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50节
江母偏头看过来,眼底带笑:“行,怎么不行,傅老爷子和怀瑾就两个人,跟咱们一起热闹些。”
“我去给阿源送披风的时候与怀瑾说一声。”江孜只当没听出来江母话语间的打趣,只想赶紧离开,免得江母再次提起让她为傅老爷子做双布鞋的事情——冬至祭祖,家人团聚吃汤圆,还有为小孩长辈做双布鞋,寓意身体健康。
她的手握锅铲没问题,握绣花针是真不行。
白策赶车,江孜在午时到了常平镇,她提上要送去私塾的饭菜,多装了一些,打算过去陪着傅老爷子吃顿饭。
糖醋虾仁是傅怀瑾喜欢的,清淡爽口的白灼秋葵是傅老爷子的心头好,味鲜脆甜的鸡枞菌炒芦笋滋味比肉要好,再来一碗菠菜鱼丸汤。
三菜一汤,四个人吃着就刚刚好。
陪着老爷子吃过饭,江孜没多留就回了食肆,临近东西,林荷与吴金花便开始做酒酿,糯米煮熟打散晾凉加入酒曲,等待发酵出酒冷藏保存便可以了。
看起来是简单,不过要注意用量,酒曲过多过少都有可能导致酒酿不成功。
“姑娘,前几天做的酒酿做得还不错,要不要来一碗桂花蜜酒酿?放些刚做好的芝麻花生汤圆如何?”林荷说着,又偷偷瞥了眼站在墙角的白策,似乎只是顺带着问一句:“白大哥呢?要吗?”
白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江孜早就觉得白策与林荷之间似乎有些什么,也问过江母,江母让她不用管,她也不多说,只是笑着跟林荷说:“汤圆少放些,来两个尝尝味就好。”
“行。”林荷立马笑着进了厨房,吴金花和肖茹一起小心翼翼的提着一个大大的陶罐走过来,白策立刻大步走过来,他力气大,单手就拎起来了,肖茹仰着头满脸的崇拜:“白叔,你好厉害,力气真大!”
“要提重物就叫我,小心磕碰到。”白策依旧如往常一般的淡漠,配上脸上的那道疤痕,瞧着不太好接近,可却又因为肖茹一声夸奖,看起来依旧淡然冷静的男人微微勾起了唇角,看向肖茹的目光也十分柔和,江孜瞧着他将陶罐放下,心想着——这莫不是就爱屋及乌?
白策和林荷,什么时候能捅破那层窗户纸呢?
这当然不是她一个小姑娘需要操心的。
陶罐里装着的,正是前段时间做的柿饼,最上层是干燥无水的柿子皮,一层柿子皮一层削皮晒干的柿子,一层层混着叠放。
“姑娘,这些柿饼上面这层白白的东西就是柿霜?那现在是做成了?”肖茹凑过来,看着江孜手上的柿饼,又扒着陶罐往里看。
“做成了,拿一个吃吃看。”江孜仔细看着手上的柿饼,橙黄色的柿饼圆润饱满,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轻轻掰开,柿饼内里是一汪明亮橙黄的溏心,江孜低头咬一口,柿饼外层富有嚼劲,内里溏心柔软,裹着一层甜甜的柿霜,再加上果肉原本的甜润。
“好吃!”只是刚咬了一口,吴金花就非常惊喜的看着手上小小的柿饼:“跟直接吃柿子相比,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更丰富。”
“好吃就行,我记得还做了不少吧?”江孜也是飞快的吃完了手中的柿饼,满意的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环境好,不像现代各种污染,这里的蔬菜瓜果味道更加清甜,做出来的各种吃食味道也是极好。
有时候并不是她的厨艺真的好到极致,而是食材的加成罢了。
“还有三个这么大的陶罐的柿饼呢!”肖茹手上还捏着半个柿饼,听到江孜的问话赶紧回答,还抬手在虚空中比划了一下这么大是多大,吴金花看着她忍不住笑出了声,又同江解释:“那三大陶罐的柿饼估计还得要等几天,咱们人手不够,做得慢。”
“没事,又不是急,这一陶罐的柿饼也得有个三十斤吧?”江孜尝试着提了提摆在她面前的陶罐,摇头:“这也太重了……白叔,你帮我送去晓静那边吧,让她先卖着。”
“行。”白策一口答应,提起陶罐就往外走,肖茹赶紧跟在他身后:“白叔,阿娘在做桂花蜜酒酿圆子,你早些回来呀。”
江孜挑挑眉——看样子肖茹也挺喜欢白策的。
第408章、桂花蜜酒酿汤圆
柿饼吃完没多久,林荷就端着托盘出来了,上面摆放着六个小瓷碗,声音柔和:“姑娘,尝尝这酒酿味道如何,还有汤圆,今儿刚新做的。”
说完又看了一眼白策平时待着的地方,微微一愣:“白策不在吗?”
肖茹欢乐的跑了过去,脆生生的为她解答疑惑:“白叔去给晓静送柿饼了,阿娘,姑娘还给你留了柿饼呢,你一会尝尝,这柿饼可好吃了!”
“嗯。”林荷轻轻应了一声,也不等江孜起身,先给她端了一碗酒酿,又招呼守在后门的钱旭:“小旭,去前头叫他们过来吃酒酿。”
江孜也不客气,端起小瓷碗,胖乎乎的汤圆漂浮在晶莹的酒酿中,开花了般的糯米,散发着醇厚清甜的酒香,点缀着漂亮的桂花,隐约透着金色,花香优雅温柔。
她先舀了一勺酒酿,酒酿中的糯米软糯香甜,配上馥郁花香的桂花,似酒非酒,香气四溢,韵味十足。
然后是手工做的芝麻花生汤圆,咬破软糯的外皮,滚烫又甜腻的花生芝麻迫不及待的流淌出来,即使烫得舌尖发疼,还是要便吸气便吞咽下去,舍不得浪费一丁半点。
旁边的肖茹和吴金花也是如此一般吃得停不下来,这时陈招娣也从前面的大堂过来了,闻着院子里酒酿与桂花的香,咽了咽口水:“好香。”
“快来快来。”肖茹嘴里还含着一口酒酿,朝着陈招娣拼命招手:“阿娘做的桂花蜜酒酿可好吃了,还有汤圆呢!”
陈招娣坐下来,一勺咬了胖乎乎的汤圆,烫得龇牙咧嘴的,把吴金花笑得直不起腰:“慢点慢点,这样是把嘴给烫坏了,啥好吃的都吃不上了。”
“没事。”陈招娣摆摆手,埋头喝了一口酒酿,长长舒了口气:“好吃,吃着暖和。”
“那可不,一口糯叽叽的汤圆,再来一口酒酿,酒香花香清甜清甜的。”肖茹有模有样的点评,江孜听得直笑:“以后只要出了新菜,就让你站大堂跟人介绍试吃感言。”
“那我肯定说得可好了。”肖茹一脸傲娇的扬了扬下巴,林荷有些好笑,抬手往她额头上拍了一巴掌:“你还挺自信,一张嘴叭叭叭的。”
“哎呀,阿娘,疼呢!”肖茹撅嘴撒娇,旁边的吴金花和陈招娣看得直笑,江孜专心吃着酒酿,就两颗汤圆,很快就吃完了——这酒酿是真不错,微甜微酸。配上淡雅的桂花香,再加上软糯的汤圆,绝对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暖身甜品。
“这汤圆做得真好吃。”江孜看向林荷:“林姨,你做得多吗?给我打包一些,我一会给傅爷爷送过去。”
“有呢,一会我还会做些。”林荷笑着应下,一抬眼就瞧见白策掀开帘子回到后院,她赶忙叫住他:“我给你留了一碗酒酿在厨房,快些吃了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嗯。”白策看她一眼,嘴角忍不住的上扬了些,大步朝着厨房走去,林荷也站起身:“我再去做些汤圆。”
几个小姑娘就瞧着林荷跟在白策身后进了厨房。
“哎呀,忘记让阿娘把这些碗筷拿进去了。”肖茹突然站起来,手忙脚乱的将桌上的碗碟摆上托盘,端着就往厨房跑,吴金花诶了两声没把人拦住,扭头和陈招娣对视一眼,又瞧了眼江孜,眨眨眼,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这两小姑娘也看出来白策和林荷之间有点儿那什么吧?
“行了行了,各忙各的吧。”江孜打了声哈欠:“金花,我有些困,帮我拿床厚毛毯,我在树下晒晒太阳眯一会儿,你先把桌上的板栗都剥了吧,让林姨自个做汤圆。”
吴金花和陈招娣又对视一眼,两人露出姨母笑,一个朝着房间去,一个往外头大堂去,就是离开前都忍不住的往厨房看了一眼。
江孜晒着太阳,美美的睡了半个时辰,醒来时白策正在站在她身侧不远的地方守着,肖茹和吴金花坐在石桌旁包饺子,一叠圆润的饺子皮摆在桌角,馅料有两种,一种是韭菜鸡蛋馅,一种是笋干猪肉馅。
吴金花是很会包饺子,只见她饺子皮托在左手手心,右手用筷子挑起适量的肉馅,放在饺子皮中心,然后将饺子皮对折,沿着边缘轻轻捏出漂亮的花边,动作迅速又熟练。
可她旁边的肖茹就完全是个不熟练工种了,对折的饺子皮在她手上颤颤巍巍的,捏了半天,倒是把饺子皮捏住了,就是那花边丑丑的,实在是难以入目——这绝对是没法拿出去卖的。
“怎么想起包饺子了?”江孜才睡醒,打着哈欠坐在她们身侧,吴金花开口解释:“冬至不是快到了吗?林姨说有些北方人习惯冬至吃饺子,咱们也包一些备些嘛。”
江孜点点头,还是没忍住,指着肖茹认认真真包出来的那十几个丑不拉几的饺子道:“这饺子包得真的很独特。”
“丑就直说嘛。”肖茹撇撇嘴,又拿起一片饺子皮继续包:“我多练练,会好看的!这些……这些大不了我留着自己慢慢吃!”
“加油。”江孜忍着笑鼓励她,站起身:“这饺子也给我打包一些,和汤圆一块儿拿去给傅爷爷。”
肖茹眨眨眼,偏头看江孜,或许是心里还记着江孜刚刚说她的饺子包得独特,小声嘀咕了一声:“到底是给傅爷爷还是给傅公子哟?姑娘不诚实。”
“你个小丫头,真记仇!”江孜抬手捏了捏她的鼻子,转身进了厨房,用食盒打包了林荷做的汤圆和吴金花包的饺子,江孜故意逗肖茹,说要把这些外观独特的饺子拿去私塾,记得她端起放饺子的托盘就跑,脸红红的:“姑娘?你这是想让我丢脸丢外头去呀?走开走开,今天我绝对不会把这些饺子交给你的!”
吴金花哈哈大笑:“行了行了,别跑了,小心点,等下摔了怎么办?姑娘才不会拿你那些饺子呢!”
第409章、冬至
天气越发寒冷,江孜穿上了厚实的袄子和江母之前新做的梨花白披风,鞋子也是新做的,为家中小辈与长辈缝制新鞋过冬至,寓意身体健康。
十五岁的小姑娘皮肤白皙细嫩,不需要涂任何胭脂水粉,站在那里就是一道秀丽的风景。
这天是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日。
冬至这日,需换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江家祖上不在方山村,早在逃难时就已经没了过往,如今方山村开祠堂祭祖与江家也没什么关系,江母只是让人去送了些瓜果过去充当祭品,又在院中摆上长桌,备上了香烛纸钱与瓜果祭品,便算是祭拜过先祖了。
祭拜结束便去饭厅吃早膳,早上吃的咸汤圆,肉馅里放了剁得细细碎碎的冬笋、雪菜还有豆腐干,皮薄馅多,是江孜特地早起做的,煮好的咸汤圆放入骨汤里,撒入些许葱花,一碗热气腾腾,吃完全身都暖呼呼的,江源嚷嚷着要再吃两粒汤圆被江母拒绝:“不行,汤圆吃多了容易积食,你吃四粒就很多了。”
江源可怜巴巴的望向江孜,江孜扭头看向江谌:“哥,一会你不是要带阿源去山上祭拜爹爹,回来的时候顺便帮我去林叔那边看看,我定做了一些新的模具有没有做好,有的话帮我拿回来。”
“行。”江谌应了一声,端起碗两三口就将碗里的酒酿喝完,江母便起了身,拿起早就准备香烛纸钱递给江谌:“阿谌,山路不好走,你顾着点阿源,不要耽误太久,早些回来。”
江源不情不愿的被江谌带走了。
桌上的碗筷自有人收拾,江母拉着江孜进了房间,从针线篓里取出两双新鞋递给她:“按理说,这新鞋应该由你亲手做好送给傅老爷子和怀瑾的,你成日里忙东忙西的,我帮你做了这一回,下次你得自己来。”
“娘,我都多久没碰针线了,而且我平时多忙呀,哪有空去做什么针线活。”江孜挽住江母的胳膊,整个人靠在她身上撒娇,江母不惯着她,抬手就戳了戳她的额头:“咱们现在家里多少人?许多事都不用你操心,什么没空,我看你呀,就是不想做。”
“娘,我是真做不来。”江孜拉着她的手使劲晃,江母把她扒拉开,两双布鞋塞到她怀里:“做不来也得做,这是你的心意。”
好吧,说到这个份上了。
“行吧行吧,要是丑不拉几的可别怪我。”江孜撇撇嘴,嘀咕了一句,江母整理着针线篓,头也不抬的怼了一句:“你是做给老爷子和怀瑾的,我是无所谓,反正我不用你做。”
瞧瞧这是有多嫌弃自家闺女的。
“我去厨房看看中午的午膳准备得怎么样了。”江孜才不想留在这里惹人嫌,飞快的溜了出去,才刚走到院子中央,傅老爷子与傅怀瑾被人领了进来,江孜立马就调转方向,快步走向他们,又对领路的家仆说道:“去给傅爷爷倒一壶我早膳刚煮的柿子茶,还有堂屋那边准备好炭火了吗?动作快些。”
傅老爷子看到江孜就高兴,脸上的笑容就没收敛过,任由她扶着往堂屋走,傅怀瑾跟在旁侧,听着江孜叽叽喳喳的和自家祖父说话,只是笑了笑,搀扶在他右侧。
堂屋里用铁盆烧了一盆炭火,放在正中央,是自家做的炭火,有时候运气好,能得些没什么烟雾的上等木炭,江孜特地单独收集起来,就是为了家中有客人的时候使用。
江母听到动静,知道傅老爷子来了,赶紧来堂屋陪客,顺带还把江孜送给江源的宝贝生辰礼物围棋也带了过来,傅老爷子还挺高兴:“听说瑜娘子你会下棋,正好陪着老头子我来几局,往常就只能跟我家这个臭小子下,没劲。”
傅怀瑾在旁边拆台:“祖父,你要记得落子无悔。”
“诶,你这臭小子说的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吗!”傅老爷子瞪他一眼,招呼江母下棋,江孜偷偷在傅怀瑾耳边问:“傅爷爷下棋还耍赖啊?”
“特别爱耍赖。”傅怀瑾点头,学着江孜那样小小声的,可几个人离得多近啊,傅老爷子能没听见吗?他一脸嫌弃的看向江孜和傅怀瑾:“我说你们两个小家伙偷偷摸摸背着我们说什么呢?有没有胆子光明正大的说啊?”
江母无奈的笑着摇头,江孜倒是真没这个胆子,眨眨眼,讨好的上前给傅老爷子倒茶:“傅爷爷,试试我早上起来煮的柿子茶,味道可好了,用的是上等的新茶煮的呢。”
“嗯,还是阿孜懂事乖巧。”傅爷爷非常嫌弃自家孙子,捧着江孜倒的茶美滋滋的喝着,傅怀瑾不以为然,拿出自己特地带来的书籍,坐在一旁认真看书。
“傅爷爷,你们下棋,我去厨房看看。”江孜还惦记着今儿的午饭,方山村这边平时都是张宁宁和加工坊里懂些厨艺的人轮流做饭,真正厨艺好的,那都去食肆了,虽说今天冬至,食肆还是要营业的,家中的冬至宴席自然是得江孜来做,就是让加工坊的人帮着先把食材准备好。
“去吧去吧,我们不用你来陪着。”傅老爷子眼睛都要黏在棋盘上了,头也不抬的冲江孜摆摆手,江孜应了一声,悄悄地捏了捏傅怀瑾的手心,然后朝他眨眨眼,欢快的离开了堂屋。
今天的冬至宴菜单是江孜早早就定下了的——适合秋冬进补的鱼羊鲜、油而不腻的腐竹红烧肉、酸甜开胃的话梅鸡翅、鲜甜清爽的白灼虾、香辣虎皮青椒酿肉、简单一锅焖的家常豆腐煲、酸辣爽口的凉拌木耳、清爽脆嫩的秋葵炒鸡蛋、清清爽爽的清炒藕片,再配上一壶梅花酒。
一般来说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入九以后,有些文人雅士就会举行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江家的冬至宴只有仅六人而已,虽然无法做到九碗,但是九碟配酒,也勉强算九九消寒宴了。
第410章、九九消寒
鱼羊鲜是江孜第一次做的新菜,用的是带皮羊排和羊肉,还有一条鲈鱼。
带皮羊排与羊肉得分开处理。
带皮羊排和羊肉先冷水下锅,放入葱结和姜片,倒入适量白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捞出放入冷水中洗净,沥干待用。
热锅加油,放入姜片炒出香味,下带皮羊排和羊肉大火煸炒1分钟,倒入白酒,继续炒至表面微焦。
另起油锅,将鲈鱼清理完擦干表面水分,入锅煎至两面金黄,这样加冷水没过,大火煮沸续滚才能使得汤色浓白,然后加入煸炒过的羊肉、玉竹、党参、沙参等清补汤料,转小火焖煮一个时辰,中途加入切成小块的白萝卜。
临出锅前加入适量盐、白糖和胡椒粉调味,撒上葱花点缀即可。
用羊肉和鱼肉煮出来的汤汁浓郁奶白,鱼肉和羊肉不同的鲜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层次丰富,汤汁极其鲜美,而羊肉、鱼肉还有白萝卜都吸满了鲜美的汤汁,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我去给阿源送披风的时候与怀瑾说一声。”江孜只当没听出来江母话语间的打趣,只想赶紧离开,免得江母再次提起让她为傅老爷子做双布鞋的事情——冬至祭祖,家人团聚吃汤圆,还有为小孩长辈做双布鞋,寓意身体健康。
她的手握锅铲没问题,握绣花针是真不行。
白策赶车,江孜在午时到了常平镇,她提上要送去私塾的饭菜,多装了一些,打算过去陪着傅老爷子吃顿饭。
糖醋虾仁是傅怀瑾喜欢的,清淡爽口的白灼秋葵是傅老爷子的心头好,味鲜脆甜的鸡枞菌炒芦笋滋味比肉要好,再来一碗菠菜鱼丸汤。
三菜一汤,四个人吃着就刚刚好。
陪着老爷子吃过饭,江孜没多留就回了食肆,临近东西,林荷与吴金花便开始做酒酿,糯米煮熟打散晾凉加入酒曲,等待发酵出酒冷藏保存便可以了。
看起来是简单,不过要注意用量,酒曲过多过少都有可能导致酒酿不成功。
“姑娘,前几天做的酒酿做得还不错,要不要来一碗桂花蜜酒酿?放些刚做好的芝麻花生汤圆如何?”林荷说着,又偷偷瞥了眼站在墙角的白策,似乎只是顺带着问一句:“白大哥呢?要吗?”
白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江孜早就觉得白策与林荷之间似乎有些什么,也问过江母,江母让她不用管,她也不多说,只是笑着跟林荷说:“汤圆少放些,来两个尝尝味就好。”
“行。”林荷立马笑着进了厨房,吴金花和肖茹一起小心翼翼的提着一个大大的陶罐走过来,白策立刻大步走过来,他力气大,单手就拎起来了,肖茹仰着头满脸的崇拜:“白叔,你好厉害,力气真大!”
“要提重物就叫我,小心磕碰到。”白策依旧如往常一般的淡漠,配上脸上的那道疤痕,瞧着不太好接近,可却又因为肖茹一声夸奖,看起来依旧淡然冷静的男人微微勾起了唇角,看向肖茹的目光也十分柔和,江孜瞧着他将陶罐放下,心想着——这莫不是就爱屋及乌?
白策和林荷,什么时候能捅破那层窗户纸呢?
这当然不是她一个小姑娘需要操心的。
陶罐里装着的,正是前段时间做的柿饼,最上层是干燥无水的柿子皮,一层柿子皮一层削皮晒干的柿子,一层层混着叠放。
“姑娘,这些柿饼上面这层白白的东西就是柿霜?那现在是做成了?”肖茹凑过来,看着江孜手上的柿饼,又扒着陶罐往里看。
“做成了,拿一个吃吃看。”江孜仔细看着手上的柿饼,橙黄色的柿饼圆润饱满,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轻轻掰开,柿饼内里是一汪明亮橙黄的溏心,江孜低头咬一口,柿饼外层富有嚼劲,内里溏心柔软,裹着一层甜甜的柿霜,再加上果肉原本的甜润。
“好吃!”只是刚咬了一口,吴金花就非常惊喜的看着手上小小的柿饼:“跟直接吃柿子相比,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更丰富。”
“好吃就行,我记得还做了不少吧?”江孜也是飞快的吃完了手中的柿饼,满意的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环境好,不像现代各种污染,这里的蔬菜瓜果味道更加清甜,做出来的各种吃食味道也是极好。
有时候并不是她的厨艺真的好到极致,而是食材的加成罢了。
“还有三个这么大的陶罐的柿饼呢!”肖茹手上还捏着半个柿饼,听到江孜的问话赶紧回答,还抬手在虚空中比划了一下这么大是多大,吴金花看着她忍不住笑出了声,又同江解释:“那三大陶罐的柿饼估计还得要等几天,咱们人手不够,做得慢。”
“没事,又不是急,这一陶罐的柿饼也得有个三十斤吧?”江孜尝试着提了提摆在她面前的陶罐,摇头:“这也太重了……白叔,你帮我送去晓静那边吧,让她先卖着。”
“行。”白策一口答应,提起陶罐就往外走,肖茹赶紧跟在他身后:“白叔,阿娘在做桂花蜜酒酿圆子,你早些回来呀。”
江孜挑挑眉——看样子肖茹也挺喜欢白策的。
第408章、桂花蜜酒酿汤圆
柿饼吃完没多久,林荷就端着托盘出来了,上面摆放着六个小瓷碗,声音柔和:“姑娘,尝尝这酒酿味道如何,还有汤圆,今儿刚新做的。”
说完又看了一眼白策平时待着的地方,微微一愣:“白策不在吗?”
肖茹欢乐的跑了过去,脆生生的为她解答疑惑:“白叔去给晓静送柿饼了,阿娘,姑娘还给你留了柿饼呢,你一会尝尝,这柿饼可好吃了!”
“嗯。”林荷轻轻应了一声,也不等江孜起身,先给她端了一碗酒酿,又招呼守在后门的钱旭:“小旭,去前头叫他们过来吃酒酿。”
江孜也不客气,端起小瓷碗,胖乎乎的汤圆漂浮在晶莹的酒酿中,开花了般的糯米,散发着醇厚清甜的酒香,点缀着漂亮的桂花,隐约透着金色,花香优雅温柔。
她先舀了一勺酒酿,酒酿中的糯米软糯香甜,配上馥郁花香的桂花,似酒非酒,香气四溢,韵味十足。
然后是手工做的芝麻花生汤圆,咬破软糯的外皮,滚烫又甜腻的花生芝麻迫不及待的流淌出来,即使烫得舌尖发疼,还是要便吸气便吞咽下去,舍不得浪费一丁半点。
旁边的肖茹和吴金花也是如此一般吃得停不下来,这时陈招娣也从前面的大堂过来了,闻着院子里酒酿与桂花的香,咽了咽口水:“好香。”
“快来快来。”肖茹嘴里还含着一口酒酿,朝着陈招娣拼命招手:“阿娘做的桂花蜜酒酿可好吃了,还有汤圆呢!”
陈招娣坐下来,一勺咬了胖乎乎的汤圆,烫得龇牙咧嘴的,把吴金花笑得直不起腰:“慢点慢点,这样是把嘴给烫坏了,啥好吃的都吃不上了。”
“没事。”陈招娣摆摆手,埋头喝了一口酒酿,长长舒了口气:“好吃,吃着暖和。”
“那可不,一口糯叽叽的汤圆,再来一口酒酿,酒香花香清甜清甜的。”肖茹有模有样的点评,江孜听得直笑:“以后只要出了新菜,就让你站大堂跟人介绍试吃感言。”
“那我肯定说得可好了。”肖茹一脸傲娇的扬了扬下巴,林荷有些好笑,抬手往她额头上拍了一巴掌:“你还挺自信,一张嘴叭叭叭的。”
“哎呀,阿娘,疼呢!”肖茹撅嘴撒娇,旁边的吴金花和陈招娣看得直笑,江孜专心吃着酒酿,就两颗汤圆,很快就吃完了——这酒酿是真不错,微甜微酸。配上淡雅的桂花香,再加上软糯的汤圆,绝对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暖身甜品。
“这汤圆做得真好吃。”江孜看向林荷:“林姨,你做得多吗?给我打包一些,我一会给傅爷爷送过去。”
“有呢,一会我还会做些。”林荷笑着应下,一抬眼就瞧见白策掀开帘子回到后院,她赶忙叫住他:“我给你留了一碗酒酿在厨房,快些吃了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嗯。”白策看她一眼,嘴角忍不住的上扬了些,大步朝着厨房走去,林荷也站起身:“我再去做些汤圆。”
几个小姑娘就瞧着林荷跟在白策身后进了厨房。
“哎呀,忘记让阿娘把这些碗筷拿进去了。”肖茹突然站起来,手忙脚乱的将桌上的碗碟摆上托盘,端着就往厨房跑,吴金花诶了两声没把人拦住,扭头和陈招娣对视一眼,又瞧了眼江孜,眨眨眼,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这两小姑娘也看出来白策和林荷之间有点儿那什么吧?
“行了行了,各忙各的吧。”江孜打了声哈欠:“金花,我有些困,帮我拿床厚毛毯,我在树下晒晒太阳眯一会儿,你先把桌上的板栗都剥了吧,让林姨自个做汤圆。”
吴金花和陈招娣又对视一眼,两人露出姨母笑,一个朝着房间去,一个往外头大堂去,就是离开前都忍不住的往厨房看了一眼。
江孜晒着太阳,美美的睡了半个时辰,醒来时白策正在站在她身侧不远的地方守着,肖茹和吴金花坐在石桌旁包饺子,一叠圆润的饺子皮摆在桌角,馅料有两种,一种是韭菜鸡蛋馅,一种是笋干猪肉馅。
吴金花是很会包饺子,只见她饺子皮托在左手手心,右手用筷子挑起适量的肉馅,放在饺子皮中心,然后将饺子皮对折,沿着边缘轻轻捏出漂亮的花边,动作迅速又熟练。
可她旁边的肖茹就完全是个不熟练工种了,对折的饺子皮在她手上颤颤巍巍的,捏了半天,倒是把饺子皮捏住了,就是那花边丑丑的,实在是难以入目——这绝对是没法拿出去卖的。
“怎么想起包饺子了?”江孜才睡醒,打着哈欠坐在她们身侧,吴金花开口解释:“冬至不是快到了吗?林姨说有些北方人习惯冬至吃饺子,咱们也包一些备些嘛。”
江孜点点头,还是没忍住,指着肖茹认认真真包出来的那十几个丑不拉几的饺子道:“这饺子包得真的很独特。”
“丑就直说嘛。”肖茹撇撇嘴,又拿起一片饺子皮继续包:“我多练练,会好看的!这些……这些大不了我留着自己慢慢吃!”
“加油。”江孜忍着笑鼓励她,站起身:“这饺子也给我打包一些,和汤圆一块儿拿去给傅爷爷。”
肖茹眨眨眼,偏头看江孜,或许是心里还记着江孜刚刚说她的饺子包得独特,小声嘀咕了一声:“到底是给傅爷爷还是给傅公子哟?姑娘不诚实。”
“你个小丫头,真记仇!”江孜抬手捏了捏她的鼻子,转身进了厨房,用食盒打包了林荷做的汤圆和吴金花包的饺子,江孜故意逗肖茹,说要把这些外观独特的饺子拿去私塾,记得她端起放饺子的托盘就跑,脸红红的:“姑娘?你这是想让我丢脸丢外头去呀?走开走开,今天我绝对不会把这些饺子交给你的!”
吴金花哈哈大笑:“行了行了,别跑了,小心点,等下摔了怎么办?姑娘才不会拿你那些饺子呢!”
第409章、冬至
天气越发寒冷,江孜穿上了厚实的袄子和江母之前新做的梨花白披风,鞋子也是新做的,为家中小辈与长辈缝制新鞋过冬至,寓意身体健康。
十五岁的小姑娘皮肤白皙细嫩,不需要涂任何胭脂水粉,站在那里就是一道秀丽的风景。
这天是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日。
冬至这日,需换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江家祖上不在方山村,早在逃难时就已经没了过往,如今方山村开祠堂祭祖与江家也没什么关系,江母只是让人去送了些瓜果过去充当祭品,又在院中摆上长桌,备上了香烛纸钱与瓜果祭品,便算是祭拜过先祖了。
祭拜结束便去饭厅吃早膳,早上吃的咸汤圆,肉馅里放了剁得细细碎碎的冬笋、雪菜还有豆腐干,皮薄馅多,是江孜特地早起做的,煮好的咸汤圆放入骨汤里,撒入些许葱花,一碗热气腾腾,吃完全身都暖呼呼的,江源嚷嚷着要再吃两粒汤圆被江母拒绝:“不行,汤圆吃多了容易积食,你吃四粒就很多了。”
江源可怜巴巴的望向江孜,江孜扭头看向江谌:“哥,一会你不是要带阿源去山上祭拜爹爹,回来的时候顺便帮我去林叔那边看看,我定做了一些新的模具有没有做好,有的话帮我拿回来。”
“行。”江谌应了一声,端起碗两三口就将碗里的酒酿喝完,江母便起了身,拿起早就准备香烛纸钱递给江谌:“阿谌,山路不好走,你顾着点阿源,不要耽误太久,早些回来。”
江源不情不愿的被江谌带走了。
桌上的碗筷自有人收拾,江母拉着江孜进了房间,从针线篓里取出两双新鞋递给她:“按理说,这新鞋应该由你亲手做好送给傅老爷子和怀瑾的,你成日里忙东忙西的,我帮你做了这一回,下次你得自己来。”
“娘,我都多久没碰针线了,而且我平时多忙呀,哪有空去做什么针线活。”江孜挽住江母的胳膊,整个人靠在她身上撒娇,江母不惯着她,抬手就戳了戳她的额头:“咱们现在家里多少人?许多事都不用你操心,什么没空,我看你呀,就是不想做。”
“娘,我是真做不来。”江孜拉着她的手使劲晃,江母把她扒拉开,两双布鞋塞到她怀里:“做不来也得做,这是你的心意。”
好吧,说到这个份上了。
“行吧行吧,要是丑不拉几的可别怪我。”江孜撇撇嘴,嘀咕了一句,江母整理着针线篓,头也不抬的怼了一句:“你是做给老爷子和怀瑾的,我是无所谓,反正我不用你做。”
瞧瞧这是有多嫌弃自家闺女的。
“我去厨房看看中午的午膳准备得怎么样了。”江孜才不想留在这里惹人嫌,飞快的溜了出去,才刚走到院子中央,傅老爷子与傅怀瑾被人领了进来,江孜立马就调转方向,快步走向他们,又对领路的家仆说道:“去给傅爷爷倒一壶我早膳刚煮的柿子茶,还有堂屋那边准备好炭火了吗?动作快些。”
傅老爷子看到江孜就高兴,脸上的笑容就没收敛过,任由她扶着往堂屋走,傅怀瑾跟在旁侧,听着江孜叽叽喳喳的和自家祖父说话,只是笑了笑,搀扶在他右侧。
堂屋里用铁盆烧了一盆炭火,放在正中央,是自家做的炭火,有时候运气好,能得些没什么烟雾的上等木炭,江孜特地单独收集起来,就是为了家中有客人的时候使用。
江母听到动静,知道傅老爷子来了,赶紧来堂屋陪客,顺带还把江孜送给江源的宝贝生辰礼物围棋也带了过来,傅老爷子还挺高兴:“听说瑜娘子你会下棋,正好陪着老头子我来几局,往常就只能跟我家这个臭小子下,没劲。”
傅怀瑾在旁边拆台:“祖父,你要记得落子无悔。”
“诶,你这臭小子说的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吗!”傅老爷子瞪他一眼,招呼江母下棋,江孜偷偷在傅怀瑾耳边问:“傅爷爷下棋还耍赖啊?”
“特别爱耍赖。”傅怀瑾点头,学着江孜那样小小声的,可几个人离得多近啊,傅老爷子能没听见吗?他一脸嫌弃的看向江孜和傅怀瑾:“我说你们两个小家伙偷偷摸摸背着我们说什么呢?有没有胆子光明正大的说啊?”
江母无奈的笑着摇头,江孜倒是真没这个胆子,眨眨眼,讨好的上前给傅老爷子倒茶:“傅爷爷,试试我早上起来煮的柿子茶,味道可好了,用的是上等的新茶煮的呢。”
“嗯,还是阿孜懂事乖巧。”傅爷爷非常嫌弃自家孙子,捧着江孜倒的茶美滋滋的喝着,傅怀瑾不以为然,拿出自己特地带来的书籍,坐在一旁认真看书。
“傅爷爷,你们下棋,我去厨房看看。”江孜还惦记着今儿的午饭,方山村这边平时都是张宁宁和加工坊里懂些厨艺的人轮流做饭,真正厨艺好的,那都去食肆了,虽说今天冬至,食肆还是要营业的,家中的冬至宴席自然是得江孜来做,就是让加工坊的人帮着先把食材准备好。
“去吧去吧,我们不用你来陪着。”傅老爷子眼睛都要黏在棋盘上了,头也不抬的冲江孜摆摆手,江孜应了一声,悄悄地捏了捏傅怀瑾的手心,然后朝他眨眨眼,欢快的离开了堂屋。
今天的冬至宴菜单是江孜早早就定下了的——适合秋冬进补的鱼羊鲜、油而不腻的腐竹红烧肉、酸甜开胃的话梅鸡翅、鲜甜清爽的白灼虾、香辣虎皮青椒酿肉、简单一锅焖的家常豆腐煲、酸辣爽口的凉拌木耳、清爽脆嫩的秋葵炒鸡蛋、清清爽爽的清炒藕片,再配上一壶梅花酒。
一般来说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入九以后,有些文人雅士就会举行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江家的冬至宴只有仅六人而已,虽然无法做到九碗,但是九碟配酒,也勉强算九九消寒宴了。
第410章、九九消寒
鱼羊鲜是江孜第一次做的新菜,用的是带皮羊排和羊肉,还有一条鲈鱼。
带皮羊排与羊肉得分开处理。
带皮羊排和羊肉先冷水下锅,放入葱结和姜片,倒入适量白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捞出放入冷水中洗净,沥干待用。
热锅加油,放入姜片炒出香味,下带皮羊排和羊肉大火煸炒1分钟,倒入白酒,继续炒至表面微焦。
另起油锅,将鲈鱼清理完擦干表面水分,入锅煎至两面金黄,这样加冷水没过,大火煮沸续滚才能使得汤色浓白,然后加入煸炒过的羊肉、玉竹、党参、沙参等清补汤料,转小火焖煮一个时辰,中途加入切成小块的白萝卜。
临出锅前加入适量盐、白糖和胡椒粉调味,撒上葱花点缀即可。
用羊肉和鱼肉煮出来的汤汁浓郁奶白,鱼肉和羊肉不同的鲜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层次丰富,汤汁极其鲜美,而羊肉、鱼肉还有白萝卜都吸满了鲜美的汤汁,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