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可是就连松开的动作也做得很是留恋不舍,一点点地抽离。
  常乐抓住许应祈的手,在对方惊讶的眼神里说道:“我们一起进去吧。”
  许应祈慢慢点头,两人并肩而行。
  许应祈高了常乐许多,两人的步伐其实并不一致,但并肩而行时,常乐却从未感觉到任何不适,这自然不是因为她走的快,而是因为许应祈的迁就。
  师姐对自己向来如此体贴,有时候甚至会过分体贴,好像自己是什么珍贵的事物,一定要在眼前放着,否则的话,许应祈就会肉眼可见的慌张和焦虑。
  仿佛是一种分离恐惧一样。
  这样当然能极大地满足常乐想要独占,想要被爱的欲望。
  但常乐也很清楚,长此以往,这样对许应祈并不是一个好事。
  “师姐。”常乐开口道。
  许应祈转头看向常乐,等待她的话。
  常乐想了想,这才道:“你是我在世间最为亲密的人。”
  许应祈的眼迟缓地眨了眨,似乎不明白常乐为何会这样说。
  常乐站住了,她们在回廊上,其实已经很靠近大厅了,吉时也越来越近。
  眼下说这些话,似乎有些不合适。
  但常乐却想在这里,而不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心中的想法告知许应祈。
  “我……以前并没有怎么感受过爱,是因为师姐,才让我知道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珍惜,什么是被期待。”
  那一句句的相信、支持,其实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它对于一个一直被否认的人而言,又是何等的力量。
  许应祈或许不知道,但常乐心中是感激的。
  “师姐曾对我说的那些话,对我而言,真的很重要。”常乐低声道,“我才知道我可以,我能做到。”
  “乐乐……”许应祈想要说什么,但常乐却用力地握紧了许应祈的手。
  “师姐,我很喜欢你,是越来越喜欢。”
  常乐看向许应祈的双眼:“你对我而言,比你想象的更重要,更珍贵。”
  所以,就不要担心害怕了,因为我才是真正担心害怕的那个人呢。
  常乐伸手拥住僵硬的许应祈,如同她此前的那个亲吻一般,珍而重之的。
  就在许应祈想要伸手回抱的时候,常乐已经松开了手,她抬头看向许应祈,露出一个微笑:“走吧。吉时已到。”
  吉时已到,为什么现在就到?
  许应祈很是遗憾,她随着常乐将要迈入大殿,却又朝远处的那座山峰看了一眼。
  闭目的许诺睁开了眼,她叹了口气,垂着眼抬手,手中灵气灌入脚底的山峰之中。
  大地传来了轰鸣之声,她重新闭上眼,神识回归在许应祈的身上。
  “看,那,那是什么!!”
  有弟子迎上来,正要说话,突然指向了远处,只见那座一直孤寂的孤山上,陡然爆发出了一团红色的烟云。
  常乐也猛然转头,她惊讶地看着那座山峰被粉色迅速地包裹住:“这是……”
  “是桃花。”许应祈开口道。
  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一瞬间生机触动,生长出枝丫,花苞。然后花苞绽放,花香四溢,瞬间染满了整座山峰,就像是笼罩在了一团粉色的烟雾之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家宜室。”
  宋怀恩大步上前,笑道:“老祖的一片心意啊。”
  远处九宗弟子和掌门都看着这一幕,目光又落回与许应祈手牵手的常乐身上。
  不知是谁低语:“亲传弟子,果真是与众不同。”
  也有人轻笑一声:“原来那位剑君,还是有人一般的喜怒哀乐的。”
  但不管如何,孤山不孤,不止不孤,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还染上这样的颜色,就如同也染上了人间烟火色一般。
  倒是让那个传闻中高居云端的人变得让人亲近几分。
  常乐心中复杂,她看着远处不言。
  许应祈悄声问:“你不喜欢?”
  “不是不喜欢。”常乐摇了摇头,心道虽然那便宜师尊似乎对自己别有企图,但能放下这份心思,诚心祝福,倒也算是光明磊落。
  她转头看向许应祈,这才转身朝孤山方向行礼:“多谢师尊赐福。”
  剑门弟子齐齐站直行礼,声音宏亮:“多谢剑君赐福。”
  此后乐器声起,众人看着两人牵手而来,笑得开心。
  哪怕现在有许多人有无数种心思,好的坏的,哪怕日后或许也会有人刀剑相向,但此时此刻,众人看向两人,还是真诚地道了一声祝福。
  就如远处孤山上的那些桃花。
  正是桃花漫天的好时节,好时节当有好事发生。
  两人相对而立,弯腰行礼,抬起眼时,许应祈对上了常乐的笑眼。
  “师姐,从今而后,你我一体,余生多指教。”
  许应祈垂目哽咽,低声应是。
  玄晖大兴年五九一三年,这是一个在后世历史上相对无聊的一年。
  这一年,九大宗门在剑门演武聚会,缺了两个宗门,无人知道其他宗门的宗主开了一个小会,许了天道誓。
  这一年,一对心心相印的人办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订婚宴,收获了许多或真或假的祝福。
  这一年,在两洲寻找什么的剑门弟子尽数被撤回了山门里,有少数不遵从者被剑门除名,消失在了两洲那些无人的山间,只有偶尔的剑光闪过,彰显他们的来历。
  这一年,一个孩子打开了藏经阁的大门,她在春天里走进这道门,出门时正是夏日炎炎的时候。
  阿蛮抬起头,她的头发已经有些长了,垂落在肩头,不再那么黄,很黑。
  她的皮肤也白了很多,只是依然比其他人更黑一些。
  她抬起手,挡住过于灼热的阳光。
  等到她放下手的时候,看到眼前站立的两个身影。
  常乐对阿蛮微笑:“走吧,我们该离开了。”
  事已毕,是到了该离去的时候。
  <人世间篇下·完>
  第 149 章 从此南北一群难民与一个书生
  这是一个阴沉的夜晚,无星,有寒风和冷雨。
  在冬季,这样的夜晚最是熬人。
  这是一处野外的荒地,有在黑暗里张牙舞爪,长得怪异的老树,还有一个破败了不知多久的庙宇。
  庙宇的大门紧闭,却没有将屋外的寒意隔开。
  屋顶早已因为年久失修而塌漏,露出斗大的空洞。
  寒风携着细雨借此侵入,而潮湿树枝点燃而起的青烟也从此处往外蹿。
  火光摇晃,将一群人的身影投在墙面上,扭曲拖长。光影在人们的脸上跳动摇晃,映出人们过分瘦削的脸,犹如鬼魅。
  这些人围在火面前,盯着树枝上挂着的几只山鼠,涎水挂在唇边,时不时吸一口。
  他们饿坏了,也走了很久了。从他们皮包骨头的脸上,泛着腐臭气味的布条一般的衣裳上,都可以看出来。
  没有人说话,说话要力气,他们已经耗尽了身上所有的力气,跋涉到现在,脸上呈现出了一种麻木的绝望。
  寒风很冷,细雨也很冷。
  人们往火堆的方向靠拢,而有的人却连这一步也挪不动了,只是侧头看着那道火光,不知道在想什么,或许什么都没有想。
  紧闭的大门被推开,厚实的鞋底落在散乱的灰尘上,发出了清脆又欢快的哒的一声响。
  人们转过头,目光投向了进入屋中的三个人。
  为首的女性还是可以称做少女的年纪,束着高高的马尾,有一张英气的眉眼,皮肤比东洲的人要更黑一点,身高也要比东洲人更高一些。
  她的衣袖和裤腿都收窄,做成很好活动,又或是很好杀人的模样。
  而她的腰侧则挂着一把细而长的剑,背后背着一个大木箱子,旁边插着一只拨浪鼓。
  说明她是一个货郎。
  在她的身后是两个女人,一高一矮,带着笠帽,挡住了细雨,也挡住其他人看过来的视线。
  双方的目光一撞,年轻的女性笑起来,露出了两排白牙。她身上没有东洲人惯有的矜持,笑的时候会大大方方地露出自己的牙,显得皮肤更黑,而牙则更白。
  “打扰了,此地可是有主的地方?”少女问,声音清脆欢快,像是春日的细雨,让人耳目一清。
  众人摇头。
  少女又笑:“我与家中两位姐姐路过此地,可借宝地住一夜?”
  众人迟疑,目光却看向了人群中的一个人。
  少女也朝那人看过去。
  他是一个书生,衣着整齐,脸色微白而消瘦,在这群人里显得格格不入。
  但奇怪的是,他的存在感并不明显,起码在其他人看向这个书生前,少女并没有察觉到他的存在。
  书生抬起眼,他的动作很慢,看过少女又看过她身后的两个人。
  他起身,像漫游在大陆上无数的书生那样,躬身行礼,然后轻声道:“不必客气,我们也是路经此地,几位只要没有恶意,尽管用此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