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难道是因为段伏归回来了?
  第62章
  纪吟想起那夜的情况,连忙问:“跟你搭档的那个会把事情捅出去吗?”
  毕竟段伏归这次发了狠,只要查出瞒报就要全家下狱,强压之下,难保对方不会说出去。
  巡夜偷懒只是失职,瞒报可是要全家下狱的,孰轻孰重,正常人都分得清。
  成安仔细想了想,带着不确定的语气说,“我也不知道。”又见她眉头紧锁,一双美丽的眸子满是忐忑,似揉碎的水波,整个人有种说不出的破碎感,仿佛一旦被发现踪迹,她就会坠入无边的深渊中,再也不能得见天日。
  成安一颗心没由来的难受起来,又生出许多怜惜。
  她来他家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不仅帮他阿娘洗衣,还帮家里做饭扫地,动作娴熟看不出半点勉强,按理,她是一国公主,该被无数人伺候,怎么会做这些粗活儿呢。
  更何况,她宁愿过这样的苦日子,也要从宫里逃出来。
  那座无数人向往的金碧辉煌的宫殿,于她而言却只是困住她的囚笼。
  “阿念,你放心,我明日就去探大顺的口风,要是真有不对,我就马上回来,想办法让你藏起来。”成安连忙安慰,这还是他头一回叫她“名字”。
  “好,那就拜托你了。”纪吟点点头,暂时也只能这样了,只是眉头依旧微微蹙着。
  人一慌就容易犯错,她一动,破绽就更多,尤其现在段伏归在明她在暗,她还有机会,不能自乱阵脚。纪吟这般安慰自己。
  第二天,成安照常上值,他依旧跟大顺一组,负责夜里巡逻。
  成安落后他半步,盯着大顺的后脑,正犹豫着该怎么开口才显得不那么刻意,却没想大顺突然转过头来。
  “小安。”大顺叫了他一声,又警惕地朝四周瞥了眼,确定没有旁人,把他拉到树后面。
  成安心脏狂跳。
  “小安,你觉得我平日待你怎么样?”大顺将手搭在他肩膀上,两人离得极近,几乎就要面对面了,这个姿势,既显得亲密,又隐隐带着一种压迫感。
  成安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露出一个单纯的笑,“大顺哥怎么突然说起这事儿来了,要不是大顺哥一直以来照看我,我哪儿能这么顺利学会当值在杂役里站稳脚跟呢,在我心里,大顺哥就跟我亲哥一样了。”
  他皮肤因风吹日晒变得糙黑,一张脸却还带着少年的稚气,一双眼睛黑亮黑亮的,看着就真诚。
  大顺因他这话稍稍放下心来,然后压低声音,靠在他耳边,循循善诱着说:“上头要严查七月三十那晚河边巡夜的情况,那天晚上,我因为腰疼没能跟你一起巡夜完……我倒不是怕上头追究我失职,而是我看上头这次好像动了真格,就算那夜真的什么都没发生,难保我们头顶上那个老赵为了自己能给上头交代,知道我们没巡好夜,就把我们交上去,到时你我都讨不了好,或许连命都要搭进去。”
  他这话也十分狡猾,明明只有他自己失职,却把成安也扯进来,成安一脸惊恐,仿佛被他的话吓到了,“啊?这么严重?”
  “嘘!”大顺立马捂住他的嘴,“你那夜有发现什么吗?”
  成安心头一凛,木然地摇摇头,“没有,就跟往常一样,什么都没发生。”
  大顺放下心来,于是继续说,“既然没有异常,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把这事瞒下来,这样对你对我都好。”
  成安小鸡啄米似地点头。
  他面上看似慌乱,实则心里几乎要克制不住喜悦了。
  他正想着怎么说服大顺呢,没想到大顺自己怕被追究,反而找他帮忙隐瞒,这样一来就更不会惹人怀疑了。
  待到凌晨天亮,成安下值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纪吟,纪吟也终于露出一个笑来。
  她不由再次庆幸自己遇到了成安,也庆幸北上路上帮了母子几人一把,不然又何来今日。
  如果那日她一个人去找地方投宿,在段伏归的天罗地网下,就算经过伪装,也迟早会被揪出来。
  -
  段英得了段伏归的命令后,派人将西门的守兵、杂役,甚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审了个遍,依旧没有纪吟的消息。
  “小人真的没见过画像上的人。”
  “那夜小人睡得太熟了,真的没听到什么动静。”
  ……
  段英一
  边大张旗鼓地审问在城门巡逻的丁兵,一边却又暗中派人盯紧了各处客栈以及能投宿的地方,甚至连京城各家新进的下人都查过了,却仍旧一无所获。
  查到这里,段英也开始怀疑主上会不会推测错了,然而段伏归却深信纪吟一定还在城中。
  一个大活人,绝不可能凭空消失,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
  连查半月,还是没有结果,段伏归终于暂时放弃,他命令段英,撤回安排在城门口的人手。
  “走了走了,回去了,上头说不用找了,兄弟们都累了两个月了,上头说给我们放三天假,总算可以好好快活歇口气了。”
  成安注意到一直守在城门口的禁军终于离开了,下值回来后迫不及待给纪吟分享这个好消息。
  “他们真的走了?”
  “嗯嗯。”
  纪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成安问:“你要想办法出城吗?”声音莫名有些低落。
  她说过,她不会一直留在燕京,她会想办法离开。
  纪吟沉思良久,最后摇了摇头,“暂时先不……”
  继续留在城里风险也大,说不定哪天禁军就破门而入了,好不容易禁军都走了,一般人,大概率会趁此机会赶紧离开燕京。
  纪吟当然也想,却强行按捺住了。
  她怕这是段伏归的陷阱,她深知他心机有多深,性格有多固执,更别说自己还背叛了他,他绝不可能这么轻易放过自己,如今表面上的松懈,更大的可能是为了叫她放松警惕,诱她上钩。
  这是两人的博弈,究竟是她沉不住气,还是他先根据蛛丝马迹找到她。
  纪吟在赌,燕京城中有近二十万人口,他不可能在自己从未露过面的情况下抓到她。
  京中又平静了数日,段伏归处理完贺兰坼送回来的前线的消息,继续安排人手调拨粮草,又给贺兰坼发了道军令,命令他们大胆将战线往前推进,秦军已现疲势。
  作为一国之君,本就不用亲自上战场,只是段伏归从前还是皇子时,一向都是亲自领兵,加之他素来骁勇,有谋略,底下将士最服他,由他亲自领军无疑最振奋军心。
  如今段伏归虽坐镇后方,但每日都有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他对战况亦了如指掌,还能从战略上调整贺兰坼他们的部署。
  段伏归忙于政务的同时,也没放松对纪吟的追捕。
  含章殿。
  刚下朝,段伏归一身帝王衮服,坐在堆满竹简的黑漆麒麟案后,脊背笔挺,衣摆堆叠,上面的金线图案折射出华贵而凌厉的碎光。
  段英来报说:“主上,最近新办黄籍的人都查过了,没有夫人。”
  城门处的禁军虽撤走了,但进出城查黄籍这事儿去年就被整顿过,如今执行得十分到位,纪吟想要出城,就一定要搞到黄籍。
  段伏归眼眸冰冷,修长指节一紧,手里的玉笔“咔嚓”一声折成两段,随手丢开。
  他冷笑着说:“她还真有本事!”
  若只她一个人,断无可能在他的天罗地网下躲藏这么久,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城里有人在帮她。
  她虽来燕国一年多,但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宫里,身边还有自己人看着,她见过谁,接触过谁都逃不过他眼睛,真正打过交道的也就那么几个。
  段伏归早让人将杨氏药铺搜了个底朝天,甚至一直派人盯着,可这么久了,她从没去找过杨家人,也没去找媞兰。
  必定还有他不知道的人在死心塌地地帮她!
  然而,就算段伏归再聪明,也绝不会想到,纪吟曾经随手帮助过的几个流民母子,成了她现在最坚实的护盾。
  段伏归知道,继续这样搜下去是抓不到她的踪迹了,所谓围三缺一,他得换个方式了。
  -
  转眼到了九月下旬,天气一日日凉了下来,甚至下起了小雪,哈气成冰。
  连续两个月,一无所获,段伏归的耐心也在告罄,就在这时,前线又传来紧急情况。
  段伏归看着这封奏报,幽邃的凤眸里闪过什么,最终决定离开京城,亲自奔赴前线。
  与秦国交战至今,燕国已经啃下兖州,眼看青州也要落入他手,秦国再也顾不上齐国了,调转力量,从并州向燕国发起攻击。
  燕国不是没有能领军作战的将领,但关键是,没有谁比段伏归更会打仗,若想一鼓作气彻底击垮秦国,非段伏归亲自领军不可。
  他志在天下,绝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段伏归离开燕京了。
  纪吟得知这个消息,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段伏归的陷阱,毕竟,他在她心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