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这恐怖的猜想让辞盈整个人惊惶绝望起来,在谢怀瑾眼中,像一只受惊的鸟。
谢怀瑾出声吸引了辞盈的注意,青年温声道:“辞盈,听我说。”
辞盈掐住自己的手,勉强撑着看过去,她其实不太能直视面前这个人,只是看见他,那些过往如洪水一般涌向她,将她湮没。
三个月只能消散那些细致的记忆,但随着记忆消散而去,更汹涌而来的是直白的情绪。
她的心在害怕,畏惧,厌恶面前这个人。
她的眼眸大抵藏不住情绪,于是他听见谢怀瑾叹息了一声,抬手想要摸一摸她的头。
大抵是安抚的意思,但辞盈只有惊恐,她后退一步,站立起来,硬撑起来自己的盔甲,冷着脸看着谢怀瑾。
她先声夺人:“谢怀瑾,我不会和你回去的,就算你今天杀了我,我也不会和你回去,绝对不会。”
青年一怔,哑笑了一声:“你是我的夫人,我如何会杀了你?”
辞盈无法形容这种感觉,又是这种感觉。
她猜疑,试探,崩溃,他永远淡漠永远平静,理所当然地望着她失控的一切,好像她是一个疯子,好像他什么错都没有。
辞盈冷静下来一些,她轻声道:“我不是你的夫人。”
少女红着一双眼:“我同你写了和离书,上面有我的名字和手印,那封信中我也将一切同你说清楚了,谢怀瑾,放过我吧。”
说到“放过”这两个字时,少女的语气还是软了下来。
大抵是太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辞盈难以完全硬气起来,她只能赌,亦或者她能和谢怀瑾讲讲道理。
在青年逐渐下垂的眼眸中,辞盈开口道:“当初赏花宴上那封诗柬并非我愿,你应当也派人查了,我没有要依借夫人将我错认为小姐从而逼迫你成婚的意思。”
谢怀瑾抬眸看向辞盈,她身体有些僵直,但已经没有再颤抖。
没有被他打断,她接连说了下去:“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无法拒绝夫人的好意,借由孝道高嫁于你,坏了你的姻缘,对不起,我知道我一直欠你一声道歉,对不起,谢怀瑾,如若再回到当初,我会拒绝夫人的。”
青年摸了摸自己手上的扳指,眼眸很轻地看着辞盈。
辞盈继续说:“但不晚,谢怀瑾,不晚,如今你于我无情,我于你无意,只要你签署了和离书拿去官府,我们就能合离。你钟意于谁,那位苏小姐还是其他的小姐,对你而言都不是难事。”
谢怀瑾终于开口了,他轻声问:“你起码得让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辞盈张口,却不知道怎么说。
谢怀瑾起身,走向辞盈,辞盈一步一步向后退,最后退到柜子前,青年站在她身前,重复道:“辞盈,如若真的要合离,你起码得让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他难得为自己辩白:“如若是小碗的事情,辞盈,你实在太过心软。她在你身边心思不纯,瞒着你做的事情两只手也数不过来,你总是姑息,终有一日会酿成大祸。甚至那一次,你差点就因为她的私心身体出问题。”
辞盈看着谢怀瑾,眼眸中划过一丝绝望。
她以为她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但好像不是,现在他在她身前,她看着他的脸,听见面前这个人这般冠冕堂皇地说,心还是会疼。
这种疼和从前一样又不一样,撕裂着她的灵魂,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溢出来。
辞盈后知后觉自己的委屈的,这种委屈不在于谢怀瑾做了什么,而是她只要看着这个人,她就无法抑制心里泛起的委屈。
她的眼睛被染红,呼吸变得急促,汹涌而来的情绪已经快将她的理智完全湮没。
她以前没有这样,大抵是没有失去全部。
驿站那日轰鸣的雷声和闪电一直藏在她的心中,那些恐惧和害怕在无人诉说之际也衍变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
所以她后来在放任,放任自己沉沦,只要谢怀瑾愿意骗骗他。
但他没有,她闭上了眼睛闭上了耳朵,他却还是一遍一遍明目张胆的欺骗。
对于他而言,救下茹贞就只是抬抬眼的事情,她当时已经如此哀求,但他仍旧看不见,淡漠拂去她的眼泪,无视她的痛苦,却又在这里说着这样冠冕堂皇的话。
谢怀瑾还在说着茹贞的事情:“茹贞亦然,我在书房内给你看了当初茹贞是如何接近宇文拂的,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掺和。更何况,辞盈,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已经饶恕过一次茹贞了。”
辞盈终于忍不住了,彻底爆发起来,一把将谢怀瑾推开。
“饶恕,什么饶恕!我根本不计较茹贞拿我的首饰去卖,为什么需要你的饶恕,为什么像你在施舍我们一样......为什么总是这样,谢怀瑾,谢府规矩是规矩,但我的东西我没有处置的权利是什么规矩,你告诉我是什么规矩。”
谢怀瑾未想过辞盈情绪会如此激动,伸手握住辞盈要摔向柜子的手。
辞盈不停地挣扎,谢怀瑾出声:“冷静下来。”
辞盈冷静不下来,看见这个人,她过去几年累积的情绪都有爆发的趋势,恐惧,害怕,悲伤,哀戚,怨恨,重重情绪纠缠在一起,成为她流下的泪和变大的嗓音。
她大抵从未如此像一个疯子,她红着眼望向谢怀瑾:“是,我没有你冷静,因为你口中那些随意就可以家法处置甚至处死的奴婢,是自小同我朝夕相伴的家人,她们不是、不是你口中恍若一件物品的存在,对我来说不是。”
谢怀瑾却只听见了“家人”两个字,他沉思少许后,蹙眉看向辞盈。
“她们是家人,那我是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是狗。
第30章
你是......
辞盈看着面前的青年,将那些曾经在她生命中涌现的词一个一个往青年身上套。
你是我踮脚无数次都够不到的月亮。
你是我被命运推搡着曾以为的彼岸。
你是那个名叫辞盈的少女很多年夜晚转辗难眠的心上人*。
辞盈闭上眼,扶着柜子将自己的身体站立,抬眸看向距离她仅一步之遥的谢怀瑾,青年有一双漂亮的眼睛,看着那双眼睛,耳中听见的话似也变得好听起来。
但辞盈没觉得好听,她只是生出重重的茫然。
那些茫然将她层层裹住,她适才好不容易发泄出来的攒积的怒火顷刻被浇灭,一股无力席卷她的身体,她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和从前的悲哀别无二致。
她错开青年欲扶住她的手,撑在红漆的柜子上,手上的青筋顺着她的呼吸涌动,细白一片的手腕有了微微的|凸|起。
她看向谢怀瑾,轻声回复他的问题。
“你是谢家风光霁月的嫡长公子,如今大权在握的谢家家主,你是谢怀瑾。”
少女的声音到这里止住,她的手缓慢地从红漆柜子上滑落下去,垂下头。
“谢怀瑾,我不想同你争论这些,我以前没有同你争论过什么,现在也不想同你争论什么。”
蔓延开的死寂中,辞盈缓慢地看向谢怀瑾,轻声道:“或者......我身上还有什么是谢公子需要的吗?”
“谢公子”三个字少女吐的很轻,但足以让身前的人听清楚,她软弱着姿态,却近乎强硬地将一切界限都划分开。
午后的阳光透入书房浅浅的一块,树梢偶尔传来几声鸟雀的鸣叫,如若谢怀瑾今日没有敲开这扇门,这对辞盈来说是一个还算惬意的午后。
乘着大船来到江南,逃避一层一层裹成她厚厚的壳,她披着这层壳能触到自由的影子,晒到自由的阳光。
但谢怀瑾强硬地将这层壳剖开,不留一分余地,他清淡地看着她,就像很多从前一样。
辞盈面对着回忆汹涌袭来的一切。
此时,她看着他的眼睛,这双她年少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眼睛。
她一字一句道:“只要你说,只要我有,谢公子,辞盈都给你。”
“谢公子”这三个字不再生涩,似乎本该如此,本该云是云,泥是泥,她年少在心中轻唤的每一声“谢怀瑾”都成为咸湿苦涩的风,代替她淌下重重的泪。
在谢怀瑾渐而幽暗的眼神中,辞盈彻底垂下眸:“只求您放过我。”
她没有像那次在刑堂那样跪下去,也没有像上一次在书房那样满眼是泪,她只是很慢地将这些字一个一个吐出来,她看着他,她低下头,她沉默安静地等待宣判。
这样的姿态谢怀瑾在无数人身上见过,弯曲的脊骨,垂下的脸,惶恐带泪的眼睛。
他习以为常。
他本该习以为常。
但他没有,一股大抵算作怒意的东西在他心间蔓延,清淡又浓郁,他的手缓缓从辞盈身上垂下,雪白的衣袖映着盛夏的光。
长身玉立之间,青年声音如霜雪,情绪盛到极点之际,反而淡了下去。
江南和风细雨,杨柳枝总是温柔地拂过水面,青年半垂着眸看着低头的少女,很轻地笑了一声,像是冬日枝上的雪压了下来。
谢怀瑾出声吸引了辞盈的注意,青年温声道:“辞盈,听我说。”
辞盈掐住自己的手,勉强撑着看过去,她其实不太能直视面前这个人,只是看见他,那些过往如洪水一般涌向她,将她湮没。
三个月只能消散那些细致的记忆,但随着记忆消散而去,更汹涌而来的是直白的情绪。
她的心在害怕,畏惧,厌恶面前这个人。
她的眼眸大抵藏不住情绪,于是他听见谢怀瑾叹息了一声,抬手想要摸一摸她的头。
大抵是安抚的意思,但辞盈只有惊恐,她后退一步,站立起来,硬撑起来自己的盔甲,冷着脸看着谢怀瑾。
她先声夺人:“谢怀瑾,我不会和你回去的,就算你今天杀了我,我也不会和你回去,绝对不会。”
青年一怔,哑笑了一声:“你是我的夫人,我如何会杀了你?”
辞盈无法形容这种感觉,又是这种感觉。
她猜疑,试探,崩溃,他永远淡漠永远平静,理所当然地望着她失控的一切,好像她是一个疯子,好像他什么错都没有。
辞盈冷静下来一些,她轻声道:“我不是你的夫人。”
少女红着一双眼:“我同你写了和离书,上面有我的名字和手印,那封信中我也将一切同你说清楚了,谢怀瑾,放过我吧。”
说到“放过”这两个字时,少女的语气还是软了下来。
大抵是太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辞盈难以完全硬气起来,她只能赌,亦或者她能和谢怀瑾讲讲道理。
在青年逐渐下垂的眼眸中,辞盈开口道:“当初赏花宴上那封诗柬并非我愿,你应当也派人查了,我没有要依借夫人将我错认为小姐从而逼迫你成婚的意思。”
谢怀瑾抬眸看向辞盈,她身体有些僵直,但已经没有再颤抖。
没有被他打断,她接连说了下去:“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无法拒绝夫人的好意,借由孝道高嫁于你,坏了你的姻缘,对不起,我知道我一直欠你一声道歉,对不起,谢怀瑾,如若再回到当初,我会拒绝夫人的。”
青年摸了摸自己手上的扳指,眼眸很轻地看着辞盈。
辞盈继续说:“但不晚,谢怀瑾,不晚,如今你于我无情,我于你无意,只要你签署了和离书拿去官府,我们就能合离。你钟意于谁,那位苏小姐还是其他的小姐,对你而言都不是难事。”
谢怀瑾终于开口了,他轻声问:“你起码得让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辞盈张口,却不知道怎么说。
谢怀瑾起身,走向辞盈,辞盈一步一步向后退,最后退到柜子前,青年站在她身前,重复道:“辞盈,如若真的要合离,你起码得让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他难得为自己辩白:“如若是小碗的事情,辞盈,你实在太过心软。她在你身边心思不纯,瞒着你做的事情两只手也数不过来,你总是姑息,终有一日会酿成大祸。甚至那一次,你差点就因为她的私心身体出问题。”
辞盈看着谢怀瑾,眼眸中划过一丝绝望。
她以为她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但好像不是,现在他在她身前,她看着他的脸,听见面前这个人这般冠冕堂皇地说,心还是会疼。
这种疼和从前一样又不一样,撕裂着她的灵魂,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溢出来。
辞盈后知后觉自己的委屈的,这种委屈不在于谢怀瑾做了什么,而是她只要看着这个人,她就无法抑制心里泛起的委屈。
她的眼睛被染红,呼吸变得急促,汹涌而来的情绪已经快将她的理智完全湮没。
她以前没有这样,大抵是没有失去全部。
驿站那日轰鸣的雷声和闪电一直藏在她的心中,那些恐惧和害怕在无人诉说之际也衍变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
所以她后来在放任,放任自己沉沦,只要谢怀瑾愿意骗骗他。
但他没有,她闭上了眼睛闭上了耳朵,他却还是一遍一遍明目张胆的欺骗。
对于他而言,救下茹贞就只是抬抬眼的事情,她当时已经如此哀求,但他仍旧看不见,淡漠拂去她的眼泪,无视她的痛苦,却又在这里说着这样冠冕堂皇的话。
谢怀瑾还在说着茹贞的事情:“茹贞亦然,我在书房内给你看了当初茹贞是如何接近宇文拂的,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掺和。更何况,辞盈,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已经饶恕过一次茹贞了。”
辞盈终于忍不住了,彻底爆发起来,一把将谢怀瑾推开。
“饶恕,什么饶恕!我根本不计较茹贞拿我的首饰去卖,为什么需要你的饶恕,为什么像你在施舍我们一样......为什么总是这样,谢怀瑾,谢府规矩是规矩,但我的东西我没有处置的权利是什么规矩,你告诉我是什么规矩。”
谢怀瑾未想过辞盈情绪会如此激动,伸手握住辞盈要摔向柜子的手。
辞盈不停地挣扎,谢怀瑾出声:“冷静下来。”
辞盈冷静不下来,看见这个人,她过去几年累积的情绪都有爆发的趋势,恐惧,害怕,悲伤,哀戚,怨恨,重重情绪纠缠在一起,成为她流下的泪和变大的嗓音。
她大抵从未如此像一个疯子,她红着眼望向谢怀瑾:“是,我没有你冷静,因为你口中那些随意就可以家法处置甚至处死的奴婢,是自小同我朝夕相伴的家人,她们不是、不是你口中恍若一件物品的存在,对我来说不是。”
谢怀瑾却只听见了“家人”两个字,他沉思少许后,蹙眉看向辞盈。
“她们是家人,那我是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是狗。
第30章
你是......
辞盈看着面前的青年,将那些曾经在她生命中涌现的词一个一个往青年身上套。
你是我踮脚无数次都够不到的月亮。
你是我被命运推搡着曾以为的彼岸。
你是那个名叫辞盈的少女很多年夜晚转辗难眠的心上人*。
辞盈闭上眼,扶着柜子将自己的身体站立,抬眸看向距离她仅一步之遥的谢怀瑾,青年有一双漂亮的眼睛,看着那双眼睛,耳中听见的话似也变得好听起来。
但辞盈没觉得好听,她只是生出重重的茫然。
那些茫然将她层层裹住,她适才好不容易发泄出来的攒积的怒火顷刻被浇灭,一股无力席卷她的身体,她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和从前的悲哀别无二致。
她错开青年欲扶住她的手,撑在红漆的柜子上,手上的青筋顺着她的呼吸涌动,细白一片的手腕有了微微的|凸|起。
她看向谢怀瑾,轻声回复他的问题。
“你是谢家风光霁月的嫡长公子,如今大权在握的谢家家主,你是谢怀瑾。”
少女的声音到这里止住,她的手缓慢地从红漆柜子上滑落下去,垂下头。
“谢怀瑾,我不想同你争论这些,我以前没有同你争论过什么,现在也不想同你争论什么。”
蔓延开的死寂中,辞盈缓慢地看向谢怀瑾,轻声道:“或者......我身上还有什么是谢公子需要的吗?”
“谢公子”三个字少女吐的很轻,但足以让身前的人听清楚,她软弱着姿态,却近乎强硬地将一切界限都划分开。
午后的阳光透入书房浅浅的一块,树梢偶尔传来几声鸟雀的鸣叫,如若谢怀瑾今日没有敲开这扇门,这对辞盈来说是一个还算惬意的午后。
乘着大船来到江南,逃避一层一层裹成她厚厚的壳,她披着这层壳能触到自由的影子,晒到自由的阳光。
但谢怀瑾强硬地将这层壳剖开,不留一分余地,他清淡地看着她,就像很多从前一样。
辞盈面对着回忆汹涌袭来的一切。
此时,她看着他的眼睛,这双她年少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眼睛。
她一字一句道:“只要你说,只要我有,谢公子,辞盈都给你。”
“谢公子”这三个字不再生涩,似乎本该如此,本该云是云,泥是泥,她年少在心中轻唤的每一声“谢怀瑾”都成为咸湿苦涩的风,代替她淌下重重的泪。
在谢怀瑾渐而幽暗的眼神中,辞盈彻底垂下眸:“只求您放过我。”
她没有像那次在刑堂那样跪下去,也没有像上一次在书房那样满眼是泪,她只是很慢地将这些字一个一个吐出来,她看着他,她低下头,她沉默安静地等待宣判。
这样的姿态谢怀瑾在无数人身上见过,弯曲的脊骨,垂下的脸,惶恐带泪的眼睛。
他习以为常。
他本该习以为常。
但他没有,一股大抵算作怒意的东西在他心间蔓延,清淡又浓郁,他的手缓缓从辞盈身上垂下,雪白的衣袖映着盛夏的光。
长身玉立之间,青年声音如霜雪,情绪盛到极点之际,反而淡了下去。
江南和风细雨,杨柳枝总是温柔地拂过水面,青年半垂着眸看着低头的少女,很轻地笑了一声,像是冬日枝上的雪压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