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她的心路历程,早已于一年前向许清源尽数剖白。
高中校花的夏晴,与初恋男友分分合合,女方太骄傲,男方太花心,偏生两个人又爱得刻骨铭心。青春的阵痛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旁人都说大少爷再风流都死活断不了白月光,可见是真爱唯一,夏晴的身边也不乏有钱有势的追求者,却仍不改初心。本以为两个人必然从校服走到婚纱,男方却在夏晴的生日这天出轨了她的密友。被伤透心的夏晴不堪忍受,在提了不知是第几回的分手之后,她来到了龙栖山散心,遇见了拙泉山居的老板许清源,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
在相遇的那一刻,夏晴是动心的,亦曾有过短暂的爱情,但是结婚这件郑重的事情,她如今的评价却是“任性”,是个因一时冲动,而误人误己的错误决定。
“你不必对我说这些,”许清源道,“在感情方面,我和你的理解不同。”
他并不认可夏晴那套关于爱情的理论,在许清源的认知里,尊重是爱的基础,需要被践踏尊严才能维系的感情,不能称其为爱情。
夏晴了然对方的想法:“你太理想主义,这是我们之间最大的不同。”
许清源是个纯粹而天真的男人,这很难得,但天真是个硬币式的词语,一面代表不谙世事的美好,另一面则代表执迷不悟的愚笨。他经历着一段失败的婚姻,却还相信世间有莫逆于心的平等感情。夏晴不打算继续教他认清现实,这不再是她的职责,总有一天,会有另外的老师身体力行地教诲,直到让这位固执的学生深悟厚学、豁然确斯。
“阿源……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快到了,我拟了份协议书……这两天你可以看看,不急的,如果有哪里想改动或者补充的,都可以商量。”
原来如此,果真……是因为这个。
前面温情的种种,都不过是一场铺垫。
许清源沉了沉心,他不感到意外,只是有些麻木。
一年前,为了逼迫执拗的丈夫妥协,夏晴终于把她与他的故事完整告诉了对方。没有一个男人在这样的陈情下还能继续隐忍不发,那天晚上,拙泉山居的人尽数见证了,一向温和的许老板与妻子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第二天一早他们就驱车去了市里,夫妻二人匆忙提交了离婚申请。只是,按照新规,他们需要经过离婚冷静期且实质分居一年以后,再次提交申请并登记,才算完成离婚手续。
仅仅是时间问题,仅仅是手续没有办完,所以自那一刻起,夏晴权当自己已经离异了,毕竟许清源在申请单上签了字,明确表达了同意。
出了民政局,一辆豪华轿车接走了夏晴,而许清源则一个人回到了拙泉山居。自此龙溪乡多了一条绯闻八卦,鉴云村的阿源跑了老婆,还在拖泥带水地磨离婚。
许清源没有去碰摆在桌上的协议书,他淡淡地说:“难为你这么热的天专程跑过来,其实,你发我电子文档就可以。”
夏晴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选项,甚至她第一反应也是更倾向于不见面的方式,这样可以回避与许清源的近距离接触。
“毕竟是重要的人生大事,当然要亲口问问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许清源笑了一下,“你带了协议书过来,还需要询问我的意思?”
“条款都是可以商量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是我有错在先,我知道的。”
原来这个“意思”,针对的只是协议书的内容。
夏晴的语调格外小心翼翼,这与平日里不打腹稿直来直往的性子颇有出入。在许清源面前,她很少需要思来想去,因为对方足够包容她,唯有在离婚一事上,夏晴处于完全劣势,因而不自知地察言观色,审慎以待,显出独一份的刻意。
许清源叹了口气:“你可以告诉我真实的想法。夏晴……你是不是觉得,如果不亲自过来一趟的话,我可能会找理由拖拉,导致错过第二次申请的有效时限,你不放心,所以才硬着头皮回来的,对不对?”
夏晴颤了下手指,愕然地反问:“阿源,我怎么会这样想你,你是什么样的为人我是清楚的,既然签了第一张申请单,肯定不会出尔反尔。”
“也许我会呢?”
她的心瞬间揪了起来。
像是预测到她的反应,许清源道:“你应该看到了,我还带着婚戒。”
每一次短促的碰面,这枚戒指落进夏晴眼中,就像一根扎在皮肉里的细小竹刺,拔又拔不出,拨弄还疼。她每每回想到这个细节,一颗心就始终不能落定为安,果然,她的直觉很准。
“阿源,你还想怎么样,我们已经没感情了,你就不能放了我,也放过你自己好吗?”她的眼眶红了,这是她设想过的可能,甚至是噩梦中常常光临的假想画面,为了等这一年的结束,夏晴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眼泪总是有效的,尤其是对许清源。夏晴的泪珠倔强地滚落在颊上,被她仓促地抹去,女人沉默地撇开脸,委屈地不愿意被人看到脆弱的失态。
用这种方式拿捏许清源,从未有过失手,对方终于拿起了协议书。
“我会看的。我需要一点时间。”
她吸了吸鼻子,嗯了一声。
“你再坐会儿吧,脸色好点再出去。”
被旁人看到夏晴哭红眼睛,只怕又要惹来充满想象力的闲言碎语。
见他准备起身离开,夏晴补了一句:“阿源,我真的是诚心来一趟的。”
“是么。”许清源平静地看向她,“那你记得过两天是什么日子吗?”
起初迷惑了片刻,夏晴的脑海里翻箱倒柜着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直到某个日期后知后觉地跳了出来,她霎时愣怔住了。
五天后,是许清源的双亲和弟弟的忌日。
她若有心,这趟回来是祭拜的,她若没心,则是来催离婚的。
原来那人一早就在等待她的答案。
第21章 溪边谈心
傍晚的霞光将云层染出深深浅浅的颜色,坐在小院里的人们喝着啤酒剥着小龙虾,欣赏着旖旎的落日山景。
从茶室出来,沿着廊下转弯就进入了院中,许清源首先看到了坐在竹凳上的池昉。那人戴着空顶遮阳帽挡光,除了眼睛躲在阴影里,满身皆披着柔金暖色。有个客人的小孩拿了剥好的龙虾肉跑过去,池昉先是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身上的伤口,小孩胖乎乎的小手仍举着,池老师就接过吃了,然后竖起大拇指笑。
许清源的眉宇也随着这个笑容不知不觉地松展开。
像是感应到什么,池昉侧了侧身,与他对上视线后挥了下手臂。
“吃过饭了吗?”许清源走到他身边。
池昉从竹凳上站起来:“没呢。”
“怎么,馋小龙虾了?”
池昉的鼻尖上有细细的汗珠,今天天气闷,院子里给客人移出来两架大风扇,可惜池老师坐的位置扇不到风。
“才不是,伤口要忌腥忌辣。”池昉望着他,“我是在等你呀。”
许清源的喉咙涩了一瞬,对方坐的位置扇不到风扇,但却能第一时间看到茶室里出来的人。
“……等我干什么,外面多热。”
“我乐意等。”池昉笑嘻嘻地只说了四个字,却似乎意味深长。
刚与妻子结束貌合神离的谈话,许清源的情绪是灰黑色的,然而池昉带着一点点晚霞的温柔,一丝丝山林的清甜,自作主张地往那汪灰黑的池子里滴上属于他的颜色,亮金入水,泛起细小的、却无法忽视的涟漪。
许清源问:“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给我开小灶?”池昉眨眨眼,“蔡伯炖着老母鸡汤呢,你的小灶还是留给我做夜宵吧。”
“行。”
很奇怪,此刻的池昉无论说什么做什么,许清源的心都会变软。
“走啊,一起去散个步?”池老师提议。
“好。”
正值酷暑的龙栖山,不得错过的是它的山石溪涧。沿着湛洁的溪流慢慢散步,清凉的水汽在空中四散漂浮,有种近似冰镇的舒爽感受。尤其是暮云x际,游客散去,烈日退场,只剩下清幽纯净的自然风光,和适合放空一切的身心。
池昉摘下遮阳帽挂到腰后,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水汽:“哇,天然空调。”
许清源见他一身蓝白,比这溪涧还要清爽干净。池昉很会穿,敞开的浅蓝色大衬衫配着成套的五分裤,内里是白色背心,脚上一双灰蓝色的球鞋,连那顶别着的遮阳帽都像恰到好处的搭配单品。哪怕许清源不具备灵敏的时尚嗅觉,但也拥有基本的审美,他知道,池昉很好看,并且擅长发挥这个优势。
“你出门前锁抽屉里的是什么啊?”池昉忽而问道。
如果是别人询问,许清源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
“离婚协议书。”
池昉死死控制住自己的面部表情,不允许自己泄露一丁点不合时宜的幸灾乐祸:“那她这趟回来是跟你谈离婚的?”
高中校花的夏晴,与初恋男友分分合合,女方太骄傲,男方太花心,偏生两个人又爱得刻骨铭心。青春的阵痛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旁人都说大少爷再风流都死活断不了白月光,可见是真爱唯一,夏晴的身边也不乏有钱有势的追求者,却仍不改初心。本以为两个人必然从校服走到婚纱,男方却在夏晴的生日这天出轨了她的密友。被伤透心的夏晴不堪忍受,在提了不知是第几回的分手之后,她来到了龙栖山散心,遇见了拙泉山居的老板许清源,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
在相遇的那一刻,夏晴是动心的,亦曾有过短暂的爱情,但是结婚这件郑重的事情,她如今的评价却是“任性”,是个因一时冲动,而误人误己的错误决定。
“你不必对我说这些,”许清源道,“在感情方面,我和你的理解不同。”
他并不认可夏晴那套关于爱情的理论,在许清源的认知里,尊重是爱的基础,需要被践踏尊严才能维系的感情,不能称其为爱情。
夏晴了然对方的想法:“你太理想主义,这是我们之间最大的不同。”
许清源是个纯粹而天真的男人,这很难得,但天真是个硬币式的词语,一面代表不谙世事的美好,另一面则代表执迷不悟的愚笨。他经历着一段失败的婚姻,却还相信世间有莫逆于心的平等感情。夏晴不打算继续教他认清现实,这不再是她的职责,总有一天,会有另外的老师身体力行地教诲,直到让这位固执的学生深悟厚学、豁然确斯。
“阿源……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快到了,我拟了份协议书……这两天你可以看看,不急的,如果有哪里想改动或者补充的,都可以商量。”
原来如此,果真……是因为这个。
前面温情的种种,都不过是一场铺垫。
许清源沉了沉心,他不感到意外,只是有些麻木。
一年前,为了逼迫执拗的丈夫妥协,夏晴终于把她与他的故事完整告诉了对方。没有一个男人在这样的陈情下还能继续隐忍不发,那天晚上,拙泉山居的人尽数见证了,一向温和的许老板与妻子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第二天一早他们就驱车去了市里,夫妻二人匆忙提交了离婚申请。只是,按照新规,他们需要经过离婚冷静期且实质分居一年以后,再次提交申请并登记,才算完成离婚手续。
仅仅是时间问题,仅仅是手续没有办完,所以自那一刻起,夏晴权当自己已经离异了,毕竟许清源在申请单上签了字,明确表达了同意。
出了民政局,一辆豪华轿车接走了夏晴,而许清源则一个人回到了拙泉山居。自此龙溪乡多了一条绯闻八卦,鉴云村的阿源跑了老婆,还在拖泥带水地磨离婚。
许清源没有去碰摆在桌上的协议书,他淡淡地说:“难为你这么热的天专程跑过来,其实,你发我电子文档就可以。”
夏晴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选项,甚至她第一反应也是更倾向于不见面的方式,这样可以回避与许清源的近距离接触。
“毕竟是重要的人生大事,当然要亲口问问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许清源笑了一下,“你带了协议书过来,还需要询问我的意思?”
“条款都是可以商量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是我有错在先,我知道的。”
原来这个“意思”,针对的只是协议书的内容。
夏晴的语调格外小心翼翼,这与平日里不打腹稿直来直往的性子颇有出入。在许清源面前,她很少需要思来想去,因为对方足够包容她,唯有在离婚一事上,夏晴处于完全劣势,因而不自知地察言观色,审慎以待,显出独一份的刻意。
许清源叹了口气:“你可以告诉我真实的想法。夏晴……你是不是觉得,如果不亲自过来一趟的话,我可能会找理由拖拉,导致错过第二次申请的有效时限,你不放心,所以才硬着头皮回来的,对不对?”
夏晴颤了下手指,愕然地反问:“阿源,我怎么会这样想你,你是什么样的为人我是清楚的,既然签了第一张申请单,肯定不会出尔反尔。”
“也许我会呢?”
她的心瞬间揪了起来。
像是预测到她的反应,许清源道:“你应该看到了,我还带着婚戒。”
每一次短促的碰面,这枚戒指落进夏晴眼中,就像一根扎在皮肉里的细小竹刺,拔又拔不出,拨弄还疼。她每每回想到这个细节,一颗心就始终不能落定为安,果然,她的直觉很准。
“阿源,你还想怎么样,我们已经没感情了,你就不能放了我,也放过你自己好吗?”她的眼眶红了,这是她设想过的可能,甚至是噩梦中常常光临的假想画面,为了等这一年的结束,夏晴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眼泪总是有效的,尤其是对许清源。夏晴的泪珠倔强地滚落在颊上,被她仓促地抹去,女人沉默地撇开脸,委屈地不愿意被人看到脆弱的失态。
用这种方式拿捏许清源,从未有过失手,对方终于拿起了协议书。
“我会看的。我需要一点时间。”
她吸了吸鼻子,嗯了一声。
“你再坐会儿吧,脸色好点再出去。”
被旁人看到夏晴哭红眼睛,只怕又要惹来充满想象力的闲言碎语。
见他准备起身离开,夏晴补了一句:“阿源,我真的是诚心来一趟的。”
“是么。”许清源平静地看向她,“那你记得过两天是什么日子吗?”
起初迷惑了片刻,夏晴的脑海里翻箱倒柜着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直到某个日期后知后觉地跳了出来,她霎时愣怔住了。
五天后,是许清源的双亲和弟弟的忌日。
她若有心,这趟回来是祭拜的,她若没心,则是来催离婚的。
原来那人一早就在等待她的答案。
第21章 溪边谈心
傍晚的霞光将云层染出深深浅浅的颜色,坐在小院里的人们喝着啤酒剥着小龙虾,欣赏着旖旎的落日山景。
从茶室出来,沿着廊下转弯就进入了院中,许清源首先看到了坐在竹凳上的池昉。那人戴着空顶遮阳帽挡光,除了眼睛躲在阴影里,满身皆披着柔金暖色。有个客人的小孩拿了剥好的龙虾肉跑过去,池昉先是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身上的伤口,小孩胖乎乎的小手仍举着,池老师就接过吃了,然后竖起大拇指笑。
许清源的眉宇也随着这个笑容不知不觉地松展开。
像是感应到什么,池昉侧了侧身,与他对上视线后挥了下手臂。
“吃过饭了吗?”许清源走到他身边。
池昉从竹凳上站起来:“没呢。”
“怎么,馋小龙虾了?”
池昉的鼻尖上有细细的汗珠,今天天气闷,院子里给客人移出来两架大风扇,可惜池老师坐的位置扇不到风。
“才不是,伤口要忌腥忌辣。”池昉望着他,“我是在等你呀。”
许清源的喉咙涩了一瞬,对方坐的位置扇不到风扇,但却能第一时间看到茶室里出来的人。
“……等我干什么,外面多热。”
“我乐意等。”池昉笑嘻嘻地只说了四个字,却似乎意味深长。
刚与妻子结束貌合神离的谈话,许清源的情绪是灰黑色的,然而池昉带着一点点晚霞的温柔,一丝丝山林的清甜,自作主张地往那汪灰黑的池子里滴上属于他的颜色,亮金入水,泛起细小的、却无法忽视的涟漪。
许清源问:“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给我开小灶?”池昉眨眨眼,“蔡伯炖着老母鸡汤呢,你的小灶还是留给我做夜宵吧。”
“行。”
很奇怪,此刻的池昉无论说什么做什么,许清源的心都会变软。
“走啊,一起去散个步?”池老师提议。
“好。”
正值酷暑的龙栖山,不得错过的是它的山石溪涧。沿着湛洁的溪流慢慢散步,清凉的水汽在空中四散漂浮,有种近似冰镇的舒爽感受。尤其是暮云x际,游客散去,烈日退场,只剩下清幽纯净的自然风光,和适合放空一切的身心。
池昉摘下遮阳帽挂到腰后,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水汽:“哇,天然空调。”
许清源见他一身蓝白,比这溪涧还要清爽干净。池昉很会穿,敞开的浅蓝色大衬衫配着成套的五分裤,内里是白色背心,脚上一双灰蓝色的球鞋,连那顶别着的遮阳帽都像恰到好处的搭配单品。哪怕许清源不具备灵敏的时尚嗅觉,但也拥有基本的审美,他知道,池昉很好看,并且擅长发挥这个优势。
“你出门前锁抽屉里的是什么啊?”池昉忽而问道。
如果是别人询问,许清源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
“离婚协议书。”
池昉死死控制住自己的面部表情,不允许自己泄露一丁点不合时宜的幸灾乐祸:“那她这趟回来是跟你谈离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