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他才他貌》作者:方浅【cp完结】
简介:
看似老实人 x顶级天然撩
岳临漳 攻 x陈挽峥 受
小镇因两个年轻人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老太太们终于有了新鲜话题:“姓陈的那小伙,大好年华不务正业,整天妖里妖气的,年纪轻轻的跑去学唱戏,还是扮演旦角儿,啧啧,不靠谱。”
“还是邱家的小伙好,老实能干,一回来帮着乡里修屋盖瓦的,是个正经人。”
彼时,脱掉戏服,卸掉油彩的陈挽峥叼着棒棒冰,摇着蒲扇混在老太太们中间,点头:“对,那是个正经人。”
岳临漳从来不知道原来男人的腰也可以那样细、那样柔韧,更不知道原来男人唱青衣,唱花旦也能唱出千娇百媚。
陈挽峥知道那个叫岳临漳的正经人在看他,他故意演出最妩媚的神态,可惜,正经人不吃他那一套,走过来贴通知:注意仪容仪表。
标签:天然撩、甜宠、互宠、情投意合、一见钟情、职业、he、年上
第1章
每个人都会遇见两个自己,一个别人眼里的,一个自己眼里真实的自己。
陈挽峥坐在北京飞往福州的飞机上,戴着耳机,看着飞机穿过云层与霞光相会,他坐的位置正好能看见半边机翼,一团团云被机翼割破抛在后方,调整坐姿望向窗外,将北京的一切跟着一并抛于云后,向着他眼里真实的自己奔赴。
三个小时飞行,说短,看不完这一路的风景;说长,手机里存的曲目选段列表循环才到第二遍。
起身伸懒腰,前几天扮演贵妃时没来得及卸的大红指甲油,在黑色背包作背景下格外显眼。
出机场的瞬间遭受热浪冲击,机场内外温差实属过大,热风夹着机场门口的冷气,双重夹击下的不适感令他微微皱眉。
抹平背包口袋那张皱巴巴的宣纸,毛笔字写着“屏南县,千溪镇”。
继续转大巴,下一站:屏南。
岳临漳这次出门没看黄历,昨天从苏州直飞福州,到福州机场已是晚上十点,住了一宿,打算今早转车到屏南,谁知昨晚住的酒店内部管理出问题,一个兼职服务员用万能卡刷开一整层客房,整层客人的包、首饰、钱包等贵重物品几乎全部不翼而飞。
很不幸,岳临漳的背包就在其中,更不幸的是别人好歹留了部手机,只有他,连手机都被一并偷走。
根据警察同志分析,其他人手机没被偷,原因很简单,大伙儿睡前都玩手机,玩完随手扔枕头边或床头柜上,嫌犯怕吵醒客人,床周围的物品基本不碰。
只有岳临漳是个例外,他睡前不玩手机,也不放床边,而是放在离床很远的桌上,不偷白不偷。
做笔录的小警察毫不掩饰惊讶:“现在还有人睡前不玩手机啊!”
另一个警察搭腔:“有,我奶奶,她老人家青光眼,不玩手机。”
岳临漳认同地点头:“是的,您奶奶做的对,晚上关灯玩手机伤眼睛,而且睡前玩手机容易兴奋,不利于睡眠,最好十点前睡觉。”
俩小警察相互对视,用力点头。
做完笔录的他被困酒店,没有身份证、没有现金、没有银行卡更没有手机的他寸步难行。
直到今天下午,警察追回大部分物品,他这才领回背包,包里除去现金,其他物品原样返回。
给奶奶报平安,告诉她还需转乘大巴,大概傍晚抵达。
暮色四合时,陈挽峥终于踏上了千溪镇的土地。
晚霞将青石板路镀上一层蜜色,空气中浮动着被日光烘焙过的草香,混合着泥土的温热气息。
路旁的夕颜花在暮光中悄然舒展淡紫色的裙裾,抬眼望去,一座古旧的牌楼静静矗立,斑驳的匾额上“千溪镇”三个大字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无声诉说这个小镇的百年沧桑。
一身大巴车独有的味道被小镇清爽的风带走,陈挽峥站在路边,伸开双臂,仰首望天,大喊:“小师叔,我来了!”
陈挽峥愉悦的沿着石子路往前走,依稀记得师叔说过他住宋宅。
一直走,走到石子路尽头,陆宅、张宅、周宅依次出现,唯独没见宋宅。
师叔那人,活的仿佛不像现代人,在这个人人机不离手的年代,他倒像个遗世独立的隐士,找他全凭缘分,十次拨号九次落空,要么手机常年关机,要么开了机也形同虚设,更多时候干脆连手机都不知丢在哪个角落。
眼下显然不是个好时辰,电话不通。
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一户人家门口的夜来香散花着淡淡的幽香,陈挽峥继续往另一条小路走,景色怡人,权当散步,也不急着这一时三刻,只要师叔还在,总能找到他。
岳临漳刚下大巴,奶奶已在村口迎接他了。
他上前扶住奶奶:“奶奶,您怎么来了。”
“怕你不认得路,走,跟奶奶回家,回家吃饭。”
这是他二十八年来第三次回千溪镇,父母相识相恋在苏州,工作在苏州,他出生也在苏州,一岁时回千溪镇,据说回来第一天严重水土不服,又吐又泻,当时以为年龄小,想着大些会好,第二次回是小学一年级暑假,那次更严重,整个人全身水肿,就连医生都无法找出原因。
这是第三次,这次他做好各种准备,带上各种防过敏、鼻炎之类的药物,还带着母亲硬塞的一瓶井水,说是防止水土不服,此次回来是帮奶奶修整老房子。
奶奶住在宋宅后头那间老屋里,宋家宅院气派,青砖黛瓦占了大半个巷子,奶奶总拄着枣木拐杖念叨:“宋家这宅基打得霸道,把四邻的福气都吸了去。”
说着就要指给岳临漳看,东头王家的屋檐缺了角,西边李家的山墙裂了缝。
他自然不信这些风水之说,老宅经年累月地挨着风吹雨打,哪有不坏的理?只是见奶奶说得认真,他也就不言语,由着老人把那些陈年往事翻来覆去地讲。
祖孙俩边走边聊,基本奶奶问,岳临漳答。
“阿命有女朋友吗?”
“没有。”
“喜欢什么样的?奶奶给介绍啊。”
“暂时没这打算,奶奶。”
“这孩子,跟奶奶还客气。”
倒也不是客气,跟奶奶相处并不多,实在热络不起来。
千溪镇有个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在外游子回家首要之事,必须先到祠堂拜祖宗,出门也是一样,要去祠堂向老祖宗禀告离家之由,并向老祖宗寻求庇护,保佑出行顺利。
岳临漳自然不信这套,不信归不信,尊重乡俗,合理情况下顺从老人一直是岳临漳的处事风格。
陈挽峥在镇上迷路了,看起来很小的一个镇,青砖红瓦的巷子却像迷宫般纠缠,转过几道相似的弯,似乎是走到哪家祠堂,青石所砌,石梁雕刻着各类画像,天色暗,看不太真切,两旁石柱同样雕刻着各种画像,门头牌匾写着四个庄严的大字:“岳氏宗祠”。
“还挺气派。”陈挽峥嘀咕着继续往前走。
又拐过一个弯,脚下一绊差点摔倒,陈挽峥蹲下身系鞋带,余光瞥到身侧走过两个人影,陈挽峥的耳朵先于眼睛捕捉到一道男声,像一泓清泉漫过青石,尾音里又藏着几分陈年雪梨酒的醇厚:“奶奶,您慢点,注意脚下。”
本能使然,陈挽峥总是先注意声音,这道声音清润,低醇,用行内话说,而不浊,亮而不尖,准是块唱小生的好料,演起扇子生来能勾得满堂小姐的帕子绞成麻花,扮上纱帽生又衬得那乌纱帽翅都格外精神。
系好鞋带站起身,夕阳下的薄暮笼罩在前方一高一低两个人影上,一个晃神,折叠的影子消失在巷子尽头。
奶奶回头,“阿命,方才路边蹲着的,是个人还是只野猫?我这老眼昏花的……。”
岳临漳回首望去,刚经过时确实有看到一个人影蹲在路边,深色衣服与暮色融为一体,倒是从那人影身边经过似乎闻到一股,介于花香与果香间,似是碾碎的山茶混着青梅酒,又像是谁家窗棂下风干的香橼,教人分不清是真实还是错觉。
第2章
古镇彻底被夜色笼罩,陈挽峥一个人走在万家灯火间,小师叔给的地址还真挺难寻。
随意找了间民宿住了一晚,睡了个囫囵觉,他是被饿醒的。
起床,洗漱,随意喷两下香水,香水是自制款,佛手柑、柠檬、桔、橙花香气层叠,很适合夏天。
填饱肚子背着包悠闲地往前走,民间八大名句之一“来都来了”,来都来了,权当旅游。
前面小卖部旁边的大树下围满人,穿着大背心、大裤衩、塑胶凉鞋大爷,和穿着碎花绵绸衫的大妈们坐在树下聊得正起劲,蒲扇上下纷飞,一大爷正在给人看手相,这场景令陈挽峥想到小时候爷爷带他在村口跟人抢着下象棋的日子,他跑过去凑热闹:“大爷,我这手能看吗?”
岳临漳大清早陪奶奶去妈祖庙上香,中午在寺庙斋戒,下午做完功课才扶着奶奶往回走。
简介:
看似老实人 x顶级天然撩
岳临漳 攻 x陈挽峥 受
小镇因两个年轻人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老太太们终于有了新鲜话题:“姓陈的那小伙,大好年华不务正业,整天妖里妖气的,年纪轻轻的跑去学唱戏,还是扮演旦角儿,啧啧,不靠谱。”
“还是邱家的小伙好,老实能干,一回来帮着乡里修屋盖瓦的,是个正经人。”
彼时,脱掉戏服,卸掉油彩的陈挽峥叼着棒棒冰,摇着蒲扇混在老太太们中间,点头:“对,那是个正经人。”
岳临漳从来不知道原来男人的腰也可以那样细、那样柔韧,更不知道原来男人唱青衣,唱花旦也能唱出千娇百媚。
陈挽峥知道那个叫岳临漳的正经人在看他,他故意演出最妩媚的神态,可惜,正经人不吃他那一套,走过来贴通知:注意仪容仪表。
标签:天然撩、甜宠、互宠、情投意合、一见钟情、职业、he、年上
第1章
每个人都会遇见两个自己,一个别人眼里的,一个自己眼里真实的自己。
陈挽峥坐在北京飞往福州的飞机上,戴着耳机,看着飞机穿过云层与霞光相会,他坐的位置正好能看见半边机翼,一团团云被机翼割破抛在后方,调整坐姿望向窗外,将北京的一切跟着一并抛于云后,向着他眼里真实的自己奔赴。
三个小时飞行,说短,看不完这一路的风景;说长,手机里存的曲目选段列表循环才到第二遍。
起身伸懒腰,前几天扮演贵妃时没来得及卸的大红指甲油,在黑色背包作背景下格外显眼。
出机场的瞬间遭受热浪冲击,机场内外温差实属过大,热风夹着机场门口的冷气,双重夹击下的不适感令他微微皱眉。
抹平背包口袋那张皱巴巴的宣纸,毛笔字写着“屏南县,千溪镇”。
继续转大巴,下一站:屏南。
岳临漳这次出门没看黄历,昨天从苏州直飞福州,到福州机场已是晚上十点,住了一宿,打算今早转车到屏南,谁知昨晚住的酒店内部管理出问题,一个兼职服务员用万能卡刷开一整层客房,整层客人的包、首饰、钱包等贵重物品几乎全部不翼而飞。
很不幸,岳临漳的背包就在其中,更不幸的是别人好歹留了部手机,只有他,连手机都被一并偷走。
根据警察同志分析,其他人手机没被偷,原因很简单,大伙儿睡前都玩手机,玩完随手扔枕头边或床头柜上,嫌犯怕吵醒客人,床周围的物品基本不碰。
只有岳临漳是个例外,他睡前不玩手机,也不放床边,而是放在离床很远的桌上,不偷白不偷。
做笔录的小警察毫不掩饰惊讶:“现在还有人睡前不玩手机啊!”
另一个警察搭腔:“有,我奶奶,她老人家青光眼,不玩手机。”
岳临漳认同地点头:“是的,您奶奶做的对,晚上关灯玩手机伤眼睛,而且睡前玩手机容易兴奋,不利于睡眠,最好十点前睡觉。”
俩小警察相互对视,用力点头。
做完笔录的他被困酒店,没有身份证、没有现金、没有银行卡更没有手机的他寸步难行。
直到今天下午,警察追回大部分物品,他这才领回背包,包里除去现金,其他物品原样返回。
给奶奶报平安,告诉她还需转乘大巴,大概傍晚抵达。
暮色四合时,陈挽峥终于踏上了千溪镇的土地。
晚霞将青石板路镀上一层蜜色,空气中浮动着被日光烘焙过的草香,混合着泥土的温热气息。
路旁的夕颜花在暮光中悄然舒展淡紫色的裙裾,抬眼望去,一座古旧的牌楼静静矗立,斑驳的匾额上“千溪镇”三个大字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无声诉说这个小镇的百年沧桑。
一身大巴车独有的味道被小镇清爽的风带走,陈挽峥站在路边,伸开双臂,仰首望天,大喊:“小师叔,我来了!”
陈挽峥愉悦的沿着石子路往前走,依稀记得师叔说过他住宋宅。
一直走,走到石子路尽头,陆宅、张宅、周宅依次出现,唯独没见宋宅。
师叔那人,活的仿佛不像现代人,在这个人人机不离手的年代,他倒像个遗世独立的隐士,找他全凭缘分,十次拨号九次落空,要么手机常年关机,要么开了机也形同虚设,更多时候干脆连手机都不知丢在哪个角落。
眼下显然不是个好时辰,电话不通。
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一户人家门口的夜来香散花着淡淡的幽香,陈挽峥继续往另一条小路走,景色怡人,权当散步,也不急着这一时三刻,只要师叔还在,总能找到他。
岳临漳刚下大巴,奶奶已在村口迎接他了。
他上前扶住奶奶:“奶奶,您怎么来了。”
“怕你不认得路,走,跟奶奶回家,回家吃饭。”
这是他二十八年来第三次回千溪镇,父母相识相恋在苏州,工作在苏州,他出生也在苏州,一岁时回千溪镇,据说回来第一天严重水土不服,又吐又泻,当时以为年龄小,想着大些会好,第二次回是小学一年级暑假,那次更严重,整个人全身水肿,就连医生都无法找出原因。
这是第三次,这次他做好各种准备,带上各种防过敏、鼻炎之类的药物,还带着母亲硬塞的一瓶井水,说是防止水土不服,此次回来是帮奶奶修整老房子。
奶奶住在宋宅后头那间老屋里,宋家宅院气派,青砖黛瓦占了大半个巷子,奶奶总拄着枣木拐杖念叨:“宋家这宅基打得霸道,把四邻的福气都吸了去。”
说着就要指给岳临漳看,东头王家的屋檐缺了角,西边李家的山墙裂了缝。
他自然不信这些风水之说,老宅经年累月地挨着风吹雨打,哪有不坏的理?只是见奶奶说得认真,他也就不言语,由着老人把那些陈年往事翻来覆去地讲。
祖孙俩边走边聊,基本奶奶问,岳临漳答。
“阿命有女朋友吗?”
“没有。”
“喜欢什么样的?奶奶给介绍啊。”
“暂时没这打算,奶奶。”
“这孩子,跟奶奶还客气。”
倒也不是客气,跟奶奶相处并不多,实在热络不起来。
千溪镇有个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在外游子回家首要之事,必须先到祠堂拜祖宗,出门也是一样,要去祠堂向老祖宗禀告离家之由,并向老祖宗寻求庇护,保佑出行顺利。
岳临漳自然不信这套,不信归不信,尊重乡俗,合理情况下顺从老人一直是岳临漳的处事风格。
陈挽峥在镇上迷路了,看起来很小的一个镇,青砖红瓦的巷子却像迷宫般纠缠,转过几道相似的弯,似乎是走到哪家祠堂,青石所砌,石梁雕刻着各类画像,天色暗,看不太真切,两旁石柱同样雕刻着各种画像,门头牌匾写着四个庄严的大字:“岳氏宗祠”。
“还挺气派。”陈挽峥嘀咕着继续往前走。
又拐过一个弯,脚下一绊差点摔倒,陈挽峥蹲下身系鞋带,余光瞥到身侧走过两个人影,陈挽峥的耳朵先于眼睛捕捉到一道男声,像一泓清泉漫过青石,尾音里又藏着几分陈年雪梨酒的醇厚:“奶奶,您慢点,注意脚下。”
本能使然,陈挽峥总是先注意声音,这道声音清润,低醇,用行内话说,而不浊,亮而不尖,准是块唱小生的好料,演起扇子生来能勾得满堂小姐的帕子绞成麻花,扮上纱帽生又衬得那乌纱帽翅都格外精神。
系好鞋带站起身,夕阳下的薄暮笼罩在前方一高一低两个人影上,一个晃神,折叠的影子消失在巷子尽头。
奶奶回头,“阿命,方才路边蹲着的,是个人还是只野猫?我这老眼昏花的……。”
岳临漳回首望去,刚经过时确实有看到一个人影蹲在路边,深色衣服与暮色融为一体,倒是从那人影身边经过似乎闻到一股,介于花香与果香间,似是碾碎的山茶混着青梅酒,又像是谁家窗棂下风干的香橼,教人分不清是真实还是错觉。
第2章
古镇彻底被夜色笼罩,陈挽峥一个人走在万家灯火间,小师叔给的地址还真挺难寻。
随意找了间民宿住了一晚,睡了个囫囵觉,他是被饿醒的。
起床,洗漱,随意喷两下香水,香水是自制款,佛手柑、柠檬、桔、橙花香气层叠,很适合夏天。
填饱肚子背着包悠闲地往前走,民间八大名句之一“来都来了”,来都来了,权当旅游。
前面小卖部旁边的大树下围满人,穿着大背心、大裤衩、塑胶凉鞋大爷,和穿着碎花绵绸衫的大妈们坐在树下聊得正起劲,蒲扇上下纷飞,一大爷正在给人看手相,这场景令陈挽峥想到小时候爷爷带他在村口跟人抢着下象棋的日子,他跑过去凑热闹:“大爷,我这手能看吗?”
岳临漳大清早陪奶奶去妈祖庙上香,中午在寺庙斋戒,下午做完功课才扶着奶奶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