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86节
江孜的话音刚刚落下,周吴就眉开眼笑起来,目光落在钱匣子上,那模样瞧着就有些迫不及待,江母坐在一旁,见了也乐呵呵的:“行了行了,你也别光顾着说这些有的没得了,先把月钱发了才是正事,你们每个月还有一天休息呢,这个月倒是没顾上,如今有了银钱了,也出去逛着玩会儿,轮着来让铺子里别缺了干活的人就行。”
“谢谢夫人!”周吴立刻嗓门极大的喊了一声,又朝着江孜嬉笑一声:“也要谢谢姑娘,对咱们好,还惦记着给我们发月钱,没有比姑娘和夫人更好的人了。”
被夸了自然是觉得高兴,江孜忍不住的笑,伸手拿起了三串铜板:“行了行了,就你会说话,尽说些好听的话,过来拿你的月钱吧,还有阿茹,别愣着了,快过来。”
周吴那十一点也不客气,他个儿高,长腿一迈,几步就到了江孜跟前,喜滋滋的抱着三串铜板跑到院子里的角落里数铜板去了——当然不是担心少了铜板,而只是单纯的数钱的乐趣罢了。
“阿孜姐姐,娘亲和赵婶还有周吴哥哥平日里在铺子里忙碌辛苦,拿这么多月钱是应该的,可是我人小干活少,我觉着这些太多了些。”肖茹不太好意思,不愿意伸手来接,把江孜都惊到了——这傻丫头给钱还不要呢?
再瞧一眼后头的的林荷与赵婶,两人的表情都有些错愕——破案了,就是傻丫头自己的想法,没人教她。
“你虽小,可该做的事情并没有少做。”江孜摸摸她的脑袋,冲她笑:“你每天给你娘和赵婶打下手是不是?清洗食材,处理食材,像你做的蛋羹也在铺子里上过牌,卖得也不错,周吴忙不过来的时候你还帮着上菜点单,偶尔你的晓静姐姐犯懒了,是不是还忽悠你帮她做账?我可是瞧见有好几页的字迹与晓静的不一样。”
听到这里。于晓静不高兴了:“什么叫忽悠?我这是帮你培训阿茹呢,如果我有事来不了铺子,账本不就有人记录了?”
江孜没理她,还在跟肖茹说话,好好细说了一番,江母又发了话,肖茹还是领了月钱,拔腿就往林荷身边跑,脸上掩盖不掉笑容——果然无论身处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年纪又是什么性别,能有钱收那都是高兴的事情不是
林荷与赵婶也都领了月钱,江孜还跟于晓静结了月钱还有糕点在铺子里寄卖的收入,可不少了,也有七八两银子呢——而且也不只是这些,江孜和清风茶楼合作,那些小米蒸糕也是于晓静做的,分红也有她的一部分,这样算下来,江孜给于晓静一个人就发了二十一两银子,乐得于晓静抱着几锭银子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圈,同样也不小心说漏了嘴:"这下就租铺子和采购东西的钱都凑够了!"
第223章、于晓静租铺子(一)
回方山村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半路上还下起了雨,好在傍晚的时候江谌和于晓毅已经在车厢外搭了一个小棚子,坐在外面赶车的人淋不着雨,里面坐的人更是安稳。
只可惜于晓静并不好过,她自己一不小心就透露了想要租铺子的信息,于婶坐上车就开始盘问,就像江孜顾虑的那般,于婶顾虑得更多些,无论于晓静说什么都是一脸冷漠说不行,急得于晓静扯了扯江孜的衣袖想要让她帮忙说几句。
“你别拉扯阿孜,这事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你便宜租下铺子,让他们住在后院搭伙吃饭,他们年纪大了,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难道你不管不问?你还得照顾他们!日后你成亲了,家里有你大哥二哥,我和你爹爹都不用你管,可他们住在铺子里,你能不管?这样哪个好人家愿意让你带着两个拖累嫁过去?他们无儿无女的确实可怜,可你与他们无亲无故的,凭什么来拖累你!这事不用说了,我不答应!”
于晓静气鼓鼓的想要说什么,于婶已经扭头和张宁宁说话去了,摆明了就是不想理她,她便拉着江孜的衣袖不松手,江孜也无奈——这事她可管不了。
因为下雨路不好走,比平时多花了一刻钟的时间,于晓晨听着声音,拿着伞就等在了门口,于晓静第一个从车厢里钻出来,连雨伞都没拿就往家里跑,边跑边道:“阿孜,我去拿换洗衣服,今天我跟你睡。”
车厢里的于婶也气得不轻:“这臭丫头什么都不懂,尽瞎折腾!”
“她年纪小,不懂这些事也正常,别凶她,回头我也跟她说说。”江母劝说人的时候依旧是温温柔柔的很少动气,江孜见她们还在说话,忙跟着张宁宁下了驴车,就怕一会被叫住也要被念叨几句。
夜里雨下得更大了,江孜和于晓静早就洗漱好钻进了被窝里,窗户只开了一条小缝,凉意渗透进来驱散了屋子里的闷热,江孜透过木窗向外望去,天空黑沉沉的,雨水滴在房屋的瓦片上发出滴答滴答的脆响——连续热了十几天,终于下了一场雨,再不下雨,村里人都要担心今天是不是会雨水不足,眼见着九月将至,即将秋收和秋种了。
“你说我娘都在胡思乱想什么,为什么我租个铺子,就好像要被他们给缠上了似的。”于晓静趴在枕头上,闷闷不乐的揪着被子,江孜侧躺着,左手撑着脑袋看她:“人心难测,于婶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你自己想想看,你租下铺子,和他们搭伙吃饭,如果他们生病了,你会不会想着照顾他们?你肯定会照顾的对不对?时间久了,习以为常,就成了你的责任了,懂吗?”
“搭手照顾一下也没什么嘛。”于晓静小声嘀咕。
“搭手照顾一下是没什么,但是如果成了你的责任就不行,你若是成亲,你婆家愿意让你去照顾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老人?而且你以后有你的夫君,你的孩子,你也是要照顾公婆的,你能分心去帮忙照顾他们?”
“好心是好心,但是凡是多想想才不会错,于婶是为你好,为你考虑才会想那么多,要不然于婶才不会把人往坏处想到的。”江孜打了个哈欠,看着于晓静:“其实这事也不算什么,胡老伯他们开了一辈子的面馆,估计也攒下不少钱,两个老人家总是容易有些头疼脑热的,身边没人照顾也不是办法,还不如去牙行买个人来专门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这样不就好了,也麻烦不了你多少了。”
于晓静立刻翻了个身坐起来,伸手就抓着江孜的胳膊摇晃起来:“你怎么不早说,这个主意可真不错!”
江孜被她晃得头晕,连连大叫,于晓静傻笑着松了手:“明天我就去找娘说,然后就可以准备着租铺子了!”
哪有这么简单。
不过江孜也没有打击她的意思,总归这事得于婶同意才行,让她们娘俩去商量就好了,她就不要插手了。
雨天是最适合睡觉的,江孜早就困了,直接拒绝了于晓静兴奋的聊天邀请,翻身背对她,抱着个软枕就呼呼大睡了。
早起的时候雨还在下,比夜里小了许多,天气一下子就凉爽了许多,江孜没多想就决定了今天的早饭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酸辣粉,酸酸辣辣的又热腾腾的,吃完全身都暖和了。
饭桌上,于晓静再次提起租下胡老伯铺子的事情,还说起了胡老伯可以买仆人照顾他们夫妻俩,根本不用担心到时候让她去忙前忙后。
只可惜于婶态度坚定得很,于晓静气鼓鼓的端着酸辣粉去了厨房,一副生气了不想和他们同桌吃饭的样子。
“果然还是小孩子脾气。”江母看着于晓静离开,好笑的摇摇头,又看向江孜:“这主意是你出的吧?这法子乍一听是不错,但是你要知道啊,他们年纪大了,即使买了仆人回来,真的能用心照顾他们?说不定那仆人还想着法子折腾这老两口,就等着折腾死他们,自己拿着银钱恢复自由身,到那时候,晓静能不管吗?肯定得管,一旦管了,那就得管到底了。
“不是说我们冷血不愿意照看两位老人家,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带着仆人搬到咱们村里,就住在我们旁边,离得近,大家互相能有个照应,而不是跟在晓静身边,这样传出来,别人都觉着晓静身边还有老人要照顾,是个拖累,有几个人人家能接受?”
“你们呀,总是说不愿意这么早成亲,不喜欢听我们说起这些事,可到了这个年纪,这些事情就躲不掉的,既然躲不掉,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肯定会为你们多想想这些事情的。”
江母认认真真的跟江孜解释起来,拍了拍她的的肩膀:“她就乐意听你的,你呀好好跟她说说,同家里人生什么气,家里人做的事情做得决定,总归都是为她好,有话就好好说,说清楚不就好了?”
第224章、五香豆腐丝
其实江母的话是在理的,如果换成江孜的话,她会像于晓静这样吗?
江孜自认为不是什么圣母,她也不真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无亲无故的老人家虽然看着是挺可怜的,但是要她去照顾他们……她自认为自己没那么好心。
虽然他们的意思只是住在后院,只是搭伙吃个饭,不需要照看他们,但是真要有什么事能不管吗?老人家头疼脑热折腾起来动静指不定多大,到时候铺子的生意不管了?
所以到底是个麻烦。
换成江孜的话,还真不定会像于晓静那样接受这个条件的。
若是他们住到方山村,就在他们两家旁边,买了仆人,在加上家里人也会随时照应他们,比在铺子里好——至少外人不会觉得于晓静需要照顾他们管着他们不是?
这样子听起来似乎是不太好近人情,人家老夫妻年岁大了,照料一下怎么了?可是世上的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只能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江孜只能跟于晓静把话说清楚了,让她自己好好想想——说真的,她也不怎么赞同让那老夫妻住在铺子里和于晓静搭伙吃饭,于婶说得一点也没错,这要是传出去了,人家都觉着于晓静还有两个拖累,日后谁愿意来说亲?这里是古代,对女子本就有太多的限制和不平等。
因为下雨,大伙都不打算去镇上了,两家人就在江家的堂屋闲聊——江母和于婶凑在一起,一个绣帕子,一个在纳鞋垫,时不时的小声说几句,于叔闲不住,坐了会就穿着蓑衣出去了,说是去山上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野菇,至于江谌和于晓毅,那是一直说个没完,说的都是一些去县里镇上囤货卖货的事儿,瞧着两人积极性是真的高。
江孜闲着没什么事,就坐在那里慢悠悠的磨着五香粉——用的是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和小茴香籽,先分别磨成粉后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没事的时候打发打发时间也好。
她旁边坐着的是于晓静,闷闷不乐的跟着磨五香粉,一句话也不说,江孜说一句她就应一句,看着特没精神,估摸这还在琢磨租铺子的事情。
至于小江源,难得放假,本来是想要找小伙伴们玩耍的,结果遇上下雨,哪里还能出门,要是淋雨受了风寒,阿娘和哥哥姐姐都会担心,懂事的他自然是不会瞎折腾的,只是这样他难免觉得无聊,整个人揪着阿狗不肯放——江源最近这一个月吃得好,营养跟上去了,长高了不少,可阿狗长得更快,趴在那里看起来跟江源差不多的样子,虽然小主人几乎不在家,可它还认得呢,即使江源一会捏捏它的爪子,一会揪揪它的尾巴,它也不生气,只是偶尔不耐烦的甩甩尾巴。
不如中午就做一道五香豆腐丝,这道菜很简单,算是一道很是传统的素食,只要有豆腐干和五香粉就可以了,用料虽少,味道却是不差的。
到时候顺便多卤些五香豆腐干,送去食肆,只需要加热切丝再用醋、香油等调料拌一拌,这样做出来也就是五香豆腐丝了。
然后再做几道简单的菜就好了。
下雨天人都变懒了。
江孜这样想着,放下手上的东西,伸了个懒腰:“我去厨房看看中午吃什么。”
“不用做太多,今天早上吃得晚,又没怎么动弹,不怎么觉得饿。”江母手上的帕子刚刚好绣完,现在她用的是比较昂贵的金丝线,做好都要用软绵的棉布仔细包裹起来,就怕被刮花了就等于做了白工。
江孜应了一声,拍了拍于晓静,她茫然的抬头:“干嘛?够了?不磨了?”
这神游状态怕是要持续很久了。
“你继续。”江孜比了个手势,站起身,于晓静什么也没问,低头继续手上的动作,看起来是很认真,但实际上……
算了,不重要。
外面下着雨,天气凉爽了起来,可厨房里还是有些闷热,江孜转了一圈,拿了一把新鲜的韭菜,五个鸡蛋,一颗白菜,半个小南瓜。
韭菜炒蛋、酸辣白菜焖肉,清炒南瓜,再加上五香豆腐丝。
其他几道菜简单,也是常做的,唯独五香豆腐丝是第一次做。
加工坊做好的原味豆腐干拿出来洗净,每三块叠在一起,用线捆紧;将干辣椒和磨好的五香粉装入一个布口袋,放入锅中,然后锅里放水、酱油、盐、葱片、姜片煮沸后变成了五香卤汤。
捆好的豆腐干放入卤汤中,煮到汤汁浓稠,让汁液均匀地渗透到豆腐干内部,豆腐变成好看的棕红色,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时就可以捞出豆腐干了,晾凉切丝装盘,然后加葱丝,葱段,盐、醋和香油,拌匀即可。
江孜煮了满满一大锅的五香豆腐干,自然是不可能全部都用来拌豆腐丝,只是自家人一份,加工坊一份,剩余的全部晾凉了放在阴凉处,等到去镇上送豆腐的时候一起拿过去。
江孜动作很快,半个时辰不到就把饭菜准备好了,这时候雨也停了,于婶招呼着大伙儿把饭桌摆好,碗筷布置好,一坐下,江源这小家伙却是不见了踪影。
“阿源?”江谌喊了一声,不远处鸡笼的方向传来了江源清脆的答应声,他很快便跑了过来,屁颠儿的跑到江孜身边,爬上椅子,眼巴巴的看着她:“阿姐阿姐,那些小鸡崽又变大了一些,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叫花鸡、盐酥鸡、干锅鸡还有小鸡炖蘑菇。”
……
一回家就惦记着家里那几只小鸡崽……嗯,也不能说是小鸡崽,如今也长大不少,这种半大不小的小鸡,做叫花鸡吃其实应该非常不错。
“明天中午给你做叫花鸡吃。”江孜做了决定,又摸了摸他的脑袋:“现在先吃饭,我做了五香豆腐丝,大家都尝尝看。”
江孜第一个伸出筷子,尝了一口——和原味豆腐干相比,这样做的五香豆腐干香味十分浓郁,和卤豆腐干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一样。
煮的时候放了干辣椒,凉拌的时候又放了些醋,吃起来酸辣爽口,又带着一股浓郁醇厚的香味。
第225章、皮蛋、变蛋和咸蛋
下午闲着没事,江孜开始研究做皮蛋了……应该说主要还是做变蛋,因为鸭蛋数量不多——前几天江孜就让江谌和于晓毅帮忙收些鸭蛋回来,但是这年头鸭子不值钱,养鸭子的人家很少,鸭蛋零零散散只收了六七十个而已。
无论是皮蛋还是变蛋,其实做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用的食材是鸡蛋和鸭蛋的区别,其他的材料是早就准备好的——石灰粉、草木灰、食盐、茶叶、谷糠,还有最难得的纯碱,废了江孜老大的功夫,问遍了身边的人,还是乔珉暄在京城的贵人帮忙,才弄来了半斤左右。
做皮蛋或者变蛋,首先要将鸡蛋和鸭蛋清洗干净,把有裂缝的挑出来,一定要用完好无损的蛋才行,这个简单的工作就交给了依旧心不在焉的于晓静。
“哥,你找一个大木桶,帮我把这些石灰粉和草木灰倒进去搅拌在一起,记得要小心些,千万别沾身上了。”江孜叫来江谌给自己帮忙,然后便进了厨房,先将粗盐放在锅内炒,炒得微微发黄,没有零碎的爆炸声了就可以倒出来磨得细细的,和家里的碎茶叶一起放进锅里,倒入清水煮沸。
锅内的水刚刚煮沸,江谌就提着大木桶走了进来,问:“还要做什么?你小心些,这里头的纯碱烈得很,小心灼伤皮肤了,留了疤可不好看。”
“知道知道。”江孜答应得很快,正好有劳动力在,她也乐得不动手,嘴上指挥起来:“哥,你将这煮沸的水倒进木桶里,用木棍搅拌均匀,变成糊状就可以了。”
“你这是弄什么呢?你总不要告诉我这些东西还能做吃的?”江谌应下来,他干活也是十分麻利的,动作非常迅速,江孜站在旁边笑:“就是做吃的呀,鸭蛋做的皮蛋和鸡蛋做的变蛋。”
“皮蛋和变蛋?你这都起的什么奇奇怪怪的名字。”江谌小心翼翼的用木棍搅拌了一会,变成糊状了才站直了身子,问:“还要做什么?”
“把木桶和谷糠都搬到堂屋。”江孜跟在江谌身后,解释:“用鸭蛋做的呢,叫松花皮蛋,因为腌制过程中的一些化学反应,鸭蛋的外皮会有漂亮的松花,所以叫松花皮蛋,等腌制好了做出来你就能知道了,至于变蛋——虽然做法一样,但是鸡蛋做出来的就是叫变蛋,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而且也不会形成漂亮的松花,两种蛋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
跨进门槛走近堂屋时,江孜还在说:“毕竟用的蛋不一样嘛,味道不一样也正常,但是都很好吃就是了。”
“那晚上能吃吗?你让我洗了这么多鸡蛋!”于晓静抬头,一脸的生无可恋,她的身旁放着好几个大盆,一个堆着鸭蛋,其余的全是鸡蛋。
“哪有这么快,夏天里至少要等上二十天才行,现在天气渐渐要开始降温了,怕是还要更长一些才行。”江孜摆摆手:“还有的等呢,到时候给你熬皮蛋瘦肉粥喝。”
“这就是你说的画饼!”于晓静轻嗤一声,甩了甩手上的水:“不干了!”
她旁边坐着的于晓毅倒是勤勤恳恳的继续埋头洗鸡蛋。
“不洗了你就过来帮忙把这些蛋裹上泥糊和谷糠。”江孜才不管她说的什么画不画饼呢,有本事等到做好了别吃呀!
“就会指挥人。”于晓静不满的凑过来看着那一桶泥糊:“这都是放了什么呀?做出来真的能吃?”
“当然能吃,我做的有什么不能吃的。”江孜只差拍着胸脯保证了,于婶放下手上做了一半的鞋垫凑过来看了一眼:“这么多鸡蛋你们得忙到什么时候,我看加工坊那边今天也不是很忙,我去把你们刘婶叫过来帮忙。”
说着便兴冲冲的出去了,江母的帕子绣完就跟着于婶在纳鞋底,这会也干脆放下针线过来了:“我也得歇会眼,这东西要怎么做?”
“将这些蛋裹上这些泥糊,然后放在谷糠上面滚一群,粘满谷糠后放入缸里就可以了。”江孜解释了起来:“泥糊里面可是放了纯碱的,你们小心些不要沾上了。”
“那是得小心些,我记得你去订做了不少用来防烫的木质夹子,拿来夹着鸡蛋应该正好。”江母一听连忙拉着蠢蠢欲动的于晓静往后退了一步,想了一会给出建议:“就是估计用完那些夹子就报废了。”
“再找老林叔做一些就好了。”江孜又往厨房去了,从柜子里翻出七八个木质夹子,抱着跑回堂屋——这会所有人都聚齐了,江母、于婶、江谌、于晓毅、于晓静、张宁宁、刘婶纷纷围在一起看着那一桶泥糊议论,中心思想无疑是说这东西裹在鸡蛋上面还能吃?单单那纯碱就是绝对不能入口的东西。
江孜都懒得解释了,只有等做好了,吃了才知道能不能吃,好不好吃。
人多力量大是真的一点毛病都没有,短短的半个多时辰就装了了两缸鸡蛋、一缸鸭蛋,拌好的泥糊都已经用完了,鸡蛋还剩了几十个,于晓静盯着那些鸡蛋问江孜:“还剩这么多要做什么?卤鸡蛋?对了,好久没吃你做的酱鸡蛋了……”
于晓静恢复精神了不说,吃货本性也恢复了,眼巴巴望过来的时候,江孜只想说——没法拒绝!
“谢谢夫人!”周吴立刻嗓门极大的喊了一声,又朝着江孜嬉笑一声:“也要谢谢姑娘,对咱们好,还惦记着给我们发月钱,没有比姑娘和夫人更好的人了。”
被夸了自然是觉得高兴,江孜忍不住的笑,伸手拿起了三串铜板:“行了行了,就你会说话,尽说些好听的话,过来拿你的月钱吧,还有阿茹,别愣着了,快过来。”
周吴那十一点也不客气,他个儿高,长腿一迈,几步就到了江孜跟前,喜滋滋的抱着三串铜板跑到院子里的角落里数铜板去了——当然不是担心少了铜板,而只是单纯的数钱的乐趣罢了。
“阿孜姐姐,娘亲和赵婶还有周吴哥哥平日里在铺子里忙碌辛苦,拿这么多月钱是应该的,可是我人小干活少,我觉着这些太多了些。”肖茹不太好意思,不愿意伸手来接,把江孜都惊到了——这傻丫头给钱还不要呢?
再瞧一眼后头的的林荷与赵婶,两人的表情都有些错愕——破案了,就是傻丫头自己的想法,没人教她。
“你虽小,可该做的事情并没有少做。”江孜摸摸她的脑袋,冲她笑:“你每天给你娘和赵婶打下手是不是?清洗食材,处理食材,像你做的蛋羹也在铺子里上过牌,卖得也不错,周吴忙不过来的时候你还帮着上菜点单,偶尔你的晓静姐姐犯懒了,是不是还忽悠你帮她做账?我可是瞧见有好几页的字迹与晓静的不一样。”
听到这里。于晓静不高兴了:“什么叫忽悠?我这是帮你培训阿茹呢,如果我有事来不了铺子,账本不就有人记录了?”
江孜没理她,还在跟肖茹说话,好好细说了一番,江母又发了话,肖茹还是领了月钱,拔腿就往林荷身边跑,脸上掩盖不掉笑容——果然无论身处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年纪又是什么性别,能有钱收那都是高兴的事情不是
林荷与赵婶也都领了月钱,江孜还跟于晓静结了月钱还有糕点在铺子里寄卖的收入,可不少了,也有七八两银子呢——而且也不只是这些,江孜和清风茶楼合作,那些小米蒸糕也是于晓静做的,分红也有她的一部分,这样算下来,江孜给于晓静一个人就发了二十一两银子,乐得于晓静抱着几锭银子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圈,同样也不小心说漏了嘴:"这下就租铺子和采购东西的钱都凑够了!"
第223章、于晓静租铺子(一)
回方山村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半路上还下起了雨,好在傍晚的时候江谌和于晓毅已经在车厢外搭了一个小棚子,坐在外面赶车的人淋不着雨,里面坐的人更是安稳。
只可惜于晓静并不好过,她自己一不小心就透露了想要租铺子的信息,于婶坐上车就开始盘问,就像江孜顾虑的那般,于婶顾虑得更多些,无论于晓静说什么都是一脸冷漠说不行,急得于晓静扯了扯江孜的衣袖想要让她帮忙说几句。
“你别拉扯阿孜,这事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你便宜租下铺子,让他们住在后院搭伙吃饭,他们年纪大了,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难道你不管不问?你还得照顾他们!日后你成亲了,家里有你大哥二哥,我和你爹爹都不用你管,可他们住在铺子里,你能不管?这样哪个好人家愿意让你带着两个拖累嫁过去?他们无儿无女的确实可怜,可你与他们无亲无故的,凭什么来拖累你!这事不用说了,我不答应!”
于晓静气鼓鼓的想要说什么,于婶已经扭头和张宁宁说话去了,摆明了就是不想理她,她便拉着江孜的衣袖不松手,江孜也无奈——这事她可管不了。
因为下雨路不好走,比平时多花了一刻钟的时间,于晓晨听着声音,拿着伞就等在了门口,于晓静第一个从车厢里钻出来,连雨伞都没拿就往家里跑,边跑边道:“阿孜,我去拿换洗衣服,今天我跟你睡。”
车厢里的于婶也气得不轻:“这臭丫头什么都不懂,尽瞎折腾!”
“她年纪小,不懂这些事也正常,别凶她,回头我也跟她说说。”江母劝说人的时候依旧是温温柔柔的很少动气,江孜见她们还在说话,忙跟着张宁宁下了驴车,就怕一会被叫住也要被念叨几句。
夜里雨下得更大了,江孜和于晓静早就洗漱好钻进了被窝里,窗户只开了一条小缝,凉意渗透进来驱散了屋子里的闷热,江孜透过木窗向外望去,天空黑沉沉的,雨水滴在房屋的瓦片上发出滴答滴答的脆响——连续热了十几天,终于下了一场雨,再不下雨,村里人都要担心今天是不是会雨水不足,眼见着九月将至,即将秋收和秋种了。
“你说我娘都在胡思乱想什么,为什么我租个铺子,就好像要被他们给缠上了似的。”于晓静趴在枕头上,闷闷不乐的揪着被子,江孜侧躺着,左手撑着脑袋看她:“人心难测,于婶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你自己想想看,你租下铺子,和他们搭伙吃饭,如果他们生病了,你会不会想着照顾他们?你肯定会照顾的对不对?时间久了,习以为常,就成了你的责任了,懂吗?”
“搭手照顾一下也没什么嘛。”于晓静小声嘀咕。
“搭手照顾一下是没什么,但是如果成了你的责任就不行,你若是成亲,你婆家愿意让你去照顾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老人?而且你以后有你的夫君,你的孩子,你也是要照顾公婆的,你能分心去帮忙照顾他们?”
“好心是好心,但是凡是多想想才不会错,于婶是为你好,为你考虑才会想那么多,要不然于婶才不会把人往坏处想到的。”江孜打了个哈欠,看着于晓静:“其实这事也不算什么,胡老伯他们开了一辈子的面馆,估计也攒下不少钱,两个老人家总是容易有些头疼脑热的,身边没人照顾也不是办法,还不如去牙行买个人来专门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这样不就好了,也麻烦不了你多少了。”
于晓静立刻翻了个身坐起来,伸手就抓着江孜的胳膊摇晃起来:“你怎么不早说,这个主意可真不错!”
江孜被她晃得头晕,连连大叫,于晓静傻笑着松了手:“明天我就去找娘说,然后就可以准备着租铺子了!”
哪有这么简单。
不过江孜也没有打击她的意思,总归这事得于婶同意才行,让她们娘俩去商量就好了,她就不要插手了。
雨天是最适合睡觉的,江孜早就困了,直接拒绝了于晓静兴奋的聊天邀请,翻身背对她,抱着个软枕就呼呼大睡了。
早起的时候雨还在下,比夜里小了许多,天气一下子就凉爽了许多,江孜没多想就决定了今天的早饭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酸辣粉,酸酸辣辣的又热腾腾的,吃完全身都暖和了。
饭桌上,于晓静再次提起租下胡老伯铺子的事情,还说起了胡老伯可以买仆人照顾他们夫妻俩,根本不用担心到时候让她去忙前忙后。
只可惜于婶态度坚定得很,于晓静气鼓鼓的端着酸辣粉去了厨房,一副生气了不想和他们同桌吃饭的样子。
“果然还是小孩子脾气。”江母看着于晓静离开,好笑的摇摇头,又看向江孜:“这主意是你出的吧?这法子乍一听是不错,但是你要知道啊,他们年纪大了,即使买了仆人回来,真的能用心照顾他们?说不定那仆人还想着法子折腾这老两口,就等着折腾死他们,自己拿着银钱恢复自由身,到那时候,晓静能不管吗?肯定得管,一旦管了,那就得管到底了。
“不是说我们冷血不愿意照看两位老人家,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带着仆人搬到咱们村里,就住在我们旁边,离得近,大家互相能有个照应,而不是跟在晓静身边,这样传出来,别人都觉着晓静身边还有老人要照顾,是个拖累,有几个人人家能接受?”
“你们呀,总是说不愿意这么早成亲,不喜欢听我们说起这些事,可到了这个年纪,这些事情就躲不掉的,既然躲不掉,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肯定会为你们多想想这些事情的。”
江母认认真真的跟江孜解释起来,拍了拍她的的肩膀:“她就乐意听你的,你呀好好跟她说说,同家里人生什么气,家里人做的事情做得决定,总归都是为她好,有话就好好说,说清楚不就好了?”
第224章、五香豆腐丝
其实江母的话是在理的,如果换成江孜的话,她会像于晓静这样吗?
江孜自认为不是什么圣母,她也不真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无亲无故的老人家虽然看着是挺可怜的,但是要她去照顾他们……她自认为自己没那么好心。
虽然他们的意思只是住在后院,只是搭伙吃个饭,不需要照看他们,但是真要有什么事能不管吗?老人家头疼脑热折腾起来动静指不定多大,到时候铺子的生意不管了?
所以到底是个麻烦。
换成江孜的话,还真不定会像于晓静那样接受这个条件的。
若是他们住到方山村,就在他们两家旁边,买了仆人,在加上家里人也会随时照应他们,比在铺子里好——至少外人不会觉得于晓静需要照顾他们管着他们不是?
这样子听起来似乎是不太好近人情,人家老夫妻年岁大了,照料一下怎么了?可是世上的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只能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江孜只能跟于晓静把话说清楚了,让她自己好好想想——说真的,她也不怎么赞同让那老夫妻住在铺子里和于晓静搭伙吃饭,于婶说得一点也没错,这要是传出去了,人家都觉着于晓静还有两个拖累,日后谁愿意来说亲?这里是古代,对女子本就有太多的限制和不平等。
因为下雨,大伙都不打算去镇上了,两家人就在江家的堂屋闲聊——江母和于婶凑在一起,一个绣帕子,一个在纳鞋垫,时不时的小声说几句,于叔闲不住,坐了会就穿着蓑衣出去了,说是去山上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野菇,至于江谌和于晓毅,那是一直说个没完,说的都是一些去县里镇上囤货卖货的事儿,瞧着两人积极性是真的高。
江孜闲着没什么事,就坐在那里慢悠悠的磨着五香粉——用的是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和小茴香籽,先分别磨成粉后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没事的时候打发打发时间也好。
她旁边坐着的是于晓静,闷闷不乐的跟着磨五香粉,一句话也不说,江孜说一句她就应一句,看着特没精神,估摸这还在琢磨租铺子的事情。
至于小江源,难得放假,本来是想要找小伙伴们玩耍的,结果遇上下雨,哪里还能出门,要是淋雨受了风寒,阿娘和哥哥姐姐都会担心,懂事的他自然是不会瞎折腾的,只是这样他难免觉得无聊,整个人揪着阿狗不肯放——江源最近这一个月吃得好,营养跟上去了,长高了不少,可阿狗长得更快,趴在那里看起来跟江源差不多的样子,虽然小主人几乎不在家,可它还认得呢,即使江源一会捏捏它的爪子,一会揪揪它的尾巴,它也不生气,只是偶尔不耐烦的甩甩尾巴。
不如中午就做一道五香豆腐丝,这道菜很简单,算是一道很是传统的素食,只要有豆腐干和五香粉就可以了,用料虽少,味道却是不差的。
到时候顺便多卤些五香豆腐干,送去食肆,只需要加热切丝再用醋、香油等调料拌一拌,这样做出来也就是五香豆腐丝了。
然后再做几道简单的菜就好了。
下雨天人都变懒了。
江孜这样想着,放下手上的东西,伸了个懒腰:“我去厨房看看中午吃什么。”
“不用做太多,今天早上吃得晚,又没怎么动弹,不怎么觉得饿。”江母手上的帕子刚刚好绣完,现在她用的是比较昂贵的金丝线,做好都要用软绵的棉布仔细包裹起来,就怕被刮花了就等于做了白工。
江孜应了一声,拍了拍于晓静,她茫然的抬头:“干嘛?够了?不磨了?”
这神游状态怕是要持续很久了。
“你继续。”江孜比了个手势,站起身,于晓静什么也没问,低头继续手上的动作,看起来是很认真,但实际上……
算了,不重要。
外面下着雨,天气凉爽了起来,可厨房里还是有些闷热,江孜转了一圈,拿了一把新鲜的韭菜,五个鸡蛋,一颗白菜,半个小南瓜。
韭菜炒蛋、酸辣白菜焖肉,清炒南瓜,再加上五香豆腐丝。
其他几道菜简单,也是常做的,唯独五香豆腐丝是第一次做。
加工坊做好的原味豆腐干拿出来洗净,每三块叠在一起,用线捆紧;将干辣椒和磨好的五香粉装入一个布口袋,放入锅中,然后锅里放水、酱油、盐、葱片、姜片煮沸后变成了五香卤汤。
捆好的豆腐干放入卤汤中,煮到汤汁浓稠,让汁液均匀地渗透到豆腐干内部,豆腐变成好看的棕红色,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时就可以捞出豆腐干了,晾凉切丝装盘,然后加葱丝,葱段,盐、醋和香油,拌匀即可。
江孜煮了满满一大锅的五香豆腐干,自然是不可能全部都用来拌豆腐丝,只是自家人一份,加工坊一份,剩余的全部晾凉了放在阴凉处,等到去镇上送豆腐的时候一起拿过去。
江孜动作很快,半个时辰不到就把饭菜准备好了,这时候雨也停了,于婶招呼着大伙儿把饭桌摆好,碗筷布置好,一坐下,江源这小家伙却是不见了踪影。
“阿源?”江谌喊了一声,不远处鸡笼的方向传来了江源清脆的答应声,他很快便跑了过来,屁颠儿的跑到江孜身边,爬上椅子,眼巴巴的看着她:“阿姐阿姐,那些小鸡崽又变大了一些,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叫花鸡、盐酥鸡、干锅鸡还有小鸡炖蘑菇。”
……
一回家就惦记着家里那几只小鸡崽……嗯,也不能说是小鸡崽,如今也长大不少,这种半大不小的小鸡,做叫花鸡吃其实应该非常不错。
“明天中午给你做叫花鸡吃。”江孜做了决定,又摸了摸他的脑袋:“现在先吃饭,我做了五香豆腐丝,大家都尝尝看。”
江孜第一个伸出筷子,尝了一口——和原味豆腐干相比,这样做的五香豆腐干香味十分浓郁,和卤豆腐干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一样。
煮的时候放了干辣椒,凉拌的时候又放了些醋,吃起来酸辣爽口,又带着一股浓郁醇厚的香味。
第225章、皮蛋、变蛋和咸蛋
下午闲着没事,江孜开始研究做皮蛋了……应该说主要还是做变蛋,因为鸭蛋数量不多——前几天江孜就让江谌和于晓毅帮忙收些鸭蛋回来,但是这年头鸭子不值钱,养鸭子的人家很少,鸭蛋零零散散只收了六七十个而已。
无论是皮蛋还是变蛋,其实做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用的食材是鸡蛋和鸭蛋的区别,其他的材料是早就准备好的——石灰粉、草木灰、食盐、茶叶、谷糠,还有最难得的纯碱,废了江孜老大的功夫,问遍了身边的人,还是乔珉暄在京城的贵人帮忙,才弄来了半斤左右。
做皮蛋或者变蛋,首先要将鸡蛋和鸭蛋清洗干净,把有裂缝的挑出来,一定要用完好无损的蛋才行,这个简单的工作就交给了依旧心不在焉的于晓静。
“哥,你找一个大木桶,帮我把这些石灰粉和草木灰倒进去搅拌在一起,记得要小心些,千万别沾身上了。”江孜叫来江谌给自己帮忙,然后便进了厨房,先将粗盐放在锅内炒,炒得微微发黄,没有零碎的爆炸声了就可以倒出来磨得细细的,和家里的碎茶叶一起放进锅里,倒入清水煮沸。
锅内的水刚刚煮沸,江谌就提着大木桶走了进来,问:“还要做什么?你小心些,这里头的纯碱烈得很,小心灼伤皮肤了,留了疤可不好看。”
“知道知道。”江孜答应得很快,正好有劳动力在,她也乐得不动手,嘴上指挥起来:“哥,你将这煮沸的水倒进木桶里,用木棍搅拌均匀,变成糊状就可以了。”
“你这是弄什么呢?你总不要告诉我这些东西还能做吃的?”江谌应下来,他干活也是十分麻利的,动作非常迅速,江孜站在旁边笑:“就是做吃的呀,鸭蛋做的皮蛋和鸡蛋做的变蛋。”
“皮蛋和变蛋?你这都起的什么奇奇怪怪的名字。”江谌小心翼翼的用木棍搅拌了一会,变成糊状了才站直了身子,问:“还要做什么?”
“把木桶和谷糠都搬到堂屋。”江孜跟在江谌身后,解释:“用鸭蛋做的呢,叫松花皮蛋,因为腌制过程中的一些化学反应,鸭蛋的外皮会有漂亮的松花,所以叫松花皮蛋,等腌制好了做出来你就能知道了,至于变蛋——虽然做法一样,但是鸡蛋做出来的就是叫变蛋,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而且也不会形成漂亮的松花,两种蛋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
跨进门槛走近堂屋时,江孜还在说:“毕竟用的蛋不一样嘛,味道不一样也正常,但是都很好吃就是了。”
“那晚上能吃吗?你让我洗了这么多鸡蛋!”于晓静抬头,一脸的生无可恋,她的身旁放着好几个大盆,一个堆着鸭蛋,其余的全是鸡蛋。
“哪有这么快,夏天里至少要等上二十天才行,现在天气渐渐要开始降温了,怕是还要更长一些才行。”江孜摆摆手:“还有的等呢,到时候给你熬皮蛋瘦肉粥喝。”
“这就是你说的画饼!”于晓静轻嗤一声,甩了甩手上的水:“不干了!”
她旁边坐着的于晓毅倒是勤勤恳恳的继续埋头洗鸡蛋。
“不洗了你就过来帮忙把这些蛋裹上泥糊和谷糠。”江孜才不管她说的什么画不画饼呢,有本事等到做好了别吃呀!
“就会指挥人。”于晓静不满的凑过来看着那一桶泥糊:“这都是放了什么呀?做出来真的能吃?”
“当然能吃,我做的有什么不能吃的。”江孜只差拍着胸脯保证了,于婶放下手上做了一半的鞋垫凑过来看了一眼:“这么多鸡蛋你们得忙到什么时候,我看加工坊那边今天也不是很忙,我去把你们刘婶叫过来帮忙。”
说着便兴冲冲的出去了,江母的帕子绣完就跟着于婶在纳鞋底,这会也干脆放下针线过来了:“我也得歇会眼,这东西要怎么做?”
“将这些蛋裹上这些泥糊,然后放在谷糠上面滚一群,粘满谷糠后放入缸里就可以了。”江孜解释了起来:“泥糊里面可是放了纯碱的,你们小心些不要沾上了。”
“那是得小心些,我记得你去订做了不少用来防烫的木质夹子,拿来夹着鸡蛋应该正好。”江母一听连忙拉着蠢蠢欲动的于晓静往后退了一步,想了一会给出建议:“就是估计用完那些夹子就报废了。”
“再找老林叔做一些就好了。”江孜又往厨房去了,从柜子里翻出七八个木质夹子,抱着跑回堂屋——这会所有人都聚齐了,江母、于婶、江谌、于晓毅、于晓静、张宁宁、刘婶纷纷围在一起看着那一桶泥糊议论,中心思想无疑是说这东西裹在鸡蛋上面还能吃?单单那纯碱就是绝对不能入口的东西。
江孜都懒得解释了,只有等做好了,吃了才知道能不能吃,好不好吃。
人多力量大是真的一点毛病都没有,短短的半个多时辰就装了了两缸鸡蛋、一缸鸭蛋,拌好的泥糊都已经用完了,鸡蛋还剩了几十个,于晓静盯着那些鸡蛋问江孜:“还剩这么多要做什么?卤鸡蛋?对了,好久没吃你做的酱鸡蛋了……”
于晓静恢复精神了不说,吃货本性也恢复了,眼巴巴望过来的时候,江孜只想说——没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