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她迅速下达着指令:“一组,查徐蕊的实验室,重点找她论文相关的所有实验记录、材料清单、样品去向,看看有没有这种成品或者半成品丢失,或者她有没有能力自己制备。二组,排查市内所有可能与这种生物医药材料沾边的制药厂、研究所、化学品供应商,看有没有生产或者订购过这种特定成分组合的东西。动作要快!”
  接下来的几天,温焰跟着跑了好几家制药厂和生物公司。
  她发现徐蕊研究的这东西确实挺冷门,属于非常定制化的实验性载体模型,主要用在基础医学研究,比如模拟哮喘发作或者药物输送测试之类的,根本就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成熟商品。
  而基本所有厂家听了他们描述的成分,都直摇头:“这么个性化的配方,只有特定实验室为了某个实验才会调配,量产?不可能,没市场谁做这个啊。”
  就在调查碰壁的时候,随泱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源头不在外面,那就在里面。你们把重点给我转回来,对准徐蕊的导师何劲松,查他名下的所有实验室项目、经费流水、合作单位、其他学生的情况等等。特别是他跟徐蕊之间,查清楚除了表面上的师生关系,还有没有其他纠葛!”
  11
  第11章
  ◎全面否定◎
  温焰揉着发酸的眼睛从办公室里晃出来,随泱正好路过,一把拦住她。
  “温焰!你瞧瞧你那俩黑眼圈,跟熊猫似的。徐蕊这案子你熬了几天了,当自己是铁打的?你回去睡觉吧,查案也不差这几个小时。”
  温焰和好友争辩了一下没成功,只能慢吞吞往警局外走。
  可是,心里那股劲儿憋着,她想着回家躺床上肯定也睡不着,于是掏出手机给江远舟拨了过去。
  “问你个事”,温焰靠在警局外墙,“你知不知道你们学生圈子里,有没有那种不走寻常路的地方?比如,私下里买卖点特别东西的黑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江远舟似乎在回忆。
  “黑市啊,直接叫黑市的地方没听说过。不过我在酒吧打工的时候,确实听一些玩得比较野的学生提过一个地方。说是在西郊,有个荒废的老纺织厂,里面像个跳蚤市场,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不少是正规商店买不着的。他们管那儿叫‘创意集市’。你问这个干什么?”
  “有点线索,想去碰碰运气。具体位置你发我?”温焰追问。
  江远舟犹豫了一下,“那地方鱼龙混杂,挺乱的,你一个人去?”
  温焰脑子转得飞快,“要不你跟我去?我们那‘情侣’身份还能再用一回。你熟学生那套,方便套话。我现在来接你!”
  一个半小时后,换了身便装的温焰,和同样穿着简单t恤牛仔裤的江远舟站在了西郊一片荒凉破败的厂区外。
  眼前是个巨大的生锈铁门,半开着,里面隐约传来人声和嘈杂的音乐,空气里飘着一股铁锈和灰尘混合着廉价香水的怪味。
  “就这儿了”,江远舟指了指里面。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靠得更近了些,温焰伸手挽住了江远舟的胳膊。
  江远舟身体僵了一下,配合地把手插进裤兜,另一只手臂任由温焰挽着。两人看起来就像一对逛市集的普通小情侣。
  走进去别有洞天。巨大的废弃厂房被分割成一个个小摊位,头顶是裸露的钢筋和破损的顶棚。
  里头光线昏暗,全靠摊位上挂着的充电小灯和手机闪光灯照明。
  摊主卖什么的都有,旧书、二手衣服、稀奇古怪的手工玩意、各种游戏点卡账号,甚至还有卖小宠物的。但更多的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开了刃的管制刀具、印着大牌logo的假货、各种包装可疑的保健品,不一而足。
  温焰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江远舟在她耳边介绍着他听过的传闻,哪个摊子可能有点门道。
  两人慢慢逛着,偶尔停下来拿起个东西问问价,看着和周围的学生没什么两样。
  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他们看到了目标。
  摊主是个男的,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点乱糟糟。他穿着件印着化学分子式的t恤,正低头刷手机,像个沉迷实验室的宅男。
  摊子很简单,就一张折叠桌,上面摆着几个透明的塑料小盒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粉末和小药片。
  桌上放了个纸牌,写着“分子料理工作室”,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定制你的专属体验”。
  温焰他们走了过去,摊主听到动静抬头,眼神透着警惕。
  “同学,你这儿都有什么好东西?”江远舟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懒散和好奇,目光扫过那些小盒子。
  摊主没立刻回答,打量着他俩。
  温焰往江远舟身边靠了靠,故意羞涩地咬了咬唇。
  她压低声音,用那种“你懂的”语气问:“有没有那种特别带劲的?就是能让气氛嗨起来的?”
  江远舟配合地搂了下她的肩膀,对摊主咧嘴一笑:“我们想找点刺激的助助兴。你这儿靠谱吧?”
  摊主看他们是情侣,又听温焰这么问,放松了些警惕。他自得地笑笑,“带劲的?那得看你想要多带劲了。我这儿的‘定制体验’,效果绝对比外面那些批量生产的强。”
  他指了指桌上的盒子,“种类多着呢,看你们需求。”
  “效果猛吗?听说有种吃了让人特别想要”,温焰眨着眼睛,显得很急切的样子。
  摊主扶了扶眼镜,脸上带着理科生的技术优越感:“只要你能描述清楚你想要的效果,或者能搞到具体的配方,我这儿基本都能给你弄出来。纯手工,分子级复现,懂吧?实验室级别!”
  “哦?”温焰脸上的好奇瞬间消失了,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她松开挽着江远舟的手,动作利落地掏出证件,直接怼到摊主眼前。“你这‘实验室级别’的生意,胆子不小啊!”
  “警察?!”摊主脸色瞬间变白,手里的手机差点掉地上,腿肚子都开始哆嗦。
  江远舟也立刻配合地退后半步,表明立场。
  “现在跟我们回局里聊聊吧”,温焰收起证件,声音冷了下来。
  她拿出对讲机呼叫了附近的支援。很快,这个藏在废弃工厂里的“创意集市”被搅得天翻地覆,摊主被押上了警车。
  ——————————
  警局会议室里,随泱把笔录本甩在桌上:“制药摊主全撂了。徐蕊死前三天找他用现金交易过,定制了小剂量特殊药剂。”
  “徐蕊胃残留物和定制药剂成分完全匹配。但问题出在这里”,吕希抽出温焰带回来的毕业论文,“何教授的论文版本里,药物载体成分比例是0.3%。可徐蕊实际定制的浓度是7.5%,差二十五倍,摊主手机里还存着徐蕊手写的配方纸条照片。”
  温焰抓起两份文件对比数据:“那还是不能证明何劲松和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有没有可能是他改了关键数字?”
  “存在这个可能性,但是没有证据”,吕希提议道:“最好能找到徐蕊论文的其它版本。”
  温焰起身抓过车钥匙:“我再去翻翻。”
  徐蕊的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她的床铺和桌子已被警方贴了封条,剩下三个位置里只有金喆一个人在。
  温焰扫了眼徐蕊那张蒙尘的书桌,对金喆说:“还需要耽误你一点时间。”
  金喆手指抠着保温杯的杯盖:“警察姐姐,我知道的之前都说了。”
  “你上次提过,徐蕊的研究卡了很久”,温焰拖了把椅子坐到她对面,“这次我来,是想知道论文的事。她做的支气管黏膜药物载体实验,被导师驳回的理由是什么?”
  “何教授总说数据支撑不足”,金喆叹了口气,“可小蕊每天泡在实验室十几个小时。”
  她拉开抽屉,拽出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文件袋,“小蕊有个习惯,每一版的论文都喜欢打印出来修改。你看,每次被驳回她就改一版,从实验对照组设置到给药浓度梯度测算,全在这里了。”
  温焰接过袋子,手指一捻就摸出里面厚厚一沓纸的份量。
  最上面一份是初稿,页边被红笔批满了“样本量不足!”“载体崩解速率数据存疑!”的批注。
  越往后翻,纸张越新,批注却越少,最后几份甚至只有个潦草的“重做”签字。
  金喆:“何教授后来根本不看内容了。上学期小蕊还能约他讨论半小时,到后期见他一面都难。有次她抱着改好的论文从早上等到中午,何教授出来只说她方向性错误,没有挽救价值。小蕊回来就天天哭,她说数据达不到理论效果,自己就是废物。”
  温焰抽出一份标注“最终版”的稿子。
  实验数据栏里,微球粒径精确到纳米级,药物缓释曲线图密密麻麻标着坐标点,和何劲松交给她的那份敷衍的毕业论文天差地别。
  “徐蕊死前还在改?”温焰指着文件袋最底下几张皱巴巴的草稿纸,上面的公式被反复划改,页脚还蹭着块暗红的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