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8节
现在的人都会收拾猪下水,就是因为做菜少油少调味的,味道寡淡,又不如肥肉做出来油水多又香,买下水的人就不多,只有偶尔实在是馋肉又没什么钱的人才会买来吃。
但是味道寡淡这能难道江孜吗?自然是不可能的。
看小说时总有靠卤猪下水发家致富的,什么几文钱买的一副猪下水几十斤,卖出去赚好几两?
没那么夸张,猪下水一斤要十五文,整副大约三十斤左右,买下来估计也得好几百文钱呢,
能赚不少,但是好几两?哪能有那么夸张。
第79章、蜜红豆圆子汤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月光洒在大地上,一片宁静。
江孜坐在床上,将木盒里所有的铜板倒出来,一百枚用细绳串在一起,十串又绑在一起是为一两银子。
“一、二、三……”
“二十六串,二两六钱。”
“零散的铜板还有七十六枚。”
江孜笑眯了眼,又将铜板放回去合上盖子,将小锁挂上,又爬下床,将木盒子放回床底的角落。
她有了一个新的烦恼。
铜板越来越多了,木盒子要装不下了呢。
以后会像之前的梦一样,她的钱多得放在大木箱里都装不下。
“嘿嘿嘿……”江孜不由的傻笑出声,反应过来立刻整个人扑倒在床上,用脑袋埋在了被子里——还好没人看到她刚刚的傻样。
肯定是因为来到这里以后因为时刻被缺钱困扰,所以时时想着赚钱,才让她变成了小财迷。
江孜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的时候江谌已经在院子里热着卤味,浓郁的香味把江源那个贪睡爱赖床的小家伙都勾醒了,隔着两道房门都能听到他在跟江母撒娇说想穿新衣服——江母动作快得很,已经把江源的两套衣服都做好,现在已经又开始给江谌做新衣服了。
“哥,这么早你去哪里?”江孜刚换好衣服出来,就见江谌提着个小竹篓往外走,他回头看了一眼,继续往外走:“听大林说最近溪边的河鱼河虾挺多的,娘喜欢吃清蒸鱼,我去抓条鱼。”
出了方山村往右边小道走上百来米就有一条小溪,平时就有些小鱼小虾的,总会有人去抓鱼。
“哥,多抓些,河鱼河虾都要,我给你做好吃的呀!”江孜也是很久没吃鱼虾,这会被提起来,她满脑子的水煮鱼清蒸鱼油闷大虾。
“到底是给你哥做好吃的还是你自己想吃呀?”江母牵着江源走出来,调侃江孜,江孜眨眨眼,走上去挽着江母和她一起去后院接水洗漱,边走边笑:“错了错了,娘最爱吃鱼啦,当然是做给娘吃啦!”
江母好笑的摇摇头:“行行行,是娘贪吃。”
一起洗漱完,江源照例蹲在了鸡窝前盯着他的鸡崽子们,江母处理黄瓜和苦瓜,江孜则是做绿豆糕和红豆泥,红豆泥的做法其实绿豆糕的做法一摸一样,如果放进模具里按压一下做出来的便是红豆糕了。
红豆泥是打算留着做红豆馅面包的,做好就装进陶罐收起来了。
用模具按压成型的绿豆糕的工作交给了江母,江孜则要去准备今天的早餐——蜜红豆糯米圆子汤。
昨晚做好的蜜红豆吊在水缸里一整晚,冰冰凉的,煮开花的红豆上裹上糖液,看起来颗颗饱满,粒粒分明,江孜没忍住尝了一口,口感软糯,绵软香甜——好吃,香香甜甜的,绝对是江源的最爱。
蜜红豆糯米圆子汤的做法很简单,只要准备好蜜红豆和用糯米粉搓成的小圆子,小圆子煮熟后加入蜜红豆就成了,简简单单的又香甜好吃,尤其是红豆补血暖身,偶尔吃吃也不错。
然后再从于晓静那买几块刚刚做好的不夹心的小米蒸糕,抹上刚刚自己做的红豆馅,红豆馅小米蒸糕配上一碗蜜红豆糯米圆子汤。
这顿早餐就非常圆满了。
江源最爱甜食,馋嘴的喝了两碗,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打着饱嗝,江谌不是很爱甜食,但是对这碗蜜红豆糯米圆子汤十分捧场,江母更喜欢吃红豆馅的小米蒸糕,于晓静也跑过来从江孜的手里抢了小半块红豆馅小米蒸糕,吵闹着要买红豆馅去做新口味的小米蒸糕。
“这样正好配着你蜜红豆糯米圆子汤一起卖不是?正好我家里还有三十几块小米蒸糕没抹上果酱呢,快快快,把红豆馅交出来。”
于晓静缠人得很,江孜无奈将装着红豆馅的陶罐给了她,收获了40文钱。
看来她的红豆馅面包得再等几天了。
剩下的蜜红豆糯米圆子汤用装了十个小竹筒,只有江孜的巴掌那么长,小小的一份,定价8文钱。
上次做的树莓罐头剩下七八斤的样子,只装了二十个小竹筒,分量和蜜红豆糯米圆子汤差不多,定价8文钱。
卤蛋有三十个,一颗卤蛋定价3文钱。
除了这三样新品的吃食,还带了凉拌黄苦瓜,绿豆糕,蒜香无骨鸡爪,酱鸡蛋,酱鸡蛋只准备二十个,其他的都还是往常的分量。
至于于晓静,除了树莓果酱和番茄果酱的小米蒸糕,又新添了红豆馅小米蒸糕,数量也比往常做得多了些,她还带了于婶做的酱菜,其中就有昨晚给江孜试吃的酱黄瓜。
于婶做的酱菜很受欢迎,听说于婶最近在教张宁宁做酱菜,要加大生产,所以昨儿一天都没来家里,
“今儿带的新品这么多,我就不信那些人还能抱怨?”
于晓静本身就话多爱唠嗑八卦,老客户们也爱跟她说话,时不时的就要催促着做新品,闹得她其实也有些烦了。
集市上,傅老爷子来得格外早,笑眯眯的像是自家爷爷似的跟江孜打了招呼:“小丫头脚好些了?那日即使换了别人也同样会选择帮你的,下次可别再给我送那么多东西了,留着卖钱就是了,我要是想要什么会直接过来买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到底能有几个愿意帮忙的呢?
“傅爷爷,你家小公子是出于好心帮了我,那我也是怀着感激的心送了些吃的过去,换做别人帮了我,我同样也是要表达谢意的。”江孜从小摊柜台下拿出一包红薯片递给傅老爷子:“那些吃食值不了几个钱的……不过老爷子还是少吃些炸红薯片,油炸之物吃多了小心上火。”
“不打紧,家中有凉茶,你今儿不是做了苦瓜,来来来,给我来两份败败火气。”傅老爷子又要了蛋卷,两种口味各要了十根,又要了两份酱鸡蛋和四块小米蒸糕。
江孜有些哭笑不得:“凉茶和苦瓜即使败火,这类炸食还是少吃些为好。”
“那你就再出些新品,我好换换口味。”傅老爷子哈哈笑起来,旁边排队的也连连点头:“是该出新品了,这都几天没出新品了。”
第80章、逃不掉的抱怨
这说起新品,江孜才想起忘记向众人介绍今儿带来的新吃食。
“也不用等过两天,我今儿就准备了好几种新品。”江孜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跟老爷子你说话,差点都忘记了。”
江孜和于晓静一起从小推车下方的柜子里抱出那些小竹筒。
“这里是我做的两种糖水,一种是蜜红豆糯米圆子汤,一种就是普通的树莓糖水,一份是8文钱,每种都不多,都只有十份。”江孜刚说完,于晓静立刻就接话:“这蜜红豆糯米圆子汤正好配这红豆馅的小米蒸糕,这也是新口味,比那些果酱的略贵一些,要4文钱一块。”
两人的话音刚落下,周围的老顾客们的抱怨声又响了起来。
“我说小老板你们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敷衍我们了?除了新品竟然就只有十份?这哪里够买的?”
“就是,我们排在后头,轮到我们早就没了。”
“你们这个分量真的太少了,还是要多多做些呀!”
江孜和于晓静对视一眼,轻轻叹了口气、
没有新品要被抱怨,分量少些也要被抱怨。
总归是逃不掉的被抱怨。
“真不是我们不愿意多做,谁不愿意多赚钱?实在是家里人手确实少了些。”于晓静无奈的解释,又扯开话题,对着和傅老爷子并排站着的大婶道:“婶子,我记得你昨天说想要买些酱萝卜的,今儿又添了酱黄瓜,味道也是极好的,你要不要来些?”
傅老爷子和傅怀瑾都不是嗜甜的人,只是傅老爷子相信江孜的手艺,只要有新品必然是要买上一份的,要得也不多,蜜红豆糯米圆子汤和树莓罐头各要了一份。
“老爷子先别走,还有呢。”江孜叫住付了钱就要走的傅老爷子,又从下方的柜子里搬出来一个陶罐。
“今儿还做了一样吃食,是鸡蛋做的,卤蛋,老爷子要不要来两个试试?三文钱一个。”
后头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子路过,看到这般热闹排队的小摊,凑过来正巧听到了江孜的话,立刻拉下脸来:“哟,这是什么鸡生的金蛋蛋哟?竟然卖三文钱一个?你怕不是来抢钱的吧!”
江孜和于晓静出来摆摊的这十来天里,虽然有些时候会有新客户觉得她们的东西卖得贵了,只是尝过以后都会说值得,然后成为老顾客。
这还是头一次有人说她们是来抢钱的。
“这位婆婆,我这卖的吃食都是明码标价的,这卤鸡蛋加了十几种香料做成,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江孜说着,伸手扯开了陶罐上方的木塞子——卤鸡蛋是早上刚热过的,热乎着带着浓郁的香味装进陶罐里,又用木塞子将热气和香味全部封在了罐子里,这会一开口,那股霸道的香味就飘散了出来。
“这味道真是绝了呀!”
“三文钱一个鸡蛋?不贵不贵,这也太香了!”
后头排队的人纷纷议论起来,站在前排的傅老爷子和那位大婶当即各自要了四个,看得那老婆子目瞪口呆,嘀嘀咕咕的走了:“这都疯了不成,闻着香又怎么了?这么贵还买,都疯了吗?”
等到摊位的吃食都卖完了,江孜和于晓静才发现傅老爷子一直等在旁边没离开:“傅爷爷,你这是有事找我们?”
傅老爷子手上提着食盒,笑眯眯的走近:“小姑娘,你要不要接个活儿,去给我家帮忙做个午饭?”
“啊?”
江孜是真的有些诧异——为什么要请她去做午饭?
“做饭?我每天要在集市摆摊……怕是时间来不及。”江孜有些想拒绝,毕竟她每天赶回家还得准备第二天集市上售卖的吃食,如果做完午饭再回去,时间上就比较紧了。
“我这几天也大概看了下,你们每次卖完东西后距离午时差不多有半个多时辰,去我那做个午饭应当是来得及的,到时候你和这小丫头可以直接跟着我们一起吃完再回家,就是你们回家可能要比平时晚一些。”傅老爷子明显是有备而来,笑眯眯的样子让人有些无法拒绝。
江孜有些纠结,犹豫了下道:“我回去跟家里人再商量下。“
“是,是该跟家里说一下。”傅老爷子笑呵呵的,又补充道:“你要是愿意来,我每个月按五两的月钱给你。”
五两的月钱请个厨娘,是真的不低了。
老爷子竟然舍得拿这么多钱来请个厨娘,估计也是真的是担心自己孙子——总是不吃能不短命吗?
但是傅家私塾的不多,按照不同班次收费不一样,高等班级也才收500文一个月,比别的私塾少了一半多。
这每个月私塾的收入能有五两银子吗?
回家路上,江孜跟于晓静闲聊提出这个疑惑,于晓静晓得前俯后仰:“你还担心人家呢?傅老爷子又不靠这私塾赚钱的。”
爱八卦听过镇上许多传闻的于晓静开始给江孜解惑:“傅老爷子开了一家书斋名为博文,是镇上最大的书斋,笔墨纸砚都卖,里面的书也比旁的书斋要多些,什么四书五经、奇经八卦,医书杂文,甚至还有些什么鬼怪话本、爱情话本之类的,除了卖书,也提供借书的业务,关这个博文书斋一个月下来都不知道能赚多少个五两呢!”
“除了书斋,镇上最大的那家清风茶楼,傅家可是占股份的,这茶楼经常举办些什么诗词会之类的活动,附庸风雅的富贵人家和书生们一个个的都恨不得在活动中表现一番,如果拔得头筹,奖金有了名声也有了,那赚得也不少的。”
于晓静说得起劲,小脸儿红通通的,仿佛那挣到的钱有她的一份似的。
江孜心里全是有数了,也有了新的想法——如果江源能入得了傅家私塾,去傅家私塾帮忙做顿午饭,这不就刚好也可以给江源准备一份饭菜?她还担心江源吃不好呢。
其实也不至于吃不好,毕竟傅家私塾名声在外,也不可能在吃食上苛刻学生。
只是作为家长的总归是想得更多些。
第81章、大集(一)
江母跟江孜的想法也是一样的,但到底江源能不能入傅家私塾还不确定。
江孜也不打算这么早给傅老爷子答复,马上就是镇上的大集,最近几天忙得很,还真没时间去私塾做饭。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五号,镇上赶大集的时候,不仅仅是十里八乡的人,连距离最近的县城人也会聚集在这里。
家里囤了不少做好的蛋卷和红薯片,江孜早早起来的又做了比平时更多的绿豆糕,其余提前做好的酱鸡蛋和烤鸡蛋还有香辣蒜香鸡爪都做得比平时的分量多。
为了赶大集,她还特地做了鸡丝凉面。
但是味道寡淡这能难道江孜吗?自然是不可能的。
看小说时总有靠卤猪下水发家致富的,什么几文钱买的一副猪下水几十斤,卖出去赚好几两?
没那么夸张,猪下水一斤要十五文,整副大约三十斤左右,买下来估计也得好几百文钱呢,
能赚不少,但是好几两?哪能有那么夸张。
第79章、蜜红豆圆子汤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月光洒在大地上,一片宁静。
江孜坐在床上,将木盒里所有的铜板倒出来,一百枚用细绳串在一起,十串又绑在一起是为一两银子。
“一、二、三……”
“二十六串,二两六钱。”
“零散的铜板还有七十六枚。”
江孜笑眯了眼,又将铜板放回去合上盖子,将小锁挂上,又爬下床,将木盒子放回床底的角落。
她有了一个新的烦恼。
铜板越来越多了,木盒子要装不下了呢。
以后会像之前的梦一样,她的钱多得放在大木箱里都装不下。
“嘿嘿嘿……”江孜不由的傻笑出声,反应过来立刻整个人扑倒在床上,用脑袋埋在了被子里——还好没人看到她刚刚的傻样。
肯定是因为来到这里以后因为时刻被缺钱困扰,所以时时想着赚钱,才让她变成了小财迷。
江孜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的时候江谌已经在院子里热着卤味,浓郁的香味把江源那个贪睡爱赖床的小家伙都勾醒了,隔着两道房门都能听到他在跟江母撒娇说想穿新衣服——江母动作快得很,已经把江源的两套衣服都做好,现在已经又开始给江谌做新衣服了。
“哥,这么早你去哪里?”江孜刚换好衣服出来,就见江谌提着个小竹篓往外走,他回头看了一眼,继续往外走:“听大林说最近溪边的河鱼河虾挺多的,娘喜欢吃清蒸鱼,我去抓条鱼。”
出了方山村往右边小道走上百来米就有一条小溪,平时就有些小鱼小虾的,总会有人去抓鱼。
“哥,多抓些,河鱼河虾都要,我给你做好吃的呀!”江孜也是很久没吃鱼虾,这会被提起来,她满脑子的水煮鱼清蒸鱼油闷大虾。
“到底是给你哥做好吃的还是你自己想吃呀?”江母牵着江源走出来,调侃江孜,江孜眨眨眼,走上去挽着江母和她一起去后院接水洗漱,边走边笑:“错了错了,娘最爱吃鱼啦,当然是做给娘吃啦!”
江母好笑的摇摇头:“行行行,是娘贪吃。”
一起洗漱完,江源照例蹲在了鸡窝前盯着他的鸡崽子们,江母处理黄瓜和苦瓜,江孜则是做绿豆糕和红豆泥,红豆泥的做法其实绿豆糕的做法一摸一样,如果放进模具里按压一下做出来的便是红豆糕了。
红豆泥是打算留着做红豆馅面包的,做好就装进陶罐收起来了。
用模具按压成型的绿豆糕的工作交给了江母,江孜则要去准备今天的早餐——蜜红豆糯米圆子汤。
昨晚做好的蜜红豆吊在水缸里一整晚,冰冰凉的,煮开花的红豆上裹上糖液,看起来颗颗饱满,粒粒分明,江孜没忍住尝了一口,口感软糯,绵软香甜——好吃,香香甜甜的,绝对是江源的最爱。
蜜红豆糯米圆子汤的做法很简单,只要准备好蜜红豆和用糯米粉搓成的小圆子,小圆子煮熟后加入蜜红豆就成了,简简单单的又香甜好吃,尤其是红豆补血暖身,偶尔吃吃也不错。
然后再从于晓静那买几块刚刚做好的不夹心的小米蒸糕,抹上刚刚自己做的红豆馅,红豆馅小米蒸糕配上一碗蜜红豆糯米圆子汤。
这顿早餐就非常圆满了。
江源最爱甜食,馋嘴的喝了两碗,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打着饱嗝,江谌不是很爱甜食,但是对这碗蜜红豆糯米圆子汤十分捧场,江母更喜欢吃红豆馅的小米蒸糕,于晓静也跑过来从江孜的手里抢了小半块红豆馅小米蒸糕,吵闹着要买红豆馅去做新口味的小米蒸糕。
“这样正好配着你蜜红豆糯米圆子汤一起卖不是?正好我家里还有三十几块小米蒸糕没抹上果酱呢,快快快,把红豆馅交出来。”
于晓静缠人得很,江孜无奈将装着红豆馅的陶罐给了她,收获了40文钱。
看来她的红豆馅面包得再等几天了。
剩下的蜜红豆糯米圆子汤用装了十个小竹筒,只有江孜的巴掌那么长,小小的一份,定价8文钱。
上次做的树莓罐头剩下七八斤的样子,只装了二十个小竹筒,分量和蜜红豆糯米圆子汤差不多,定价8文钱。
卤蛋有三十个,一颗卤蛋定价3文钱。
除了这三样新品的吃食,还带了凉拌黄苦瓜,绿豆糕,蒜香无骨鸡爪,酱鸡蛋,酱鸡蛋只准备二十个,其他的都还是往常的分量。
至于于晓静,除了树莓果酱和番茄果酱的小米蒸糕,又新添了红豆馅小米蒸糕,数量也比往常做得多了些,她还带了于婶做的酱菜,其中就有昨晚给江孜试吃的酱黄瓜。
于婶做的酱菜很受欢迎,听说于婶最近在教张宁宁做酱菜,要加大生产,所以昨儿一天都没来家里,
“今儿带的新品这么多,我就不信那些人还能抱怨?”
于晓静本身就话多爱唠嗑八卦,老客户们也爱跟她说话,时不时的就要催促着做新品,闹得她其实也有些烦了。
集市上,傅老爷子来得格外早,笑眯眯的像是自家爷爷似的跟江孜打了招呼:“小丫头脚好些了?那日即使换了别人也同样会选择帮你的,下次可别再给我送那么多东西了,留着卖钱就是了,我要是想要什么会直接过来买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到底能有几个愿意帮忙的呢?
“傅爷爷,你家小公子是出于好心帮了我,那我也是怀着感激的心送了些吃的过去,换做别人帮了我,我同样也是要表达谢意的。”江孜从小摊柜台下拿出一包红薯片递给傅老爷子:“那些吃食值不了几个钱的……不过老爷子还是少吃些炸红薯片,油炸之物吃多了小心上火。”
“不打紧,家中有凉茶,你今儿不是做了苦瓜,来来来,给我来两份败败火气。”傅老爷子又要了蛋卷,两种口味各要了十根,又要了两份酱鸡蛋和四块小米蒸糕。
江孜有些哭笑不得:“凉茶和苦瓜即使败火,这类炸食还是少吃些为好。”
“那你就再出些新品,我好换换口味。”傅老爷子哈哈笑起来,旁边排队的也连连点头:“是该出新品了,这都几天没出新品了。”
第80章、逃不掉的抱怨
这说起新品,江孜才想起忘记向众人介绍今儿带来的新吃食。
“也不用等过两天,我今儿就准备了好几种新品。”江孜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跟老爷子你说话,差点都忘记了。”
江孜和于晓静一起从小推车下方的柜子里抱出那些小竹筒。
“这里是我做的两种糖水,一种是蜜红豆糯米圆子汤,一种就是普通的树莓糖水,一份是8文钱,每种都不多,都只有十份。”江孜刚说完,于晓静立刻就接话:“这蜜红豆糯米圆子汤正好配这红豆馅的小米蒸糕,这也是新口味,比那些果酱的略贵一些,要4文钱一块。”
两人的话音刚落下,周围的老顾客们的抱怨声又响了起来。
“我说小老板你们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敷衍我们了?除了新品竟然就只有十份?这哪里够买的?”
“就是,我们排在后头,轮到我们早就没了。”
“你们这个分量真的太少了,还是要多多做些呀!”
江孜和于晓静对视一眼,轻轻叹了口气、
没有新品要被抱怨,分量少些也要被抱怨。
总归是逃不掉的被抱怨。
“真不是我们不愿意多做,谁不愿意多赚钱?实在是家里人手确实少了些。”于晓静无奈的解释,又扯开话题,对着和傅老爷子并排站着的大婶道:“婶子,我记得你昨天说想要买些酱萝卜的,今儿又添了酱黄瓜,味道也是极好的,你要不要来些?”
傅老爷子和傅怀瑾都不是嗜甜的人,只是傅老爷子相信江孜的手艺,只要有新品必然是要买上一份的,要得也不多,蜜红豆糯米圆子汤和树莓罐头各要了一份。
“老爷子先别走,还有呢。”江孜叫住付了钱就要走的傅老爷子,又从下方的柜子里搬出来一个陶罐。
“今儿还做了一样吃食,是鸡蛋做的,卤蛋,老爷子要不要来两个试试?三文钱一个。”
后头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子路过,看到这般热闹排队的小摊,凑过来正巧听到了江孜的话,立刻拉下脸来:“哟,这是什么鸡生的金蛋蛋哟?竟然卖三文钱一个?你怕不是来抢钱的吧!”
江孜和于晓静出来摆摊的这十来天里,虽然有些时候会有新客户觉得她们的东西卖得贵了,只是尝过以后都会说值得,然后成为老顾客。
这还是头一次有人说她们是来抢钱的。
“这位婆婆,我这卖的吃食都是明码标价的,这卤鸡蛋加了十几种香料做成,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江孜说着,伸手扯开了陶罐上方的木塞子——卤鸡蛋是早上刚热过的,热乎着带着浓郁的香味装进陶罐里,又用木塞子将热气和香味全部封在了罐子里,这会一开口,那股霸道的香味就飘散了出来。
“这味道真是绝了呀!”
“三文钱一个鸡蛋?不贵不贵,这也太香了!”
后头排队的人纷纷议论起来,站在前排的傅老爷子和那位大婶当即各自要了四个,看得那老婆子目瞪口呆,嘀嘀咕咕的走了:“这都疯了不成,闻着香又怎么了?这么贵还买,都疯了吗?”
等到摊位的吃食都卖完了,江孜和于晓静才发现傅老爷子一直等在旁边没离开:“傅爷爷,你这是有事找我们?”
傅老爷子手上提着食盒,笑眯眯的走近:“小姑娘,你要不要接个活儿,去给我家帮忙做个午饭?”
“啊?”
江孜是真的有些诧异——为什么要请她去做午饭?
“做饭?我每天要在集市摆摊……怕是时间来不及。”江孜有些想拒绝,毕竟她每天赶回家还得准备第二天集市上售卖的吃食,如果做完午饭再回去,时间上就比较紧了。
“我这几天也大概看了下,你们每次卖完东西后距离午时差不多有半个多时辰,去我那做个午饭应当是来得及的,到时候你和这小丫头可以直接跟着我们一起吃完再回家,就是你们回家可能要比平时晚一些。”傅老爷子明显是有备而来,笑眯眯的样子让人有些无法拒绝。
江孜有些纠结,犹豫了下道:“我回去跟家里人再商量下。“
“是,是该跟家里说一下。”傅老爷子笑呵呵的,又补充道:“你要是愿意来,我每个月按五两的月钱给你。”
五两的月钱请个厨娘,是真的不低了。
老爷子竟然舍得拿这么多钱来请个厨娘,估计也是真的是担心自己孙子——总是不吃能不短命吗?
但是傅家私塾的不多,按照不同班次收费不一样,高等班级也才收500文一个月,比别的私塾少了一半多。
这每个月私塾的收入能有五两银子吗?
回家路上,江孜跟于晓静闲聊提出这个疑惑,于晓静晓得前俯后仰:“你还担心人家呢?傅老爷子又不靠这私塾赚钱的。”
爱八卦听过镇上许多传闻的于晓静开始给江孜解惑:“傅老爷子开了一家书斋名为博文,是镇上最大的书斋,笔墨纸砚都卖,里面的书也比旁的书斋要多些,什么四书五经、奇经八卦,医书杂文,甚至还有些什么鬼怪话本、爱情话本之类的,除了卖书,也提供借书的业务,关这个博文书斋一个月下来都不知道能赚多少个五两呢!”
“除了书斋,镇上最大的那家清风茶楼,傅家可是占股份的,这茶楼经常举办些什么诗词会之类的活动,附庸风雅的富贵人家和书生们一个个的都恨不得在活动中表现一番,如果拔得头筹,奖金有了名声也有了,那赚得也不少的。”
于晓静说得起劲,小脸儿红通通的,仿佛那挣到的钱有她的一份似的。
江孜心里全是有数了,也有了新的想法——如果江源能入得了傅家私塾,去傅家私塾帮忙做顿午饭,这不就刚好也可以给江源准备一份饭菜?她还担心江源吃不好呢。
其实也不至于吃不好,毕竟傅家私塾名声在外,也不可能在吃食上苛刻学生。
只是作为家长的总归是想得更多些。
第81章、大集(一)
江母跟江孜的想法也是一样的,但到底江源能不能入傅家私塾还不确定。
江孜也不打算这么早给傅老爷子答复,马上就是镇上的大集,最近几天忙得很,还真没时间去私塾做饭。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五号,镇上赶大集的时候,不仅仅是十里八乡的人,连距离最近的县城人也会聚集在这里。
家里囤了不少做好的蛋卷和红薯片,江孜早早起来的又做了比平时更多的绿豆糕,其余提前做好的酱鸡蛋和烤鸡蛋还有香辣蒜香鸡爪都做得比平时的分量多。
为了赶大集,她还特地做了鸡丝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