。
车里很干净,江远舟的生活习惯一直很好,就像以前两人同居时,他每天都会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温焰无意识地看了一眼后视镜,不期然地对上了江远舟的目光,她心猛跳一下,立刻扭过头去,盯着窗外飞快倒退的梧桐树干和街边店铺。
车子开了一段,她能感觉到他的视线依然时不时地在后视镜里停留。她干脆闭上眼睛,身体顺着椅背往下滑了一点,头歪向车窗一侧,假寐起来。
江远舟握在方向盘上的手松开又握紧,什么也没说。
沉默之中,只剩引擎持续不断的低鸣,载着这方小小的天地,驶向目的地。
对于儿童医院而言,儿科绝对是最热门的科室之一。
温焰在挂号大厅看了眼李景龙的出诊地点,带着江远舟径直推开他的诊室。
李景龙刚送走上一位病人,看到他俩进来,眉头立即拧成了疙瘩。
“李医生,劳驾再帮看看王美丽的报告”,温焰手指点在脑部ct影像图上,“你上次说的我没太懂。”
李景龙抓起保温杯灌了一大口,“该说的都写在报告里了。病毒感冒诱发神经应激反应,或者说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的心因性认知退化,没器质性病变。”
江远舟靠在墙边,目光沉静地落在他搓动的手指上。
温焰往前挪了半步:“那治疗方案呢,药物干预还是行为治疗?各自有什么风险,或者还有没有别的替代方案?”
“这个要综合评估。儿童康复要耐心,家属配合最重要,回家营造稳定环境是基础”,李景龙突然起身转向窗户,哗啦拉开百叶帘,“今天天气真热哈!”
“治疗周期一般多长?效果会怎么样?费用又怎么算的?”温焰不放过他,步步逼问。
李景龙嘴角向下一撇,像被无形的线扯了一下,随即又绷紧。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费用就按疗程走嘛,疗效因人而异,追着问这些不如配合治疗。”
他像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恍然大悟:“你们不是家属吧?这些是病人隐私,细节得监护人过来再说。”
就在这时,诊室门被人推开,一个抱着孩子的男人堵在门口,满脸急切:“李医生!外面等半小时了还不叫号?他们都插队啊?”
李景龙看着门外攒动的人头,宛若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快步走到门边,声音也大了起来,“大家看看,特殊人物占着医疗资源问个没完,你们的孩子怎么办?”
他手臂激动地挥舞着,指向温焰两人。人群的怨气瞬间被他点燃,抱孩子的家长往前涌,哭闹声呵斥声混成一片。
“先走”,江远舟很自然地攥住方书晴手腕,侧身隔开挤过来的人潮。
出了科室,温焰在电梯间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谢谢。”
虽然没再看江远舟,但她心里清楚,被他碰过的肌肤,已是温热一片,连带着脸庞也热了起来。
她吸了口气,试着转移话题,“你怎么看?”
“一个谎言,正在用千百个拙劣的谎言修补”,江远舟直接给出结论,“频繁摸鼻子、回避对视,都是典型的阻断行为。他的身体在抗拒你的问题,你问得越深,他滚的雪球就越大。后来嘴角的抽动和出汗,是雪球快撑不住的崩裂前兆。”
温焰点点头,掏出手机看了眼,已经快到和蓝清河的约定时间了。她摁了电梯下行键,“这个事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得换家医院,再看一遍。”
半个小时后,温焰两人来到了军区医院的神经内科办公室。
温焰的初中同学蓝清河穿着白大褂,正一手撑着桌面,另一只手翻动着一沓片子。
他抬头看见温焰,眼睛瞬间亮起来。他绕过桌子两步就迎了过来,熟稔地想伸手拍拍她的肩头。
温焰还没来得及反应,胳膊就被一股沉稳的力道往后带了带。
江远舟挪了小半步,恰恰隔在她和蓝清河之间。他看着蓝清河即将落下的手,脸上没什么表情,“这位就是蓝医生?”
蓝清河的手顿在半空,有点尴尬地收回,笑容倒是没减:“哈,来来来,这边。”
他从温焰手中接过几份影像报告和检测单看了看,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喏,看这里,还有这里”,他拿起一支笔,在两片子上来回移动,点在那些颜色明显异常的区域,“中心医院和儿童医院的片子,都拍了,都记录下来了。这些地方,形态明显不对,边缘模糊不清,典型的异常病灶表现啊!”
他的眉头紧紧锁着,语气里充满了不满,“我就纳闷了,那两家医院那群人,眼睛长哪儿去了?片子拍得这么清楚,病灶这么明显,愣是能写出个‘未见器质性病变’,还说什么心理创伤,这不是瞎胡闹吗?”
温焰的心猛地揪紧,她俯身凑近那些片子,一遍遍确认着蓝清河所指的区域。
细微的阴影线条,如同无声的控诉,扎得她眼睛生疼。
李景龙那张看似温和的脸,还有医院门口家属们的愤怒面孔,交错着冲进了她的脑海。
她喃喃问道:“所以,李景龙在说谎,中心医院那边也是?”
蓝清河肯定地点点头,“具体的物质成分和损伤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生化分析,但病变是客观存在的。这绝不是心理问题能伪装出来的生理改变。”
他抬手看了眼腕表,“哟,都一点二十多了,你们俩还没吃饭吧?走走走,咱们出去找个安静的地方。”
“温警官”,江远舟的声音却在这时插了进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案情有新突破,时间紧迫。”
他的目光越过蓝清河,落在温焰脸上,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滞。
蓝清河整理白大褂的手停在半空,他隐约感到了莫名的敌意。他的视线在温焰和江远舟之间来回扫了一下,有点不解。
温焰看了眼桌上那些冰冷的影像片,转向蓝清河,“清河,你看这实在是不巧,案子刚有点眉目,卡在这儿火烧眉毛了。等下回,下回案子结了,我请你吃顿好的!”
蓝清河脸上的失落显而易见。他无奈地耸耸肩,把片子仔细收拢好递了过来:“成吧,大忙人,理解理解,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不过事情背后恐怕不那么简单,牵扯到两家医院口径一致的错误诊断,你心里得有数。”
温焰接过那叠沉甸甸的资料,“明白,谢了。”
走出军区医院大楼,两人一同钻进江远舟的车子里。
温焰先行开口,“李景龙肯定有问题。两份报告显示病变,他咬死说没问题,安的什么心?接下来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江远舟的声音冷硬干脆,“盯死他,但不能去医院打草惊蛇了。”
温焰很认同地点点头,“他家地址我让郑林查一下,你先回局里。”
江远舟却说:“我也去。”
“这不是顾问的常规工作”,温焰下意识端起队长的身份,“蹲点耗时耗力,警力调配自有安排。”
“我不是普通顾问,我能看到你们未必注意到的细节。他是医生,更是人,人和环境的关系、肢体语言、微表情等等,这些都是我的专业领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温焰略带疲惫的脸,“还有,情报科已经把李景龙的家庭地址同步给我了。”
温焰一时语塞。他依旧是那个把什么都计算在前的江远舟,从前是窘迫生活磨砺出的周全,如今是专业赋予的精准。
她靠在椅背上,几秒钟后才低低吐出一个字:“行。”
车子驶入城东一个新式小区。
温焰透过车窗,看向5栋的楼梯口。
李景龙家在三楼,此刻窗户紧闭,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再加上现在还没到下班时间,看着就不像有人在家。
忽然,一阵清晰的“咕噜”声打破了车内的死寂。
温焰整个人僵住。她今天早上匆忙塞了包子和咖啡就冲去儿童医院,接着是军区医院,连水都没顾上喝几口。
江远舟解开安全带,手已经搭上了车门把手。“我去买点吃的,你想要什么?”
温焰脱口而出道:“想吃甜的,最好是糖醋排骨饭。”
可话音未落,她就后悔了。
六年前的餐桌旁,暖黄色的灯光,瓷盘里裹着酸甜汁的排骨,排骨底下垫着的米饭吸足了酱汁。那时候她总是捧场地添一碗饭,而他坐在对面,看着她吃,眸子里盛着温和的光。
那时的空气又暖又软,带着饭菜的香。
温焰的指尖掐进了掌心,努力关上记忆的闸门。
她开始找补,让语气听起来只是纯粹的不耐烦:“要不猪扒饭也可以,或者别的什么,快点的就行。”
江远舟静静地看了她一两秒,嘴唇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最终只是“嗯”了一声,推开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