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进了小区停车场,她停好车,推开车门出来,一阵凛冽的风刮过,她赶紧拢了拢大衣的领子,伸手接着飘下来的雪花,心想,如果雪再下大一点,孩子们应该会很开心,到时候说不定可以堆一个小雪人。
回到家,林有珍帮她开的门,“嫂子,外面冷吧?我看新闻里说,这两天降温,最低温度零下两度了!”
江梨脱下皮靴,换上拖鞋,笑着道:“外面下小雪花了,家里空调开起来吧,不然太冷了,省城这个地方气候真不如我们老家舒服,冬天阴冷冷的,又不像北方有供暖。”
“就是,冬天比我们老家冷,夏天比我们那热,不过我也是来了这以后才看到雪,老家可没有雪。”林有珍接过江梨买回来的一大袋东西,笑着道。
“也就是小雪,下到地上就化了。”
林有珍看着江梨带回来的一大包东西,“嫂子,这里面是什么?”
“高乐高,听说喝这个长个子,给星星买的,免得他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说自己比姐姐矮。”
“我听见了!”星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房间出来,站在一边,抿着嘴,不高兴地道。
江梨尴尬的笑了笑,“哎呀,被你听到了。”
“你不是说有同学喝高乐高吗?也给你买了几罐,要不先让有珍姑姑给你冲一杯?”
星星点点头,先去看有珍姑姑手里的高乐高,他没想到自己和妈妈提了一嘴,她就放在心上,这么快就给他买回来了。
月月也从房间里出来,“妈妈,晓晓还没回来,她有没有去找你啊?”
江梨放下包,“没有,她放学后没有回家吗?”
月月摇摇头,“她现在每天放学都要赶回来看《忍者神龟》,她最近又没有比赛训练,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她是不是去同学家了?上次她就跟人家回家玩,都不和我们说一声,害我们担心半天。”星星听了以后皱着眉头道。
江梨看着外面雪花渐大,问两个孩子,江晓晓最近和哪个同学走得比较近?
月月和星星报了几个名字,江梨找了一下上次家长会上自己记下来的几个号码,坐到电话机前,给家里有电话的同学家拨了电话过去。
打了几个以后,他们问了家里孩子,都说没见过江晓晓。
江梨又给羽毛球队的田教练打电话。
林川柏以前找人给晓晓做了评估,说她最适合的是打羽毛球,他们也没有局限这一项运动,主要还是觉得要孩子自己喜欢,江晓晓后来似乎更喜欢游泳,反而主攻游泳项目了,田教练一直觉得家长不懂事,耽误了孩子。
游泳队的李教练倒很高兴,说他们的选择是对的,游泳属于体能类项目,成绩高度依赖爆发力、耐力、水感等身体能力,青少年在体能爆发期容易快速出成绩。
国际游泳赛事,许多还未成年的年轻小将,都已经能代表国家出赛,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而羽毛球运动需要依赖长期比赛积累的“球商”,青少年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难以在高水平赛事中稳定发挥,因此顶级成绩多出现于成年阶段。
李教练觉得晓晓就要抓住游泳运动员的“黄金期”。
江晓晓三项成绩都打破年龄组全国纪录,李教练现在一心想把带着她上全运会,去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是田教练不甘心了,时不时还要来‘勾搭’一下,像现在冬季,因为天气转冷,室内还做不到恒温的条件,游泳训练减少,田教练就经过会过来找江晓晓去练羽毛球。
江梨抱着希望,是田教练把她带走了,结果电话打过去,田教练说今天没有找过晓晓。
林有珍把饭菜端上来,看着墙上的钟表,已经七点多,她担心道:“我们要不要出去找找?”
“你先带着月月和星星吃饭,我去学校看看。”江梨不放心,拿起车钥匙就往外走。
“嫂子,多穿一点,外头雪又大了。”林有珍连忙提醒。
月月和星星也有点担心,他们纷纷跑到门口,“妈妈,我们跟你一块去找晓晓。”
“不用了,你们就在家待着,帮忙听一下电话,看她有没有打电话回家。”
江梨开着车去了学校,天色已黑,雪花渐大,江梨和看门大爷说了一声,在校门口停好车,进去学校找了一圈,找到值班的老师打听,都说没有见到晓晓。
她又在孩子放学的路上绕了一圈,在一些店铺前面停下,向他们打听一下有没有孩子来过。
大家都说没见过一个十几岁,一米五几身高,身穿米色羽绒服,背着一个红包双肩包的小姑娘。
江梨又用大哥大给家里打电话,电话刚响了一声,就被人接起来,“晓晓……”
是月月的声音。
江梨问:“晓晓打电话回家了吗?”
“没有,妈妈,你没有找到晓晓吗?”月月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她应该是去同学家,玩得忘记回来了,你们别担心,我再去她同学家看看。”
江梨记得几年前江晓晓和星星一起失踪的事,那时候她就是贪玩上了别人的三轮车,幸好后来遇到好心人把他们两个给送回来了,没想到现在长大了,又要再搞一次失踪。
那次还有许多人帮忙找,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林川柏又去了外地参加医学会议还没回来,江梨心里既焦急又担忧,外面气温越来越低,雪花越来越大,她却是一片燥热,都感觉不到寒冷。
她又给班主任陈老师打电话,向陈老师要了班里其他几个同学的地址,这些同学家里都没有电话,只能她开车上门去问。
陈老师听了江晓晓一直没回家,也有点紧张,她也帮忙去几家同学那里看看。
晚上十二点,江梨面色苍白,嘴唇冻得发紫来到派出所报警。
值班民警十分重视,详细询问情况后,立即发布协查通知,组织在岗民警去现场搜寻。
林川柏连夜坐车赶回来,到家的时候也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了,江梨高烧三十八度,还要开车出去找人,两个孩子惊惶不定,不时的偷偷抹眼泪,他开了药方,让同样担惊受怕,不知所措的林有珍去中药房抓点药回来,煎给江梨喝下。
这边,他还要劝止想要出门的江梨。
“你高烧开车,万一出事怎么办?你在家里休息,我出去找!”林川柏道。
他这边还没出门,张姐上家里来了,她知道晓晓不见,立即关了店门,组织店里员工一起出去找孩子。
她自己来家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林川柏让她留下来照顾江梨,张姐说这里就交给她,让林川柏放心出去找孩子。
林有珍煎了药端给江梨,江梨看着黑乎乎、漾着波纹的汤药,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起那年老家几起绑架孩子的案件,那个老刘的儿子,听说就是被扔在桥洞下面。
心底的恐惧突然被勾起,她忽的站起来,身体不正常的打着颤,“市里什么地方有桥洞,我要去看看。”
林有珍有些害怕,觉得她是烧糊涂了,“嫂子,先把药喝了吧,这是哥开的退烧药,喝了以后烧退了,再出去找。”
“警察发了协查通告,车站几个地方都有民警拿着晓晓的照片在排查,万一真是被人拐走,警察肯定能拦下来。”张姐语气笃定,但其实心虚的很。
她是听民警说,一般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是被人贩子抓走。
张姐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贩卖儿童,而是把那些人把晓晓当成少女卖了。
晓晓过几个月才满12周岁,但她已经快一米六高,虽然一脸稚气,但练游泳后身材修长,骨肉匀称,乍看之下,真以为有十五六岁了。
张姐想到晓晓可能面临的遭遇,心脏一阵抽抽,又惊又疼。
家里几个孩子,她最喜欢大大咧咧的晓晓,虽然她比不上双胞胎那么聪明,但心思纯净良善,再没比她更好的孩子了,根本不能想像她遭受一点点罪。
正当林有珍劝江梨喝药的时候,大门“咚咚咚”被人敲响,林有珍还没有反应过来,江梨先一步冲到门口,一把将门拉开。
门外站着关宇。
江梨一脸失望。
关宇是一口气跑上来的,还有些气喘吁吁,他把一个信封递过去,“江姨,刚才我们在楼下玩,附近有个小孩子过来给我们这封信,说是有人让他转交,让我们送给16栋2单位302室。”
这是自己家门牌。
江梨一把夺过信,看着信封上只写了歪歪扭扭的三个字——江梨收!
她手顿时颤抖起来,一时不敢拆开那个信封。
张姐她们也都出来,看见江梨手上的信封,有些奇怪地问,“谁写的信?怎么没有贴邮票?”
江梨深吸一口气,让手稳住,一把撕开信封。
待她展开那张信纸上用红漆写的字时,张姐她们顿时惊慌的呼叫出来,“这……”
回到家,林有珍帮她开的门,“嫂子,外面冷吧?我看新闻里说,这两天降温,最低温度零下两度了!”
江梨脱下皮靴,换上拖鞋,笑着道:“外面下小雪花了,家里空调开起来吧,不然太冷了,省城这个地方气候真不如我们老家舒服,冬天阴冷冷的,又不像北方有供暖。”
“就是,冬天比我们老家冷,夏天比我们那热,不过我也是来了这以后才看到雪,老家可没有雪。”林有珍接过江梨买回来的一大袋东西,笑着道。
“也就是小雪,下到地上就化了。”
林有珍看着江梨带回来的一大包东西,“嫂子,这里面是什么?”
“高乐高,听说喝这个长个子,给星星买的,免得他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说自己比姐姐矮。”
“我听见了!”星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房间出来,站在一边,抿着嘴,不高兴地道。
江梨尴尬的笑了笑,“哎呀,被你听到了。”
“你不是说有同学喝高乐高吗?也给你买了几罐,要不先让有珍姑姑给你冲一杯?”
星星点点头,先去看有珍姑姑手里的高乐高,他没想到自己和妈妈提了一嘴,她就放在心上,这么快就给他买回来了。
月月也从房间里出来,“妈妈,晓晓还没回来,她有没有去找你啊?”
江梨放下包,“没有,她放学后没有回家吗?”
月月摇摇头,“她现在每天放学都要赶回来看《忍者神龟》,她最近又没有比赛训练,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她是不是去同学家了?上次她就跟人家回家玩,都不和我们说一声,害我们担心半天。”星星听了以后皱着眉头道。
江梨看着外面雪花渐大,问两个孩子,江晓晓最近和哪个同学走得比较近?
月月和星星报了几个名字,江梨找了一下上次家长会上自己记下来的几个号码,坐到电话机前,给家里有电话的同学家拨了电话过去。
打了几个以后,他们问了家里孩子,都说没见过江晓晓。
江梨又给羽毛球队的田教练打电话。
林川柏以前找人给晓晓做了评估,说她最适合的是打羽毛球,他们也没有局限这一项运动,主要还是觉得要孩子自己喜欢,江晓晓后来似乎更喜欢游泳,反而主攻游泳项目了,田教练一直觉得家长不懂事,耽误了孩子。
游泳队的李教练倒很高兴,说他们的选择是对的,游泳属于体能类项目,成绩高度依赖爆发力、耐力、水感等身体能力,青少年在体能爆发期容易快速出成绩。
国际游泳赛事,许多还未成年的年轻小将,都已经能代表国家出赛,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而羽毛球运动需要依赖长期比赛积累的“球商”,青少年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难以在高水平赛事中稳定发挥,因此顶级成绩多出现于成年阶段。
李教练觉得晓晓就要抓住游泳运动员的“黄金期”。
江晓晓三项成绩都打破年龄组全国纪录,李教练现在一心想把带着她上全运会,去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是田教练不甘心了,时不时还要来‘勾搭’一下,像现在冬季,因为天气转冷,室内还做不到恒温的条件,游泳训练减少,田教练就经过会过来找江晓晓去练羽毛球。
江梨抱着希望,是田教练把她带走了,结果电话打过去,田教练说今天没有找过晓晓。
林有珍把饭菜端上来,看着墙上的钟表,已经七点多,她担心道:“我们要不要出去找找?”
“你先带着月月和星星吃饭,我去学校看看。”江梨不放心,拿起车钥匙就往外走。
“嫂子,多穿一点,外头雪又大了。”林有珍连忙提醒。
月月和星星也有点担心,他们纷纷跑到门口,“妈妈,我们跟你一块去找晓晓。”
“不用了,你们就在家待着,帮忙听一下电话,看她有没有打电话回家。”
江梨开着车去了学校,天色已黑,雪花渐大,江梨和看门大爷说了一声,在校门口停好车,进去学校找了一圈,找到值班的老师打听,都说没有见到晓晓。
她又在孩子放学的路上绕了一圈,在一些店铺前面停下,向他们打听一下有没有孩子来过。
大家都说没见过一个十几岁,一米五几身高,身穿米色羽绒服,背着一个红包双肩包的小姑娘。
江梨又用大哥大给家里打电话,电话刚响了一声,就被人接起来,“晓晓……”
是月月的声音。
江梨问:“晓晓打电话回家了吗?”
“没有,妈妈,你没有找到晓晓吗?”月月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她应该是去同学家,玩得忘记回来了,你们别担心,我再去她同学家看看。”
江梨记得几年前江晓晓和星星一起失踪的事,那时候她就是贪玩上了别人的三轮车,幸好后来遇到好心人把他们两个给送回来了,没想到现在长大了,又要再搞一次失踪。
那次还有许多人帮忙找,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林川柏又去了外地参加医学会议还没回来,江梨心里既焦急又担忧,外面气温越来越低,雪花越来越大,她却是一片燥热,都感觉不到寒冷。
她又给班主任陈老师打电话,向陈老师要了班里其他几个同学的地址,这些同学家里都没有电话,只能她开车上门去问。
陈老师听了江晓晓一直没回家,也有点紧张,她也帮忙去几家同学那里看看。
晚上十二点,江梨面色苍白,嘴唇冻得发紫来到派出所报警。
值班民警十分重视,详细询问情况后,立即发布协查通知,组织在岗民警去现场搜寻。
林川柏连夜坐车赶回来,到家的时候也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了,江梨高烧三十八度,还要开车出去找人,两个孩子惊惶不定,不时的偷偷抹眼泪,他开了药方,让同样担惊受怕,不知所措的林有珍去中药房抓点药回来,煎给江梨喝下。
这边,他还要劝止想要出门的江梨。
“你高烧开车,万一出事怎么办?你在家里休息,我出去找!”林川柏道。
他这边还没出门,张姐上家里来了,她知道晓晓不见,立即关了店门,组织店里员工一起出去找孩子。
她自己来家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林川柏让她留下来照顾江梨,张姐说这里就交给她,让林川柏放心出去找孩子。
林有珍煎了药端给江梨,江梨看着黑乎乎、漾着波纹的汤药,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起那年老家几起绑架孩子的案件,那个老刘的儿子,听说就是被扔在桥洞下面。
心底的恐惧突然被勾起,她忽的站起来,身体不正常的打着颤,“市里什么地方有桥洞,我要去看看。”
林有珍有些害怕,觉得她是烧糊涂了,“嫂子,先把药喝了吧,这是哥开的退烧药,喝了以后烧退了,再出去找。”
“警察发了协查通告,车站几个地方都有民警拿着晓晓的照片在排查,万一真是被人拐走,警察肯定能拦下来。”张姐语气笃定,但其实心虚的很。
她是听民警说,一般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是被人贩子抓走。
张姐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贩卖儿童,而是把那些人把晓晓当成少女卖了。
晓晓过几个月才满12周岁,但她已经快一米六高,虽然一脸稚气,但练游泳后身材修长,骨肉匀称,乍看之下,真以为有十五六岁了。
张姐想到晓晓可能面临的遭遇,心脏一阵抽抽,又惊又疼。
家里几个孩子,她最喜欢大大咧咧的晓晓,虽然她比不上双胞胎那么聪明,但心思纯净良善,再没比她更好的孩子了,根本不能想像她遭受一点点罪。
正当林有珍劝江梨喝药的时候,大门“咚咚咚”被人敲响,林有珍还没有反应过来,江梨先一步冲到门口,一把将门拉开。
门外站着关宇。
江梨一脸失望。
关宇是一口气跑上来的,还有些气喘吁吁,他把一个信封递过去,“江姨,刚才我们在楼下玩,附近有个小孩子过来给我们这封信,说是有人让他转交,让我们送给16栋2单位302室。”
这是自己家门牌。
江梨一把夺过信,看着信封上只写了歪歪扭扭的三个字——江梨收!
她手顿时颤抖起来,一时不敢拆开那个信封。
张姐她们也都出来,看见江梨手上的信封,有些奇怪地问,“谁写的信?怎么没有贴邮票?”
江梨深吸一口气,让手稳住,一把撕开信封。
待她展开那张信纸上用红漆写的字时,张姐她们顿时惊慌的呼叫出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