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被内帘官看好的沈知衍这会儿其实很不好受。
他倒不是病了,只有些鼻塞实在不算什么。可他旁边的两位考生,一位自秋雨之后便一直咳嗽,日夜不断,着实有些扰人。
另一位更了不得,好似是饮了凉水,自第三场开考,便开始腹泻。闹出的动静和散发的气味让沈知衍一个日食三餐,顿顿两大碗饭的壮年男子干啃了两日的饼子。
沈知衍想起那位臭号学子幽怨的眼神来,他现在倒是有几分感同身受了。
说起来荒唐,他们这些人口中念得是圣人之言,笔下写的是锦绣文章,可身侧却是蛇虫鼠蚁屎尿作伴,当真是有些可笑。
还是这些年让家里人纵得娇气了,往年堆粪施肥的活儿他不是没做过。那时不觉难耐,现在倒是矫情起来了。
隔壁又传来一阵异响,沈知衍闭了闭眼,从林芷与他的那盒清凉油里小心挑起一点儿,抹在鼻尖下方。
清凉辛辣的味道甚是霸道,直通百会穴,但提神醒脑效果一绝。
沈知衍赶紧提笔继续作答,盒子里的那一小盒清凉油分了一些给杨信沛,即便这几日省俭再省俭,里头也不剩多少了。幸好明儿就是最后一天了,一定能坚持到他考完!
收卷之后,沈知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自个儿的东西,逃也似地离开号舍。
一路急行出了大门才略略活动了一下手脚,这几日缩在小小的号房内实在不好受,如今身子周展,顿时舒坦不少。
回首望了望人潮汹涌的考场,看见不少被抬出来的学子,沈知衍不由地长叹一口气。
乡试实在磨人,难怪不少学子考上几回便彻底放弃,若是一次能中便再好不过。
要不去烧柱香吧?从来不信神佛的沈知衍头一次生出求神拜佛之心。
这种罪,他也有点儿扛不住。
随着人群晃悠着往外走,在一众萎靡不振的学子之中,沈知衍犹如鹤立鸡群极为惹眼。杨家的奴仆一眼就看见了他,连忙挤上前。
“沈秀才,这儿。”奴仆脸上的焦急之色没掩住,却还是伸手去接沈知衍的行囊。嘴里客气道,“郎君,车子不好进来,还得往前走走。”
沈知衍避开奴仆的双手:“我识得路,缩在号舍久了倒是想走走。你去接杨兄,他身子弱些,别耽搁了。”
奴仆脸上的焦急沈知衍看得分明,他自然知道这份儿焦虑是为了谁。
“去吧,我也担心杨兄呢。”
杨家奴仆拱手感激道:“多谢郎君体贴,别院里热水汤食都备下了。若有甚要求,您尽管吩咐那些小子们!”
说罢便一溜烟跑走,伸长脖子往人群里张望,杨家来的奴仆不止他一人,可现在都没瞧见少爷。
沈知衍回去后发现自己是头一个回来的,拿了一把澡豆儿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后院子里才有其他人回来。
只是回来的三人都是一副精神萎靡好似熬干了气血一般,年纪最小的李道之略好些,稍稍年长的两位,是叫人半托着回来的。
沈知衍一瞧就知道三位同窗此次乡试怕是不大如意。
才要说话,便听得一墙之隔的杨家主院里闹哄哄,还有一叠声儿叫大夫的声音。
李道之满脸疲惫,语气担忧:“是杨兄,他高热不醒,是叫人一路抬回来的。幸而杨家见势不对,提前请了大夫。沈兄,你不知道,现今城里的医馆被堵得水泄不通,里头大半是应考的学子呢。”
他颇为羡慕地看了一眼满身清爽的沈知衍:“还是沈兄身子健壮,不曾受这秋雨的影响。”
“我出身农家,插秧割稻样样都做,身子骨这才硬朗了几分。”沈知衍没错过李道之身后二人眼中一闪而过的妒色,他语气不变,“我也头晕鼻塞,是杨家周到。早早便备下了热汤姜茶,收拾好了倒是舒坦不少。”
“你们也快去泡个热水去去寒气,我还有几分精神,去瞧瞧杨兄。咱们得杨家照拂,现杨兄病了,总不能不闻不问。”
李道之赶紧点头:“还是沈兄周到,我现在是一点儿力气也无,不然也要去瞧瞧杨兄的。”
第48章 归家和放榜
沈知衍一行人是九月初才回到清河县的。
原本八月十七乡试考罢,略做休整便能返回。现在不同于往年,前几年的乡试,应考的秀才们考罢还不算完,还得留在州府等待放榜才能决定去留。
没中的学子可自行离开,得中的学子便得留下参加由州府举办的鹿鸣宴。
这鹿鸣宴原是朝廷为了慰劳学子的辛苦和宣扬‘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才拨款设宴,可多年下来便有些变了味儿。
激励与教化不见,一场宴席下来,倒是让这些地方上的举子和任职的官员有了结交的途径,很有些结党营私的苗头。后来朝廷便下令,为免读书人耽于往来宴请,荒废学业,便取消了州府设宴款待新晋举子的鹿鸣宴。
为此,远赴州府赶考的秀才,考罢便可自行离去,不必在州府多做停留等待放榜。这倒是让学子省下一大笔开销,每逢大考州府的物价便会上浮,特别是客栈,那是恨不得翻个几番赚得盆满钵满。
鹿鸣宴取消了之后,倒是这些商家更为惋惜。今年因为那场秋雨,应试的秀才病了大半,倒是又小赚了一笔。
沈知衍一行五人,只有他和李道之没大碍,杨信沛因为考场失意和生病的双重打击,整个人病恹恹地躺了好几日。是以等一行人回清河县的时候距离放榜之日已不差几天了。
似乡试这般的大比,会在十五日之内放榜。
县城里头得晚个三日左右,那么便是九月十二才能观榜。沈知衍一行人耽搁许久,为免家人担忧,在城门口略说几句作别之后便匆匆家去。
九月十月是秋收之日,农家人这时连步子都会迈地急切些。这两年又添了采摘柿子的活儿,沈氏一族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沈家自然也不例外,沈知淳还得看顾着毛笔铺子。虽农忙之时只去半日,可也耽搁功夫。
族学倒是暂且停了课,可林芷也忙,虽先前得了沈知衍的口信估摸着便是这几日回,可她也没空去村口等。她内心也不是很想去就是了,作个望夫石的模样像什么样子?
是以等沈知衍一路从县里自行回家后,只有老母亲和流口水的小侄儿迎接他,连崔绣娘都驾着骡车给沈家众人送饭食茶水去了。
等林芷回来后,便见许久不见的沈知衍散着头发在屋子里收拾东西。
她愣了愣,才回过神来问:“回来了?迟了好些日子?可是路上有甚耽搁了?”
林芷在愣神,沈知衍也在细细打量多日未见的人。
听见林芷的话他倏而一笑:“路上没耽搁,乡试遇见大雨,一同赴考的同窗染了风寒身子不适,我不好独自一人上路,这才耽搁了些时日。”
相处得久了,林芷一见沈知衍这幅笑眯眯的模样就知道这人绝对是遇见好事儿了,正等着人问呢。
沈知衍已经梳洗过了,可面上还是难掩疲倦。林芷便好心地出声询问:“沈秀才倒是神采依旧,怎么?遇上什么好事儿了?”
沈知衍以前觉得自个儿运道不佳,可自打遇上林芷后他倒是觉得自个儿添了些许运气。特别是这次乡试,桩桩件件如有神助。不过没放榜之前,他便不肯多言,只唤林芷上前来。
“你来。”
等林芷依言上前几步后,沈知衍将手中那把包得严严实实地白绸油伞放在林芷手上:“喜欢吗?”
他一路从州府背回来,一路上不曾离身,就为了现在亲手递给她。
俩人在院子里对着那把油纸伞洒水的时候一头碰上了家来的崔绣娘。
“哇!好漂亮的油纸伞!小叔你回来了啊?小叔一路辛苦了,小叔小叔,你给小婶婶带了这么漂亮的油纸伞,那有没有给我也带一点儿新奇玩意儿呢?”
崔绣娘身后跟着两条小尾巴,活泼发问的那个自然是兰姐儿,后头跟着柔声问好的是沈知薇。
林芷对上沈知薇含笑的眼睛,脸突然就红了。
沈知薇今年十四了,便能看得懂二哥和嫂嫂之间的旖旎。她捂着嘴,一双大眼睛看看白绸油伞,又看看林芷,眉眼弯弯,显然是在偷笑。
==
沈知衍不过休息了一日就跟着下地去了。
一家子都反对,家里现在有安平武和沈知淳,还有这两年吃得好,身量愈发高大的勇男,很不必沈知衍干重活了。可人犟起来,又把乡试遇雨,应考的秀才身子孱弱病了大半的事搬出来说。
没人说得过他。
于是等杨信沛带着砚书赶着马车来寻沈知衍的时候,看见的便是一身短打,挥着镰刀埋首割稻的沈秀才,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杨信沛连风度仪态都忘了,嘴巴张得老大。
沈知衍满身的尘土和汗水,他眯着眼睛看刚下马车的杨信沛,一脸从容:“杨兄寻我?”
“啊?我是来,不,不是,我是来庄子上住两日的,也亲眼瞧一瞧稼穑之事。”
他倒不是病了,只有些鼻塞实在不算什么。可他旁边的两位考生,一位自秋雨之后便一直咳嗽,日夜不断,着实有些扰人。
另一位更了不得,好似是饮了凉水,自第三场开考,便开始腹泻。闹出的动静和散发的气味让沈知衍一个日食三餐,顿顿两大碗饭的壮年男子干啃了两日的饼子。
沈知衍想起那位臭号学子幽怨的眼神来,他现在倒是有几分感同身受了。
说起来荒唐,他们这些人口中念得是圣人之言,笔下写的是锦绣文章,可身侧却是蛇虫鼠蚁屎尿作伴,当真是有些可笑。
还是这些年让家里人纵得娇气了,往年堆粪施肥的活儿他不是没做过。那时不觉难耐,现在倒是矫情起来了。
隔壁又传来一阵异响,沈知衍闭了闭眼,从林芷与他的那盒清凉油里小心挑起一点儿,抹在鼻尖下方。
清凉辛辣的味道甚是霸道,直通百会穴,但提神醒脑效果一绝。
沈知衍赶紧提笔继续作答,盒子里的那一小盒清凉油分了一些给杨信沛,即便这几日省俭再省俭,里头也不剩多少了。幸好明儿就是最后一天了,一定能坚持到他考完!
收卷之后,沈知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自个儿的东西,逃也似地离开号舍。
一路急行出了大门才略略活动了一下手脚,这几日缩在小小的号房内实在不好受,如今身子周展,顿时舒坦不少。
回首望了望人潮汹涌的考场,看见不少被抬出来的学子,沈知衍不由地长叹一口气。
乡试实在磨人,难怪不少学子考上几回便彻底放弃,若是一次能中便再好不过。
要不去烧柱香吧?从来不信神佛的沈知衍头一次生出求神拜佛之心。
这种罪,他也有点儿扛不住。
随着人群晃悠着往外走,在一众萎靡不振的学子之中,沈知衍犹如鹤立鸡群极为惹眼。杨家的奴仆一眼就看见了他,连忙挤上前。
“沈秀才,这儿。”奴仆脸上的焦急之色没掩住,却还是伸手去接沈知衍的行囊。嘴里客气道,“郎君,车子不好进来,还得往前走走。”
沈知衍避开奴仆的双手:“我识得路,缩在号舍久了倒是想走走。你去接杨兄,他身子弱些,别耽搁了。”
奴仆脸上的焦急沈知衍看得分明,他自然知道这份儿焦虑是为了谁。
“去吧,我也担心杨兄呢。”
杨家奴仆拱手感激道:“多谢郎君体贴,别院里热水汤食都备下了。若有甚要求,您尽管吩咐那些小子们!”
说罢便一溜烟跑走,伸长脖子往人群里张望,杨家来的奴仆不止他一人,可现在都没瞧见少爷。
沈知衍回去后发现自己是头一个回来的,拿了一把澡豆儿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后院子里才有其他人回来。
只是回来的三人都是一副精神萎靡好似熬干了气血一般,年纪最小的李道之略好些,稍稍年长的两位,是叫人半托着回来的。
沈知衍一瞧就知道三位同窗此次乡试怕是不大如意。
才要说话,便听得一墙之隔的杨家主院里闹哄哄,还有一叠声儿叫大夫的声音。
李道之满脸疲惫,语气担忧:“是杨兄,他高热不醒,是叫人一路抬回来的。幸而杨家见势不对,提前请了大夫。沈兄,你不知道,现今城里的医馆被堵得水泄不通,里头大半是应考的学子呢。”
他颇为羡慕地看了一眼满身清爽的沈知衍:“还是沈兄身子健壮,不曾受这秋雨的影响。”
“我出身农家,插秧割稻样样都做,身子骨这才硬朗了几分。”沈知衍没错过李道之身后二人眼中一闪而过的妒色,他语气不变,“我也头晕鼻塞,是杨家周到。早早便备下了热汤姜茶,收拾好了倒是舒坦不少。”
“你们也快去泡个热水去去寒气,我还有几分精神,去瞧瞧杨兄。咱们得杨家照拂,现杨兄病了,总不能不闻不问。”
李道之赶紧点头:“还是沈兄周到,我现在是一点儿力气也无,不然也要去瞧瞧杨兄的。”
第48章 归家和放榜
沈知衍一行人是九月初才回到清河县的。
原本八月十七乡试考罢,略做休整便能返回。现在不同于往年,前几年的乡试,应考的秀才们考罢还不算完,还得留在州府等待放榜才能决定去留。
没中的学子可自行离开,得中的学子便得留下参加由州府举办的鹿鸣宴。
这鹿鸣宴原是朝廷为了慰劳学子的辛苦和宣扬‘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才拨款设宴,可多年下来便有些变了味儿。
激励与教化不见,一场宴席下来,倒是让这些地方上的举子和任职的官员有了结交的途径,很有些结党营私的苗头。后来朝廷便下令,为免读书人耽于往来宴请,荒废学业,便取消了州府设宴款待新晋举子的鹿鸣宴。
为此,远赴州府赶考的秀才,考罢便可自行离去,不必在州府多做停留等待放榜。这倒是让学子省下一大笔开销,每逢大考州府的物价便会上浮,特别是客栈,那是恨不得翻个几番赚得盆满钵满。
鹿鸣宴取消了之后,倒是这些商家更为惋惜。今年因为那场秋雨,应试的秀才病了大半,倒是又小赚了一笔。
沈知衍一行五人,只有他和李道之没大碍,杨信沛因为考场失意和生病的双重打击,整个人病恹恹地躺了好几日。是以等一行人回清河县的时候距离放榜之日已不差几天了。
似乡试这般的大比,会在十五日之内放榜。
县城里头得晚个三日左右,那么便是九月十二才能观榜。沈知衍一行人耽搁许久,为免家人担忧,在城门口略说几句作别之后便匆匆家去。
九月十月是秋收之日,农家人这时连步子都会迈地急切些。这两年又添了采摘柿子的活儿,沈氏一族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沈家自然也不例外,沈知淳还得看顾着毛笔铺子。虽农忙之时只去半日,可也耽搁功夫。
族学倒是暂且停了课,可林芷也忙,虽先前得了沈知衍的口信估摸着便是这几日回,可她也没空去村口等。她内心也不是很想去就是了,作个望夫石的模样像什么样子?
是以等沈知衍一路从县里自行回家后,只有老母亲和流口水的小侄儿迎接他,连崔绣娘都驾着骡车给沈家众人送饭食茶水去了。
等林芷回来后,便见许久不见的沈知衍散着头发在屋子里收拾东西。
她愣了愣,才回过神来问:“回来了?迟了好些日子?可是路上有甚耽搁了?”
林芷在愣神,沈知衍也在细细打量多日未见的人。
听见林芷的话他倏而一笑:“路上没耽搁,乡试遇见大雨,一同赴考的同窗染了风寒身子不适,我不好独自一人上路,这才耽搁了些时日。”
相处得久了,林芷一见沈知衍这幅笑眯眯的模样就知道这人绝对是遇见好事儿了,正等着人问呢。
沈知衍已经梳洗过了,可面上还是难掩疲倦。林芷便好心地出声询问:“沈秀才倒是神采依旧,怎么?遇上什么好事儿了?”
沈知衍以前觉得自个儿运道不佳,可自打遇上林芷后他倒是觉得自个儿添了些许运气。特别是这次乡试,桩桩件件如有神助。不过没放榜之前,他便不肯多言,只唤林芷上前来。
“你来。”
等林芷依言上前几步后,沈知衍将手中那把包得严严实实地白绸油伞放在林芷手上:“喜欢吗?”
他一路从州府背回来,一路上不曾离身,就为了现在亲手递给她。
俩人在院子里对着那把油纸伞洒水的时候一头碰上了家来的崔绣娘。
“哇!好漂亮的油纸伞!小叔你回来了啊?小叔一路辛苦了,小叔小叔,你给小婶婶带了这么漂亮的油纸伞,那有没有给我也带一点儿新奇玩意儿呢?”
崔绣娘身后跟着两条小尾巴,活泼发问的那个自然是兰姐儿,后头跟着柔声问好的是沈知薇。
林芷对上沈知薇含笑的眼睛,脸突然就红了。
沈知薇今年十四了,便能看得懂二哥和嫂嫂之间的旖旎。她捂着嘴,一双大眼睛看看白绸油伞,又看看林芷,眉眼弯弯,显然是在偷笑。
==
沈知衍不过休息了一日就跟着下地去了。
一家子都反对,家里现在有安平武和沈知淳,还有这两年吃得好,身量愈发高大的勇男,很不必沈知衍干重活了。可人犟起来,又把乡试遇雨,应考的秀才身子孱弱病了大半的事搬出来说。
没人说得过他。
于是等杨信沛带着砚书赶着马车来寻沈知衍的时候,看见的便是一身短打,挥着镰刀埋首割稻的沈秀才,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杨信沛连风度仪态都忘了,嘴巴张得老大。
沈知衍满身的尘土和汗水,他眯着眼睛看刚下马车的杨信沛,一脸从容:“杨兄寻我?”
“啊?我是来,不,不是,我是来庄子上住两日的,也亲眼瞧一瞧稼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