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辞盈的身体僵住。
谢怀瑾看着辞盈的背影,记忆中他看过许多次,这一次可能是最后一次。
他轻声说:“过两日我就回长安了,烛一烛二留给你,有什么不好做的事情交给他们。”
辞盈受够了这种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行为,捏紧拳头,眼泪倔强着不掉下来。她咬着牙说:“随便你,你爱去哪去哪,日后你死了也和我没关系。”
她身后,青年想说什么,却见辞盈“砰”地一下关上了门。
谢怀瑾安静看着辞盈离去的方向,又咳嗽了起来。
他觉得辞盈说的对,他日后死了也和辞盈没有关系。
他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何辞盈永远天真地奔赴自由。
但现在好像明白了,因为从某一刻开始,他开始比辞盈更希望她得到自由。
他太重了,压在辞盈的背脊上,让辞盈看不见远方和未来。
辞盈是鹰,原该在山头翱翔,却因为他被困在谷底。
他看见她的背脊日益沉重,几乎要被疲惫压垮,他吐的每一口血都成为辞盈身上的枷锁,咳嗽的每一声都牵动辞盈的神经,这一切太重了。
谢怀瑾舍不得了。
他的辞盈是这个世界上最心软的人,一言不发将这一切都承担了下来,她很好,她太好了,于是谢怀瑾不能如此自私地留在她身边,那样他就太坏了。
辞盈那么好,于是谢怀瑾也不要做一个很坏的人。
像幼稚的过家家一般。
幼稚的谢怀瑾决定离开。
病痛,苦难,折磨,这些都应该被他带走。
自由,未来,和爱,这些应该是始终心软善良的辞盈得到的奖赏。
谢怀瑾幼稚地扮演起英雄。
他人生中明明有过很多比现在更好的时刻,但只有这一刻,他决定放弃的这一刻,明白了什么是“爱”,也只有在这一刻,他才明白那些情愫原来要被称之为爱,他想想,觉得他的爱太卑劣了。
辞盈不该得到他这样的爱。
他第一次觉得如果李生在也好,李生能给辞盈的爱,一定会比他的更健康更美好一些。
但辞盈这么好,后面也会遇见更好的人。
没有他之后,辞盈的人生光明而美好。
如果......如果他不是谢怀瑾就好了,日暮窗外的雪停住之际,青年平静地想。
......
另一边,辞盈摔门而出,嘴里一句“我恨你”颠簸良久,到底将其咽了回去。
她乘着马车离开,不想去燕府,也不想去宇文府,在漠北的大街上,一时间竟然觉得无处可去。
马车问辞盈第三次时,辞盈报了一个住址,入门后寻了一处最偏的房间住进去。
是泠月和泠霜的宅子,她从前来过两次,只这几日泠月和泠霜都在燕北军中,她应该见不到。
看不见谢怀瑾,辞盈逐渐冷静了下来。
她将头埋在手臂交叠的地方,眼睛干涩异常,最后忍不住哭起来,委屈将心间萦绕得哪哪都是。
就算她说话没有那么好听,但她也是关心他......
辞盈一边对自己说“随便他”,一边又在睡梦中惊醒,看着空荡的房间下意识想出门看看谢怀瑾却想起来她不在那个宅子里了。
这时辞盈都没有觉得谢怀瑾真的会走。
她根本不觉得谢怀瑾想回长安,她熬着性子不认错,毕竟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她同谢怀瑾闹着脾气,其实更觉得是谢怀瑾在和她闹脾气,但她没有错,她不会主动去找他的。
甚至,烛二来问她要不要为谢怀瑾送行的时候,她还是咬着牙生着气要说“不要”,她一边忙着燕家军的事情一边查着当年她娘的事情宇文舒到底动了什么手笔,真相其实就在眼前,但辞盈想寻到一个证据。
用很多的事情将自己堆着,辞盈逐渐就忘记谢怀瑾了。
有一日想起来时,是化雪的时候。
老人们常说,病秧子都是化雪死,因为化雪比下雪冷多了,辞盈委屈着生着气,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忧心,她想着下次烛二来请她她就顺着台阶下了,一直等到化雪完也没有看见烛一烛二的人影。
每日她处理完公务,想着可以去见谢怀瑾时,就想起来她们吵架的事情。
有一日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烛二那日欲言又止的模样,但如若重要的事情以烛二的性子早就说了,辞盈一边想着,一边还是坐上了回去的马车,她想,她就是见见烛二,烛二有话对她说她才回来的,和那个叫谢怀瑾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嗯,没有。
等马夫将马车停在宅门前,辞盈冷着脸去敲门。
一声未应,两声未应,辞盈有些想走,毕竟被拦在门外很丢脸,她一边轻声骂着谢怀瑾一边却又徘徊在门前,最后寻了个暗卫出来带她翻墙。
几乎是一瞬间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整个宅子里面一点人气都没有。
辞盈一路走到谢怀瑾房间前都没有看见人,她的心突然颤抖了一下,犹疑地喊了“烛一”、“烛二”的名字,然后是颤颤巍巍的“谢怀瑾”的名字,但没有,空荡的院落除了她的回声没有一点声音。
辞盈快步上前推开门,房间里果然空空荡荡。
被风吹了大半月,屋内的药味都散得差不多了,只依稀能感受到微末的一点。
辞盈的手指擦过桌面,一层淡淡的灰粘在她手指上,说明这个屋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住了,辞盈不敢相信谢怀瑾真的走的,她唤来暗卫,让暗卫去查谢怀瑾的行踪。
深夜,暗卫禀报着,辞盈眼眸怔了良久才让暗卫退下。
谢怀瑾真的回长安了。
她一边想着他的病那么严重为何要奔波,一边又想那日烛二竟然说的是真的,那为什么不告诉她的真的呢,哦好像告诉她了,但是她没有信。
辞盈的心里升起一股荒唐之感,比当初谢怀瑾执意要将她困在他身边还要强烈,昏暗的书房,辞盈沉默地起身点灯,直到灯将书房亮照的亮堂,她才重新回到书桌前。
她将那些堆积的公务一本一本翻开,手从一开始的颤抖到后面逐渐稳定。
她不知道他怎么可以这样。
但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追去长安。
他要死,死就好了。
心里这般想着,眼泪落在卷宗上的时候,辞盈还是没忍住,但用帕子擦了眼泪,掐着自己的手,她又开始处理公务,不担心谢怀瑾,她处理公务真的很快,没有谢怀瑾,她的生活明明就会更好。
他凭什么走?
辞盈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恨谢怀瑾。
没有以前那般浓郁,但还是恨,恨到想到可能见不到他最后一面,她提笔的手都会颤抖,她对自己说,可能是太恨了。
恨他生,恨他死,恨他生不如死。
燕季一直观察着辞盈,等他调笑对辞盈说“最近有好好睡觉时”,辞盈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回应他,只是用那双逐渐无波无澜的眼睛看着燕季,看到燕季唇边的笑都挂不住,上位者气息愈重的少女才轻声道:“燕季,我一直未同你算过账。”
燕季僵硬道:“我们之间有什么账?”
辞盈不喜欢主子仆人那套,但她明白选择和忠诚。
她甚至不反感燕季的摇摆,但她不喜欢燕季把她当傻子。
她看着燕季,凝视着燕季的眼睛:“宇文拂是如何知晓兵符的事情的?”
燕季打哈哈道:“我还以为什么事,辞盈,他是你哥哥。”
一句“又不会害你”在辞盈的注视下没有说出声,辞盈陈述那日宇文拂对她拔剑的事情,然后问燕季:“如果你觉得宇文拂那个脑子更适合做你的主子,你可以去找他,但如果你留下来,那是最后一次。”
辞盈甚至语气都没有怎么变化,燕季却不能含糊过关了。
辞盈看着燕季走,以为自己会有些失望,但好像没有,谢怀瑾教会了她不要对人性失望,因为人性总会让你失望。
她一开始对燕季全心全意的信任,换来的是燕季对宇文拂的泄密,对她行动的控制和言语的打压,直到谢怀瑾走辞盈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她不想想起谢怀瑾,但这一次,她收到了一封来自谢怀瑾的信。
她不想看,也不明白她和谢怀瑾之间还有什么通信的必要。
信就放在桌子上,放了一整天,辞盈一点心思都没有花在上面,直到深夜,辞盈处理完了所有的公务,“一不小心”就将信拆开了,又“一不小心”就打开了。
都打开了......
就看吧。
万一是丧书呢,虽然她也不是很在意谢怀瑾死没死。
嗯,应该是没死的,因为信的开口青年说:“辞盈,见字如晤,我一切安好。”
“辞盈,见字如晤,我一切安好。”
“长安这边还是很冷,漠北应当亦然。”
“徐太医为我开了新的方子,很苦,比从前还要苦一些。”
谢怀瑾看着辞盈的背影,记忆中他看过许多次,这一次可能是最后一次。
他轻声说:“过两日我就回长安了,烛一烛二留给你,有什么不好做的事情交给他们。”
辞盈受够了这种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行为,捏紧拳头,眼泪倔强着不掉下来。她咬着牙说:“随便你,你爱去哪去哪,日后你死了也和我没关系。”
她身后,青年想说什么,却见辞盈“砰”地一下关上了门。
谢怀瑾安静看着辞盈离去的方向,又咳嗽了起来。
他觉得辞盈说的对,他日后死了也和辞盈没有关系。
他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何辞盈永远天真地奔赴自由。
但现在好像明白了,因为从某一刻开始,他开始比辞盈更希望她得到自由。
他太重了,压在辞盈的背脊上,让辞盈看不见远方和未来。
辞盈是鹰,原该在山头翱翔,却因为他被困在谷底。
他看见她的背脊日益沉重,几乎要被疲惫压垮,他吐的每一口血都成为辞盈身上的枷锁,咳嗽的每一声都牵动辞盈的神经,这一切太重了。
谢怀瑾舍不得了。
他的辞盈是这个世界上最心软的人,一言不发将这一切都承担了下来,她很好,她太好了,于是谢怀瑾不能如此自私地留在她身边,那样他就太坏了。
辞盈那么好,于是谢怀瑾也不要做一个很坏的人。
像幼稚的过家家一般。
幼稚的谢怀瑾决定离开。
病痛,苦难,折磨,这些都应该被他带走。
自由,未来,和爱,这些应该是始终心软善良的辞盈得到的奖赏。
谢怀瑾幼稚地扮演起英雄。
他人生中明明有过很多比现在更好的时刻,但只有这一刻,他决定放弃的这一刻,明白了什么是“爱”,也只有在这一刻,他才明白那些情愫原来要被称之为爱,他想想,觉得他的爱太卑劣了。
辞盈不该得到他这样的爱。
他第一次觉得如果李生在也好,李生能给辞盈的爱,一定会比他的更健康更美好一些。
但辞盈这么好,后面也会遇见更好的人。
没有他之后,辞盈的人生光明而美好。
如果......如果他不是谢怀瑾就好了,日暮窗外的雪停住之际,青年平静地想。
......
另一边,辞盈摔门而出,嘴里一句“我恨你”颠簸良久,到底将其咽了回去。
她乘着马车离开,不想去燕府,也不想去宇文府,在漠北的大街上,一时间竟然觉得无处可去。
马车问辞盈第三次时,辞盈报了一个住址,入门后寻了一处最偏的房间住进去。
是泠月和泠霜的宅子,她从前来过两次,只这几日泠月和泠霜都在燕北军中,她应该见不到。
看不见谢怀瑾,辞盈逐渐冷静了下来。
她将头埋在手臂交叠的地方,眼睛干涩异常,最后忍不住哭起来,委屈将心间萦绕得哪哪都是。
就算她说话没有那么好听,但她也是关心他......
辞盈一边对自己说“随便他”,一边又在睡梦中惊醒,看着空荡的房间下意识想出门看看谢怀瑾却想起来她不在那个宅子里了。
这时辞盈都没有觉得谢怀瑾真的会走。
她根本不觉得谢怀瑾想回长安,她熬着性子不认错,毕竟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她同谢怀瑾闹着脾气,其实更觉得是谢怀瑾在和她闹脾气,但她没有错,她不会主动去找他的。
甚至,烛二来问她要不要为谢怀瑾送行的时候,她还是咬着牙生着气要说“不要”,她一边忙着燕家军的事情一边查着当年她娘的事情宇文舒到底动了什么手笔,真相其实就在眼前,但辞盈想寻到一个证据。
用很多的事情将自己堆着,辞盈逐渐就忘记谢怀瑾了。
有一日想起来时,是化雪的时候。
老人们常说,病秧子都是化雪死,因为化雪比下雪冷多了,辞盈委屈着生着气,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忧心,她想着下次烛二来请她她就顺着台阶下了,一直等到化雪完也没有看见烛一烛二的人影。
每日她处理完公务,想着可以去见谢怀瑾时,就想起来她们吵架的事情。
有一日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烛二那日欲言又止的模样,但如若重要的事情以烛二的性子早就说了,辞盈一边想着,一边还是坐上了回去的马车,她想,她就是见见烛二,烛二有话对她说她才回来的,和那个叫谢怀瑾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嗯,没有。
等马夫将马车停在宅门前,辞盈冷着脸去敲门。
一声未应,两声未应,辞盈有些想走,毕竟被拦在门外很丢脸,她一边轻声骂着谢怀瑾一边却又徘徊在门前,最后寻了个暗卫出来带她翻墙。
几乎是一瞬间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整个宅子里面一点人气都没有。
辞盈一路走到谢怀瑾房间前都没有看见人,她的心突然颤抖了一下,犹疑地喊了“烛一”、“烛二”的名字,然后是颤颤巍巍的“谢怀瑾”的名字,但没有,空荡的院落除了她的回声没有一点声音。
辞盈快步上前推开门,房间里果然空空荡荡。
被风吹了大半月,屋内的药味都散得差不多了,只依稀能感受到微末的一点。
辞盈的手指擦过桌面,一层淡淡的灰粘在她手指上,说明这个屋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住了,辞盈不敢相信谢怀瑾真的走的,她唤来暗卫,让暗卫去查谢怀瑾的行踪。
深夜,暗卫禀报着,辞盈眼眸怔了良久才让暗卫退下。
谢怀瑾真的回长安了。
她一边想着他的病那么严重为何要奔波,一边又想那日烛二竟然说的是真的,那为什么不告诉她的真的呢,哦好像告诉她了,但是她没有信。
辞盈的心里升起一股荒唐之感,比当初谢怀瑾执意要将她困在他身边还要强烈,昏暗的书房,辞盈沉默地起身点灯,直到灯将书房亮照的亮堂,她才重新回到书桌前。
她将那些堆积的公务一本一本翻开,手从一开始的颤抖到后面逐渐稳定。
她不知道他怎么可以这样。
但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追去长安。
他要死,死就好了。
心里这般想着,眼泪落在卷宗上的时候,辞盈还是没忍住,但用帕子擦了眼泪,掐着自己的手,她又开始处理公务,不担心谢怀瑾,她处理公务真的很快,没有谢怀瑾,她的生活明明就会更好。
他凭什么走?
辞盈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恨谢怀瑾。
没有以前那般浓郁,但还是恨,恨到想到可能见不到他最后一面,她提笔的手都会颤抖,她对自己说,可能是太恨了。
恨他生,恨他死,恨他生不如死。
燕季一直观察着辞盈,等他调笑对辞盈说“最近有好好睡觉时”,辞盈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回应他,只是用那双逐渐无波无澜的眼睛看着燕季,看到燕季唇边的笑都挂不住,上位者气息愈重的少女才轻声道:“燕季,我一直未同你算过账。”
燕季僵硬道:“我们之间有什么账?”
辞盈不喜欢主子仆人那套,但她明白选择和忠诚。
她甚至不反感燕季的摇摆,但她不喜欢燕季把她当傻子。
她看着燕季,凝视着燕季的眼睛:“宇文拂是如何知晓兵符的事情的?”
燕季打哈哈道:“我还以为什么事,辞盈,他是你哥哥。”
一句“又不会害你”在辞盈的注视下没有说出声,辞盈陈述那日宇文拂对她拔剑的事情,然后问燕季:“如果你觉得宇文拂那个脑子更适合做你的主子,你可以去找他,但如果你留下来,那是最后一次。”
辞盈甚至语气都没有怎么变化,燕季却不能含糊过关了。
辞盈看着燕季走,以为自己会有些失望,但好像没有,谢怀瑾教会了她不要对人性失望,因为人性总会让你失望。
她一开始对燕季全心全意的信任,换来的是燕季对宇文拂的泄密,对她行动的控制和言语的打压,直到谢怀瑾走辞盈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她不想想起谢怀瑾,但这一次,她收到了一封来自谢怀瑾的信。
她不想看,也不明白她和谢怀瑾之间还有什么通信的必要。
信就放在桌子上,放了一整天,辞盈一点心思都没有花在上面,直到深夜,辞盈处理完了所有的公务,“一不小心”就将信拆开了,又“一不小心”就打开了。
都打开了......
就看吧。
万一是丧书呢,虽然她也不是很在意谢怀瑾死没死。
嗯,应该是没死的,因为信的开口青年说:“辞盈,见字如晤,我一切安好。”
“辞盈,见字如晤,我一切安好。”
“长安这边还是很冷,漠北应当亦然。”
“徐太医为我开了新的方子,很苦,比从前还要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