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也不需要江梨提问,伍萍自己就开始倾诉起来,或许真的觉得只有江梨的立场,才能懂她的心情。
“我和老关在一起的时候,他就说过不打算再要孩子,他家老太太也是,把关宇当宝贝一样,生怕我有了自己孩子会亏待她大孙子,但我意外有了,能怎么办,这也是一条无辜的小生命。”伍萍又擦了擦眼角。
“做后妈不容易,我想你应该也能体会我的心情,林医生两个孩子,看着还算听话的,不过应该也没少给你惹麻烦吧,更不用说我们家里那个关宇。
这孩子真的被我婆婆给宠坏了,不仅没礼貌,还喜欢撒谎,我对他够尽心尽力了吧,结果他还经常和老关告状,说我对他不好,这回老太太从老家过来,他又和他奶奶挑拨起来,老太太真的就信了他的话,和我吵了好几天。”
江梨挺圆滑的一个人,对着她,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笑笑宽慰道:“你现在有了身孕,一切以身体为重,少思少想。”
伍萍点点头,“是的,我要好好养胎,不能被那孩子气倒,老关已经有一个儿子,也不是很在乎我肚子里的这个,他只有我这个妈妈疼了。”
她还提醒江梨:“我原先以为你们家那个张姐,是来投靠你们的亲戚,想在省城找活干,没想到她是你们请的保姆。”
江梨道:“她是我们老家的一个亲戚,我们正好缺人手,她过来帮一阵子。”
伍萍摇头道:“你啊,心也真大,那个张姐年纪才三十来岁吧,你请人也要请个年纪大一点的,你自己经常不在家,留她和林医生在家里,两个人进进出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容易出事!真闹出点什么来的时候,你后悔就晚了!”
江梨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没想到伍萍还能想到这里去,“如果男人这么容易被人勾走,那问题越早出现越好,我有钱有貌,正好再换个更年轻英俊的。”
这下轮到伍萍愣住了,她尴尬的笑了笑,“你真爱开玩笑。”
孩子们放寒假,双胞胎去外公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江梨带着江晓晓去少年宫打羽毛球,还要每隔几天去一次游泳馆游泳。
现在冬天游泳馆里面温度低,虽然训练的地方烧了锅炉,但江梨还是担心江晓晓着凉,如果不是吴教练盯着,她可能会等天气转暖才让她去。
林麦冬放假后也没有马上回去,去上海玩了一趟,接着又去了首都,她是快过年的时候,回到省城,和江梨他们汇合一块回老家。
几个孩子听她说天安门和升国旗,眼睛里面都冒着星光,都说也要去北京玩,去看毛爷爷,江梨答应明年暑假的时候带他们去。
这次过年,他们没有再挤火车,江梨和林川柏轮流开着桑塔纳过去,开开停停,花了快二十个小时才到家,正常十三四个小时车程就可以,他们为了安全,不仅开的慢,路上一有停靠站就停下来休息。
车子开进白石街的时候,又引起一阵轰动。
林母知道他们买了车,但真见到车子的时候,才相信这事,一路过来车子沾了不少泥泞,林母拎着一桶桶的水出去,用毛巾一点点把车子擦得锃亮。
林父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守着,生怕街上的孩子爬到车上把车子压坏了,或把车子给划花了。
他还让林川柏载着他去县城绕一圈,再在电影院门口放他下来,林川柏知道他爹是想炫耀一番,有点无奈,只是带着他出去转圈时,街上围了许多孩子,顺便也把他们捎上了。
孩子们回来后都很激动,说自己坐上小汽车了。
江晓晓回到老家后也特别兴奋,和街上的小伙伴们疯跑,都顾不上回家。
她还在省城给蒋潇潇买了一个花仙子的铅笔盒,去找她的时候,却看到蒋潇潇家门口被贴了封条,邻居说他们不在家。
林母告诉江梨他们,“前段时间,县师范学校有个女学生,在回家路上,被几个小流氓拖走糟蹋了,这些杀千万的,死一万次都不够。
后来公安查到,这几个小流氓经常在路口那家录像厅看录像,前段时间查抄了他们那个地方,蒋家那个儿子也被治安拘留了,说是‘传播□□物品罪’,听说他们录像厅放一些不正经的东西,那些小流氓就是看了那些不要脸的录像,才起了歹心。
他们那个录像厅,一天到晚去的都是些吊儿啷当不干正事的小青年,大家都说迟早都得出事,果然就出事了。”
江晓晓要送给蒋潇潇的那个铅笔盒,直到她回省城以前,都没能给她,只能放在林母处,让她转交。
这次过年,林兴杰没有回来,倒是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让林母过完年带林珊珊去广州玩,林母根本不想搭理他这话茬,问他和陈玉珠夫妻俩到底怎么样,就这样拖着,家不像家?
林兴杰敷衍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林母这半年里,去学校看过林珊珊几次,给她送吃的,又给她偷偷塞了一些零花钱,问她和妈妈过得怎么样。
林珊珊都是不说话,林母看着她沉默的样子,和小时候判若两人,心疼得不行,告诉她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回去找自己,自己一定会帮她的。
林母告诉她,她爸爸打电话回来,让她去广州玩,林珊珊犹豫一会儿,林母说,如果她想去看爸爸,自己就带她去。
林珊珊说,她要回去问一下妈妈。
林母小时候和她娘从外地一路讨饭来到县城,在这里落脚后,后半辈子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如果让她自己带着林珊珊去广州,她还有些惶恐,怕出门走丢,她是想让孙女去见见儿子,顺便也可以看看儿子在那边到底干什么,真不行硬拉也要把他拉回来。
她还想着和小女儿商量,趁她还没开学,陪自己和珊珊走一趟,她是大学生,有她带路林母也放心。
谁知当天晚上陈玉珠就找来了,告诉林母,“珊珊不去广州,你挑唆她去那边是什么意思?林兴杰在那里找了女人,你带她过去认后妈吗?除非我死了,我才会让我女儿去见那女人!”
她发了一通脾气后就走了,林母坐在药铺里气得捶胸。
过完春节,江梨把该走的亲戚走了,把要拜访的人也都拜访了一遍,就打算回省城了。
林川柏为了等他们一块上去,和医院那边请了一周的假,等他们快出发的时候,传来林母的亲娘,也就是林川柏的外婆没了,既然在家里,就得参加完丧礼才能走。
林川柏他们和外婆家没有来往,林母倒是有些人情上走动。
她知道她娘去年中风瘫了,她还去看过两回,老太太见到她过来,直掉眼泪,嘴巴歪着,呜呜啊啊说不清楚话。
林母看着她那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帮着她擦洗了身体,又留了钱给她,没想到在床上躺了不到一年人就没了。
丧礼办的也很简陋,没有停灵,直接把人拉去墓地封葬了。
林母看着她娘穿的还是以前的旧衣服,一身寿衣也没给她准备,有些不忍,但她毕竟是外人,她亲娘后嫁的丈夫、子女、儿媳女婿都在,也轮不到她说话。
等送葬回来,他们也没有摆席,只做了几脸盆的长寿面招待亲友。
江梨都看不下去,她觉得丧礼大操大办没必要,但是这么简陋,又有些过份。
他们这些亲友过来,还都送上了丰厚的葬仪白包,别人办丧礼是要亏钱欠债,他们倒是能赚上一笔了。
他们也没有留下来吃那一碗清水煮长寿命,带着精神不济的林母直接走了。
林川柏开车,林母坐在后座,靠在大女儿林佩兰的肩头抹眼泪,“她活着的时候,被她婆婆磋磨,也没过上好日子,后来她自己有了儿媳妇,把以前在婆婆那里受过的罪,都发作在儿媳妇身上,她瘫了以后走得那么快,也都是自己种下的果,我上次去给她擦洗,发现她身上都是掐伤,遭了不少罪,走了也好,少受点苦。”
林佩兰握着林母的手安慰,“她这也是解脱了。”
林母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亲娘过世的影响,对找上门来的‘婶娘’,也能心平气和的说话了。
‘婶娘’的那个孙子,又因为偷窃被抓进去,这已经是二进宫了,他们家在附近名声也臭了,‘婶娘’现在出门都躲躲闪闪不怎么敢抬头。
等到林川柏他们回来,她还拎着半篮子五香干过来,要送给孩子们吃。
正好是过年那几天,林川柏给她包了一百块钱过年红包,她喜滋滋的收下,回去和人说,自己亲孙子,现在是省城大医院的医生,孙媳妇开厂子,还买了小汽车,对她又很孝顺,过年回来还记得给她包红包……
八七年下半年开始,物价开始上涨,到了八八年,物价不仅没稳定,上涨趋势更明显。
江梨年后回到省城,每天关注报纸新闻,考虑后,果断通知老家的几个作坊,多备原材料。
她这里也腾出大笔现金出来囤积内衣面料和打火机配件,也没忘了让饭店多备一些能储存的米面粮油。
“我和老关在一起的时候,他就说过不打算再要孩子,他家老太太也是,把关宇当宝贝一样,生怕我有了自己孩子会亏待她大孙子,但我意外有了,能怎么办,这也是一条无辜的小生命。”伍萍又擦了擦眼角。
“做后妈不容易,我想你应该也能体会我的心情,林医生两个孩子,看着还算听话的,不过应该也没少给你惹麻烦吧,更不用说我们家里那个关宇。
这孩子真的被我婆婆给宠坏了,不仅没礼貌,还喜欢撒谎,我对他够尽心尽力了吧,结果他还经常和老关告状,说我对他不好,这回老太太从老家过来,他又和他奶奶挑拨起来,老太太真的就信了他的话,和我吵了好几天。”
江梨挺圆滑的一个人,对着她,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笑笑宽慰道:“你现在有了身孕,一切以身体为重,少思少想。”
伍萍点点头,“是的,我要好好养胎,不能被那孩子气倒,老关已经有一个儿子,也不是很在乎我肚子里的这个,他只有我这个妈妈疼了。”
她还提醒江梨:“我原先以为你们家那个张姐,是来投靠你们的亲戚,想在省城找活干,没想到她是你们请的保姆。”
江梨道:“她是我们老家的一个亲戚,我们正好缺人手,她过来帮一阵子。”
伍萍摇头道:“你啊,心也真大,那个张姐年纪才三十来岁吧,你请人也要请个年纪大一点的,你自己经常不在家,留她和林医生在家里,两个人进进出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容易出事!真闹出点什么来的时候,你后悔就晚了!”
江梨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没想到伍萍还能想到这里去,“如果男人这么容易被人勾走,那问题越早出现越好,我有钱有貌,正好再换个更年轻英俊的。”
这下轮到伍萍愣住了,她尴尬的笑了笑,“你真爱开玩笑。”
孩子们放寒假,双胞胎去外公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江梨带着江晓晓去少年宫打羽毛球,还要每隔几天去一次游泳馆游泳。
现在冬天游泳馆里面温度低,虽然训练的地方烧了锅炉,但江梨还是担心江晓晓着凉,如果不是吴教练盯着,她可能会等天气转暖才让她去。
林麦冬放假后也没有马上回去,去上海玩了一趟,接着又去了首都,她是快过年的时候,回到省城,和江梨他们汇合一块回老家。
几个孩子听她说天安门和升国旗,眼睛里面都冒着星光,都说也要去北京玩,去看毛爷爷,江梨答应明年暑假的时候带他们去。
这次过年,他们没有再挤火车,江梨和林川柏轮流开着桑塔纳过去,开开停停,花了快二十个小时才到家,正常十三四个小时车程就可以,他们为了安全,不仅开的慢,路上一有停靠站就停下来休息。
车子开进白石街的时候,又引起一阵轰动。
林母知道他们买了车,但真见到车子的时候,才相信这事,一路过来车子沾了不少泥泞,林母拎着一桶桶的水出去,用毛巾一点点把车子擦得锃亮。
林父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守着,生怕街上的孩子爬到车上把车子压坏了,或把车子给划花了。
他还让林川柏载着他去县城绕一圈,再在电影院门口放他下来,林川柏知道他爹是想炫耀一番,有点无奈,只是带着他出去转圈时,街上围了许多孩子,顺便也把他们捎上了。
孩子们回来后都很激动,说自己坐上小汽车了。
江晓晓回到老家后也特别兴奋,和街上的小伙伴们疯跑,都顾不上回家。
她还在省城给蒋潇潇买了一个花仙子的铅笔盒,去找她的时候,却看到蒋潇潇家门口被贴了封条,邻居说他们不在家。
林母告诉江梨他们,“前段时间,县师范学校有个女学生,在回家路上,被几个小流氓拖走糟蹋了,这些杀千万的,死一万次都不够。
后来公安查到,这几个小流氓经常在路口那家录像厅看录像,前段时间查抄了他们那个地方,蒋家那个儿子也被治安拘留了,说是‘传播□□物品罪’,听说他们录像厅放一些不正经的东西,那些小流氓就是看了那些不要脸的录像,才起了歹心。
他们那个录像厅,一天到晚去的都是些吊儿啷当不干正事的小青年,大家都说迟早都得出事,果然就出事了。”
江晓晓要送给蒋潇潇的那个铅笔盒,直到她回省城以前,都没能给她,只能放在林母处,让她转交。
这次过年,林兴杰没有回来,倒是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让林母过完年带林珊珊去广州玩,林母根本不想搭理他这话茬,问他和陈玉珠夫妻俩到底怎么样,就这样拖着,家不像家?
林兴杰敷衍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林母这半年里,去学校看过林珊珊几次,给她送吃的,又给她偷偷塞了一些零花钱,问她和妈妈过得怎么样。
林珊珊都是不说话,林母看着她沉默的样子,和小时候判若两人,心疼得不行,告诉她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回去找自己,自己一定会帮她的。
林母告诉她,她爸爸打电话回来,让她去广州玩,林珊珊犹豫一会儿,林母说,如果她想去看爸爸,自己就带她去。
林珊珊说,她要回去问一下妈妈。
林母小时候和她娘从外地一路讨饭来到县城,在这里落脚后,后半辈子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如果让她自己带着林珊珊去广州,她还有些惶恐,怕出门走丢,她是想让孙女去见见儿子,顺便也可以看看儿子在那边到底干什么,真不行硬拉也要把他拉回来。
她还想着和小女儿商量,趁她还没开学,陪自己和珊珊走一趟,她是大学生,有她带路林母也放心。
谁知当天晚上陈玉珠就找来了,告诉林母,“珊珊不去广州,你挑唆她去那边是什么意思?林兴杰在那里找了女人,你带她过去认后妈吗?除非我死了,我才会让我女儿去见那女人!”
她发了一通脾气后就走了,林母坐在药铺里气得捶胸。
过完春节,江梨把该走的亲戚走了,把要拜访的人也都拜访了一遍,就打算回省城了。
林川柏为了等他们一块上去,和医院那边请了一周的假,等他们快出发的时候,传来林母的亲娘,也就是林川柏的外婆没了,既然在家里,就得参加完丧礼才能走。
林川柏他们和外婆家没有来往,林母倒是有些人情上走动。
她知道她娘去年中风瘫了,她还去看过两回,老太太见到她过来,直掉眼泪,嘴巴歪着,呜呜啊啊说不清楚话。
林母看着她那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帮着她擦洗了身体,又留了钱给她,没想到在床上躺了不到一年人就没了。
丧礼办的也很简陋,没有停灵,直接把人拉去墓地封葬了。
林母看着她娘穿的还是以前的旧衣服,一身寿衣也没给她准备,有些不忍,但她毕竟是外人,她亲娘后嫁的丈夫、子女、儿媳女婿都在,也轮不到她说话。
等送葬回来,他们也没有摆席,只做了几脸盆的长寿面招待亲友。
江梨都看不下去,她觉得丧礼大操大办没必要,但是这么简陋,又有些过份。
他们这些亲友过来,还都送上了丰厚的葬仪白包,别人办丧礼是要亏钱欠债,他们倒是能赚上一笔了。
他们也没有留下来吃那一碗清水煮长寿命,带着精神不济的林母直接走了。
林川柏开车,林母坐在后座,靠在大女儿林佩兰的肩头抹眼泪,“她活着的时候,被她婆婆磋磨,也没过上好日子,后来她自己有了儿媳妇,把以前在婆婆那里受过的罪,都发作在儿媳妇身上,她瘫了以后走得那么快,也都是自己种下的果,我上次去给她擦洗,发现她身上都是掐伤,遭了不少罪,走了也好,少受点苦。”
林佩兰握着林母的手安慰,“她这也是解脱了。”
林母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亲娘过世的影响,对找上门来的‘婶娘’,也能心平气和的说话了。
‘婶娘’的那个孙子,又因为偷窃被抓进去,这已经是二进宫了,他们家在附近名声也臭了,‘婶娘’现在出门都躲躲闪闪不怎么敢抬头。
等到林川柏他们回来,她还拎着半篮子五香干过来,要送给孩子们吃。
正好是过年那几天,林川柏给她包了一百块钱过年红包,她喜滋滋的收下,回去和人说,自己亲孙子,现在是省城大医院的医生,孙媳妇开厂子,还买了小汽车,对她又很孝顺,过年回来还记得给她包红包……
八七年下半年开始,物价开始上涨,到了八八年,物价不仅没稳定,上涨趋势更明显。
江梨年后回到省城,每天关注报纸新闻,考虑后,果断通知老家的几个作坊,多备原材料。
她这里也腾出大笔现金出来囤积内衣面料和打火机配件,也没忘了让饭店多备一些能储存的米面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