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后来在‘下海’大潮来临的时候,他果断放弃了铁饭碗,被私营企业高薪聘请去做了技术总工。
  江梨自从把两款打火机的样品发出去后,无一例外,纷纷接到了那些供销员的订单,特别是塑料打火机,有个专跑义乌市场的供销员,直接下了五万个打火机的订单,这可算挺有魄力了,主要是江梨沿用内衣的销售策略,同意他先付订金,货到再结尾款,而且卖不掉可以退货。
  而这个供销员之所以直接下了这么大量的订单,除了塑料打火机的质量得到了他的认可,也是出于他对义乌市场的进货能力有所了解,更加上前车之鉴,他担心下手晚了,江梨这边产量跟不上,他会眼睁睁看着别人把这钱给赚走了。
  除了义乌这个供销员,还有一个专门跑东北的供销员,他是正好回乡时,在江梨饭店发现了这两款打火机,打听到正是苍平本地的产品,直接找上江梨,也下了两万个打火机的订单,这两万个,里面一万九千个都是塑料打火机,另外一千个才是金属打火机。
  江梨树之前还担心打火机的销量,她妹妹还没发力,这边光是原渠道上发过来的订单,就已经让打火机厂生产有些捉襟见肘了。
  还好现在订量都集中在塑料打火机上,这个产能是可以无限提高的,各个零配件厂供货充足,只要多找些人手组装,日产量几万个都可以,不像金属打火机,受设备产能所限,除了再购进新设备,否则产能再也提高不了。
  附近村子里的年轻妇人和小伙子,经过简单考核,抢着来厂里干组装,有些甚至还要托亲戚说情,江梨树每天都遇到上门来问,可不可以来干活的。
  他在打火机厂旁边另搭建了一幢简易房屋,摆上几条长桌,桌上摆满了零配件,旁边围着的都是干组装的零工,三人组队日均组装4500到6000个,单人人工成本在0.002元,他们每个人每天可以分到3到4元左右,一个月就能有九十到一百多。
  这对除种地外没有其他收入的农村人员来说,是很大的一笔收入,甚至是城镇居民,如果是闲赋在家里的,也都会想来接这个零工做的。
  江梨树每天要盯着金属打火机那边的生产,又要盯着塑料打火机这边的组装,忙得焦头烂额,终于他受不了,也把自己婆娘拖下水,让她把工作辞了过来帮忙。
  江父现在对于子女一个个把铁饭碗扔了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知道女儿投了他几辈子挣不回来的钱在打火机上面,亏个零头,都能抵得上他一辈子工资,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这本钱挣回来。
  他原先想的就是不能让这胆子大到冒烟的女儿把钱亏了,没想到打火机销量这么好,他又心生希冀,想着不会又给赚回来十几万吧?
  只能说江父还是不敢想。
  江梨在厂子里接了电话线,现在大嫂的表妹专门负责接电话,记录各地订货要求和回答各种咨询。
  江梨把打火机生产这一块交给大哥夫妻俩,她则‘不务正业’,去苍平县附近各个村镇认亲戚去了。
  金属打火机生产出来后,江梨第一时间也发给了王宏利,他已经离开国内,暂时还没能接到他的回复,江梨现在的认亲戚,专门就是去认那些华侨‘亲戚’的。
  她先打听哪个地方有华侨回来,再通过七拐八拐的关系,过去参加他们团圆宴、祭祖、建祠堂、修庙宇的酒席。
  当然还要带上她自己产的打火机。
  这些华侨,有些是做服装和皮革加工批发的、有些是开杂货店的、还有开餐馆和食品加工的,主要以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居多。
  江梨这个‘远亲’只要到了现场,总是有办法和他们套上关系。
  江梨听二嫂说起,她作坊所在的那个贫困县,下面有个郑姓为主的村子,出了最多的华侨,当年估计是一起出去的,前不久纷纷捐钱给村子建郑氏祠堂,最近祠堂落成,他们都要回乡参加落成仪式,据说远到外省的郑氏族人都通知到了,都要回来参观吃席。
  江梨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二嫂管的作坊正好有郑氏工人,江梨就通过他的关系也弄到了村里的一份请柬,当日就去参加郑氏祠堂落成仪式。
  她到的时候,郑氏族人也出面热情地接待了她,毕竟江梨也在捐款名单里,她一次捐了五百,是除华侨外捐得最多的人了,多到村里人不在意她到底是姓什么的,是哪一字辈的后代子孙。
  那日除了热闹的舞龙舞狮仪式,还有酒桌上交杯换盏的叙旧忆往昔,这次的酒宴,让村里的那些年轻人心思浮动,也想着想办法出去淘金。
  江梨也是有所收获,她带过去的打火机,果然引起那些华侨的兴趣,这些华侨里面虽然没有什么大商人,能在陌生的异国他乡立住脚,他们绝对是有一定眼光和能力的。
  打火机在海外不是稀罕物品,高端市场暂且不论,中低端市场,就有台省和香港仿制的朗声打火机,价格在4-8美元区间,另外还有韩国廉价金属打火机,在2-4美元区间,以及东南亚本土低端金属或塑料款,价格1-3美元区间。
  江梨拿出来的金属打火机,仿制的是朗声售价80-150美元区间的中高端款的打火机,虽然做工不够精致,细节处有差距,但是外观接近——锌合金加电镀工艺仿黄铜材料质,再加上具有朗声特有的打开后的“叮——”的脆响,以及压电陶瓷点火技术和防火罩设计,比台省和香港仿的朗声低端煤油火石点火的打火机要好上许多,那些打火机声音更不行,打开只有“喀哒”杂声,和原版清脆干净的鸣声没比,也比不上江梨这款打火机的声音。
  但是江梨给报的价格比他们更低,只要10元人民币,相当于4美元不到,这价格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这些华侨对于低价的慎州仿制打火机,都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像在意大利开小商品店和东南亚开餐馆的华侨,直接向江梨下单了打火机,打算在自己店里试销。
  这些华侨身边都带着限额的五千元外汇和一定的数量的侨汇券,虽然现在国家严令禁止私下的外汇交易,但江梨向他们出售打火机的时候,部份是用1侨汇券=1.5元人民币结算,还有些隐秘的以他们带回来的外汇美元结算。
  这些华侨回去后,再向她下订单,只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到时候不管创汇多少,给企业帐户都是按人民币结算,谁让国家外汇缺口大呢。
  企业想要申请外汇额度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申请难度也很大,江梨生产的这批金属打火机,都是采购的日本产的压电陶瓷片,都需要外汇。
  出于采购渠道的不稳定,她现在急需囤积一批压电陶瓷,且购买十万片以上的压电陶瓷,进货价也会有所优惠,为了控制成本,她只能私下从华侨处获得外汇。
  另外还有些华侨,倒是对价格更为低廉的塑料打火机更有兴趣,有个东南亚华侨开玩笑,说这个1元打火机,可以席卷海外市场,从他直接订购十万个打火机的决定来看,他对自己的预判十分有信心。
  十万个打火机以它低廉的1元价格,东南亚华侨只要两万多美元价格就能拿到,当然这还是官方汇率算的。
  江梨去了一趟郑氏族人的祠堂落成仪式,陆续从他们处接到的订单,就有二十几万个塑料打火机和五万多个金属打火机。
  江梨树原先担心的销售问题已经完全不是问题,现在产能才是让他头大的事。
  深市,施尚正与一帮朋友喝酒应酬,酒桌上大家谈的都是生意经,今天这里没有什么领导需要他们捧着,大家聊得还是比较尽兴。
  施尚正想起什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十几个打火机放在酒桌上,其他人纷纷好奇的拿过去观看,有人先出声道:“朗声?你从哪里搞来这么多,价格不便宜吧?”
  施尚正笑着道:“送你们的,每人两个。”
  施尚正一个朋友,当初引进过日本打火机设备想要生产仿制的余荣光,把玩手里的打火机,点了火,听着它的声响,再盖上盖子,仔细把打火机各个细节看了一遍,他道:“不是朗声,正版工艺比这个精致,是仿制品?”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打量手中的打火机,“确实和正品很像,再仔细一看,还是有差距,这仿得也不错,哪里做的?台省还是韩国那边的货?”
  “我老家的东西,我妹子自己在当地找人生产的。”施尚正得意地道。
  有人语气暧昧地调侃道:“什么妹子这么能干?”
  施尚正道:“有血缘的亲妹子,我说你们脑子里别整天瞎琢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说你们慎州人脑子真是灵光,见到什么仿什么,都已经形成规模了,在小商品这一块,我看都已经占了全国大半市场了。”
  “这个打火机售价多少?”有人感兴趣地问道。
  施尚正让他们猜。
  余荣光自己就曾经想过仿制,对这一块还是有所了解,他看着打火机道:“这个售价可以订到二十到三十元区间,成本的话,我估计是在4块到7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