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她深刻地意识到,她必须马上想办法逃走!
除了孩子,更有一层别样的隐忧。
她这几个月为了迷惑段伏归,假意顺从他,跟他笑、跟他闹、为他吃醋、为他担忧,虽是在演戏,可男人何等敏锐,她要是不全心投入,又怎么欺骗过去。
日日夜夜,她几乎也完全沉浸在了其中,有时她甚至都有点分不清那一瞬间的情绪真的是假的吗?
她怕自己有一天真的迷失在男人织就的情网中。
她现在的生活多安逸呀,绫罗绸缎,珠宝华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段伏归也浓情蜜意,叫她独宠后宫,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女子对她羡慕嫉妒恨。
人都是贪图安逸的,纪吟原以为凭借前世二十年养就的灵魂,她绝对不会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向往,可当她躺在男人身下,她竟有了快感。
她从前只有难耐和痛苦,从不会有别的感受,然而现在,尽管不愿承认,可她确实从中体会到了快感。
她为自己感到羞耻,又忍不住生出担忧,怕某一天就彻底迷失了自己。
纪吟拥着轻薄的丝被坐起身,看向透着天光的窗户纸,终于下定决心,她必须行动起来了。
可是她没有人手,想要出逃谈何容易?
难不成,她真要去跟段伏成合作吗?
第51章
纪吟思来想去,她现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怎么逃,二是她逃了之后身边的人怎么办?
以尤丽和陶儿对她的感情,她若吩咐她们办点什么事,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她们多半会同意,并且她还能说服她们不叫段伏归知道。
可……一旦她成功出逃,段伏归必定会严查到底,盛怒之下,届时她们这些帮过她的宫女们只怕会性命不保。
纪吟敢肯定,段伏归一定干得出来。
男人不会容忍第二次背叛。
所以,她还是得靠自己,不仅不能把尤丽她们牵扯进来,还得尽量吧她们摘出去。
段伏成,或许真的要跟他合作?
段伏成作为先帝第二子,宫变过后就一直很低调,低调得甚至不像一个皇子,至少纪吟在宫里很少听到关于他的消息,只是偶尔从宫女口中听到对他容貌的赞叹。
“二皇子的模样生得真好,乞苏儿说她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二皇子跟文易夫人长得很像,只可惜他身上有慕容氏的血脉……”
段伏成是先帝宠妃文易夫人的儿子,按理他不该如此落魄,可文易夫人出身慕容氏,就注定段伏成与皇位无缘。
数十年前,鲜卑崛起,慕容氏和段氏鲜卑脱颖而出,最初还相互扶持过一段时日,互通婚姻,共同御敌。后来随着周边部族被平定,两虎争霸的局面形成,两族关系开始走向紧张,然而最终还是段氏鲜卑略胜一筹,更有希望一统幽州。
慕容氏自是不甘屈居人下,表面上却派人与段氏商谈,说只要段氏愿许他们做辽东王,便愿结盟称臣。当时还未立国的段氏首领段崖相信了,还决定与慕容氏一起出兵讨伐羯族,然而这一战却惨遭慕容氏的背叛,他们勾结羯人,泄露段氏行军路线,在落狐峡埋伏段氏军队,还趁机袭击了他们的大营。
这一战,段氏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将士们的尸体堆起来比小山还高,险些灭族。
从此,段氏与慕容氏结下血海深仇,双方不死不休,而原本同样在发展中的羯族却趁鲜卑内斗时飞速壮大,最后将齐国逼得衣冠南渡,自己却占据中原建立了秦国。
因为慕容氏的背叛,这么多年段氏只能龟缩在东北一隅,错失争霸天下的良机,如此,段氏怎么能不对慕容氏恨之入骨。
可偏偏慕容氏的人都生了一副好容貌,段遨灭掉慕容氏后,本打算将慕容家赶尽杀绝,他提刀冲入慕容氏的王宫,却对慕容氏的王女一见着迷,不顾下属的反对强行将人纳进帐中。
从此,慕容王女盛宠不衰,不到两年便生下了段伏成,段遨登基后还封了慕容王女做夫人,当时朝中的人十分担忧在慕容王女的迷惑下,段遨会立段伏成为太子,要真是这样……
他们绝不会容忍曾经杀害自己父亲、兄长、儿子、族人的仇人血脉登上燕国皇帝的宝座。
所幸慕容王女命薄,当上夫人后没两年去就去世了,段遨很是伤心了一段时日,但也在朝臣们的劝诫下恢复正常,对段伏成这个儿子也不如以往偏爱。
段伏成就此沉寂下去,渐渐边缘化,大臣们才放下心来。
这些,就是纪吟这一年来通过看书和旁人口中的话拼凑出来的大概经过。
纪吟敢肯定,段伏成主动出现在自己面前,绝对不怀好心,甚至,他大概是想利用自己对付段伏归。
或许,段伏归会因此受伤?
不,别把自己看得这么重。纪吟摇摇头。以男人的心机和本事,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被算计到。
若是有可能,她也不想跟狼子野心的段伏成合作,可他非要将她逼入绝境,逼她生孩子。
她怎么能给他生孩子!
纪吟坐在帐中,五官一点点坚定起来,眼神变冷、变硬,随后,仿佛只是一瞬间,她整张脸又柔和起来,摇了摇床铃,听到声音的尤丽陶儿便立马进来伺候。
昨夜被男人折腾了两个时辰,纪吟身上现在还发着软,懒懒的,没什么力气,歪了半日,到下午终于精神些了,竟主动去厨房,亲手做了两道点心,还有一道牛乳冰酪,被冰镇过,又甜又凉,十分爽口,纪吟自己先吃了一碗,又叫几个丫鬟吃
了一碗。
尤丽一开始只以为纪吟是闲着无聊找点事情消磨时间,纪吟平日待她们又好,也没推辞,就这么吃了,直到看她回屋重新收拾了下,换了件衣裳,还叫她们把点心装盒,抬脚出宫朝前朝走去,这才意识到夫人做的点心是要给陛下送去的。
如今,陛下还没见着,她们几个倒先吃上了,这……几个丫鬟相互看了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某种默契——这事儿必须守口如瓶,不能叫陛下知道,否则叫陛下知道他吃的是她们“剩”的,她们岂有好果子吃。
已是半下午,平日里段伏归应该已经结束朝议,大概率会在含章殿中处理些日常奏疏,然而纪吟来时,守在含章殿外的禁军却道:“陛下还在明昌殿与诸位大人们议事。”
纪吟顿了下:“那我就先回去吧。”
那禁军在含章殿当值许久,也是见过去年两人闹矛盾,还跟着段伏归去了京畿大营,又一路雪夜狂奔回来,知她在段伏归心中是何等地位,更见过段伏归将她接回来后,留宿在含章殿那半月,待她是如何疼若珍宝的,难得夫人主动来前朝,又见她身后的丫鬟手里提着食盒,猜是来给陛下送吃食的,若真让人就这么回去了,等陛下知道,只怕要责罚自己,于是忙阻拦道:“夫人前来,陛下知道了必然高兴,且天气炎热,怎可再叫夫人来回受累,不如先进殿歇息,想必陛下应该快来了。”
按理,普通后妃是不能随便踏进前朝的,尤其含章殿还是陛下处理政事的地方,里面不知有多少关乎国家大事的奏疏,但凡泄露一点都有可能被钻空子,但,面前这位夫人是一般人吗?
纪吟听他这么说,便点点头。
将人请进去,那禁军脑子活络,又派了个机灵的手下去明昌殿门口守着,交代说:“陛下议完事,你就马上找机会禀告说夫人来了。”
“是。”
进了殿,里面确实凉快些,纪吟稍歇了会儿,段伏归还没回来,她四下闲逛起来,正好看到那张漆木书案后的墙壁上挂了一大幅舆图。
她记得去年时,好像还没挂这幅图,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边境动荡,他要用兵,所以才把舆图挂出来随时查看。
她凑近了仔细看去,只见那舆图描绘得格外细致,山川河流,道路城镇,甚至是关口,应有尽有,除了方向是上南下北,纪吟不太习惯外,其余的与现代地图已经大差不差了。
纪吟的目光落在燕京附近,突然发现菱阳河在上游城西的位置,竟还有条支流拐进了城中。
她默默记下这个发现,又仔细去看,只可惜这是一幅军事舆图,对燕京城描绘得并不细致,城外那些村落也只点了个点,不过她还是大概知道了方位。
她又下意识看了眼南下齐国的路,要穿过数个州郡,路程上千里,确实太远了,光凭她自己,只怕一两个月都走不到,且如今世道混乱,到处都是割据的军阀,落草的匪寇,别说她一个女子,就算是个男人只怕独身一人也要丧命失财。
纪吟暂时放弃这么遥远的事,只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若自己逃出皇宫,该去何处落脚。
太阳渐渐西斜去了,傍晚的暖光穿过窗纸,朦朦胧胧地照进来,偶尔还能看见空气中浮动的细小的尘埃。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殿门被猛地推开,明晃晃的光亮瞬间散进殿内,纪吟不适地眯了眯眼。
除了孩子,更有一层别样的隐忧。
她这几个月为了迷惑段伏归,假意顺从他,跟他笑、跟他闹、为他吃醋、为他担忧,虽是在演戏,可男人何等敏锐,她要是不全心投入,又怎么欺骗过去。
日日夜夜,她几乎也完全沉浸在了其中,有时她甚至都有点分不清那一瞬间的情绪真的是假的吗?
她怕自己有一天真的迷失在男人织就的情网中。
她现在的生活多安逸呀,绫罗绸缎,珠宝华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段伏归也浓情蜜意,叫她独宠后宫,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女子对她羡慕嫉妒恨。
人都是贪图安逸的,纪吟原以为凭借前世二十年养就的灵魂,她绝对不会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向往,可当她躺在男人身下,她竟有了快感。
她从前只有难耐和痛苦,从不会有别的感受,然而现在,尽管不愿承认,可她确实从中体会到了快感。
她为自己感到羞耻,又忍不住生出担忧,怕某一天就彻底迷失了自己。
纪吟拥着轻薄的丝被坐起身,看向透着天光的窗户纸,终于下定决心,她必须行动起来了。
可是她没有人手,想要出逃谈何容易?
难不成,她真要去跟段伏成合作吗?
第51章
纪吟思来想去,她现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怎么逃,二是她逃了之后身边的人怎么办?
以尤丽和陶儿对她的感情,她若吩咐她们办点什么事,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她们多半会同意,并且她还能说服她们不叫段伏归知道。
可……一旦她成功出逃,段伏归必定会严查到底,盛怒之下,届时她们这些帮过她的宫女们只怕会性命不保。
纪吟敢肯定,段伏归一定干得出来。
男人不会容忍第二次背叛。
所以,她还是得靠自己,不仅不能把尤丽她们牵扯进来,还得尽量吧她们摘出去。
段伏成,或许真的要跟他合作?
段伏成作为先帝第二子,宫变过后就一直很低调,低调得甚至不像一个皇子,至少纪吟在宫里很少听到关于他的消息,只是偶尔从宫女口中听到对他容貌的赞叹。
“二皇子的模样生得真好,乞苏儿说她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二皇子跟文易夫人长得很像,只可惜他身上有慕容氏的血脉……”
段伏成是先帝宠妃文易夫人的儿子,按理他不该如此落魄,可文易夫人出身慕容氏,就注定段伏成与皇位无缘。
数十年前,鲜卑崛起,慕容氏和段氏鲜卑脱颖而出,最初还相互扶持过一段时日,互通婚姻,共同御敌。后来随着周边部族被平定,两虎争霸的局面形成,两族关系开始走向紧张,然而最终还是段氏鲜卑略胜一筹,更有希望一统幽州。
慕容氏自是不甘屈居人下,表面上却派人与段氏商谈,说只要段氏愿许他们做辽东王,便愿结盟称臣。当时还未立国的段氏首领段崖相信了,还决定与慕容氏一起出兵讨伐羯族,然而这一战却惨遭慕容氏的背叛,他们勾结羯人,泄露段氏行军路线,在落狐峡埋伏段氏军队,还趁机袭击了他们的大营。
这一战,段氏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将士们的尸体堆起来比小山还高,险些灭族。
从此,段氏与慕容氏结下血海深仇,双方不死不休,而原本同样在发展中的羯族却趁鲜卑内斗时飞速壮大,最后将齐国逼得衣冠南渡,自己却占据中原建立了秦国。
因为慕容氏的背叛,这么多年段氏只能龟缩在东北一隅,错失争霸天下的良机,如此,段氏怎么能不对慕容氏恨之入骨。
可偏偏慕容氏的人都生了一副好容貌,段遨灭掉慕容氏后,本打算将慕容家赶尽杀绝,他提刀冲入慕容氏的王宫,却对慕容氏的王女一见着迷,不顾下属的反对强行将人纳进帐中。
从此,慕容王女盛宠不衰,不到两年便生下了段伏成,段遨登基后还封了慕容王女做夫人,当时朝中的人十分担忧在慕容王女的迷惑下,段遨会立段伏成为太子,要真是这样……
他们绝不会容忍曾经杀害自己父亲、兄长、儿子、族人的仇人血脉登上燕国皇帝的宝座。
所幸慕容王女命薄,当上夫人后没两年去就去世了,段遨很是伤心了一段时日,但也在朝臣们的劝诫下恢复正常,对段伏成这个儿子也不如以往偏爱。
段伏成就此沉寂下去,渐渐边缘化,大臣们才放下心来。
这些,就是纪吟这一年来通过看书和旁人口中的话拼凑出来的大概经过。
纪吟敢肯定,段伏成主动出现在自己面前,绝对不怀好心,甚至,他大概是想利用自己对付段伏归。
或许,段伏归会因此受伤?
不,别把自己看得这么重。纪吟摇摇头。以男人的心机和本事,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被算计到。
若是有可能,她也不想跟狼子野心的段伏成合作,可他非要将她逼入绝境,逼她生孩子。
她怎么能给他生孩子!
纪吟坐在帐中,五官一点点坚定起来,眼神变冷、变硬,随后,仿佛只是一瞬间,她整张脸又柔和起来,摇了摇床铃,听到声音的尤丽陶儿便立马进来伺候。
昨夜被男人折腾了两个时辰,纪吟身上现在还发着软,懒懒的,没什么力气,歪了半日,到下午终于精神些了,竟主动去厨房,亲手做了两道点心,还有一道牛乳冰酪,被冰镇过,又甜又凉,十分爽口,纪吟自己先吃了一碗,又叫几个丫鬟吃
了一碗。
尤丽一开始只以为纪吟是闲着无聊找点事情消磨时间,纪吟平日待她们又好,也没推辞,就这么吃了,直到看她回屋重新收拾了下,换了件衣裳,还叫她们把点心装盒,抬脚出宫朝前朝走去,这才意识到夫人做的点心是要给陛下送去的。
如今,陛下还没见着,她们几个倒先吃上了,这……几个丫鬟相互看了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某种默契——这事儿必须守口如瓶,不能叫陛下知道,否则叫陛下知道他吃的是她们“剩”的,她们岂有好果子吃。
已是半下午,平日里段伏归应该已经结束朝议,大概率会在含章殿中处理些日常奏疏,然而纪吟来时,守在含章殿外的禁军却道:“陛下还在明昌殿与诸位大人们议事。”
纪吟顿了下:“那我就先回去吧。”
那禁军在含章殿当值许久,也是见过去年两人闹矛盾,还跟着段伏归去了京畿大营,又一路雪夜狂奔回来,知她在段伏归心中是何等地位,更见过段伏归将她接回来后,留宿在含章殿那半月,待她是如何疼若珍宝的,难得夫人主动来前朝,又见她身后的丫鬟手里提着食盒,猜是来给陛下送吃食的,若真让人就这么回去了,等陛下知道,只怕要责罚自己,于是忙阻拦道:“夫人前来,陛下知道了必然高兴,且天气炎热,怎可再叫夫人来回受累,不如先进殿歇息,想必陛下应该快来了。”
按理,普通后妃是不能随便踏进前朝的,尤其含章殿还是陛下处理政事的地方,里面不知有多少关乎国家大事的奏疏,但凡泄露一点都有可能被钻空子,但,面前这位夫人是一般人吗?
纪吟听他这么说,便点点头。
将人请进去,那禁军脑子活络,又派了个机灵的手下去明昌殿门口守着,交代说:“陛下议完事,你就马上找机会禀告说夫人来了。”
“是。”
进了殿,里面确实凉快些,纪吟稍歇了会儿,段伏归还没回来,她四下闲逛起来,正好看到那张漆木书案后的墙壁上挂了一大幅舆图。
她记得去年时,好像还没挂这幅图,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边境动荡,他要用兵,所以才把舆图挂出来随时查看。
她凑近了仔细看去,只见那舆图描绘得格外细致,山川河流,道路城镇,甚至是关口,应有尽有,除了方向是上南下北,纪吟不太习惯外,其余的与现代地图已经大差不差了。
纪吟的目光落在燕京附近,突然发现菱阳河在上游城西的位置,竟还有条支流拐进了城中。
她默默记下这个发现,又仔细去看,只可惜这是一幅军事舆图,对燕京城描绘得并不细致,城外那些村落也只点了个点,不过她还是大概知道了方位。
她又下意识看了眼南下齐国的路,要穿过数个州郡,路程上千里,确实太远了,光凭她自己,只怕一两个月都走不到,且如今世道混乱,到处都是割据的军阀,落草的匪寇,别说她一个女子,就算是个男人只怕独身一人也要丧命失财。
纪吟暂时放弃这么遥远的事,只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若自己逃出皇宫,该去何处落脚。
太阳渐渐西斜去了,傍晚的暖光穿过窗纸,朦朦胧胧地照进来,偶尔还能看见空气中浮动的细小的尘埃。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殿门被猛地推开,明晃晃的光亮瞬间散进殿内,纪吟不适地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