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这样一来,直接住县学方便些,林芷自然不用跟着去县里奔波。左右桃源村离县城近,若是驾车,一来一回不过半个多时辰。每十日还有一日的旬假,他来回跑并不麻烦也不会多累。
  李玉香暗自皱眉,这傻子,没听明白自个儿的话。心里这样想,嘴上却说:“是这个理儿,二郎求学,你一人在家也不安全。”
  这件事就此按下,沈知衍提起另一件事:“我想再起一进院子,到时候人住后头,前头用来待客。墙也推了重砌,修高一点,墙头上再扎些荆棘尖刺。”
  秀才可住二进院,现家里有稳定进项,存了钱财。家里人只会越来越多,趁此机会把小院儿重新修整倒更好。自上回家里进贼之后,他就一直想把墙修高,钱财动人心,家里男人少,只能筑高墙,护住家里人。
  “这个可以,我上回去赵户头那讨药时请他帮忙寻摸两只好狗。也是运气好,碰上赵户头家的母狗怀崽子。现已快两月了,我这两天就去一趟,抱回来从小养从小训,长到后必是看家护院的好手。”沈知淳接过话头。买地盖房他也赞成,二弟已成亲,往后家里的人会越来越多,若一家人还挤在一堆儿,免不了生些口角摩擦,早做打算的好。
  连个儿子都赞成,李春花自然没有反对:“准备什么时候动土?我去找人算日子去。”
  “越快越好,趁着我还在家,赶赶工也能盖好。”沈知衍早有打算,“我去县里找专门盖房的人,再从族里请些人,人手充足不怕来不及。”
  十月十日是新进秀才去县学报道的日子,还剩大半个月的时间,他得趁着这个时间把这些琐事都料理好才能安心上学。
  “行!木材和人手我来找,二郎,你去请建房师傅,买石料砖瓦。”沈知淳拍板,“今年也不种冬小麦了,前两年种得狠了,咱得好好养一养地。”
  可即便是这样也忙不过来,地里的水稻是收完了。可翻地施肥,锄草防虫哪一样不是活计?
  林芷想了想,把还没捂热的四十两银子都拿出来:“娘,大哥大嫂。咱家现在事情不少,铺子里离不开大哥。田里的事儿,不若请大嫂娘家兄弟来帮帮忙?咱们按照农忙时的工钱来算!事情因我而起,这是我和师傅卖绣活刚得的钱,都交给娘,用来盖房家用。”
  “这是做什么?”几人接连推拒,未曾分家,买地盖房又是一家子的事,怎么能叫嫁进来的媳妇出钱呢?
  沈知衍也没想到林芷会有这一出。先是看看林芷一脸的坚定,又看看家里其余人的推拒。他想了想开口道:“娘,大哥大嫂,县令大人给今年的秀才没人二十两的赠银。这样,我和林芷出二十两,大哥大嫂出十两,其余再从公中出钱。这样可好?”
  盖沈家这间房时沈老爹用了十九贯钱,可那时候是帮忙的族人众多,宅基地资格没出,材料也多是自家存的。这么些年过去了,现要重新买地买材料盖房,沈知衍估计这花出去的银钱得翻倍才成。
  ==
  沈家开始忙起来了,一大早俱都忙得团团转,兰姐儿也被逮住当童工。
  林芷摸摸她的小揪揪,对一脸沉重的兰姐儿说:“乖啊,忙完这阵子,小婶再给你蒸排骨吃。”前头给沈知衍酿梅子露,里头的青梅林芷捞出来给家里做酸梅排骨吃。只一次,兰姐儿就心心念念这明年还要酿青梅露。
  “小婶儿,我不是因为不能出去玩儿才不开心的,你别担心我。”兰姐儿小大人似的先安慰了林芷。随即小眉头一皱,叹着气说:“我娘说了,等师傅家来,我就得好好跟着学刺绣了。”
  她低头看看自己的十个手指头:“也不知道我两只手够不够扎的。”
  九月二十,久不出门的李春花带着沈知薇和小儿媳出门,先去了族长家与族长夫人汇合。一行四人便朝着村西而去,后头跟着的林芷二人手里捧着东匣子,上头还扎着红绸子。
  这么一行人,专挑人多的地方走,好似生怕无人注意似的。
  第31章 新师傅
  一行人刚过了桥,迎面就碰上陆氏的族长夫人刘氏。陆刘氏是个精瘦的妇人,唇边两道深深的纹路,看得出来平日不爱笑。此时脸上堆出来的笑就显得格外刻意:“他嫂子,你不常来西边儿,这是做什么来了?”
  李氏眼皮子一翻,心里头极不耐烦。她最讨厌这陆刘氏了,活像是木架子成了精似的,端着族长夫人的架子好没意思。要搁平日里,她决计不会与陆刘氏多说半句。
  可今日不一样,今日说不得还能气气这陆刘氏。李氏理了理腹围,摆出畅谈的姿态:“陆家妹子今日倒得闲。我今儿是来为沈氏一族的小辈请刺绣师傅的。”
  李氏指指落后半步的林芷:“我侄儿媳妇是个好的,最是良善不过。怜惜沈氏一族的姑娘学艺不易,特意求了崔绣娘传授技艺。我沈氏也不是那等刻薄粗鄙的人家,特特备下拜师礼来请催绣娘。”
  “什么?那姓崔的真会刺绣?”陆刘氏惊疑不定,没忍住出声询问。
  “伯娘这话好生无礼。您莫不是怀疑我诓骗婆母和族人吗?我虽只略识得几个字,可也辨得清是非黑白,知晓何为礼义廉耻,绝不敢行如此无耻卑劣之事!”林芷直直盯着陆刘氏,嘴里的‘无耻卑劣’倒像是在骂人。
  陆刘氏被气到,下意识骂道:“你这小妇……”
  “休要出此恶言!”/“陆家妹子慎言!”族长夫人李氏和李春花的声音几乎是同时响起。李氏略带诧异的看了李春花一眼,面团儿似的人也会发怒?随即对上陆刘氏不客气道。
  “这是我沈家的媳妇,也是沈秀才的夫人!”李氏毫不掩饰话语中的鄙夷,“出口之前好好想想,这是你能言语的人吗?”
  “这,我……”陆刘氏被这两声呵斥骂醒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沈氏一行人不再理睬陆刘氏,径自向着崔绣娘家去。得了好一顿抢白的陆刘氏心情可不怎么样,她耷拉着脸匆匆家去。
  陆氏族长正在等她,他从族人那知道沈家人来了。便让自家老妻去堵人,探探口风。
  此时见老妻家来了,刚想开口问,不想却先听到了老妻的埋怨:“你知不知道那姓崔的会得一手的绣活!沈家来人聘她去教导族中女儿了!白白把这等好事拱手让人!”
  “真有此事?”陆氏族长两条眉毛皱起,“我打听过,从未见过那崔绣娘进出县城的绣坊。你不是也找陆大江媳妇女儿问过了?不曾见过林家那丫头拈针做活?”
  陆刘氏低头思忖,犹豫再三之后面露不满:“我看得真真的,沈家人捧着的东西可不似作假。而且那沈氏一族的老货也亲自跟着跑了一趟。你说,是不是翠巧丫头心里不得劲儿,故意贬低崔绣娘和林家丫头?”
  不得不说还是陆刘氏懂这些小心思。
  沈知衍中了秀才,最难受的人除了沈家大伯一家之外,就数陆翠巧了。先前沈家一个破落户,她下沈家的面子也就算了,可现在沈知衍是年轻有前途的秀才公,恨得牙痒痒的林芷也成了秀才娘子。
  先前闹得太难看,这次沈家四处送礼,把她这正经的亲家漏下后,居然无人说沈家的不是。反倒有不少人来看她的热闹,就连娘家人也对她生了怨言。因为这,她少不得拿出些好处来讨好娘家人。沽酒买肉扯布,匣子里的银子只见往外拿,不见往里添。
  她对林芷这给她惹麻烦的小贱人能有好言语才算怪!
  族长夫人刘氏一问起,陆翠巧扯着帕子直诉苦:“说是去学刺绣,家里的活计是一点儿不沾手,可一年到头来,我是不曾得过她半点针线孝敬。我就算了,连她兄弟身上也没得一星半点。您问起,我也不敢不说,可我实在是不知道她这学得是哪门子手艺?”
  她在说谎,她见过林芷给林秀才绣扇套儿,自家儿子也得了几个口水兜。可她又不算说谎,纵然有她私心不愿意说林芷好的因素在。可更重要的是:她没见过林芷卖绣活儿。
  村里能把自己绣活卖去绣坊的不是没有,林芷要真有那好手艺,哪有不卖了绣活换钱的?何必眼巴巴地盯着她梁上的腊肉馋的咽口水。定是没学到什么东西,只是躲懒的借口罢了!
  陆氏族长心里咯噔一声,又回忆起陆大江不顾他的嘱咐,在回门日打了沈家脸面的事儿。他先前知道后虽然生气,可心里却不大在意。他是真没想到沈知衍年纪轻轻会中秀才,他陆家的秀才公都是考了好几回,三十出头才中了。
  脸上闪过悔意,可崔绣娘和安军户那田地房屋是陆秀才为他侄儿谋的,他没少收好处。事情到了这一步,想收手,是没可能了。一声长叹:“唉,你说,这林家丫头是不是专门来克我陆氏的?但凡她沾了边儿的事,我们一准讨不着好!”
  要是林芷听了这话,估计会挑着眉头骂这老菜帮子不要脸面。
  这时候催绣娘家气氛还算不错,林芷早向催绣娘透过气儿,双方都是明白人,事情自然好办。事情说定之后,其他人不好进门,林芷却多留了一会儿,进屋探望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