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65节
  于晓静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还特地避开了江母,拉着江孜到了角落里小声说话。
  “那对做糕点的夫妻还记得不?叫镇上的小混混来追咱们的那夫妻。”于晓静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四周,一脸神秘的跟江孜咬耳朵,江孜轻哼了一声:“这我能忘?要不是傅怀瑾,我就被那几个混混给抓住了!”
  “对对对,那次可是多亏了傅怀瑾。”于晓静连连点头,多少有些敷衍:“哎呀,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从昨天起,我就没在集市见到过那夫妻两个出来摆摊了。”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人家生意不好休息两天不行啊?”江孜完全不觉得这算什么重点——自从江家食肆开业,铺子里卖的糕点虽然数量依旧不会很多,但是是不是就会出一个新品,种类是越来越多了,这就导致就在集市上摆摊卖糕点的那夫妻俩生意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要说他们生意太差被逼得换地方摆摊也不是不可能吧?
  “休息什么休息呀?我今天特地去打听了一下,他们呀,又得罪人了。”于晓静声音里的幸灾乐祸那简直完全没有掩盖的意思,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江孜没好气的拍了她一巴掌:“好好说话,别说一半留一半的,烦不烦人啊?他们得罪人有什么稀奇的?动不动就花钱请混混去教训人的,早晚会出事。”
  “对呀,这可不就碰到一块硬钉子了么。”于晓静笑得更加开心了:“昨天镇长的亲侄女来常平镇玩,听说了咱们食肆的糕点点心跟别处都不一样,还特别好吃,就特地过来想买一些,可是她来得实在是太晚了,架子上的糕点点心都卖完了,她就去集市上逛着玩去了,说是州郡的集市上会有许多好玩的小东西,想在这里也瞧瞧。”
  “然后呢?你倒是说重点啊,磨磨唧唧的。”江孜听得着急,连声催促,于晓静没好气的摆摆手:“急什么,听我说……这位夏姑娘逛了一圈,也就瞧见他们夫妻俩这一个糕点铺子,他们不是学咱们的,做什么绿豆好小米蒸糕还有红豆糕之类的,也不知道他们昨天做糕点的时候是不是在打瞌睡啊,平时做出来的糕点虽然味道一般般,但是至少还能吃吧,昨天做的那绿豆糕竟然还夹生呢。”
  “这位夏姑娘是镇长的亲侄女,听说她爹还是在州郡做生意的富商,家里也有钱得很,什么没吃过?这绿豆糕一入口就知道是夹生的,当场就发脾气了。”于晓静还特地有模有样的学了一阵:“不愧是娇小姐,发脾气的时候瞧着也跟咱们不一样呢。”
  “然后呢?”江孜被她逗笑了,于晓静啧了一声:“那夫妻俩平时怕是作威作福惯了,完全看不出来那夏姑娘身份和别人不一般,竟然还倒打一耙,说她没吃过好东西,连绿豆糕都吃不惯。”
  江孜笑得更欢快了:“说人家没吃过好东西?他们哪来的自信说自己做的东西是好东西的?”
  于晓静摊摊手,笑得嘲讽:“谁知道他们到底哪来的自信,我听到的时候都惊呆了,而且啊……那位夏姑娘就说了一句他们这样做生意只会坏了自己的口碑,他们竟然伸手就想打人,夏姑娘是躲了的,可惜还是被推了一把,磕破了额头,听说流了不少学呢。”
  最后,于晓静感叹一句:“伤口在额头上,也不知道会不会留疤,这要是留疤可就破相了。”
  “也真是挺倒霉的,碰上那两个家伙。”江孜感叹着,于晓静也认同的点点头:“可不是,哪里知道还有这种人,不过他们也没得着好处,镇长那边直接派人把人给抓了送县里衙门去了,他们以前做的那些破事都给挖了出来,得在牢里待短时间了。”
  江孜都忍不住想要鼓掌叫好了:“早就该这样了,这两人赶走不少村里来摆摊卖糕点点心的人了吧?这都只是明面上的,谁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法子把人吓得不敢来摆摊的,也不是什么好人。”
  “十有八九跟上次找混混来堵咱们也差不多,”于晓静轻哼了一声:“还好那次有傅怀瑾帮忙,要不然都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
  两人低着头小声说着话,压根没注意已经靠近并且听到她们最后那几句话的江母和于婶。
  “于晓静!江孜!”
  “你们刚刚说什么来着?”
  “混混堵你们?傅怀瑾帮忙?”
  江孜和于晓静两个人都傻眼了,看着对方压根不敢回头,只敢用眼神交流。
  江孜:你怎么回事啊?人都走近了怎么都没发现?
  于晓静:你还怪我?你怎么没发现?现在怎么办?露馅了!
  第171章、露馅了(二)
  戌时,夜已深,偶尔传来几声蝉鸣与狗叫,衬得方山村更加安静。
  江孜和于晓静乖乖的坐在小板凳上,两人同款垂头认错的可怜摸样,旁边的江谌正在跟江母和于婶说话——说的正是上次江孜脚受伤的真相。
  “那夫妇俩记恨阿孜和晓静的糕点生意好,抢了他们的生意,就花钱请了镇上的混混来找她们麻烦,阿孜摔了一跤,好在有傅公子帮了她才没有被那些混混抓住,晓静运气好,没人追她,一路去了码头。“
  “这事当时就解决了——我在码头上的那些兄弟去警告了他们,傅公子去请了镇长,镇长也派人过去了。”
  “所以当时我就让她们不要跟你们说了,免得你们担心。”
  “码头那边警告了那些混混,镇长派人找了那对夫妻,他们也不敢再来找麻烦。”
  江谌的话刚说话,于晓静就抬头嘴快的说了一嘴:“而且他们伤了镇长的侄女,被抓到县里衙门去了,做过的那些坏事都被翻出来,估计得在呆很久,更不可能再来找我们的麻烦的。”
  于婶冷着脸:“有让你说话吗?”
  于晓静立刻低头,再度垂头认错状。
  沉默了一会,江母开口了。
  “这件事你们做得不对知道吗?怎么可以不告诉我们?”
  “你说你们觉得你们觉得,你觉得他们不敢再来了,可你不是他们。”
  “你不能替他们打包票,要是后面真的又出事了,我和你们于婶却什么都不知道。”
  “那个时候又该怎么办?”
  江谌立刻认错:“娘,于婶,这事是我做得不对,我不该让她们瞒着你们。”
  “你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你心疼两个妹妹,我理解,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觉得她们会跟家里说吗?她们也不会说!”江母轻哼一声,摆了摆手:“就江孜我还不了解吗?这事如果你不知道她也会想法子瞒下来,就怕我和你们于婶不许她和晓静再去镇上摆摊了。”
  顿了顿,江母叹了口气,颇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阿孜,你一向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阿孜,没出事就罢了,这事瞒着瞒着也就过去,但是如果后来又出事了,你想过要怎么跟你于婶交代吗?”
  江孜抬头,喊了一声:“娘,我……”
  “这不能全怪阿孜,我也不想告诉你们,说了你们肯定不让我们去摆摊了,好不容易才赚了些钱,我才不要。”于晓静抢着叭叭说了一大堆,换来了于婶的一个大巴掌,拍在她的后背上,巴掌脆响声和她的惨叫同时响起,在黑夜里十分的明显。
  “叫什么叫?我用力了吗?”于婶瞪她:“你还好意思说,说不定阿孜就是给你带坏的!这事你们三都别想跑,都有错!”
  于晓静撇嘴——我的个娘,那一声脆响,你好意思说你没用吗?你心里是真的没一点数啊,但凡有数都说不出这句话来呀。
  总之,这一晚的批斗大会持续了快一个时辰,两位家族老大总算是放过了他们,江孜甚至怀疑要不是第二天都要早起,她娘和于婶还能继续——瞧瞧那一脸的意犹未尽。
  第二天一早,江母还是坐上江谌的驴车去了镇上,于婶也跟着一起去了,说是之前不知道就算了,如今知道了,肯定得要去好好感谢一下傅怀瑾,江孜什么也不敢说,缩在厨房热得出了一身汗,等她们走了才敢出去。
  “晓静真是太可怜了。”江孜感叹——刚刚于晓静知道她娘要跟着去镇上的时候那一脸的无助简直是刻在了脸上,能想象到这一路上……不,或许是在镇上的这一天,于晓静都要在于婶的念叨中水深火热。
  到底是谁传的谣言,说于家就出了于晓静这个另类,其他人都沉默寡言的——说真的,于婶在对上于晓静的时候可跟沉默寡言完全不搭边啊。
  “一个人在嘀咕什么呢?今天要做什么?你带我和晓晨熟悉下加工坊的事情。”张宁宁和于晓晨从院门进来,江孜赶紧摇头:“没什么,我们直接去加工坊那边看看吧。”
  现在的加工坊跟最开始比起来已经大不相同了,面积扩大了一倍,原本的木制栅栏已经全部被拆除,换成了两米高的围墙,大门已经安装好,只有后面一小段围墙没有搭好,估计今天就能全部完工,走进去是空旷的院子和简陋的两座茅草屋——江孜和于叔他们说好了,等围墙搭好就在这两座茅草屋中间隔一段围墙安一扇门,男女之间分开以免村里人说什么闲话。
  还有猪圈,就搭在男人做事的这边。
  另外要在加工坊下方挖一个地窖来存放东西,江家白天大多数情况都只有江母和江孜两个女眷,总是让加工坊的人进进出出也不好。
  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
  院子里,方志叔和苏民叔正在冲洗红薯,看到江孜几个进来抬头打了个招呼,手上的动作依旧没停。
  “方志叔,苏民叔,平时我呆在镇上铺子的时间会更多,加工坊这边的事情我就交给晓晨哥和我嫂子管了,每天要做什么东西,听他们的安排就行了。”江孜跟他们打了声招呼,也跟正在厨房忙活的刘婶和方芸说了一声,加工坊现在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转了一圈又回了江家。
  “加工坊主要就是加工一些比较繁琐的东西或者可以长期保存需要大批量生产的东西,比如卤料包,要将香料磨成粉打包,比如红薯淀粉,红薯粉条做起来繁琐但可以长期保存。”
  “现在很缺红薯淀粉,所以方志叔和苏民叔主要就是在做淀粉,等林正叔那边地窖围墙都弄好了,过来一起帮忙进度应该会更快一些。”
  “刘婶和方芸姐这边做的事情就比较杂了,上午主要是炸红薯片和做蛋卷,下午将上午做好的东西打包,然后就是做红薯粉条。”
  “嫂子,做炸红薯片和蛋卷的时候你要注意点,这些东西可以保存几天,多囤一些没问题,但是你要随时关注一下囤了多少,每天会消耗多少,也不能囤太多,如果感觉数量足够,你可以让他们做其他事情,比如囤一些卤料包,红薯片用的那些调味粉之类的。”
  第172章、清炒佛手瓜
  一些大概情况说得差不多了,江孜又拿出来账本递给张宁宁和于晓晨看。
  “这呢,是加工坊这边的账,从加工坊开始修建的每一笔开销我这边都有记录。”江孜站在他们旁边,指了指他们翻开的那几页:“这是当时说要买些石砖搭建灶台,这是购买石磨……从家里拿过来的那些红薯按照在外购买的价格记账。”
  “加工坊这边做好的那些炸红薯片,送到铺子里去的,我在这里也有记账……总的来说,目前单单只是看加工坊的账是亏损状况,但是还有很多做好的吃食放在这里,如果全部卖给食肆那边,那么基本可以是持平甚至有赚钱的。”
  张宁宁和于晓晨明显听得有些懵,江孜笑了:“不着急,加工坊的账我会带着嫂子做的,你现在可能听着有点懵,熟悉了就好了,很简单。”
  “行。”张宁宁点了点头,江孜又跟她们说了一下地窖建好以后所有东西的存货要记录清楚才行——说实话,她自己也不是库管,也不是财务,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做着,有什么变动到时候再说。
  就是前期一定要把事情都理清楚,后期才不会乱糟糟的。
  事情说得差不多,于晓晨就去加工坊帮忙了,江孜则和张宁宁则就呆在江家的院子里,江孜要教张宁宁做炸红薯片的那些调味粉。
  “其实这些调味粉也不只是用来撒在炸红薯片上的,还可以用来炒菜,烧烤等,用途很大的,做好可以放很久。”江孜先舀了一碗干辣椒,直接扔进了绞肉机里:“辣椒粉最好做,你也是做过的,但是之前收来的辣椒做了泡椒,晒了干辣椒,做了辣椒酱,剩下的其实已经不多,今天做完这些辣椒粉就不要再做了,做好的够用很长时间了。”
  “孜然粉和花椒粉就和辣条粉是一样的,磨碎磨成粉过筛就可以了。”
  “黄瓜粉、番茄粉比较麻烦点,还得用烤箱烘干。”
  “最近消耗的黄瓜和番茄,尤其是地窖里的那些红薯都快用完了,我有跟我哥说过让他跟村民换东西的时候尽可能的换这些食材回来,但是还是数量有限,所以我想着还是得找村民收购。”
  “嫂子,到时候麻烦你去趟村长家,跟他商量下,主要从咱们村里人家里收购,如果说有亲戚朋友在外村的,也可以送过来,但是我只有一个要求。”
  “送过来的东西必须是好的必须是足斤足两的,如果发现有动手脚的,连带责任,这一家的亲戚朋友送过来的东西,我们都不收。”
  听到这里,张宁宁皱了皱眉,问:“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到时候村里人要是意见……”
  “没什么不好的,我们已经提前说过了,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就代表他们是故意的,那他们就得承担后果。”江孜摆摆手:“有时候必须得强硬一点,不然所有人都以为你好欺负,有样学样,到时候你该怎么办?”
  “你说的也在理。”张宁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到时候会跟村长爷爷仔细说清楚的。”
  倒也不急着去村长家,江孜先领着张宁宁把黄瓜粉和番茄粉做了一遍,张宁宁十分机灵的问了一句:“那我岂不是可以用这种方式做各种蔬菜粉?”
  “对,确实是可以的。”江孜点头:“各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做成蔬菜粉以后可以加到面粉里面,这样面粉就会变成各种漂亮的颜色。”
  “还能这样啊!”张宁宁似乎有些蠢蠢欲动,但是很快又摇头:“算了,先把黄瓜粉和番茄粉做好了,以后我在尝试一下其他的。”
  “不急,等我空了,可以给你们做七色饺子,既好看又好吃。”江孜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了——多做些,给江源送一些,他肯定会很高兴,还有傅爷爷和傅怀瑾、苏伯苏阿婆,谁也不落下。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飞快,江孜和张宁宁伸着懒腰正想着去准备午饭,江母和于婶就进来了,身后还跟傅怀瑾以及一辆……马车?
  赶车的还是齐叶???
  这又是什么情况,怎么齐叶还当起了车夫啊?
  等等,不对。
  傅怀瑾和齐叶怎么来了?他们来干什么?
  “来来来,先做着歇会,阿孜,去倒些凉水来,这天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真是越来越热了。”江母招呼着傅怀瑾和齐叶在阴凉处坐下,一扭头看见江孜楞在原地,当即就周期了眉头:“愣着干什么呢?赶紧去倒些凉水来,午饭开始做了吗?做几道傅公子和齐公子爱吃的菜,中午咱们一起吃。”
  “哦。”江孜终于反映过来了,至于张宁宁,一开始也有些惊讶,但是早就反应过来了,已经端着凉水出来了,江孜瞧着于婶已经去接了,也没去帮忙,径直就进了厨房——傅怀瑾和齐叶是来干什么的?这两公子哥闲着无聊跑这乡下地方来干什么?
  到底也不可能要赶人走,自家娘亲也说了一起吃饭。
  那要吃什么呢?
  厨房里都是些寻常就备着的菜,有从菜园子里现摘的,也有江谌和于晓毅带回来的,不少都是方山村村民不会种植的蔬菜,也比较少见——比如茭白,佛手瓜。
  在这里,佛手瓜被称之为寿瓜,一般都是当水果生吃,说是长寿之果,被富贵人家所喜爱,价格也卖得贵,寻常百姓都很难能买得到,江谌去的那个村落正好有人种了不少,就换了五六个回来说是给江母吃——想来也是为了这长寿质疑。
  佛手瓜清炒着吃就很好,切成细丝,热锅爆香葱蒜,倒入佛手瓜翻炒,放一点点清水,简单的加点盐和糖调味就可以了,吃起来清甜爽脆,这道菜只要是口味清淡的人保管都会喜欢。
  就是张宁宁在看到江孜竟然要拿佛手瓜炒菜的时候难得的质疑了一下:“阿孜,这是果子,不是蔬菜!”
  当然了,等到尝过这清炒佛手瓜以后,张宁宁直说以后再也不会质疑她了——只要是做吃食这方面,江孜就没出过错。
  第173章、辣子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