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15节
等到江孜回到于家,大家都等着准备一起回常平镇,乔珉暄十分大方的一挥手:“今天去乔家酒楼吃饭,我请客。”
乔家酒楼可以说是常平镇最大的酒楼之一,江孜和乔珉暄也算是有些合作,偶尔去乔家酒楼的时候也会被乔珉暄留下一起吃个饭——说实话,毕竟还是大酒楼,招的厨师厨艺个个都很不错的。
毕竟不好吃的酒楼就算再有后台,镇上那些有钱人也不会傻乎乎的天天捧场,后台又不是他们的,他们又得不到几分便宜不是?
那我可要点菜了。”江孜眉梢微挑,不客气的报了菜名:“蟹粉狮子头、火腿鲜笋汤。”
于晓静本来是不打算去镇上的,已经是下午了,杂货铺不会开门,去了又得赶回来,可是听到去乔家酒楼,立刻就抓着江孜的手不撒:“阿孜,今天晚上我要跟你睡!”
“行。”江孜侧过身,伸手点了好她的额头:“说吧,你是想吃什么?”
“嘿嘿。”于晓静笑了两声,亲昵的挽着江孜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我想吃水晶肴蹄!杏仁豆腐!银芽鸡丝!”
“你倒是不客气。”乔珉瑄看了于晓静,啧了一声:“行,你说的都有。”
“乔公子大气!”于晓静竖起大拇指,笑声清脆响亮,江孜拉着她就走:“走啦!再说下去天都要黑了!”
傅怀瑾默默的跟了上来,目光无声的落在江孜被于晓静挽着的胳膊上,两人挨得很近,十分亲昵,莫名的觉得有些碍眼……
但是很快,他便挪开了视线,眼眸微垂,轻轻叹了一声,发觉了自己的不对劲——他不想任何人跟阿孜靠得太近,这样让他觉得不爽,这若是让阿孜知道了,是不是会讨厌他?
不能让阿孜知道。
傅怀瑾再抬头,目光已然恢复了往常的清冷温润。
说请客,乔珉瑄可是一点也不含糊,江孜和于晓静点的菜统统安排上,另外又添了其他的几道招牌菜——色彩缤纷的金玉满堂,是胡萝卜粒、玉米粒、豌豆粒、虾仁一起爆炒的,不仅营养丰富,口感更是丰富;素雅清爽的芦笋百合,清炒保持了原汁原味,清脆又爽口;带着酒香的花雕鸡,鸡肉鲜嫩多汁,酒香醇厚回甘,色香味俱全;口感酥烂的樱桃肉,清香不腻,色泽红艳非常好看。
当然还有糕点,是桂花糕,还是用的从江孜那买来的桂花蜜做的,桂花香气浓郁,特地做成了桂花的模样,栩栩如生。
第314章、阳春面
乔家酒楼的饭菜与江家食肆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通俗点就是一个走高端路线,一个走亲民路线。
高端路线讲究的是排场和面子,用的都是高档食材,摆盘精美,味道也得要好。
亲民路线讲究的是物美价廉,不仅分量足,还要价格实惠。
所以乔家酒楼和食肆虽说都是卖吃食的,可毕竟受众群体不一样,也不存在什么竞争对手之类的说话。
晚膳过后,众人又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直到亥时一刻才离开的乔家酒楼,江谌送胡管事、文娘子还有胡晴儿回去,钱旭跟着去了,毕竟是夜里怕不安全,傅怀瑾则先送江家一众人回去,然后才与傅老爷子在白策的护送下回去,离开前还巴巴的望了一眼江孜,江孜只当没看到,直接是一左一右挽着江母和于晓静进了江家宅子的大门。
倒是傅老爷子有些好笑的看了一眼自家孙子:“怎么,一时半刻都离不开了?”
“嗯。”傅怀瑾毫不避讳的点头,耳尖泛起微红,傅老爷子眼底的笑意更深:“那你可得好好准备乡试,我可盼着阿孜早些嫁到咱们傅家。”
夜里小雨忽至,淅淅沥沥的声响并未吵醒夜里深睡的人,次日雨停,院子里枯叶落了一地,唯独枝头的桂花依旧开得灿烂。
“阿孜,晓静,降温了,多穿些衣服,别着凉了。”江母一早就起来了,换上厚实的衣服就去敲江孜的房门,听着里头睡意朦胧的应了一声便看了眼天色,去了厨房。
厨房里,林大仁正在准备早膳,听到脚步声望了过来,见着江母变立刻停下了手下的活:“夫人怎么来了?我瞧着今天降温了,打算早上煮碗阳春面,也好暖和暖和。”
“我就来看看,这天气是该吃些热乎的。”江母只是转了一圈,见灶台上有热着温水便又出去了,林大仁正在擀面条,烧开的热水正在锅里翻滚,擀好的面条刚扔进去,就在滚水中翻腾,旁边的砂锅里,炖了一夜的大骨汤奶白浓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阳春面最是简单清淡,碗里放上一小块猪油,一勺酱油,浇上半碗热腾腾的高汤,猪油化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然后将细面捞起放进汤里,最后再卧个金黄的荷包蛋和两颗翠绿爽口的小白菜,撒上一小撮葱花点缀。
睡醒起来什么都不用想,洗漱用的热水,早上的吃食通通都有人准备好。
要不怎么有些人就想着赚多多的钱,有钱不就可以请人做家务,日子轻松自在多美好。
当然,这样的日子过久也不好,至少江孜没办法让自己闲下来。
林大仁的阳春面味道极好,手擀的面条筋道而有弹性,面条浸润着汤汁,骨汤与猪油完美结合,荷包蛋煎的刚刚好,微微焦黄,表面泛着浅浅的油光,蛋黄是半凝固的状态,筷子轻轻一戳,蛋黄就慢慢的流淌出来了,还有用滚水烫熟的小白菜,火候把握得刚刚好,吃起来清脆又爽口。
“林叔,你做的阳春面虽然清淡好吃,但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小缺点。”于晓静喝了一口汤,然后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林大仁赶紧询问:“什么缺点?”
“林叔,你别理她。”江孜抢在于晓静前头没好气的开口:“她肯定是想说你给她的那碗面份量太少不够吃,都胖了多少了?就得让她少吃些!”
“就是不够吃!”于晓静双手叉腰气哼哼的:“你才胖呢!我可是还在长身体!”
江孜不理她,将碗筷放在桌上便站起来:“差不多了咱们就去店里吧,林叔,今天的早膳就做阳春面吧,热乎乎的吃着舒服。”
“行。”林大仁应了一声,众人赶紧起身忙碌着收拾碗筷,然后一起出门。
天色还早,因为夜里下过雨,地上还有些湿漉漉的,摆摊的小贩早就出来了,一路走来,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吃食的香味,馋的于晓静直咽口水:“阿孜阿孜,你瞧瞧,那个阿婆摊上的糖糕看着是不是很好吃的样子?还有那边的炸芝麻球,好香呀!”
“你到底是品种的猪?怎么刚吃完还想吃?”江孜的无语几乎要刻在脸上了:“猪都没你能吃!”
“你才是猪呢!我就想吃怎么了?能吃能睡身体健康!”于晓静不服气的瞪了江孜一眼,江孜听着这话就乐:“能吃能睡可不就是猪。”
旁边的江母被逗笑,捂着嘴瞧小姐妹俩斗嘴。
“江姨!你还笑!你赶紧管管她!成天欺负我!”于晓静当即撅着嘴,搂着江母的胳膊撒娇,江母好笑的伸手捏了捏于晓静的脸:“好好好,江姨不笑了,不过晓静,你最近真的又胖了些,这脸上都肉乎乎的,之前让你控制饮食,你瘦了一些就得意忘形了吧?又吃回来了。”
“江姨!”于晓静气得直跺脚,江孜笑得差点直不起腰,连跟在几人身后的林大仁等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于家杂货铺离江家宅子更近一些,于晓静拉住了江孜:“江姨,你们先回食肆,让阿孜跟我去杂货铺看看账本,咱们把九月的账先结了。”
“行,那白策跟着你们。”江母点头,和林大仁几人离开,白策便跟在江孜和于晓静身后进了于家杂货铺。
江孜也有好些天没来这里了,杂货铺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许多在镇上都是少见的,是江谌和于晓毅去县里的时候帮忙捎回来的,于晓静也不占他们便宜,东西卖出去了,他们就能分一成利润,也能赚一些。
“晓静,你这字真得练练,比阿源都不如。”拿着于晓静的账本,江孜看得真是一脸崩溃。
本来嘛,古代繁体字笔画多又是用毛笔,若是字练得不好,黑乎乎的墨水染成一团,要辨别是什么字特别费劲——于晓静写的字就这样,真的需要连猜带蒙,瞧瞧这位大小姐还特有理;“比不上阿源才对呢!我又不需要考科举,能看就行。”
问题是看着真难受啊!
第315章、红烧猪蹄(一)
江孜也没想到,从中秋到现在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于家杂货铺的生意还真的挺不错的。
泡面酸辣粉虽然限量供应,但是基本上有多少卖多少,一出货就被抢个精光,还有炸红薯片、蛋卷那些简单的小吃不限量售卖,价格实惠,买的人多,不限量但是基本每天关门前都能把备好的卖个精光。
“行啊,这也赚不少。”江孜掂量着手上的荷包,很是满意,半个月分红有十四两银子,一个月差不多也能有个三十两。
就算在家葛优躺啥也不干,也够用的。
也不对,毕竟她现在养了不少人,还有两家食肆的租金要交,还是得努努力。
“我得回去了,中午还是让白叔给你送饭。”江孜将荷包塞进怀里,侧头朝着于晓静抛了个媚眼:“看着你今儿给我赚了不少,中午我给你做你喜欢的红烧猪蹄怎么样?我亲自下厨。”
“我还有这个荣幸?那我要不要痛哭流涕感恩戴德?”于晓静非常做作的伸手摸了摸眼角压根就不存在的眼泪,一副感动到流泪的模样:“阿孜,你对我太好了!”
江孜差点没泛起一身鸡皮疙瘩。
“正常点,我怕回头我炖猪蹄的时候想起你现在这副鬼样子,得吐锅里。”江孜站起来,头也不回的走了,不想在搭理后面还要继续演戏的于晓静——到底是谁教她的?搁在现代,她去演个白莲花绿茶女二那妥妥的能得最佳女配奖了吧?
既然答应了于晓静,江孜肯定是要把红烧猪蹄给安排上的。
做红烧猪蹄,要选就选猪前蹄,猪的前蹄运动量大,肌肉发达,瘦肉多且紧实,蹄筋明显,最是适合用来焖煮红烧了。
“姑娘,你要做什么?我来给你帮忙。”赵六最是有眼力劲,看到江孜进了厨房立刻就迎了上来,他这会不忙,早膳的阳春面简单,骨汤是现成的,面条是林大仁擀的,他只是在旁边看着师傅舀猪油倒酱油的,完全没什么用武之地。
“把我把这些猪前蹄剁成小块,烧水焯一下,焯的时候记得切些葱姜蒜片,还要倒些米酒。”江孜一边打量着厨房的食材一边对赵六说,赵六应得又快又洪亮,端着那一盆猪蹄就往空闲的案板前走,拿起厚重的剁骨刀,哐当一声又一声,猪蹄就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了,看得江孜连连点头——果然是年轻小伙子,力气大,干活多麻利。
既然要下厨,一道菜也是做,两道菜也是做,厨房今天的食材里有晒干的贡菜,江孜很喜欢用来凉拌,今天下了雨,天气变凉,凉拌就不太时宜了,就用来与酸豆角和肉沫一起炒着吃,酸酸辣辣开胃又下饭。
干贡菜得先用热水泡发,大约一刻钟就差不多。
食肆里的酸豆角是江孜自己做的,用的差不多了,不过如今赵婶带着吴金花在方山村的加工坊每日忙活着,什么酸豆角酸萝卜皮蛋咸鸭蛋的,只要江孜做过的她都学着做。
现在加工坊的墙角摆放着一排排的陶罐坛子。
那可真是赵婶打下的天下。
当然也有吴金花的功劳,小姑娘的厨艺进步多少,现在江孜确实也不太清楚,但是这做这些泡菜腌菜的手艺肯定是进步飞速。
反正食肆短时间可是完全不担心缺这些东西了。
酸豆角抓一大把切成小段,还没吃,闻着那股酸爽的香味就让江孜有些流口水,她捏起一小块塞进嘴里嚼了嚼,酸得她眉头一皱,被林荷瞧见了,林荷好笑的递了杯水过来:“这酸豆角泡久了越发酸了,炒来吃的时候得提前先用水泡着,去去酸味儿。”
江孜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把水喝完,将切好的酸豆角装到碗里递给了林荷,又将葱姜蒜和小米辣都备好,这时赵六正好把焯水并且捞出来洗干净的猪蹄送过来。
做红烧猪蹄,那得先炒糖色,炒糖色特别的考验火候,要么糊了要么炒出来发甜,那就是失败的,炒糖色炒糖色,那就是为了提色提香的,可不是为了增加甜味的,要增甜,不如直接撒糖,何必辛辛苦苦的炒糖色呢?
“我习惯油炒,全程一定要小火。”江孜往锅里倒油,赵六自觉的帮忙烧火,听到江孜的话,立刻又把炉膛里的柴火抽出来几根,询问:“姑娘,这样行吗?”
“可以了。”江孜点头,继续教赵六:“油倒进锅里不用热,冷油放糖,小心搅拌防止糊底,耐心些等糖融化。”
江孜手上拿着锅铲,轻轻搅拌着与油已经混合在一起白糖,融化的白糖呈现出焦糖色,渐渐开始出现气泡,最开始的气泡有些大,然后变密变小,直到气泡都覆盖了原本的焦糖色,完全气泡化。
“这样就算是糖色完成了。”江孜端起已经沥干水分的猪蹄,倒入锅中快速翻炒,直到所有的猪蹄都裹上糖色,呈现出漂亮焦糖色,然后将猪蹄扒拉到锅边,中间还有不少底油,将提前准备好的香料与大蒜倒入锅中爆香。
再便是倒入开水、适量酱油大火煮开。
“可以了,盖上盖子炖煮上两刻钟就差不多了。”江孜从旁边拿起锅盖盖上,看向赵六:“刚刚教你的炒糖色还记得吧?你多练习几回,尽快学会了,要是有问题就问我或者齐叔,齐叔炒糖色也很拿手的。”
正和赵六说话,厨房门口突然就传开了于晓静的声音:“阿孜阿孜,我的红烧猪蹄是不是炖上了?我闻着味儿了!”
“你怎么来了?”江孜回头,有些诧异,下一秒便反应过来:“你是不是把于婶一个人丢在铺子里了?”
“哎呀,这红烧猪蹄得现吃才好呢!我肯定得赶回来,等你们给我送,都不是那个味儿呢。”于晓静跑过来拉着江孜的胳膊晃了又晃:“所以,是把猪蹄炖上了吧?”
“你可真是狗鼻子,闻着味儿就来了。”江孜嫌弃的拨开她的手:“这不,才刚炖上呢。”
第316章、红烧猪蹄(二)
在江家,于晓静是不懂得什么叫客气。
当然,在于家,江孜也没见有多客气。
两人算是半斤八两吧。
于晓静馋猪蹄有段时间了,这会呆在灶台旁边都舍不得离开,江孜也只好陪着她,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说起江孜在清河县的铺子。
“昨天听我爹说,你那铺子后天就能完工了,给你搭了两个面包窑,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把地窖给你扩建了一番,差不多有两个那么大。”于晓静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来一把瓜子,咔咔咔的就开始嗑瓜子,她当然没忘记江孜。给她也塞了一把。
这炒瓜子味道不错,应该用了不少的香料。吃起来味道还真是不错,香香脆脆的。
也没等多久,瓜子都还没有嗑完,浓郁的香味便顺着锅盖的缝隙露了出来,那勾人的味道让于晓静咽了咽口水,再也不觉得手上的瓜子好吃了:“好了吧好了吧?”
“急什么,这早膳吃完都没多久呢。”江孜将手上最后两颗瓜子扔进嘴里,掀开了锅盖,白色的热气争先恐后的溢了出来,带着比之前更浓郁的香味,于晓静和赵六同时深深地吸了口气,巴巴的望向锅里的猪蹄。
热气散去,锅里的猪蹄终于露出身影,酱红色的汤汁已经只剩下原本的一半,咕噜噜的翻滚着,猪蹄已经炖得软烂,江孜拿起一双筷子轻轻一戳,就给戳破了。
“小六子,换成大火收汁。”江孜的话音刚落下,
赵六已经往炉膛里新添了几根木柴,火花忽的变大,锅里的汤汁翻腾得更厉害了,很快越来越少,江孜拿起锅盖翻炒以防糊锅。
乔家酒楼可以说是常平镇最大的酒楼之一,江孜和乔珉暄也算是有些合作,偶尔去乔家酒楼的时候也会被乔珉暄留下一起吃个饭——说实话,毕竟还是大酒楼,招的厨师厨艺个个都很不错的。
毕竟不好吃的酒楼就算再有后台,镇上那些有钱人也不会傻乎乎的天天捧场,后台又不是他们的,他们又得不到几分便宜不是?
那我可要点菜了。”江孜眉梢微挑,不客气的报了菜名:“蟹粉狮子头、火腿鲜笋汤。”
于晓静本来是不打算去镇上的,已经是下午了,杂货铺不会开门,去了又得赶回来,可是听到去乔家酒楼,立刻就抓着江孜的手不撒:“阿孜,今天晚上我要跟你睡!”
“行。”江孜侧过身,伸手点了好她的额头:“说吧,你是想吃什么?”
“嘿嘿。”于晓静笑了两声,亲昵的挽着江孜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我想吃水晶肴蹄!杏仁豆腐!银芽鸡丝!”
“你倒是不客气。”乔珉瑄看了于晓静,啧了一声:“行,你说的都有。”
“乔公子大气!”于晓静竖起大拇指,笑声清脆响亮,江孜拉着她就走:“走啦!再说下去天都要黑了!”
傅怀瑾默默的跟了上来,目光无声的落在江孜被于晓静挽着的胳膊上,两人挨得很近,十分亲昵,莫名的觉得有些碍眼……
但是很快,他便挪开了视线,眼眸微垂,轻轻叹了一声,发觉了自己的不对劲——他不想任何人跟阿孜靠得太近,这样让他觉得不爽,这若是让阿孜知道了,是不是会讨厌他?
不能让阿孜知道。
傅怀瑾再抬头,目光已然恢复了往常的清冷温润。
说请客,乔珉瑄可是一点也不含糊,江孜和于晓静点的菜统统安排上,另外又添了其他的几道招牌菜——色彩缤纷的金玉满堂,是胡萝卜粒、玉米粒、豌豆粒、虾仁一起爆炒的,不仅营养丰富,口感更是丰富;素雅清爽的芦笋百合,清炒保持了原汁原味,清脆又爽口;带着酒香的花雕鸡,鸡肉鲜嫩多汁,酒香醇厚回甘,色香味俱全;口感酥烂的樱桃肉,清香不腻,色泽红艳非常好看。
当然还有糕点,是桂花糕,还是用的从江孜那买来的桂花蜜做的,桂花香气浓郁,特地做成了桂花的模样,栩栩如生。
第314章、阳春面
乔家酒楼的饭菜与江家食肆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通俗点就是一个走高端路线,一个走亲民路线。
高端路线讲究的是排场和面子,用的都是高档食材,摆盘精美,味道也得要好。
亲民路线讲究的是物美价廉,不仅分量足,还要价格实惠。
所以乔家酒楼和食肆虽说都是卖吃食的,可毕竟受众群体不一样,也不存在什么竞争对手之类的说话。
晚膳过后,众人又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直到亥时一刻才离开的乔家酒楼,江谌送胡管事、文娘子还有胡晴儿回去,钱旭跟着去了,毕竟是夜里怕不安全,傅怀瑾则先送江家一众人回去,然后才与傅老爷子在白策的护送下回去,离开前还巴巴的望了一眼江孜,江孜只当没看到,直接是一左一右挽着江母和于晓静进了江家宅子的大门。
倒是傅老爷子有些好笑的看了一眼自家孙子:“怎么,一时半刻都离不开了?”
“嗯。”傅怀瑾毫不避讳的点头,耳尖泛起微红,傅老爷子眼底的笑意更深:“那你可得好好准备乡试,我可盼着阿孜早些嫁到咱们傅家。”
夜里小雨忽至,淅淅沥沥的声响并未吵醒夜里深睡的人,次日雨停,院子里枯叶落了一地,唯独枝头的桂花依旧开得灿烂。
“阿孜,晓静,降温了,多穿些衣服,别着凉了。”江母一早就起来了,换上厚实的衣服就去敲江孜的房门,听着里头睡意朦胧的应了一声便看了眼天色,去了厨房。
厨房里,林大仁正在准备早膳,听到脚步声望了过来,见着江母变立刻停下了手下的活:“夫人怎么来了?我瞧着今天降温了,打算早上煮碗阳春面,也好暖和暖和。”
“我就来看看,这天气是该吃些热乎的。”江母只是转了一圈,见灶台上有热着温水便又出去了,林大仁正在擀面条,烧开的热水正在锅里翻滚,擀好的面条刚扔进去,就在滚水中翻腾,旁边的砂锅里,炖了一夜的大骨汤奶白浓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阳春面最是简单清淡,碗里放上一小块猪油,一勺酱油,浇上半碗热腾腾的高汤,猪油化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然后将细面捞起放进汤里,最后再卧个金黄的荷包蛋和两颗翠绿爽口的小白菜,撒上一小撮葱花点缀。
睡醒起来什么都不用想,洗漱用的热水,早上的吃食通通都有人准备好。
要不怎么有些人就想着赚多多的钱,有钱不就可以请人做家务,日子轻松自在多美好。
当然,这样的日子过久也不好,至少江孜没办法让自己闲下来。
林大仁的阳春面味道极好,手擀的面条筋道而有弹性,面条浸润着汤汁,骨汤与猪油完美结合,荷包蛋煎的刚刚好,微微焦黄,表面泛着浅浅的油光,蛋黄是半凝固的状态,筷子轻轻一戳,蛋黄就慢慢的流淌出来了,还有用滚水烫熟的小白菜,火候把握得刚刚好,吃起来清脆又爽口。
“林叔,你做的阳春面虽然清淡好吃,但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小缺点。”于晓静喝了一口汤,然后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林大仁赶紧询问:“什么缺点?”
“林叔,你别理她。”江孜抢在于晓静前头没好气的开口:“她肯定是想说你给她的那碗面份量太少不够吃,都胖了多少了?就得让她少吃些!”
“就是不够吃!”于晓静双手叉腰气哼哼的:“你才胖呢!我可是还在长身体!”
江孜不理她,将碗筷放在桌上便站起来:“差不多了咱们就去店里吧,林叔,今天的早膳就做阳春面吧,热乎乎的吃着舒服。”
“行。”林大仁应了一声,众人赶紧起身忙碌着收拾碗筷,然后一起出门。
天色还早,因为夜里下过雨,地上还有些湿漉漉的,摆摊的小贩早就出来了,一路走来,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吃食的香味,馋的于晓静直咽口水:“阿孜阿孜,你瞧瞧,那个阿婆摊上的糖糕看着是不是很好吃的样子?还有那边的炸芝麻球,好香呀!”
“你到底是品种的猪?怎么刚吃完还想吃?”江孜的无语几乎要刻在脸上了:“猪都没你能吃!”
“你才是猪呢!我就想吃怎么了?能吃能睡身体健康!”于晓静不服气的瞪了江孜一眼,江孜听着这话就乐:“能吃能睡可不就是猪。”
旁边的江母被逗笑,捂着嘴瞧小姐妹俩斗嘴。
“江姨!你还笑!你赶紧管管她!成天欺负我!”于晓静当即撅着嘴,搂着江母的胳膊撒娇,江母好笑的伸手捏了捏于晓静的脸:“好好好,江姨不笑了,不过晓静,你最近真的又胖了些,这脸上都肉乎乎的,之前让你控制饮食,你瘦了一些就得意忘形了吧?又吃回来了。”
“江姨!”于晓静气得直跺脚,江孜笑得差点直不起腰,连跟在几人身后的林大仁等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于家杂货铺离江家宅子更近一些,于晓静拉住了江孜:“江姨,你们先回食肆,让阿孜跟我去杂货铺看看账本,咱们把九月的账先结了。”
“行,那白策跟着你们。”江母点头,和林大仁几人离开,白策便跟在江孜和于晓静身后进了于家杂货铺。
江孜也有好些天没来这里了,杂货铺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许多在镇上都是少见的,是江谌和于晓毅去县里的时候帮忙捎回来的,于晓静也不占他们便宜,东西卖出去了,他们就能分一成利润,也能赚一些。
“晓静,你这字真得练练,比阿源都不如。”拿着于晓静的账本,江孜看得真是一脸崩溃。
本来嘛,古代繁体字笔画多又是用毛笔,若是字练得不好,黑乎乎的墨水染成一团,要辨别是什么字特别费劲——于晓静写的字就这样,真的需要连猜带蒙,瞧瞧这位大小姐还特有理;“比不上阿源才对呢!我又不需要考科举,能看就行。”
问题是看着真难受啊!
第315章、红烧猪蹄(一)
江孜也没想到,从中秋到现在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于家杂货铺的生意还真的挺不错的。
泡面酸辣粉虽然限量供应,但是基本上有多少卖多少,一出货就被抢个精光,还有炸红薯片、蛋卷那些简单的小吃不限量售卖,价格实惠,买的人多,不限量但是基本每天关门前都能把备好的卖个精光。
“行啊,这也赚不少。”江孜掂量着手上的荷包,很是满意,半个月分红有十四两银子,一个月差不多也能有个三十两。
就算在家葛优躺啥也不干,也够用的。
也不对,毕竟她现在养了不少人,还有两家食肆的租金要交,还是得努努力。
“我得回去了,中午还是让白叔给你送饭。”江孜将荷包塞进怀里,侧头朝着于晓静抛了个媚眼:“看着你今儿给我赚了不少,中午我给你做你喜欢的红烧猪蹄怎么样?我亲自下厨。”
“我还有这个荣幸?那我要不要痛哭流涕感恩戴德?”于晓静非常做作的伸手摸了摸眼角压根就不存在的眼泪,一副感动到流泪的模样:“阿孜,你对我太好了!”
江孜差点没泛起一身鸡皮疙瘩。
“正常点,我怕回头我炖猪蹄的时候想起你现在这副鬼样子,得吐锅里。”江孜站起来,头也不回的走了,不想在搭理后面还要继续演戏的于晓静——到底是谁教她的?搁在现代,她去演个白莲花绿茶女二那妥妥的能得最佳女配奖了吧?
既然答应了于晓静,江孜肯定是要把红烧猪蹄给安排上的。
做红烧猪蹄,要选就选猪前蹄,猪的前蹄运动量大,肌肉发达,瘦肉多且紧实,蹄筋明显,最是适合用来焖煮红烧了。
“姑娘,你要做什么?我来给你帮忙。”赵六最是有眼力劲,看到江孜进了厨房立刻就迎了上来,他这会不忙,早膳的阳春面简单,骨汤是现成的,面条是林大仁擀的,他只是在旁边看着师傅舀猪油倒酱油的,完全没什么用武之地。
“把我把这些猪前蹄剁成小块,烧水焯一下,焯的时候记得切些葱姜蒜片,还要倒些米酒。”江孜一边打量着厨房的食材一边对赵六说,赵六应得又快又洪亮,端着那一盆猪蹄就往空闲的案板前走,拿起厚重的剁骨刀,哐当一声又一声,猪蹄就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了,看得江孜连连点头——果然是年轻小伙子,力气大,干活多麻利。
既然要下厨,一道菜也是做,两道菜也是做,厨房今天的食材里有晒干的贡菜,江孜很喜欢用来凉拌,今天下了雨,天气变凉,凉拌就不太时宜了,就用来与酸豆角和肉沫一起炒着吃,酸酸辣辣开胃又下饭。
干贡菜得先用热水泡发,大约一刻钟就差不多。
食肆里的酸豆角是江孜自己做的,用的差不多了,不过如今赵婶带着吴金花在方山村的加工坊每日忙活着,什么酸豆角酸萝卜皮蛋咸鸭蛋的,只要江孜做过的她都学着做。
现在加工坊的墙角摆放着一排排的陶罐坛子。
那可真是赵婶打下的天下。
当然也有吴金花的功劳,小姑娘的厨艺进步多少,现在江孜确实也不太清楚,但是这做这些泡菜腌菜的手艺肯定是进步飞速。
反正食肆短时间可是完全不担心缺这些东西了。
酸豆角抓一大把切成小段,还没吃,闻着那股酸爽的香味就让江孜有些流口水,她捏起一小块塞进嘴里嚼了嚼,酸得她眉头一皱,被林荷瞧见了,林荷好笑的递了杯水过来:“这酸豆角泡久了越发酸了,炒来吃的时候得提前先用水泡着,去去酸味儿。”
江孜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把水喝完,将切好的酸豆角装到碗里递给了林荷,又将葱姜蒜和小米辣都备好,这时赵六正好把焯水并且捞出来洗干净的猪蹄送过来。
做红烧猪蹄,那得先炒糖色,炒糖色特别的考验火候,要么糊了要么炒出来发甜,那就是失败的,炒糖色炒糖色,那就是为了提色提香的,可不是为了增加甜味的,要增甜,不如直接撒糖,何必辛辛苦苦的炒糖色呢?
“我习惯油炒,全程一定要小火。”江孜往锅里倒油,赵六自觉的帮忙烧火,听到江孜的话,立刻又把炉膛里的柴火抽出来几根,询问:“姑娘,这样行吗?”
“可以了。”江孜点头,继续教赵六:“油倒进锅里不用热,冷油放糖,小心搅拌防止糊底,耐心些等糖融化。”
江孜手上拿着锅铲,轻轻搅拌着与油已经混合在一起白糖,融化的白糖呈现出焦糖色,渐渐开始出现气泡,最开始的气泡有些大,然后变密变小,直到气泡都覆盖了原本的焦糖色,完全气泡化。
“这样就算是糖色完成了。”江孜端起已经沥干水分的猪蹄,倒入锅中快速翻炒,直到所有的猪蹄都裹上糖色,呈现出漂亮焦糖色,然后将猪蹄扒拉到锅边,中间还有不少底油,将提前准备好的香料与大蒜倒入锅中爆香。
再便是倒入开水、适量酱油大火煮开。
“可以了,盖上盖子炖煮上两刻钟就差不多了。”江孜从旁边拿起锅盖盖上,看向赵六:“刚刚教你的炒糖色还记得吧?你多练习几回,尽快学会了,要是有问题就问我或者齐叔,齐叔炒糖色也很拿手的。”
正和赵六说话,厨房门口突然就传开了于晓静的声音:“阿孜阿孜,我的红烧猪蹄是不是炖上了?我闻着味儿了!”
“你怎么来了?”江孜回头,有些诧异,下一秒便反应过来:“你是不是把于婶一个人丢在铺子里了?”
“哎呀,这红烧猪蹄得现吃才好呢!我肯定得赶回来,等你们给我送,都不是那个味儿呢。”于晓静跑过来拉着江孜的胳膊晃了又晃:“所以,是把猪蹄炖上了吧?”
“你可真是狗鼻子,闻着味儿就来了。”江孜嫌弃的拨开她的手:“这不,才刚炖上呢。”
第316章、红烧猪蹄(二)
在江家,于晓静是不懂得什么叫客气。
当然,在于家,江孜也没见有多客气。
两人算是半斤八两吧。
于晓静馋猪蹄有段时间了,这会呆在灶台旁边都舍不得离开,江孜也只好陪着她,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说起江孜在清河县的铺子。
“昨天听我爹说,你那铺子后天就能完工了,给你搭了两个面包窑,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把地窖给你扩建了一番,差不多有两个那么大。”于晓静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来一把瓜子,咔咔咔的就开始嗑瓜子,她当然没忘记江孜。给她也塞了一把。
这炒瓜子味道不错,应该用了不少的香料。吃起来味道还真是不错,香香脆脆的。
也没等多久,瓜子都还没有嗑完,浓郁的香味便顺着锅盖的缝隙露了出来,那勾人的味道让于晓静咽了咽口水,再也不觉得手上的瓜子好吃了:“好了吧好了吧?”
“急什么,这早膳吃完都没多久呢。”江孜将手上最后两颗瓜子扔进嘴里,掀开了锅盖,白色的热气争先恐后的溢了出来,带着比之前更浓郁的香味,于晓静和赵六同时深深地吸了口气,巴巴的望向锅里的猪蹄。
热气散去,锅里的猪蹄终于露出身影,酱红色的汤汁已经只剩下原本的一半,咕噜噜的翻滚着,猪蹄已经炖得软烂,江孜拿起一双筷子轻轻一戳,就给戳破了。
“小六子,换成大火收汁。”江孜的话音刚落下,
赵六已经往炉膛里新添了几根木柴,火花忽的变大,锅里的汤汁翻腾得更厉害了,很快越来越少,江孜拿起锅盖翻炒以防糊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