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么多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饶过他几回了?你要记住你不只是赵家女!”
  赵氏抬起眼睛,看着自己的丈夫。她明明没有哭,可眼底的悲伤为难却那么让人心疼。
  “臣妾有罪不配为后,恳请皇上赐罪。”
  这是要用自己,力保家族了。
  皇帝盯着皇后,这个温柔好说话的女人,在自己身边贤惠了半辈子。可是到最后,她还是个最合格的世家女。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臣妾知道。”
  “为了保你的娘家,老大你也不管了?”
  赵氏没有回答丈夫的话,她只是转头看向乔氏,眼泪唰一下落了下来。
  “云娘,以后你帮我照看一下元修可好?他身子已经不好了当不得重任,以后叫老三可怜他大哥一下可好?我求你了…”
  柔弱的女子,坚强的母亲。
  “好。”
  乔云舒上前托住赵玉娥磕下去的额头,她自己的眼里也漫上了水光。哭的不只是赵玉娥的为难,还有自己这么多年的心酸。
  “阿姐放心,只要我还在,必不会让元修没了下场。”
  两双纤弱的手握在了一起,赵玉娥不会说谢谢的。有一种对手,是不能开口道谢的彼此理解。乔云舒也没有替赵氏求情,她就是答应了一个小小的要求罢了。
  李长淮看着这两个自己亏欠了半生的女人,狠狠的闭上眼睛。罢了,最后一次成全她吧,算是全了一场夫妻之情。
  “赵氏一族即刻迁离京城,三代不可入仕,五代不可掌权一方!另,收回赵玉娥凤冠凤印封为容妃,迁居静安宫。”
  皇帝金口玉言,万事尘埃落定。
  京城之中随着这一道道旨意,又喧嚣了好些时日。
  尤其是在太子醒来之后,自请废除储君之位被封为安王,愿意带着亲生母亲前往封地广平府就藩之后。整个京城有眼睛的人就都知道,后位上坐的该是谁了。
  果不其然,在临近年关的冬月十八大吉之日,国母乔氏手掌凤印坐镇中宫。随着隆重的封后大典一同颁发下来的,还有皇后嫡子李砚修正位东宫的圣旨。
  对此,整个朝廷上下没有异议,似乎一切本就该是如此理所当然,没有谁跳出来替赵家求情。能落个全身而退,有时候已经算是极好的结果。若是碰上手狠一些的帝王,还不知道该是何潦草收场呢。
  第88章 离京
  待封后大典落下余音,新上任的皇后带着新上任的太子,于宫门处为容妃母子送行。
  “阿姐,你想离开京城我不勉强你硬留下。但是为何不能等到来年春暖再动身呢?天这么冷又年关将至,元修的身子也不大好,何必赶这一时?先留下来吧,等春暖花开之时再动身可好?”
  容妃笑得一脸淡然。
  脱去了凤冠凤袍,她整个人似乎轻松了不少。对于皇后的真心挽留,眼底的那些疲惫伤怀都缓了一缓。
  “不留了。”
  她扭头看了看不远处正与兄弟姐妹们道别的儿子,笑容很温暖。
  “元修的身体也还行,他也想早点过去就藩。左右广平府是龙兴之地,在那里也委屈不了我们母子。何必强留于京城之中,让你我都多添为难?”
  皇后叹了口气。
  “多谢阿姐体谅。”
  “该我谢你才是。”
  容妃冲对方行了一礼。
  “臣妾多谢皇后恩德,愿意念着旧情照拂于臣妾母子二人。再次拜谢。”
  若是没有乔云舒的首肯,元修的封地不可能是广平府的,赵玉娥心里清楚。那里是老李家的根基所在,元修又是皇长子,去了广平府肯定不会受委屈的。
  “你满意就好。这封地也不是我选的,是皇上给你们选的。”
  “嗯,臣妾也感恩皇上。”
  “阿姐,他就在城楼上看着呢,让他也过来送你们一程行不行?”
  “不了。”
  赵玉娥抬头,冲着那道明黄色的身影遥遥行了一礼。
  “他愿意放赵家一马,已经全了夫妻一场的情份,我不能奢求更多。云娘,你帮我给他带句话吧,就说妾感君心。”
  “阿姐,对不住。”
  乔云舒眼中闪过愧疚,不知道这句对不住是替自己说的,还是替李长淮说的。
  赵玉娥闻言笑了笑。
  “不怨你,我也不怨他。你们已经付诸了承诺,给了我赵家该给的。是我兄长没有握住这滔天的富贵,怨不得旁人。
  我已经尽了赵家女该尽的本分,他也已经尽了当丈夫的责任,剩下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所以我谁也不怨。
  其实这样也不见得不好,以后我可以从我们三个人中间挣脱出来,这对我们都好。你说是不是?”
  乔云舒没有说话,赵玉娥就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不知道是劝她还是劝自己。
  “云娘,婚姻的路很宽,一个男人可以有很多女人。但是爱情的路很窄,容不得三个人同行。你说对不对?”
  纤弱的手反握回去,乔云舒终究还是掉下了眼泪。
  “谢阿姐成全。”
  赵云舒笑中带泪。
  “我不是成全你,我是想成全我自己。这些年我实在是太累了,以后我想心疼自己一点。而你,以后也自己多心疼自己一点,知道吗?”
  “我知道。”
  两个相争了半辈子的女人,依依惜别。
  另一边的兄弟俩,气氛明显的没有母亲们之间温馨。
  “咳咳咳,三弟,终究还是你赢了。”
  李元修的眼中说不好是什么情绪,不甘心也有,如释重负也有。
  但是他知道无论如何,自己这破败的身子骨,再也支撑不起往昔的那些雄心壮志。如今能平平安安的带着母亲顺利离开京城,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砚修笑的依旧艳色无双。
  “承让,也多谢大哥成全。”
  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本来就艳若桃李雌雄莫辨的脸,此时更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嗤,咱俩谁跟谁呀,用不着在我面前演了。高兴你就好好笑吧,如此两全其美的巧事都被你给占了,我要是你也得好好笑它个三天三夜不可。”
  “也不至于,我偷偷乐上个一天半宿的就差不多了。大哥你别太惦记我,以后也许哪天我还得回广平府祭祖来着,到时候咱兄弟俩就又能见着面了。”
  “老三你这损出从小到大的都不改,以后当了储君可别再如此,省的丢了我李家皇子的脸面,到时候本王也得跟着你一起丢人。”
  “那不可能!有老四老五在呢,丢脸也轮不到咱们兄弟,大哥尽管放心!”
  “呵呵呵,你以后可是储君了,要给兄弟们打个好的样子。别天天这么着三不着两,要时刻记住皇家威仪!”
  “成,我记着呢!以后咱们又不是不见面了,尽交代这些没用的干什么?”
  “那你说我交代你什么?我让你把储君之位还给我,你干不干?”
  “你看我像不像傻子?太子轮流做,今天到我家。你弟弟我屁股沉的很,这回坐上就不打算起来了。你就消停当你的安王,等以后我给你封个亲王当当。”
  “呸,这话你到父皇面前说,你看他抽不抽你就完了。”
  “你看我说不说就完了。”
  兄弟二人你来我往的打着嘴仗,那些不好明说的不甘心,在一句一句的互怼中慢慢平息干戈。
  “这时辰也差不多了,我们得走了。”
  李元修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拱手冲储君行了一礼。
  “太子殿下,臣告辞。”
  李砚修回了一礼。
  “大哥慢行,一路顺风。”
  容妃母子二人站在马车前,最后遥望了城楼上的男人一眼,毅然决然登车离京。长长的队伍,蜿蜒出一首离别之曲。
  冬日的微风也很有本事,吹在人的脸上时犹如刀割,让站在高处的人睁不开眼睛。
  “皇上,冬日风寒。”
  汪大总管惶恐的低劝了一句。
  “对啊,这风是挺冷的,把老子眼睛都给吹眯了。”
  皇帝的嗓子有点不大对劲儿,眼睛也红的厉害。
  “她要回广平府就回去吧,不在我身边待着也好。左右我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辈子总归是对不住她了。”
  汪总管跪在地上装死,像这种不该他听见的话,就一个字都不该听见。
  “天这么冷,不知道她们冬衣带够了没有?老大身子骨单薄,得多配点好药随身带着。别回头再叫老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皇帝站在原地目送车队离去,又嘟嘟囔囔的嘀咕了好些话。直到彻底看不见影子了,他才满目落寞的收回了视线。
  “走吧,走了也好。总归不用在老子的眼皮子底下,看见这两个兔崽子有掐死对方的那天。不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就好…”
  第89章 有仇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