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现在,辞盈光明正大地看,光明正大的想念。
对自己诚实,是她这些年来学会的最深的一课。
七月中旬时,漠北变得很热,看着似大旱的前兆。
辞盈一边派人观察着天气,一边安排人做好准备。
后面一连一个月,漠北都没有下过雨。
辞盈吩咐下面的人注意百姓情况,又同安淮,定阳几处商议能否打通相隔的山,引流至漠北暂缓干旱。
几经周旋,总算没有出大的差错。
开私库,察民情,辞盈没有宣传自己做的事情,却被燕季大肆宣扬了出去,辞盈听着甚至有夸大的程度。
后来,民间越传越离谱,辞盈几次想要暗中阻扰,却被燕季拦住了。
燕季认真看着她说:“做了好事就要说,且不说我没觉得夸大,就是有一点夸大的成分在,辞盈,夸大总比污蔑好。”
“那么多什么都不做的人都承受了美名,我们真的做了如何受不起一声赞叹。”
辞盈很难得觉得燕季说的对。
甚至开始反省自己。
悲观像是被岁月刻入了她的骨髓,辞盈明明觉得自己也还没有变老,心却变了,她很久以前就想不起年少的很多东西,如今也在渐而忘记。
从前的辞盈大抵不会像她这样,那个坐在墙头眺望远方嘴里说着“自由”的辞盈大抵不会拥有如此多无形的枷锁,辞盈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开始习惯性斟酌每一步。
当然,这也称之为成长。
燕季在辞盈身前翻着书,辞盈最近又听泠月说了一些燕季的追人小故事,想着想着辞盈就笑了起来,眼泪落下的时候,她抬手抹去。
人们总是将这种东西称之为长大。
辞盈没有觉得长大哪里不好,一路走来,她在失去,却也在得到。
那些属于她生命的消逝,属于她生命的到来,命运的手之下,循环往复。
亦或者她也对抗过命运,她的攀爬,她的退缩,她的勇敢,她的懦弱,那么多那么多过往,一点点组成现在的她。
现在,她不会推着病弱的小姐走到墙边去看根本看不见的远方,也不再谈着自由做着何日去江南的美梦,她儿时总幻想着同小姐日后的时光,可原来人是可以没有以后的。
辞盈常常觉得,她后来的一生是从小姐死的那日开始的。
往后余生,她总是无数次地想起那日小姐安静的脸。
她的勇敢,无畏,也就从那一日开始消耗。
她看着燕季,心里短暂地生出羡慕。
即便燕季在一些事情上不算敏锐,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心。
但也只是很短暂很短暂的一瞬。
辞盈不算满意现在的一切,却学会了接受。
她无法挽救太多人的生命,于是学会了珍惜。
珍惜现有的,现下的一切。
也珍惜这个终将被以后的辞盈怀念的自己。
八月尾声时,漠北终于下起了雨,辞盈站在窗前,能听见能遥远的欢呼声,她也笑了,然后是眼泪,泠月从一旁抱住辞盈,比她平日都要逾矩一些。
辞盈将头靠在泠月肩头,短暂地。
两个人共同看着窗外的雨,泠月笑着说:“主子,明年庄稼地里能有收成了。”
辞盈点头,两个人笑着笑着,就都泪流满面。
大旱时,她们一同下乡,一同去田里看发硬的土地和农民枯裂的双手,那日回来,两个人都很沉默,燕府精细的米饭让她们揣揣难安,即便做了很多事情,如若一直不下雨都还是前功尽弃。
烈日拷打着肉身和灵魂。
幸好。
下雨了,通水路的事情却也不能耽搁,漠北太容易干旱,这两年都已经算雨水连绵,等到老天不给饭吃的年岁,荒年穷恶。
十月到十一月,辞盈大多数时候都在忙这件事情。
她起初没有想过自己会留在漠北这么久,她所做的一切都处于责任。
原本当初就是为了解决宇文舒的威胁所以要恢复身份拿到兵符,这背后所蕴含的责任辞盈也就一起担下,她原本想解决完宇文舒后再看日后该如何规划,但人生没有那么多提前规划好的事情,总是一步推着一步。
十二月时,辞盈终于“闲暇”起来。
其实是大多数对外的事务被泠月和泠霜揽去了,燕家军那边由燕季负责,辞盈被几人按着强制休息,泠月说辞盈眼底下的乌青已经快比墨重。
辞盈被迫休假后,对着铜镜照了很久,都觉得泠月说的太夸大了。
是有些,但哪里就到了泠月口中那个地步。
看着镜子,辞盈就想起谢怀瑾。
当然不是只有此时此刻,是此时此刻她终于有时间想念他。
信件被她拿在手上,她得知谢怀瑾的身体一直在好转,听不见声音的那只耳朵九月时就能隐隐听见声音了,十一月时就和另一只耳朵无异了,但比起常人还是会差一些。
至于腿......
腿还是没有知觉,谢怀瑾每日坐在轮椅上,戏称轮椅比腿稍快一些。
辞盈很难想象谢怀瑾说这种笑话,很别扭,但谢怀瑾就是在信中讲了,辞盈也就是笑了。
笑着笑着,辞盈就趴在梳妆台上,身体也小幅度的抽动。
思念一个人,怎么也会落泪。
她很想见他那日,是除夕。
漠北的雪已经下了数日,堆得比人的腿还高。
大雪纷飞,街道上却还是人来人往,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每一家铺子的生意都很好,辞盈原本是打算过年去长安的,但是被漠北的事务缠住了,有些事情她暂时不放心交给燕季做。
于是只能留了下来。
谢怀瑾倒是说要来漠北,被辞盈拒绝了。
顾及他身体,即便再想念,辞盈也会拒绝。
她在信中写“来日方长”,走在大街上看见糖葫芦却又想起了谢怀瑾。
怎么时间又过去半年。
她买了一根糖葫芦,咬住糖衣时突然想到。
糖衣很甜,鲜红的一层,里面的果肉有些涩,比辞盈从前吃的都要苦一些,于是她吃得很慢,一直到要回府了都没有吃完。
泠月今日同泠霜一起出去了,辞盈的身边只有两个并不算熟悉的婢女和四个侍卫,她回到府之后便让几个人都下去了,将没有吃完的一颗糖葫芦放到干净的碟子里准备等会再吃。
她去了书房,左右也不用守岁,她想将过几日的事情提前做了。
才打开书房门,就闻见里面清淡的熏香,辞盈心里想的是大抵是泠霜回来了,她左右寻寻准备找泠霜时,推开门就看见了书桌前坐着轮椅的青年。
半年未见,青年的面色比从前好了一些。
君子如玉,略带的病气让青年像一块冰冷的白玉。
只是看见她,眼神就柔和起来,温柔地笑着看着辞盈。
辞盈眼睛顿时就红了,跑上前抱住青年,轻声道:“你怎么来了,这么远的路你身体怎么受得了,我不是说了我年后就会去看你......”
青年亲吻了一下她发丝,温声道:“总觉得,得有人陪你一起守岁。”
辞盈不说话了,只紧紧抱住人。
她以为她忍得住想念,毕竟他们从前分别的时间更长,更为煎熬,但等青年真的在她身前时,辞盈发现她完全忍不住。
她就是很想这个人。
像青年一封封信的末尾。
有人将想念说的含蓄。
有人附以哽咽的拥抱。
外面绽起烟花,照亮一层一层雪。
青年温柔望向辞盈的眼睛,一字一句将祝福说的缓慢:“辞盈,新年快乐。”
辞盈又将人抱住,彻底忍不住了。
她轻声哭着说:“我很快乐,谢怀瑾......”
如果爱人跋涉千山万水来见——
谢怀瑾望着辞盈,他坐在轮椅上,所以头需要稍稍仰起来。
他温声说:“我也很快乐。”
很久很久以前,辞盈就已跋涉千山万水。
他臣服于她的勇敢和包容,并由此沸腾自己本已枯朽的灵魂。
两个人相吻着,窗外是烟花,是雪地,屋内的融化的蜡烛,数不清的思念和哽咽的温暖。
......
隔日,辞盈才知道,徐云也来了。
昨日谢怀瑾先来了燕府,徐云则是去拜访了李军医。
谢怀瑾解释道:“徐大夫说她想出了一个法子,但能不能成功不知道,所以要去请教一下李大夫。”
辞盈心放下一些,但还是很担心谢怀瑾身体。
青年就温柔看着爱人把自己当瓷娃娃。
辞盈捏上来的力道都很轻。
脸被揉捏变形,青年无奈出声:“辞盈......”
辞盈哈哈大笑起来,其实也没这么好笑,但她很开心,开心到看着这个人就能笑出声。
她又捏了一下,青年先阻止不了,看她开心就随她去了。
对自己诚实,是她这些年来学会的最深的一课。
七月中旬时,漠北变得很热,看着似大旱的前兆。
辞盈一边派人观察着天气,一边安排人做好准备。
后面一连一个月,漠北都没有下过雨。
辞盈吩咐下面的人注意百姓情况,又同安淮,定阳几处商议能否打通相隔的山,引流至漠北暂缓干旱。
几经周旋,总算没有出大的差错。
开私库,察民情,辞盈没有宣传自己做的事情,却被燕季大肆宣扬了出去,辞盈听着甚至有夸大的程度。
后来,民间越传越离谱,辞盈几次想要暗中阻扰,却被燕季拦住了。
燕季认真看着她说:“做了好事就要说,且不说我没觉得夸大,就是有一点夸大的成分在,辞盈,夸大总比污蔑好。”
“那么多什么都不做的人都承受了美名,我们真的做了如何受不起一声赞叹。”
辞盈很难得觉得燕季说的对。
甚至开始反省自己。
悲观像是被岁月刻入了她的骨髓,辞盈明明觉得自己也还没有变老,心却变了,她很久以前就想不起年少的很多东西,如今也在渐而忘记。
从前的辞盈大抵不会像她这样,那个坐在墙头眺望远方嘴里说着“自由”的辞盈大抵不会拥有如此多无形的枷锁,辞盈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开始习惯性斟酌每一步。
当然,这也称之为成长。
燕季在辞盈身前翻着书,辞盈最近又听泠月说了一些燕季的追人小故事,想着想着辞盈就笑了起来,眼泪落下的时候,她抬手抹去。
人们总是将这种东西称之为长大。
辞盈没有觉得长大哪里不好,一路走来,她在失去,却也在得到。
那些属于她生命的消逝,属于她生命的到来,命运的手之下,循环往复。
亦或者她也对抗过命运,她的攀爬,她的退缩,她的勇敢,她的懦弱,那么多那么多过往,一点点组成现在的她。
现在,她不会推着病弱的小姐走到墙边去看根本看不见的远方,也不再谈着自由做着何日去江南的美梦,她儿时总幻想着同小姐日后的时光,可原来人是可以没有以后的。
辞盈常常觉得,她后来的一生是从小姐死的那日开始的。
往后余生,她总是无数次地想起那日小姐安静的脸。
她的勇敢,无畏,也就从那一日开始消耗。
她看着燕季,心里短暂地生出羡慕。
即便燕季在一些事情上不算敏锐,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心。
但也只是很短暂很短暂的一瞬。
辞盈不算满意现在的一切,却学会了接受。
她无法挽救太多人的生命,于是学会了珍惜。
珍惜现有的,现下的一切。
也珍惜这个终将被以后的辞盈怀念的自己。
八月尾声时,漠北终于下起了雨,辞盈站在窗前,能听见能遥远的欢呼声,她也笑了,然后是眼泪,泠月从一旁抱住辞盈,比她平日都要逾矩一些。
辞盈将头靠在泠月肩头,短暂地。
两个人共同看着窗外的雨,泠月笑着说:“主子,明年庄稼地里能有收成了。”
辞盈点头,两个人笑着笑着,就都泪流满面。
大旱时,她们一同下乡,一同去田里看发硬的土地和农民枯裂的双手,那日回来,两个人都很沉默,燕府精细的米饭让她们揣揣难安,即便做了很多事情,如若一直不下雨都还是前功尽弃。
烈日拷打着肉身和灵魂。
幸好。
下雨了,通水路的事情却也不能耽搁,漠北太容易干旱,这两年都已经算雨水连绵,等到老天不给饭吃的年岁,荒年穷恶。
十月到十一月,辞盈大多数时候都在忙这件事情。
她起初没有想过自己会留在漠北这么久,她所做的一切都处于责任。
原本当初就是为了解决宇文舒的威胁所以要恢复身份拿到兵符,这背后所蕴含的责任辞盈也就一起担下,她原本想解决完宇文舒后再看日后该如何规划,但人生没有那么多提前规划好的事情,总是一步推着一步。
十二月时,辞盈终于“闲暇”起来。
其实是大多数对外的事务被泠月和泠霜揽去了,燕家军那边由燕季负责,辞盈被几人按着强制休息,泠月说辞盈眼底下的乌青已经快比墨重。
辞盈被迫休假后,对着铜镜照了很久,都觉得泠月说的太夸大了。
是有些,但哪里就到了泠月口中那个地步。
看着镜子,辞盈就想起谢怀瑾。
当然不是只有此时此刻,是此时此刻她终于有时间想念他。
信件被她拿在手上,她得知谢怀瑾的身体一直在好转,听不见声音的那只耳朵九月时就能隐隐听见声音了,十一月时就和另一只耳朵无异了,但比起常人还是会差一些。
至于腿......
腿还是没有知觉,谢怀瑾每日坐在轮椅上,戏称轮椅比腿稍快一些。
辞盈很难想象谢怀瑾说这种笑话,很别扭,但谢怀瑾就是在信中讲了,辞盈也就是笑了。
笑着笑着,辞盈就趴在梳妆台上,身体也小幅度的抽动。
思念一个人,怎么也会落泪。
她很想见他那日,是除夕。
漠北的雪已经下了数日,堆得比人的腿还高。
大雪纷飞,街道上却还是人来人往,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每一家铺子的生意都很好,辞盈原本是打算过年去长安的,但是被漠北的事务缠住了,有些事情她暂时不放心交给燕季做。
于是只能留了下来。
谢怀瑾倒是说要来漠北,被辞盈拒绝了。
顾及他身体,即便再想念,辞盈也会拒绝。
她在信中写“来日方长”,走在大街上看见糖葫芦却又想起了谢怀瑾。
怎么时间又过去半年。
她买了一根糖葫芦,咬住糖衣时突然想到。
糖衣很甜,鲜红的一层,里面的果肉有些涩,比辞盈从前吃的都要苦一些,于是她吃得很慢,一直到要回府了都没有吃完。
泠月今日同泠霜一起出去了,辞盈的身边只有两个并不算熟悉的婢女和四个侍卫,她回到府之后便让几个人都下去了,将没有吃完的一颗糖葫芦放到干净的碟子里准备等会再吃。
她去了书房,左右也不用守岁,她想将过几日的事情提前做了。
才打开书房门,就闻见里面清淡的熏香,辞盈心里想的是大抵是泠霜回来了,她左右寻寻准备找泠霜时,推开门就看见了书桌前坐着轮椅的青年。
半年未见,青年的面色比从前好了一些。
君子如玉,略带的病气让青年像一块冰冷的白玉。
只是看见她,眼神就柔和起来,温柔地笑着看着辞盈。
辞盈眼睛顿时就红了,跑上前抱住青年,轻声道:“你怎么来了,这么远的路你身体怎么受得了,我不是说了我年后就会去看你......”
青年亲吻了一下她发丝,温声道:“总觉得,得有人陪你一起守岁。”
辞盈不说话了,只紧紧抱住人。
她以为她忍得住想念,毕竟他们从前分别的时间更长,更为煎熬,但等青年真的在她身前时,辞盈发现她完全忍不住。
她就是很想这个人。
像青年一封封信的末尾。
有人将想念说的含蓄。
有人附以哽咽的拥抱。
外面绽起烟花,照亮一层一层雪。
青年温柔望向辞盈的眼睛,一字一句将祝福说的缓慢:“辞盈,新年快乐。”
辞盈又将人抱住,彻底忍不住了。
她轻声哭着说:“我很快乐,谢怀瑾......”
如果爱人跋涉千山万水来见——
谢怀瑾望着辞盈,他坐在轮椅上,所以头需要稍稍仰起来。
他温声说:“我也很快乐。”
很久很久以前,辞盈就已跋涉千山万水。
他臣服于她的勇敢和包容,并由此沸腾自己本已枯朽的灵魂。
两个人相吻着,窗外是烟花,是雪地,屋内的融化的蜡烛,数不清的思念和哽咽的温暖。
......
隔日,辞盈才知道,徐云也来了。
昨日谢怀瑾先来了燕府,徐云则是去拜访了李军医。
谢怀瑾解释道:“徐大夫说她想出了一个法子,但能不能成功不知道,所以要去请教一下李大夫。”
辞盈心放下一些,但还是很担心谢怀瑾身体。
青年就温柔看着爱人把自己当瓷娃娃。
辞盈捏上来的力道都很轻。
脸被揉捏变形,青年无奈出声:“辞盈......”
辞盈哈哈大笑起来,其实也没这么好笑,但她很开心,开心到看着这个人就能笑出声。
她又捏了一下,青年先阻止不了,看她开心就随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