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莲花天生具有灵气,所以往往比其他花类更易修成精魅,至于长在佛界的十二品青莲更是蕴含无上灵力。
  这九品血莲虽比不上佛界的青莲,却能够让人直通幽冥,而不用脱体离魂,因为这血莲原本就是生在阴曹地府的忘川水中。佩戴血莲子在阴间穿行,就连判官鬼差都无法发现你的踪迹,除非是阎王或地藏王菩萨亲至。
  第29章 饕餮(三) 一千年中,你看见你痴心等……
  面对袁天罡,巫箬多了几分客气,说:“巫箬作为晚辈理应前来拜见袁天师,只是不知天师有何教诲?”
  袁天罡闻言,叹了口气,却道:“哪里谈得上教诲二字。巫姑娘可还记得金府金小姐曾经提到过,是一个道人模样的人骗她说吃人肉会让人厌食致死?”
  巫箬点了点头。
  袁天罡继续说道:“你可知那人为何要这么做?”
  “巫箬不知。”
  想不到巫箬否认得如此干脆,袁天罡猜出她是不愿就此多言,也不再拐弯抹角:“淳风暗中调查了,金家家大业大,自然树敌也多。金玉林的一个仇家买通了那道人,让他把金家搞到家破人亡。他怂恿金小姐给金玉林吃死人肉,一是为了完成交易,二是为了收服金玉林这只饕餮以供日后驱使,但除此之外,更大的目的却是为了得到金小姐。”
  “金小姐?”
  “没错。你大约也注意到了,金小姐尚在腹中就能感知母体外的世界,且能自如改变自己的脉搏,这岂是常人能够做到?所以老朽猜想那人是想借此引诱金小姐堕入魔道,为他所用,却不料淳风和巫姑娘帮助金小姐驱除了心魔。想来此人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老朽想请巫姑娘帮一个忙。”
  “这……巫箬不过是一个小小大夫,何德何能?”
  “巫姑娘切莫谦虚推辞。你的本事,淳风已经跟我说过。你大可放心,老朽绝不会追问姑娘你的来历,惟愿你能看在金小姐和她娘亲的份上,帮她们也是帮老朽这个忙。”
  直觉告诉巫箬,眼前这趟浑水断然不能去趟,可是方夫人的身世着实可怜,命途多舛的母女俩如今好不容易能够重逢,如果金小姐再出什么事故,那真是……
  巫箬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给自己找麻烦?
  “袁天师既然如此说了,巫箬也只能尽力而为,只是不知要我做些什么?”
  袁天罡听她答应,捻须微笑:“巫姑娘果真是慈悲心肠。所谓‘前世因,今世果’,这金小姐定然来历不凡,所以老朽希望姑娘能够替我下一趟幽冥,在三生石上看看金小姐的前世是谁。”
  “恕巫箬不解,天师既有血莲,派李太史前去地府也是一样,为何要独独选中我呢?”
  “我知道你定有此问。本来派淳风去也并无不可,但我这株血莲没有受过忘川水的滋养,阴气不足以压住淳风身上的阳气,所以只有拜托身为女子的巫姑娘前去。”
  “原来如此。那不知这血莲何时开放?”
  “明晚子时便能满放,今日就请姑娘回去好好休息,明晚我让淳风前去接你。”
  巫箬点了点头,算是正式应承下来。又寒暄了一阵后,袁天罡便让李淳风送她回去。
  第二天夜里亥时时分,李淳风准时叩响了水月堂的大门。按照大唐律例,每日太阳落山后,鼓楼就会擂响六百下“闭门鼓”,关闭城门开始宵禁。如果在次日五更擂响四百下“开门鼓”之前,被发现在大街上无故行走,就会被处“犯夜”罪名,笞打二十军棍。这个时间还敢如此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通济坊,也只有这位李太史做得出来。
  上了昨日那辆竹青色马车,巫箬正想着他们怎样才能出的城门时,就见车檐角上挂着的那颗琉璃子突然亮了,淡蓝色的光晕竟将整辆马车笼罩了起来。驶出通济坊,又向前行驶了不远,一队巡街的官兵迎面走来,可他们却像完全没有看见马车似的目不斜视地从旁边走了过去。
  待行驶到城门前方,车夫吆喝着,马车依旧没有丝毫减慢的迹象直直地冲向紧闭的城门。巫箬皱了皱眉,就感觉马车没有任何障碍地穿过了厚重的城门。
  那颗琉璃子果然不是凡品。
  出了城,按照昨日的原路,巫箬再次来到了那座“云中岛”,只是此刻已是满天繁星,中天一轮圆月亮如明镜。都说“月明星稀”,凡有明月的晚上,星辰都较为稀疏,此地却连天象都如此奇异。
  子时是天地间阴气最盛,阳气最衰之时,再加上皓月当空,湖中粉莲都纷纷开到最盛,但要属妖娆,没有一朵能比得上正中的那株血莲。
  九片比鲜血还要殷红的花瓣正迎着月华缓缓绽开,花房正中金色的花蕊正托着一颗血红的莲子。那血莲子跟小拇指头一般大小,周围笼罩着一层赤色的光晕。
  在花瓣绽放到最极致的时候,袁天罡挥手一招,血莲子在花蕊间跳跃了几下,终于不舍地离开花房,缓缓飞进他的手中。他拿出一缕长长的青丝从莲子中间穿过,然后将其递给巫箬。
  “淳风特地去向金小姐的娘要来了这缕发丝,能够借阴魂之力增加血莲子的阴气。但子时一过,阳气转盛,血莲就会再次合拢,所以巫姑娘你务必在此之前回来,否则……”
  后面的话即便袁天罡不说,巫箬也能明白,接过血莲子,说:“请道长放心。”
  袁天罡点点头,示意李淳风打开那通往幽冥之府的道路。
  只见那株红莲身上散发出一圈暗红的幽光,被光芒波及到的粉莲开始纷纷枯萎,水面也迅速旋转起来,以红莲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方圆两尺的漩涡,幽暗深邃,不知通往何方。
  巫箬将血莲子系在脖间,纵身跃进了漩涡之中。
  漩涡的另一头连接着位于地府边缘的血池,这个地方开满了血莲,巫箬就站在其中的一朵上。她放眼望去,血池的前方就是浑黄赤红的忘川水,里面都是悲鸣哭号的忘川鬼。
  据说一个人死后如果不愿喝孟婆汤忘却今生的回忆,就可以跃入忘川水中,站在奈何桥下等着那个自己不愿割舍的人从桥上走过。可是为此要付出的代价,是忍受一千年冰冷刺骨的忘川水,以及里面专门撕咬鬼魂的铜蛇铁狗。
  一千年中,你看见你痴心等待的那个人一次又一次从奈何桥上走过,喝下孟婆汤,忘却一世记忆,再匆匆奔往下一生,只有你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原地等待。
  这种孤寂恐怕远胜于身体承受的痛苦。
  不断有鬼魂因为忍耐不住从忘川河中爬上奈何桥,喝下孟婆汤,终将这一世痴爱结束。
  或许也有人能够这样坚持一千年,那就能保持自己的记忆投胎转世再去寻找那个你等待千年的人。
  只是那时的他还是那一世的他吗?
  第30章 饕餮(四) 巨石吸收日月精华,灵性渐……
  沿着岸边一直向前,不时有鬼魂从巫箬身边飘过,步履匆匆。念及时间有限,她也加快了脚程,不久,一座横跨在忘川河上的石桥出现在她视野范围内。数不清的鬼魂络绎不绝地从桥上走过,到达对岸的望乡台,在上面最后看一眼阳世,便继续向前,接过孟婆递给他们的那一碗孟婆汤。
  巫箬戴着血莲子,一般的鬼魂是无法看见她的。她混在他们之中过了奈何桥,在望乡台的旁边找到了那块三生石。
  相传女娲在抟土造人时,每造一人,便取一沙作计,最后凝成了这块巨石。巨石吸收日月精华,灵性渐通,能够直立不倒,而且身上生出了两条神纹,将石身分作三段,分别记载了世上所有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女娲赐名三生石,将它放在了这望乡台边,以便鬼魂能够真正了解到“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的真谛,从而安心去投胎。
  巨大的三生石前,站满了面目不同的鬼魂,他们都把手按在石身上,可石头上却没有出现任何画面或文字。巫箬再仔细看,每只鬼的脸上都露出专注的神情,顿时了然,大约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她寻好一个缝隙挤到三生石跟前,也将手按了上去。
  只觉一股巨大的吸力猛地将她的手紧紧粘在三生石上,耳边同时响起一个低沉而苍老的声音:“既为生人,为何在此?”
  身份暴露,巫箬的心里先是一惊,随即镇定下来,对方是万年神物,隐瞒根本不起作用,倒不如据实相告:“上神见谅,私闯冥府实属无奈,只因有事相求,还望上神开恩明示。”
  “世人总有无数借口。”那个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知晓三生事,必要喝下孟婆汤,否则就是泄露天机,尔可愿意?”
  “这……”巫箬心中自然是不愿,喝了孟婆汤把知道的都忘记,那这三生石看来也有何用?
  察觉到她的犹豫,声音中的嘲讽之意愈发明显,“若是不愿,就速速离去,生人硬闯冥府,已是罪不可恕。”
  手上吸力突然消失,眼看三生石就要将她弹离出去,巫箬把右手食指放在齿间用力一咬,将冒出的血珠用力按在三生石上,“上神,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