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55节
  “阿源,肉肉吃不吃?”江孜坐在烤架前,扬了扬手上的一把肉串,小吃货扭头看过来,立马放弃了烤红薯,奔到她身侧坐下,乖乖巧巧的喊了一声:“阿姐,我要吃肉肉!”
  傅怀瑾本来坐在火堆右侧的,见着江孜便起了身,坐在她的右侧,被她左侧的江源小朋友嫌弃了:“夫子,阿姐只叫我来吃肉肉了,没有你的份!”
  护食小吃货江源上线。
  “这么多呢,你以为你一个人吃得完?”江孜没好气的伸手弹了弹江源的额头,江源捂着额头嘀咕:“哥哥说得对,阿姐你现在胳膊肘往外拐!”
  江孜好笑极了,把心思都放到了自己手上的烤串上,随口应付江源:“少听哥哥胡说八道,我们可是一家人,怎么就是胳膊肘往外拐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傅怀瑾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看向江孜的目光越发柔和。
  只可惜江孜一门心思就想吃烤串。
  烤串在翻转中慢慢变得金黄油脂掉落在炭火中发出滋啦一声响,在这一瞬间,小朵火花窜了出来,又飞快的消散掉,随着又一滴油脂掉落,周而复始,直到烤串终于熟透,撒上一层辣椒粉和孜然粉,便可以开吃了。
  第422章、深夜烧烤(二)
  最先烤好的是一大把五花肉,江源眼巴巴的望着,江孜替他吹凉了些,只递了两串给他,剩余的塞到了傅怀瑾手上:“你吃些,再给哥哥他们送一些。”
  傅怀瑾站起身,刚吃了一口五花肉串的江源挡在傅怀瑾身前:“夫子,我还要!”
  “贪心鬼,先吃两串,我这还在烤鸡翅呢,等会吃不下了可别嚷嚷。”江孜伸手将小家伙抓回来,小家伙哦了一声,乖乖坐好,一边小口啃着肉串一边盯着烤架上的鸡翅,突然就开口了:“阿姐,你自己还没吃呢!你也吃!”
  一根啃了一半的肉串递到江孜眼前。
  “不用,你自己吃,阿姐一会再吃。”江孜拒绝,江源却不乐意了,伸长了胳膊将肉串递到江孜嘴边:“阿姐,快吃。”
  “好,谢谢阿源。”江孜笑了笑,不再拒绝,低头就咬了一小口,五花肉烤得刚刚好,外皮微焦酥脆,内里鲜嫩多汁,撒上辣椒粉和孜然粉增添几分香与辣:“很好吃。”
  “那当然,这可是阿姐亲手烤的。”江源得意得好像是他亲手烤的一样。
  “要不要你也试试?”江孜突然来了兴趣,见江源吃得差不多了,从旁边拿了几串鸡爪递给江源:“自己烤的才更好吃。”
  “好!”江源答应的声音极为响亮,刚进院子的于晓静闻着空气中的烧烤香味,立马加快脚步来到江孜身旁,直接霸占了原本属于傅怀瑾的位置,盯着还在烤架上的鸡翅快要流口水了:“阿孜,我想吃!还要多久。”
  送完烤串回来的傅怀瑾发现自己的位置没了,沉默片刻,来到江源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阿源,你去旁边坐,我和你阿姐有话要说。”
  于晓静的注意力被傅怀瑾吸引过去,看着他忽悠江源往旁边挪了位置,戳了戳江孜的肩膀,没好气的说:“小孩子都忽悠,你家傅怀瑾可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最后几个字着重点出,声音没收着半点,傅怀瑾下一秒就看了过来,他倒是不生气,还露出了一个温和至极的笑容:“谢谢夸奖,我确实是阿孜家的。”
  啊呸!啊呸!啊呸!
  于晓静哼哼了两声,完全不想搭理这个只要涉及到阿孜就连脸面都不要的男人。
  “来,你们也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江孜将自己手里半熟的鸡翅塞给傅怀瑾,又去拿了两串鸡腿塞给于晓静,自己拿了几串韭菜,然后提醒江源:“阿源,你的鸡爪翻个身,等下要糊了。”
  都好好的干活,少说几句话。
  这样才能天下太平!
  于晓静本就是个话多的,哪里歇得住,她不想理会傅怀瑾,可没想着不理会江孜,两个小姐妹最近都忙着各自铺子的事情,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聊起来更是没完,傅怀瑾被完全忽视。
  不过傅怀瑾倒不是特别在乎,总归以后陪阿孜一辈子的人是他,他还不至于小气到不让阿孜与朋友来往。
  他自己身边的朋友也不少。
  烧烤和啤酒是绝配,没有啤酒,来一杯白酒也是一样,江孜是公认的酒量差,被林荷塞了一杯几乎没有度数专用来做酒酿圆子的甜酒,和她同等待遇的是年纪最小的江源。
  区别也是有的,江孜是满满的一杯,江源则只有半杯。
  江孜很恼火,觉得被人小瞧了,江源没察觉自家阿姐的心情,反而因为只有自己和阿姐喝得是一样的甜酒而开心不已:“阿姐阿姐,只有我们是一样的哦!因为我跟阿姐天下第一好。”
  行,行吧,就看在阿源的面子上。
  她就不生气了。
  生气不利于享受美食,辜负美食是会遭雷劈的!
  江孜胃口小,准备的烤串可不少,本着不偏爱不偏心的原则,她每一种都吃了一串,她倒是更喜欢吃素菜,但最后还是每样只吃一串。
  因为吃不下了。
  当然,她吃的都是自己烤的,其他人的……
  毕竟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江孜肯定不夺人所好啊。
  绝对不是瞧起来太可怕。
  于晓静一直都是个调味天才,在江孜的随时关注下,她手上的烤串是没糊,可她下手太狠,一大把的辣椒粉撒下去,也不知道她到底是想吃烤串还是吃辣椒粉,红通通的一片几乎看不出来鸡翅的原型,不是不给面子,是大伙儿得对自己的屁股负责,连她自己都只是咬了一口就灌了一大杯的水,其他的也不管什么浪费不浪费了,通通贡献给了垃圾桶。
  江源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江孜告诉他要糊了,小朋友坚定的认为没熟,几串鸡爪直接烤成咬不动的黑炭了,不过上面撒的辣椒粉和孜然粉瞧着倒是应该刚刚好,但是调味撒得再好,也改变不了黑炭没法下口的事实。
  要是于晓静和江源组合一下,那说不定江孜愿意尝尝味道。
  至于傅怀瑾,这位是好学听话且执行力强的优秀学霸,非常认真的按照江孜的一切指挥进行着他的烤串大业,结果当然是非常成功。
  但是,连他自己也没能吃上一口。
  因为他的大舅哥毫不客气的一把抓过他手上的四串烤鸡翅以及后来烤的烤秋葵、烤玉米,通通没能逃掉他的毒手——说是给傅爷爷和江母几位长辈的,傅怀瑾想给江孜就一串就要被这位大舅哥瞪一眼。
  “下次我再烤给你吃。”傅怀瑾轻声在江孜耳边说话,语气里莫名的委屈,他能不知道江谌是故意吗?最后他忍不住又补了一句:“等你哥不在的时候。”
  江孜忍着笑直点头:“好。”
  她哪里敢说不好,瞧瞧他那可怜的小模样……等等,傅怀瑾这是撒娇嘛?天,他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啊?
  是乔珉瑄吧?她可是见过乔珉瑄朝着邵雪枝故意卖惨卖可怜的样子。
  当时傅怀瑾说什么来着,他要是没记错,他让邵雪枝不要理会乔珉瑄,说他是故意的,不是什么好人。
  怎么他自己也把这一套学起来了?
  没想到啊,傅怀瑾还是个双标狗呢!
  第423章、年货
  虽说腊八节赚了不少,但是方山村在修建庄子,江孜口袋里的银子都没捂热就又拿给于叔发工钱了。
  江孜觉得她脑门上就刻着缺钱这两个大字。
  搞钱是很重要的。
  当然,江孜对搞钱也重视的。
  具体表现为呆在常平镇的江孜就领着林荷等人已经在开始准备年货了。
  过年少不了各种各种瓜子花生和小零嘴。
  瓜子口味做得多,之前做过的桂花香、焦糖、五香都有,还做了些蒜香、盐焗的,花生则是全部剥了壳,做成了油炸花生米、香辣花生米、老醋花生米、糖霜花生米、五香花生米、焦糖花生米、鱼皮花生米等,前三种花生米用来当下酒菜极好,其余的就是小零嘴,随手一抓就能吃,这些都是半斤或者一斤的,用油纸打包,在于家杂货铺里卖得极好。
  还有糖莲子、糖藕和红艳艳好看又好吃的红枣夹糯米糖葫芦。
  去了莲心的莲子煮熟,裹上糖浆,做成的糖莲子意味着年年有余,即便是家里没什么银两的人家也会愿意买上一两二两的,就为了图个好兆头。
  切片油炸的莲藕,裹上糖浆做成的糖藕口感香脆,甜滋滋的,寓意好运连连。
  红枣夹糯米的糖葫芦,拥有着一层脆甜的糖衣,别说小朋友了,就连一些大人都躲不过它的诱惑。
  这些甜滋滋的裹着糖的吃食在清河县里的食肆卖得极好,毕竟糖精贵,愿意花钱买的也不算太多,县里的人显然比镇上的人更舍得花钱。
  当然,乔家酒楼和清风茶楼都定了不少,听说生意不错,江孜也不羡慕他们得生意——反正他们卖得越多,她挣得也多,不亏。
  至于过年的糕点,有江孜跟江母学的核桃酥,还有花生芝麻酥、花生核桃酥、板栗饼、红枣糕、江米条和蜜三刀。
  江米条和蜜三刀还是第一次做。
  按比例煮一些糖水,趁热倒入糯米粉里面,快速搅拌成细腻的糊状,加入一些没什么气味的清油,搅拌均匀,等凉了再倒入些糯米粉揉成面团,面团切块,搓成条,下油锅炸至膨胀,炸到金黄酥脆就可以捞出,裹上糖浆,香甜酥脆的江米条就做成了。
  做蜜三刀要用到油皮和酥面,一层油皮一层酥面,撒上芝麻,用擀面杖压实,切三刀,前两刀不切断,第三刀切断,此为蜜三刀的三刀。
  切好后丢进油锅油炸,然后趁热倒入蜂蜜糖浆中焖一个时辰,时不时翻动一下,此为蜜三刀的蜜。
  做好的蜜三刀吃起来一口流油,甜而不腻。
  江孜找方山村的林叔做了一批大红色红漆礼盒,就专门用来打包装这些糖莲子、糖藕、红枣夹糖葫芦以及干果蜜饯和各种小吃糕点,可以买固定准备好的礼盒,也可以自己挑选用礼盒打包——可以说是送礼专用,好看又客气。
  等到忙完,就临近过年了。
  过年前三五天下了场小雨,然后就是十分灿烂的大晴天,江母招呼着家里的仆人们一起贴春联和大扫除,春联是傅老爷子亲自提的——上联是诗韵裁成春画卷;下联是联花绘就福图腾。
  横批是福满人间。
  贴春联拜托的是于叔于婶,江母的意思是于叔于婶夫妻俩几十年几乎没红过脸,感情极好,像这样子的人家帮着贴春联,兆头好,期望着来年家中更好。
  江母忙着方山村江宅的大扫除,江孜则在常平镇和清河县来回跑,两家食肆以及镇上的宅子,那可是比江母还要忙得很,年前大扫除迎接新年,寓意辞旧迎新,一些所谓的习俗其实江孜并不是特别在意,不过江母很信,江孜当然是听自家阿娘的。
  待一切都弄得差不多了,大年三十除夕,于晓静一大早就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江家,正巧江家在吃早餐,煎包油条豆浆都是于晓静喜欢的,已经在家喝过小米粥配酱菜的她毫不犹豫的伸出小胖手吃了个煎包,有些惊喜:“这馅里头放了冬笋?”
  “论吃,你是这个。”江孜朝着于晓静竖起大拇指,于晓静得意的挑眉,又拿了一根油条,可能是有些吃不下了,掰了一半塞给江孜,又给自己舀了半杯豆浆,油条泡豆浆,咸香美味!
  “晓静,你家里都收拾好了没?咱们差不多就该出发了。”江母放下筷子,她吃得少,半杯豆浆半根油条和一个煎包就觉得有些撑着了,干脆就站起来往外走:“你们快些吃,时候不早了,我先去找你们于婶。”
  今天是除夕,清河县外一里地的慈光寺有佛会,这年头的人多多少少都是信佛的,江母和于婶也不例外,有佛会当然就要去参加。
  江孜与于晓静、张宁宁还有江母、于婶坐一辆驴车,赶车的是白策,其他男丁们一辆驴车,赶车的是钱旭,他们出发得还算早,此时的香客并不算多,可是那长达九百九十九的台阶,足以让江孜和于晓静崩溃。
  唯独江源没有察觉到即将要面临什么,还很兴奋的扯着江孜的手说话:“阿姐,我头一次见这么长这么长的台阶,上面的那座寺庙看起来好小一点儿呢。”
  “头一次见是吧?”江孜抬手捏了捏他的脸,呵呵笑了两声:“接下来你将要体验头一次爬九百九十九个台阶,你一会可别喊累。”
  “男子汉大丈夫,阿源才不会怕这小小的台阶!”江源拍着胸脯做出保证,江孜和于晓静同时竖起大拇指,坐等某小孩儿打脸。
  正当众人商议着让身体不算太好的江母坐轿子上山时,傅怀瑾和傅老爷子也来了。
  “江姨,这台阶太高,你不如与我祖父一起,坐轿子上山如何?”傅怀瑾和众人打了招呼,明明他也不知道他们原本在讨论什么,可是一来就是说出了所有人共同的要求。
  “我这老头子肯定是爬不上去,阿瑜,你也别逞强,佛祖不会怪罪咱们的。”傅老爷子笑眯眯的走过来,朝着不远处的轿夫招了招手:“就听我的!来,陪老头子我一起做轿子。”
  第424章、佛会(一)
  江母最后还是坐上了轿子,她不是瞎逞强的人,近万台阶,她爬上去若是引起不舒服,孩子们可不得担心死了?索性也花不了太多银子,也少受点累。
  至于其他人,身强体壮的,自然得慢慢爬咯。
  还有江源小朋友,死活不肯跟着江母,此时也跟在江谌身旁乖乖的爬着台阶,一时半会的倒也没喊累。
  傅怀瑾走在江孜右侧,她的左侧依旧是叽叽喳喳说个没完的于晓静,她挽着江孜,瞅了眼傅怀瑾,偏头在她耳边悄咪咪的大声说着话:“阿孜阿孜,你管管傅怀瑾,他快把我盯出来一个洞了!他是不是觉得我霸占了你?让他忍着,还没成亲呢,你的时间还不属于他呢!”
  “是是是,你说得对。”江孜笑弯了眼,被傅怀瑾偷偷拉了拉小拇指,她立刻瞪了他一眼:“别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