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几个孩子拿出手指头比划一会儿,有一半人能答对。
  小学哥又问了一道自己也做不出来的题目,“12加13等于多少?”
  双位数的问题,把所有人问住了,手指头明显不够用。
  “25。”星星举手,大声道。
  马上有人问小学哥:“对不对?他说的对不对?”
  小学哥也不知道,又跑回去,拿出他的数学工具——一盒火柴,一群孩子趴在地上,看着他拿出火柴数起来,最后发现真的是25。
  星星兴奋地跳着喊道:“我是一休哥了,我是一休哥了!”
  孩子们当然还是不服气,“一休哥是小和尚,没有头发,你不是!”
  最后因角色分配不均,游戏没办法继续下去。
  第二天林川柏先起来,自己洗漱好以后,就去叫孩子们起床,结果发现星星顶着一头狗啃一样的头发,正迷迷糊糊的揉着眼睛。
  林川柏吓一跳,问清楚情况才知道,他想要和一休一样的光头,江晓晓自告奋勇,偷拿了剪刀,帮他剪的——
  江晓晓为了获得他的信任,说自己给家里的老猫剪过毛,她没说老猫身上被剪得东缺一块西少一撮,丑得很。
  江晓浇被江梨教训了一顿,因为她乱拿剪刀,接下来一周都不能吃零食了。
  林母扒拉着星星的脑袋看,惋惜道:“如果是夏天,剃个光头也凉快,现在天都凉起来了……”
  星星照了镜子后,被自己丑哭,还念念不忘,“我要和一休哥一样,我不要头发。”
  林川柏拍板,“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带他去把头发剃了吧。”还省得三头两头给他洗头,每天洗脸的时候顺带用毛巾擦一擦就行了。
  星星从理发店里出来,从一个漂亮的小帅哥,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和尚,他摸着自己的光溜溜的脑袋,十分新鲜,一路上嘴里念念叨叨,学着一休的动作。
  他以为自己以后就是白石街上当之无愧的一休哥了,结果当天街上就多了好几个小光头……
  不知道是不是上次用算术题选一休的启发,后来这些孩子都玩上考算术的游戏,当然他们依旧不喜欢大人考他们,而是每人带着一盒火柴相互较量,比谁用火柴更快算出答案。
  江晓晓对于这个游戏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她从一数到十都费劲,江梨教了很久,她也只能数到五,六永远搞消失,到七这里就彻底卡壳。
  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大部份也只能数到十,所以即使带着火柴,他们也算不出十以上的加减。
  这种情况下,愈发显出双胞胎的聪明,星星不用数火柴,大家只要报出数字,他就能马上算出来,后来孩子们乱报一通,他们只是出题目,自己也没有答案,也没人知道星星算得对不对,但星星的表现还是给这些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还有月月,她跟着电视机里面学,就能把《聪明的一休》拗口的日文主题曲从头唱到尾。
  陈玉珠就很羡慕,也拉着林珊珊要考她算术,林珊珊仰首望天,紧抿着嘴巴就是不回答。
  陈玉珠气急,“你都上一年级了,怎么连上幼儿园的弟弟都不如,问你7加8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
  这边江梨拿了算盘出来,一边考星星,一边她还要拨算盘才知道答案,没想到问了几个,星星都算对了。
  江梨高兴的揉了揉他的脑袋,称赞道:“我们星星真聪明。”
  星星抿着嘴,脸上笑容既腼腆又有点雀跃。
  等到月月表演唱歌,虽然大家都听不懂日文,但觉得和动画片上唱的没差别,都拍手鼓掌。
  江梨忍不住问江晓晓会不会唱,江晓晓只会一句,“格的格的格的格的。”就没然后了。
  果然。
  她安慰自己,不要拿孩子比较,健康活泼就行。
  不过私下里,江梨也悄悄问过林川柏,说星星心算特别厉害,月月记忆力强,要不要针对性培养,以免把孩子耽误了。
  林川柏道:“他们这么小,还是开开心心多玩两年,不用刻意做什么安排。”
  ……
  江梨婚后大半精力都放在新家上面,饭店生意就有点顾不上,就在这段时间,饭店对面,也开了一家相等规模的餐饮店。
  对面新饭店开张后,对她这边生意肯定有一些影响,老客也被拉走了一些。
  江梨派人去暗访,才知道那家饭店和她打起价格战,菜肴价格比她这里低了百分之二十,这对客人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马师傅有些担心生意会被抢走,问江梨他们是不是也要降价?
  江梨考虑后决定价格不变,价格一旦降下去,就不好再涨,再说也会给老客留下不好印象,觉得她饭店的利润空间很大,菜肴价格虚高。
  江梨坚持不降价,在客人流失大半,心态差点稳不住时,客人一时间,又全都回来了。
  原来对面的饭店最开始还是能保证菜品质量,后来客人多了,钱却没多赚,就开始压缩原材料成品,买的水产海鲜就都不新鲜,猪肉也掺了老母猪的肉在卖,客人吃了几回不满意,肯定走人了。
  对面的老板见刚兴旺起来的生意一下子又冷清下去,便着急起来。
  开饭店的是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男的在后厨掌勺,老婆在前面招待客人,他们也是向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才开起这家饭店的。
  老板娘烫着泡面卷的短发,嘴唇涂得红红的,穿着小一号的衣服,把腰上赘肉勒出一圈来,下午饭店没客人的时候,就抓一把瓜子在手里,一边吐着瓜子皮,一边上江梨的饭店来聊天。
  她跟江梨打听衣服哪买的,头发哪里做的,水产哪里进的,又说自己某某亲戚是县里大领导,东拉西扯个没完。
  江梨随口敷衍着。
  对方见江梨态度不冷不热的,问十句,没一句是诚心回答的,就没趣地撇了撇嘴走人了。
  街上饭店不可能只开他们两家,消费者在增加,饭店也会越开越多,江梨就想着,如何能保持自家饭店的优势。
  她交待马师傅,在菜品这一块一定要严格把关,她自己又开始琢磨起拓宽客户的渠道了。
  正好老同学黄秋霞要结婚了,两家人都是住单位楼房,不像农村或是县里住平房有空地的,可以在家摆酒。
  以前这些单位里的人结婚,直接就在单位食堂办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以后,群众对婚礼场地的要求就更高了。
  黄秋霞也是这个想法,她挺羡慕电视上那种热闹的婚礼场面。
  她来找江梨商量取经,江梨一拍脑门,想到了主意,“那就在我饭店里办!放心,肯定给你们布置的热闹喜庆,就当是帮我打广告,酒席只收你们成本价,不会让你们多花钱。”
  她正想着拓展客户,经老同学这么一提醒,正好想到可以接喜宴生意,结婚的、过寿的、升学的,都可以来她这里办酒啊,只要第一炮打得好,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有人来了。
  对于黄秋霞的婚礼,她上心程度不亚于新娘本人。
  她还特地陪黄秋霞去了市里进行一番大采购,陪她买衣服、鞋子、化妆品、头饰等等,又给自己店里采购了大量布置婚礼现场的物品。
  黄秋霞见她为了布置婚礼场地买了那么多东西,大把钱撒出去了,都替同学心疼,“你买这么老些东西,就为了在我结婚当天布置用的?多浪费啊。”
  “这些以后还可以重复使用。”江梨道。
  她打定主意要接婚宴酒席,这次是个尝试。最主要也是自己最好朋友结婚,她也想尽力帮她办一场难忘的婚礼,让她没有遗憾。
  第31章 小猫黄秋霞……
  黄秋霞的这场婚礼举行完,江梨也跟着累得瘦了两斤,不过效果却是非常好。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先到,站在饭店门口一圈红色的气球拱门下迎宾,江梨还充当照相师,为新人和亲朋在门口留影。
  当前大家拍照的机会不多,好多亲友来了以后,都在门口滞留一会儿,就为了整理好衣衫头发,排队跟新人留张纪念照片。
  虽然胶卷和冲洗相片也要花不少钱,但这笔开支是卢医生和男方长辈都很支持的,他们觉得可以多洗一张出来送给亲友,就当是回礼的一部份。
  这是时髦又体面的事。
  今天饭店的过道中间特地空出来一条通道,上面铺上了红毯,墙面四周到处布置了花朵、彩球和红绸,吊顶上飘垂着彩色丝带,显得十分的喜庆。
  婚礼仪式进行时,有专人负责播放婚礼歌曲,新娘和伴娘队跟随着音乐声进来,在众人掌声和注视中,伴娘停在两边,新娘朝圆台上等候的新郎走去,然后由司仪开始,接着主持婚礼的进行……
  江梨除了拍照,还要盯着厨房上菜,帮忙解决宾客临时出现的问题,忙得脚不沾地,她今天为了漂亮,还穿了一双高跟鞋,脚皮早就已经磨破了。
  看着老同学幸福甜蜜的样子,她觉得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