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好可怕。”孟朝对往来于图书馆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敬畏,“我高三最刻苦的时候,也没通宵学习过。”
“我也是。”陆徐行低下头,“比起争第一,我更在意身体。当然,我选择不争也是因为我有退路,争的那些人是很了不起的。”
“朝朝也要注意身体。”
他免不了一再提醒:“你期末周那会儿,我都担心你熬坏身体。”
“知道啦。”
孟朝叹了口气,一次拼命换来先生无数次提醒,小声说:“其实期末周我没怎么熬,都是正常点就睡了。”
望着陆徐行颇为怨念的眼神,他再三保证:“我以后不会了,先生监督我!”
陆徐行这才满意地放过他。
要不是他每天准时提醒孟朝早睡,孟朝一定是会学到凌晨的。
他不一定可以时时刻刻看着孟朝,得让少年自己改变想法,注意自己的身体。
两人一路走过商学院,那是陆徐行读了很多年书的地方,大楼十分气派,而艺术学院的建筑风格就比较特别,一眼就能看出专业的不同。
陆徐行心头一动,“如果你想继续深造,可以申请这里的艺术学院,它的排名和商学院一样都很高,属于第一梯队。”
孟朝望着看不到头的建筑,“在先生的大学继续深造,听起来很浪漫。”
在这里读研,走先生走过的路,吃先生也吃过的食堂,见先生曾见过的风景,想想都觉得心动。
但他才大一,距离读研还有很久。
“不过我还要好久才毕业,不着急想这些。”
陆徐行笑道:“嗯,不着急,到时候再说。”
离开校园时,天空飘起了细小的雪花,图书馆亮起了灯,百年的建筑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经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
孟朝回过头,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
他越来越喜欢记录生活了。
傍晚,两人登上帝国大厦顶端,天空压着一层厚厚的乌云,远处的天际透着一线红色的天光,把天与地分割开来。
脚下大楼的灯渐次亮起,好像万物皆在掌中。
陆徐行问孟朝:“想不想看烟花?”
孟朝好奇地抬起头:“先生也能在这里放烟花?”
陆徐行投资了蓬山岛,放个烟花似乎不难,但江城对烟花管控很严格,同为大城市的纽约难道不一样?
陆徐行忍俊不禁,摇了摇头,“我没有提前安排,但帝国大厦有个消费项目,是花钱放烟花,要不要试试?”
“好!”
孟朝记录下帝国大厦的日落后,跟着陆徐行去了烟花控制室。
他把手机递给陆徐行,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帮我拍个视频。”
接着来到电脑前,小心地按下了按键。
下一秒,室内被烟花染成了红色,无数烟花飞出顶层,在大厦周围炸开鲜艳的花。
孟朝立刻凑到窗前,陆徐行站在他身侧,拍下少年被烟花照亮的侧脸。
他的双眼比所有的烟花还要亮,还要贵重,他自己却不知道。
在他眼中看到惊喜和期待,陆徐行觉得付出什么都值得了。
一架无人机穿过爆炸的烟花来到他面前,记录下这一刻的惊喜,这是烟花控制的附赠服务,情绪价值拉满。
烟花足足放了五分钟,久到孟朝怀疑先生是不是偷偷续了费才停下。
无人机的视频很快拷贝出来,它从楼顶起飞,录下四面八方的烟花,接着穿过烟花炸开的星点,像是漫游在无边无际的宇宙星河,最后来到窗前,拍摄到少年含着万千光彩的双眼,和站在他身侧满眼柔和的alpha。
看完后,孟朝意犹未尽地关上手机,却被陆徐行发现了他的小心思。
“朝朝,你的手机壁纸……”
少年以前的手机壁纸是一张网上存的图,是难得一见的飞机凌月,在特殊的拍摄角度中,看起来像是一架飞机飞过了月球。
但现在,孟朝的壁纸换成了他在人群中看向镜头的那张图。
孟朝拉着陆徐行的手,“我觉得那张照片拍得特别好,像电影海报。”
他轻轻捏了捏先生的脸,“你要是去拍电影,肯定能当影帝。”
陆徐行揉着少年的手腕,眉眼弯弯,“我只想演给你一个人看。”
这话肉麻得让孟朝搓了搓脸,下一刻,陆徐行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给他展示自己的壁纸。
“朝朝和我都一样。”
那张壁纸是两人第一次去蓬山岛时陆徐行拍的,照片上,少年和海鸥对视,夕阳和大海中间,他是最独特的风景。
孟朝脸更热了,飘雪也没让他脸上的温度降下来。
在帝国大厦吃完饭,外面仍在飘雪,但依旧很小,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雪花。
他们订了今天晚上的轮渡,想看曼哈顿的夜景,如果雪变大了,为了安全考虑轮渡会取消,但现在售票机构还没有发取消通知,应该可以顺利游玩。
夜晚江边的风不大,雪也是,正适合坐船出游。
孟朝和陆徐行上了轮渡,伸手去接江上的雪。
他从前很害怕雪,如今却很喜欢,总是用手接雪、玩雪,只是江城在他们从蓬山岛回来后再也没下过雪,没能试一试堆雪人。
江风凛冽,自由女神像百年不变地立在那里,相比江城,纽约是个很老的城市,城市的雏形在百年前就落定,现在很少再建设新的显眼的东西。
孟朝展开双手,像是要飞出去,陆徐行在身后抱住他的腰。
他想到什么,扭过头还没说话,就先笑出声来。
“you jump i jump……你觉不觉得我们现在特别像?”
这是《泰坦尼克号》中的台词。
他们的姿势真的很像。
陆徐行跟着他笑,“是很像。”
“那么,你愿意和我生死相随么?”
这句台词最深切的含义,正是他想表达的。
“当然,我的先生。”
孟朝颔首握住陆徐行的手,像是小王子握住他最信赖的骑士。
和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学生一样,他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只会背、写,不会念不会说,说出来别扭得让人想笑。
可陆徐行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他说英语就像母语一样。
他们是如此不同,却可以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一起携手从山石村走到江城,再从江城来到纽约。
孟朝抱着陆徐行,忽然想,他也想带着先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个目的地,他已经想好了。
轮渡缓慢地在一群百年建筑的注视下游过,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一下。
孟朝查看新消息,是陈老师发来的。
消息很短,却足够惊喜。
“恭喜你孟同学,你的作品通过了市级评选,下个月会送往首都进行全国评选。”
“江城是直辖市,通过江城市级评选,相当于通过其他地方的省级评选,是非常大的荣誉,江大只有三位同学通过,学校想对你们进行专题采访,孟同学有意参加么?什么时候有时间呢?”
第91章 接管
孟朝和陈老师约了个合适的时间接受专访, 把纽约周边逛得差不多以后,和陆徐行去了一趟投资的那个研究所。
当时研究所已经到了快要出成果的阶段,但一些投资者觉得看不到希望, 就撤资了,研究差点破产,陆徐行的投资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及时雨,解了燃眉之急, 所以研究所的人十分重视他们, 专门空出时间见他们。
得知孟朝患有相关缺陷时, 研究人员给他们推荐了更多美国这方面的专家医生。
两人一边联系这些专家,一边在美国玩了将近三个星期,二月初才回国。
不到一个星期就是春节,陆徐行本想和孟朝去蓬山岛, 和父母一起团团圆圆地过春节,但刚下飞机, 就收到陆氏出事了的消息。
陆擒和陆菁兄妹双双入狱这件事, 之前网上一直有小道消息在传, 但陆老爷子控制舆论的能力不比当年逊色,很快压了下来。
可瞒得住一时也瞒不住一世, 陆氏如此显赫的家族, 连只喜欢娱乐八卦的网友也会关注一二, 两人这么久不在公共场合露面, 稍加讨论的帖子就会被立刻删除,网友直接逆反, 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再加上陆徐行一点点推波助澜,瞬间就压制不住了。
北方小年那天, 热搜被陆氏的八卦屠榜,占了整整四页,不仅陆擒和陆菁兄妹俩被扒了个干净,陆氏老爷子当年疑似逼死原配、发配原配子女的事也有好几个热搜词条。
“我也是。”陆徐行低下头,“比起争第一,我更在意身体。当然,我选择不争也是因为我有退路,争的那些人是很了不起的。”
“朝朝也要注意身体。”
他免不了一再提醒:“你期末周那会儿,我都担心你熬坏身体。”
“知道啦。”
孟朝叹了口气,一次拼命换来先生无数次提醒,小声说:“其实期末周我没怎么熬,都是正常点就睡了。”
望着陆徐行颇为怨念的眼神,他再三保证:“我以后不会了,先生监督我!”
陆徐行这才满意地放过他。
要不是他每天准时提醒孟朝早睡,孟朝一定是会学到凌晨的。
他不一定可以时时刻刻看着孟朝,得让少年自己改变想法,注意自己的身体。
两人一路走过商学院,那是陆徐行读了很多年书的地方,大楼十分气派,而艺术学院的建筑风格就比较特别,一眼就能看出专业的不同。
陆徐行心头一动,“如果你想继续深造,可以申请这里的艺术学院,它的排名和商学院一样都很高,属于第一梯队。”
孟朝望着看不到头的建筑,“在先生的大学继续深造,听起来很浪漫。”
在这里读研,走先生走过的路,吃先生也吃过的食堂,见先生曾见过的风景,想想都觉得心动。
但他才大一,距离读研还有很久。
“不过我还要好久才毕业,不着急想这些。”
陆徐行笑道:“嗯,不着急,到时候再说。”
离开校园时,天空飘起了细小的雪花,图书馆亮起了灯,百年的建筑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经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
孟朝回过头,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
他越来越喜欢记录生活了。
傍晚,两人登上帝国大厦顶端,天空压着一层厚厚的乌云,远处的天际透着一线红色的天光,把天与地分割开来。
脚下大楼的灯渐次亮起,好像万物皆在掌中。
陆徐行问孟朝:“想不想看烟花?”
孟朝好奇地抬起头:“先生也能在这里放烟花?”
陆徐行投资了蓬山岛,放个烟花似乎不难,但江城对烟花管控很严格,同为大城市的纽约难道不一样?
陆徐行忍俊不禁,摇了摇头,“我没有提前安排,但帝国大厦有个消费项目,是花钱放烟花,要不要试试?”
“好!”
孟朝记录下帝国大厦的日落后,跟着陆徐行去了烟花控制室。
他把手机递给陆徐行,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帮我拍个视频。”
接着来到电脑前,小心地按下了按键。
下一秒,室内被烟花染成了红色,无数烟花飞出顶层,在大厦周围炸开鲜艳的花。
孟朝立刻凑到窗前,陆徐行站在他身侧,拍下少年被烟花照亮的侧脸。
他的双眼比所有的烟花还要亮,还要贵重,他自己却不知道。
在他眼中看到惊喜和期待,陆徐行觉得付出什么都值得了。
一架无人机穿过爆炸的烟花来到他面前,记录下这一刻的惊喜,这是烟花控制的附赠服务,情绪价值拉满。
烟花足足放了五分钟,久到孟朝怀疑先生是不是偷偷续了费才停下。
无人机的视频很快拷贝出来,它从楼顶起飞,录下四面八方的烟花,接着穿过烟花炸开的星点,像是漫游在无边无际的宇宙星河,最后来到窗前,拍摄到少年含着万千光彩的双眼,和站在他身侧满眼柔和的alpha。
看完后,孟朝意犹未尽地关上手机,却被陆徐行发现了他的小心思。
“朝朝,你的手机壁纸……”
少年以前的手机壁纸是一张网上存的图,是难得一见的飞机凌月,在特殊的拍摄角度中,看起来像是一架飞机飞过了月球。
但现在,孟朝的壁纸换成了他在人群中看向镜头的那张图。
孟朝拉着陆徐行的手,“我觉得那张照片拍得特别好,像电影海报。”
他轻轻捏了捏先生的脸,“你要是去拍电影,肯定能当影帝。”
陆徐行揉着少年的手腕,眉眼弯弯,“我只想演给你一个人看。”
这话肉麻得让孟朝搓了搓脸,下一刻,陆徐行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给他展示自己的壁纸。
“朝朝和我都一样。”
那张壁纸是两人第一次去蓬山岛时陆徐行拍的,照片上,少年和海鸥对视,夕阳和大海中间,他是最独特的风景。
孟朝脸更热了,飘雪也没让他脸上的温度降下来。
在帝国大厦吃完饭,外面仍在飘雪,但依旧很小,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雪花。
他们订了今天晚上的轮渡,想看曼哈顿的夜景,如果雪变大了,为了安全考虑轮渡会取消,但现在售票机构还没有发取消通知,应该可以顺利游玩。
夜晚江边的风不大,雪也是,正适合坐船出游。
孟朝和陆徐行上了轮渡,伸手去接江上的雪。
他从前很害怕雪,如今却很喜欢,总是用手接雪、玩雪,只是江城在他们从蓬山岛回来后再也没下过雪,没能试一试堆雪人。
江风凛冽,自由女神像百年不变地立在那里,相比江城,纽约是个很老的城市,城市的雏形在百年前就落定,现在很少再建设新的显眼的东西。
孟朝展开双手,像是要飞出去,陆徐行在身后抱住他的腰。
他想到什么,扭过头还没说话,就先笑出声来。
“you jump i jump……你觉不觉得我们现在特别像?”
这是《泰坦尼克号》中的台词。
他们的姿势真的很像。
陆徐行跟着他笑,“是很像。”
“那么,你愿意和我生死相随么?”
这句台词最深切的含义,正是他想表达的。
“当然,我的先生。”
孟朝颔首握住陆徐行的手,像是小王子握住他最信赖的骑士。
和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学生一样,他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只会背、写,不会念不会说,说出来别扭得让人想笑。
可陆徐行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他说英语就像母语一样。
他们是如此不同,却可以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一起携手从山石村走到江城,再从江城来到纽约。
孟朝抱着陆徐行,忽然想,他也想带着先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个目的地,他已经想好了。
轮渡缓慢地在一群百年建筑的注视下游过,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一下。
孟朝查看新消息,是陈老师发来的。
消息很短,却足够惊喜。
“恭喜你孟同学,你的作品通过了市级评选,下个月会送往首都进行全国评选。”
“江城是直辖市,通过江城市级评选,相当于通过其他地方的省级评选,是非常大的荣誉,江大只有三位同学通过,学校想对你们进行专题采访,孟同学有意参加么?什么时候有时间呢?”
第91章 接管
孟朝和陈老师约了个合适的时间接受专访, 把纽约周边逛得差不多以后,和陆徐行去了一趟投资的那个研究所。
当时研究所已经到了快要出成果的阶段,但一些投资者觉得看不到希望, 就撤资了,研究差点破产,陆徐行的投资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及时雨,解了燃眉之急, 所以研究所的人十分重视他们, 专门空出时间见他们。
得知孟朝患有相关缺陷时, 研究人员给他们推荐了更多美国这方面的专家医生。
两人一边联系这些专家,一边在美国玩了将近三个星期,二月初才回国。
不到一个星期就是春节,陆徐行本想和孟朝去蓬山岛, 和父母一起团团圆圆地过春节,但刚下飞机, 就收到陆氏出事了的消息。
陆擒和陆菁兄妹双双入狱这件事, 之前网上一直有小道消息在传, 但陆老爷子控制舆论的能力不比当年逊色,很快压了下来。
可瞒得住一时也瞒不住一世, 陆氏如此显赫的家族, 连只喜欢娱乐八卦的网友也会关注一二, 两人这么久不在公共场合露面, 稍加讨论的帖子就会被立刻删除,网友直接逆反, 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再加上陆徐行一点点推波助澜,瞬间就压制不住了。
北方小年那天, 热搜被陆氏的八卦屠榜,占了整整四页,不仅陆擒和陆菁兄妹俩被扒了个干净,陆氏老爷子当年疑似逼死原配、发配原配子女的事也有好几个热搜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