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37节
  只是她还没说话,张宁宁先用手肘轻轻捅了捅于晓静的胳膊:“别在背后瞎议论人家,你跟傅公子不熟,又不了解人家。”
  “哦,知道啦。”于晓静哦了一声,可看她的样子,十有八九是不服气的,但她们已经走到了厨房,徐伯和徐阿婆两夫妻正坐在门口择菜,看到她们就像看到自家孙辈小孩似的,笑得慈祥又温和。
  “你们今天来得晚了些,少爷说你们还要在集市上摆摊,是不是很辛苦?”徐阿婆擦擦手,看着几人手上提着的东西,微微皱眉:“你们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过来了?”
  “这都是我自己做的东西,不值多少钱的。”江孜笑:“昨儿婆婆你可是给了我一两银子,还剩得多呢。”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徐阿婆站起来,跟着她们往里走:“昨天听你的下午就去买了几根大骨炖汤,今早煮了小馄饨,少爷可算也吃了些,那些读书的小子们也都说好吃得很。”
  “那是婆婆的汤炖得好!”于晓静嘴甜,笑眯眯的是特别讨长辈喜欢的样子。
  “是阿孜的肉馅调得好。”徐阿婆指了指台面上的食材:“我已经把空心菜择好了,你们看看其他的就行了。”
  猪排骨、河虾、鲫鱼、豆腐、平菇、红薯、鸡蛋等。
  “糖醋排骨、白灼虾、清炒空心菜、凉拌平菇、红薯焖饭。”江孜只是扫了一眼,就确定了菜单,分别交代了张宁宁和于晓静处理不同的食材,然后拉着徐阿婆走到一旁说起了她带过来的那些东西。
  “婆婆,这些算是些小零嘴,傅爷爷平时常去我们的摊位上买的,今天没看到他,我就带了些过来,有蛋卷、炸红薯片,还有一些晒干的树莓干,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茶喝。”
  “这个是我做的卤味,我带的不多,你到时候上锅蒸热切片就是一道菜,可以直接吃。”
  “这个是我做的蒜蓉辣酱,味道会偏辣一些,可以像我昨天带过来的葱油酱汁一样直接拌面吃,或者蒸茄子或者蒸虾的时候勺在上面一起蒸熟了吃,就是蒜味可能有些重,不过偶尔多吃些蒜对身体没坏处的。”
  “这个是我自己做的辣椒油,加上酱油、醋、白糖、香油、碗简单的调味,当饺子蘸料或者用来拌面都可以,今天做的白灼虾剥壳了就蘸这个吃刚刚好。”
  江孜边说,就当着她的面调了一碗蘸料。
  “哎哟你这可真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啊。”徐阿婆看着那几个陶罐,眉开眼笑:“少爷最是挑嘴,但是你带过来的东西,就那葱油酱汁拌面,他都能吃上小半碗,有这些东西,按你说的去做,少爷肯定也能吃得下。”
  瞧徐阿婆的样子,平时怕是为傅怀瑾操碎了心。
  “我一会弄些鱼丸,婆婆你晚上就可以直接用那大骨汤煮些鱼丸青菜和面条,想吃辣就自己勺些辣椒油,想加醋就自己倒,多省心省事?”江孜和徐阿婆说着话,张宁宁喊她:“阿孜,饭已经焖上了,排骨已经焯水,我现在就准备油炸了,你可以来调糖醋汁了。”
  另一边的于晓静也开口了:“阿孜,鱼肉泥弄好了。”
  江孜先去给鱼肉泥简单调味,再加些淀粉和蛋清,让于晓静烧水去煮鱼丸,然后调了个糖醋汁放在台面上,就开始一个锅烧水焯平菇,一个锅开始炒空心菜。
  第101章、乔氏酒楼
  圆盘摆放着一圈焯水过后浑身变得粉嫩的河虾,中间一个小碗,盛着调好的蘸料。
  河虾微甜,蘸料香辣微酸。
  糖醋排骨炸得酥脆金黄,裹上糖醋汁,酸酸甜甜非常开胃。
  凉拌平菇是用蒜蓉辣酱拌的,又额外倒了些醋,蒜香浓郁中酸酸辣辣的。
  清炒炒空心菜,碧绿清脆又爽口,解腻又解辣。
  还有红薯焖饭,香香甜甜,最底下还有脆脆
  的锅巴。
  再来一碗白萝卜丝猪骨清汤。
  四菜一汤,真正是丰富又美味。
  “阿孜的厨艺真的是一如既往的好!”于晓静剥了个虾,蘸着蘸料,丢进嘴里,满足的眯起眼睛,又忙不停歇的夹了一块糖醋排骨,三两口啃完吐出骨头,十分幽怨的看着江孜:“再这样下去,我回家哪里还吃得下我娘做的饭菜?”
  “你可以选择不吃,然后回家再吃。”江孜慢悠悠的喝着汤,张宁宁偏爱那一碗凉拌平菇,就是她吃不得辣,小嘴通红不停的吸气,但依旧忍不住又夹一筷子。
  两位老人家向来吃得清淡,吃不得辣,徐伯喜欢吃肉,那糖醋排骨很是合他胃口,徐阿婆则是喜欢白灼虾,连蘸料都不用,原汁原味的河虾自带鲜甜,也是极好。
  “你们摊位上今天很忙?来得比昨日晚,是不是很累?”老人家总是担心孩子们累着了,担忧的看着眼前的三个小姑娘:“我看以后还是我来准备那些小子们的饭菜。”
  “哎呀,不累不累,我们三个忙得过来的。”于晓静摆摆手,撇嘴:“就是卖完东西被人给拦下了,就是林氏酒楼和醉香楼的人,想要买阿孜卤味的方子。”
  说到这个,于晓静非常的不高兴,很有话说:“他们也真是好笑的,都说了不卖不卖,还非要挡我们的路,一个说十两,一个说十二两,还让我们好好考虑清楚。”
  “哼,威胁咱们呢?”
  “阿孜的点心方子都能卖二十两,她们也好意思只出个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阿孜十天不用就能挣回来,用得着卖方子给她们?”
  “先不说绝对不卖,就算真要卖,这卤味方子至少都得卖个几百两!”
  于晓静看起来比江孜还要激动。
  张宁宁也是赞同的点头,语气轻柔又坚定:“阿孜这个卤味方子不能卖。”
  只要吃过卤味的都知道这个方子有多重要。
  连徐伯也开口了:“之前老爷买了你们的卤味回来,我也吃过,那味道真正是不错,如果不是着急用钱,还是不卖的好。”
  “当然不卖。”江孜又不傻,不过她倒是有别的想法:“合作……倒是可以考虑。”
  比如她卖卤料包啊!
  “你想怎么合作?”
  突如其来的声音把江孜吓了一跳,手上的筷子都没握住,啪的一声掉在地上,回头一看,不知道傅怀瑾什么时候过来了。
  “少爷怎么来了?午饭吃过了吧?还合胃口吧?”徐阿婆一看到傅怀瑾立刻就关怀的询问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空座:“来来来,过来坐会儿!咱们闲聊呢。”
  三个女孩子都抬头看着傅怀瑾——婆婆让傅怀瑾过来坐会?他怎么可能……
  好吧,他坐下来了。
  怎么看都觉得傅怀瑾不是那种会过来陪着一起聊天的人啊!
  江孜正有些惊奇时,傅怀瑾先开口了:“你还没说,你想怎么合作?”
  语气倒还是江西熟悉的冷淡。
  “我可以长期提供卤料包,按照我说的做,同样能做出一锅卤味。”江孜盘算了一下成本,又报了一个数:“一个卤料包五十文。”
  傅怀瑾语气不变:“不便宜。”
  “当然,十来种香料调配的卤料包,自然不便宜。”江孜认真的回答,于晓静和张宁宁互相看了一眼,都知道自己插不上话了,静静的坐在那里。
  至于徐阿婆,则非常严肃的看向傅怀瑾,明显是向着江孜的:“少爷,阿孜做的卤味那么好吃,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十来种香料,价格当然不便宜,你要想买的话,可不能故意压价。”
  “婆婆。”傅怀瑾一向冷淡,此时也难得露出了一丝无奈:“我有数。”
  江孜有些好奇:“怎么,傅公子除了在清风茶楼有股份,还有酒楼生意呢?”
  明明家里是开私塾的,是个书生,怎么就到处有生意呢?
  “醉香楼和林氏酒楼背后各有各的势力,你没有。”傅怀瑾没有回答江孜的询问,不紧不忙的说着:“他们想买,你不想卖,但是你斗不过。”
  江孜当然知道,她也担心。
  只是不知道傅怀瑾说这些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我与乔氏酒楼的少东家是同窗,乔氏酒楼的大厨上个月因为醉酒摔伤手腕影响到厨艺,导致酒楼生意大跌。”傅怀瑾神情依旧冷清,继续解释:“乔氏酒楼有皇室背景,你与乔氏酒楼合作,醉香楼和林氏酒楼就不敢再威胁你。”
  听到这里,江孜眼睛一亮,但还是强调:“我只卖卤料包,不卖方子。”
  “可以。”傅怀瑾点头。
  “价格也没问题?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价了。”江孜没打算在价格上退让,因为成本摆在那里,价格也低不下去。
  傅怀瑾站了起来:“明日午膳后,去乔氏酒楼当面谈。”
  “好。”江孜应下。
  傅怀瑾又跟两位老人打了招呼,离开。
  于晓静看着他离开,又看向江孜,张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
  帮忙收拾好碗筷,江孜就想去找江源了,只是她还没开口跟徐伯说呢,就听到了小孩儿不高兴的声音。
  “我都说了,这绝对是我阿姐做的饭菜!”
  “我阿姐做的饭菜最好吃了!”
  “我吃过阿姐做的糖醋排骨,跟今天吃的一模一样!”
  “你阿姐?你阿姐在这里会不告诉你?”
  “你别闹了,肯定不可能是你阿姐!”
  “肯定是阿姐!”
  这声音……
  不就是她家江源?
  江孜一抬头,就看到三个小萝卜头正朝这边走来,江源也看到了江孜,拔腿就往这边跑,边跑边喊:“阿姐!”
  第102章、给江谌说亲
  明明也就是一天没见,江源就像是隔了很久未见一样,抱着江西的大腿不松手,眼眶都红了,倒是没再像之前在家那样大哭出来。
  江孜望了眼跟在江源身后两个小孩儿,没逗他,拍拍他的小脑袋:“阿源,想不想阿姐呀?”
  “阿姐坏!”江源撅着嘴,浑身上下都透出一股不高兴的意味:“你明明在这里,还不来找阿源!”
  于晓静捂嘴笑:“正要去找你,你倒是闻着味儿跑过来了。”
  “那是因为阿姐做的饭菜格外好吃!”江源一下子忘记了自己的不高兴,自豪的扬着下巴:“我可厉害了,尝一口就知道是阿姐做的!是我最喜欢的糖醋排骨!”
  “对对对,你最厉害了。”于晓静立刻竖起大拇指,江源得意极了,松开江孜,朝着身后的小伙伴招手:“你们快来呀!这是我阿姐!咱们今天的午膳就是阿姐做的,而且我阿姐就是最好看的阿姐,我才没骗你们呢!”
  “阿姐,这是纪乐,这是何宇,我们三个现在住同一个屋。”
  两个小孩都有些局促,小声地跟着喊了一声阿姐,江孜喜欢小孩,尤其是这样听话懂事不捣蛋的小孩。
  “这些是我给你们准备的小零嘴,饿了的时候,但是不许多吃,不许不吃饭,知道吗?”江孜捏捏江源的脸蛋叮嘱着,将几个小油纸包递给他——不怪她不放心,毕竟江源在家的时候就出现过这个情况,零嘴吃到饱,正餐一口不吃。
  “徐伯,婆婆,你们帮我盯着点这个小家伙,要是光吃零嘴不吃饭就告诉我,我下次再也不给他送零嘴了。”江孜觉得挺不放心的,转身对身后的两个老人家说着,江源撅起嘴:“我才不会这样!”
  张宁宁瞧着他那可爱的样子喜欢得不行。
  “是是是,我们阿源最听话了,可要记得你今天说的话,不许撒谎哦。”
  江源眨眨眼,应得倒是大声。
  几人陪着江源说着话,直到徐阿婆说孩子们的午休时间到了让他回了住宿的地方,江源知道以后每天都能见到阿姐高兴坏了,走的时候还一蹦一跳的。
  “这小家伙,还是个孩子。”江孜无奈的摇头,张宁宁好笑道:“阿源再听话懂事,本身也才五岁,就是个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