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他不敢让陈明川知道方士和贤妃的事,因为万一东窗事发,陈明川什么都不知情,说不定还可以逃过一劫。
如今裴璟利用忠亲王留下的势力,渗透了朝堂和裴昀的后宫,有了底气和实力,裴璟觉得自己是能够护住陈明川,所以才决定把自己的底牌也告诉陈明川。
不过这些裴璟都不会告诉陈明川,因为他知道陈明川愿意为了他赴汤蹈火,也愿意为了扳倒裴昀付出一切。
要是陈明川知道裴璟为了保护他,把他从筹谋中摘了出去,恐怕是真的会生气。
陈明川没想那么深,他开口道:“我同殿下一路走过来,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无数,殿下不告诉我贤妃和方士的事,应该是想要把底牌藏得更深。我当然不会怪殿下,殿下做事情深思熟虑是好的。”
裴璟笑了笑,“祈青,你总是懂我。”
“不过殿下后面怎么安排?尽管有了他们相助,想要成事也很难。”
裴璟说:“我在等一个时机,一个离开京城的时机。”
“离开京城?”陈明川有些疑惑。
不过很快他又反应了过来,“殿下是想去边关?继承大将军的遗志?”
裴璟说:“没错,既然裴昀最忌惮的就是掌握兵权的人谋反,那我就让他的噩梦成真。”
“自从大将军杀了月国主帅,月国倒是安分了许多年,只不过最近两年月国前所未有的寒冷,土地没有产出,牛羊也冻死了许多,他们已经动了犯大俞边境抢夺粮食的念头。”
裴璟说:“你不在军中,但是对边关的事也了解颇多。”
陈明川喝了一口茶,“都是罗彬告诉我的。当初我和他一同护送大将军回京,他去了京畿重地操练兵马,我则成了礼部侍郎。但是罗彬从来没有忘记过大将军还有你。”
“我知道,”裴璟说:“罗将军对父王很忠心。”
陈明川点了点头,“如果月国进犯,殿下能够到边关也是好的,有殿下在边关的将士必定士气大振。”
战争是残酷的,陈明川不喜欢战争,但是战争又是无法避免的。
这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刚到这里时系统交给他的任务,辅佐裴璟成为一代明君。
或许等裴璟成为明君的时候,至少大俞不会再有战争,百姓不会再流离失所。
见陈明川愣了神,裴璟轻声唤他,“在想什么?”
陈明川回过神来,说:“我在想殿下以后一定能有一番作为。”
“这些年是你教导我,教我读书,教我武功,我有了作为也是你的功劳。”
陈明川笑了笑,“殿下聪明好学,我其实作用不大。”
夜深了,陈明川在裴璟这里睡下了。
陈明川睡眠一向好,没多久他就睡着了,倒是裴璟没有睡着。
屋子里的灯已经熄灭了,裴璟只能借着月色看陈明川。
几年相处,裴璟在心里清楚他越来越离不开陈明川了。
他心里曾经被仇恨蒙蔽,只想利用一切向裴昀复仇。
不过在陈明川的陪伴下,裴璟心里多了其他的愿景,他想要和陈明川在一起一辈子。
一开始这种“在一起”的想法是单纯的,他只想和陈明川像平日里一样,闲暇时在庭院里下下棋、喝喝茶,只要他抬头的时候能够看到陈明川在就好了。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裴璟愈发觉得他对陈明川的感情没以前那么单纯了。
心隐隐的触碰了到了某种柔软的东西,裴璟觉察到感情的时候没觉得恐慌,只觉得原来如此。
裴璟悄无声息地靠近陈明川,在陈明川眉间落下一个似是而非的吻,轻声道:“我会成为你的依靠。”
……
第21章 同霜雪21
一个月之后,迎来了皇后的生辰。
尽管不久之前皇后的儿子裴行之才断了腿,众人都以为今年皇后不会办这个宴会了,但她还是隆重地办了。
她要让后宫看热闹的嫔妃还有朝中大臣知道,她还没有垮掉。
皇后虽然脸色不太好,但是她用重重的粉黛遮掩住了脸上的颓色,穿着绣有金色凤凰的红色衣裳,整个人精气神看着倒还不错。
宴会上,裴昀一副和皇后伉俪情深的模样,说了许多虚伪的话。
裴行之没有来,自从腿断了之后他整个人喜怒无常,每天都在东宫打砸东西。
皇后劝了他无数次,让他出席宴会,都被裴行之歇斯底里地拒绝了。
原本他已经不是太子,早就该搬离东宫了,但是裴行之不肯离开,裴昀也不可能把他赶走,就这样裴行之还是住在东宫。
陈明川看向了坐在太子身边的裴璟,今日裴璟穿了一身月白色的长袍,腰间挂着一块青色玉佩,他手里正拿着酒杯,就这么看着也没有喝酒。
似乎是察觉到了陈明川的目光,裴璟看了过来,原本如一潭死水的眼眸中泛起了涟漪,陈明川很快将目光移开了。
到了献贺礼的环节,皇后对所有人送的礼物都赞不绝口,一副大方温柔的模样。
唯独在裴行渊送贺礼的,皇后语气中带刺,“太子送的这幅贺寿图,是前朝名家的封笔之作,太子对本宫倒还真是用心。”
裴行渊说:“皇后娘娘的诞辰,孩儿自当用心。”
皇后冷冷一笑,“只不过太子对我儿恐怕就没这么用心了,以前都是太子和我儿兄友弟恭,如今怎么他伤了这么久,太子也没去看看,是心中有愧吗?”
裴昀喝了一口酒,瞥了一眼皇后,眼里只有不满。皇后看见了,只觉得心寒。
裴行渊说:“皇后娘娘误会了,不是儿臣不去东宫,实在是大哥伤心过度不愿意见人。儿臣平日里还要为父皇分担国事,也确实疏忽了大哥。娘娘放心,以后我一定常去看望大哥。”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皇后表情变得阴冷,“太子殿下巧舌如簧,倒是让本宫刮目相看。”
裴昀淡淡开口,“皇后。”
仅仅两个字,其中警告的意味不言而明,皇后身体一僵,她眼眶带着些微的泪水。
裴行之出事,嫌疑最大的就是裴行渊,当初裴昀说了彻查,最后却不了了之,把所有的事情推到了杀手身上。
以前皇后以为裴昀虽然爱的是贤妃,但是对她也不错,把她当成发妻尊敬,现在她才知道裴昀就是一个冷血的人。
裴昀把目光从皇后脸上移开,即便皇后是陪他风雨数十载的发妻,但是他对皇后没有一点多余的温情。
在场的大臣还有大臣妻眷都因为这个插曲没有怎么说话,一个个低着头恨不得钻进缝里,直到一个太监的闯入打破了宴会的宁静。
小太监走到了总管太监面前,总管瞪了他一眼,“今天什么日子?你冒冒失失进来做什么?”
小太监一脸急切,“干爹,边关八百里加急,怠慢不得。”
总管太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把他干儿子手里的军报一把夺了过来,他走到裴昀身边低语了两句,裴昀神情微变,接过军报看了看。
“三月十五,月国偷袭我军后营,粮草损失若干。第二日月国兵临城下,臣恳请皇上派出主帅……”
写信的人是曹通,暂代元帅一职,自从七王爷死了之后,边关就由他统领,不过因为他自觉能力不够,一直没有正式接替七王爷的位置。
曹通并不是七王爷的人,只不过这人刚直不阿到有些轴,也正因此裴昀才放心让他守在边关。
裴昀捏紧了信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一声把舞台中央跳舞的歌姬都吓到了,乐师也停止了奏乐。
皇后先是惊讶随后心里又多了一股怒气,不明白裴昀为什么在她的生日宴上发火。
裴昀说:“朕刚刚接到边关急报,月国再次进犯我大俞疆土。”
信上日期是三月十五,可如今已经是三月二十六了,边关情报向来有延迟,裴昀脸色阴沉,也不知道边关具体究竟如何。
郭忠闻言站了出来,“陛下,大元帅一职空悬已久,如今不过十年月国就敢来犯,恐怕也是看边关没有主帅坐镇。”
裴昀点了点头,“郭老将军说的有道理,曹通在信中也让朕尽快派出一名主帅,主帅人选诸位可有推荐?”
郭忠行了个礼,“老夫曾经领兵十余载,愿为大俞再次披甲挂帅。”
“不可,”陈明川站了起来,“郭老将军年事已高,怎么还能挂帅出征?”
郭忠看着陈明川说:“排兵布阵越老练越好,我的经验是所有武将中最足的。”
裴昀沉吟了片刻,“郭老将军的能力朕自然信服,不过老将军年事已高恐怕确是不能胜任。”
一名武将走了出来,他名叫郑流,郑流说:“陛下,年轻又有能力的将领现成的不就有一位吗?陈将军在礼部任职之前是骠骑将军,要说排兵布阵,陈将军的能力恐怕丝毫不逊色于曹通将军。”
罗彬此时也站了出来,“的确如此,陛下,臣恳请让陈侍郎挂帅出征。同时臣也请求作为副将随陈侍郎一起出征。”
如今裴璟利用忠亲王留下的势力,渗透了朝堂和裴昀的后宫,有了底气和实力,裴璟觉得自己是能够护住陈明川,所以才决定把自己的底牌也告诉陈明川。
不过这些裴璟都不会告诉陈明川,因为他知道陈明川愿意为了他赴汤蹈火,也愿意为了扳倒裴昀付出一切。
要是陈明川知道裴璟为了保护他,把他从筹谋中摘了出去,恐怕是真的会生气。
陈明川没想那么深,他开口道:“我同殿下一路走过来,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无数,殿下不告诉我贤妃和方士的事,应该是想要把底牌藏得更深。我当然不会怪殿下,殿下做事情深思熟虑是好的。”
裴璟笑了笑,“祈青,你总是懂我。”
“不过殿下后面怎么安排?尽管有了他们相助,想要成事也很难。”
裴璟说:“我在等一个时机,一个离开京城的时机。”
“离开京城?”陈明川有些疑惑。
不过很快他又反应了过来,“殿下是想去边关?继承大将军的遗志?”
裴璟说:“没错,既然裴昀最忌惮的就是掌握兵权的人谋反,那我就让他的噩梦成真。”
“自从大将军杀了月国主帅,月国倒是安分了许多年,只不过最近两年月国前所未有的寒冷,土地没有产出,牛羊也冻死了许多,他们已经动了犯大俞边境抢夺粮食的念头。”
裴璟说:“你不在军中,但是对边关的事也了解颇多。”
陈明川喝了一口茶,“都是罗彬告诉我的。当初我和他一同护送大将军回京,他去了京畿重地操练兵马,我则成了礼部侍郎。但是罗彬从来没有忘记过大将军还有你。”
“我知道,”裴璟说:“罗将军对父王很忠心。”
陈明川点了点头,“如果月国进犯,殿下能够到边关也是好的,有殿下在边关的将士必定士气大振。”
战争是残酷的,陈明川不喜欢战争,但是战争又是无法避免的。
这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刚到这里时系统交给他的任务,辅佐裴璟成为一代明君。
或许等裴璟成为明君的时候,至少大俞不会再有战争,百姓不会再流离失所。
见陈明川愣了神,裴璟轻声唤他,“在想什么?”
陈明川回过神来,说:“我在想殿下以后一定能有一番作为。”
“这些年是你教导我,教我读书,教我武功,我有了作为也是你的功劳。”
陈明川笑了笑,“殿下聪明好学,我其实作用不大。”
夜深了,陈明川在裴璟这里睡下了。
陈明川睡眠一向好,没多久他就睡着了,倒是裴璟没有睡着。
屋子里的灯已经熄灭了,裴璟只能借着月色看陈明川。
几年相处,裴璟在心里清楚他越来越离不开陈明川了。
他心里曾经被仇恨蒙蔽,只想利用一切向裴昀复仇。
不过在陈明川的陪伴下,裴璟心里多了其他的愿景,他想要和陈明川在一起一辈子。
一开始这种“在一起”的想法是单纯的,他只想和陈明川像平日里一样,闲暇时在庭院里下下棋、喝喝茶,只要他抬头的时候能够看到陈明川在就好了。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裴璟愈发觉得他对陈明川的感情没以前那么单纯了。
心隐隐的触碰了到了某种柔软的东西,裴璟觉察到感情的时候没觉得恐慌,只觉得原来如此。
裴璟悄无声息地靠近陈明川,在陈明川眉间落下一个似是而非的吻,轻声道:“我会成为你的依靠。”
……
第21章 同霜雪21
一个月之后,迎来了皇后的生辰。
尽管不久之前皇后的儿子裴行之才断了腿,众人都以为今年皇后不会办这个宴会了,但她还是隆重地办了。
她要让后宫看热闹的嫔妃还有朝中大臣知道,她还没有垮掉。
皇后虽然脸色不太好,但是她用重重的粉黛遮掩住了脸上的颓色,穿着绣有金色凤凰的红色衣裳,整个人精气神看着倒还不错。
宴会上,裴昀一副和皇后伉俪情深的模样,说了许多虚伪的话。
裴行之没有来,自从腿断了之后他整个人喜怒无常,每天都在东宫打砸东西。
皇后劝了他无数次,让他出席宴会,都被裴行之歇斯底里地拒绝了。
原本他已经不是太子,早就该搬离东宫了,但是裴行之不肯离开,裴昀也不可能把他赶走,就这样裴行之还是住在东宫。
陈明川看向了坐在太子身边的裴璟,今日裴璟穿了一身月白色的长袍,腰间挂着一块青色玉佩,他手里正拿着酒杯,就这么看着也没有喝酒。
似乎是察觉到了陈明川的目光,裴璟看了过来,原本如一潭死水的眼眸中泛起了涟漪,陈明川很快将目光移开了。
到了献贺礼的环节,皇后对所有人送的礼物都赞不绝口,一副大方温柔的模样。
唯独在裴行渊送贺礼的,皇后语气中带刺,“太子送的这幅贺寿图,是前朝名家的封笔之作,太子对本宫倒还真是用心。”
裴行渊说:“皇后娘娘的诞辰,孩儿自当用心。”
皇后冷冷一笑,“只不过太子对我儿恐怕就没这么用心了,以前都是太子和我儿兄友弟恭,如今怎么他伤了这么久,太子也没去看看,是心中有愧吗?”
裴昀喝了一口酒,瞥了一眼皇后,眼里只有不满。皇后看见了,只觉得心寒。
裴行渊说:“皇后娘娘误会了,不是儿臣不去东宫,实在是大哥伤心过度不愿意见人。儿臣平日里还要为父皇分担国事,也确实疏忽了大哥。娘娘放心,以后我一定常去看望大哥。”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皇后表情变得阴冷,“太子殿下巧舌如簧,倒是让本宫刮目相看。”
裴昀淡淡开口,“皇后。”
仅仅两个字,其中警告的意味不言而明,皇后身体一僵,她眼眶带着些微的泪水。
裴行之出事,嫌疑最大的就是裴行渊,当初裴昀说了彻查,最后却不了了之,把所有的事情推到了杀手身上。
以前皇后以为裴昀虽然爱的是贤妃,但是对她也不错,把她当成发妻尊敬,现在她才知道裴昀就是一个冷血的人。
裴昀把目光从皇后脸上移开,即便皇后是陪他风雨数十载的发妻,但是他对皇后没有一点多余的温情。
在场的大臣还有大臣妻眷都因为这个插曲没有怎么说话,一个个低着头恨不得钻进缝里,直到一个太监的闯入打破了宴会的宁静。
小太监走到了总管太监面前,总管瞪了他一眼,“今天什么日子?你冒冒失失进来做什么?”
小太监一脸急切,“干爹,边关八百里加急,怠慢不得。”
总管太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把他干儿子手里的军报一把夺了过来,他走到裴昀身边低语了两句,裴昀神情微变,接过军报看了看。
“三月十五,月国偷袭我军后营,粮草损失若干。第二日月国兵临城下,臣恳请皇上派出主帅……”
写信的人是曹通,暂代元帅一职,自从七王爷死了之后,边关就由他统领,不过因为他自觉能力不够,一直没有正式接替七王爷的位置。
曹通并不是七王爷的人,只不过这人刚直不阿到有些轴,也正因此裴昀才放心让他守在边关。
裴昀捏紧了信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一声把舞台中央跳舞的歌姬都吓到了,乐师也停止了奏乐。
皇后先是惊讶随后心里又多了一股怒气,不明白裴昀为什么在她的生日宴上发火。
裴昀说:“朕刚刚接到边关急报,月国再次进犯我大俞疆土。”
信上日期是三月十五,可如今已经是三月二十六了,边关情报向来有延迟,裴昀脸色阴沉,也不知道边关具体究竟如何。
郭忠闻言站了出来,“陛下,大元帅一职空悬已久,如今不过十年月国就敢来犯,恐怕也是看边关没有主帅坐镇。”
裴昀点了点头,“郭老将军说的有道理,曹通在信中也让朕尽快派出一名主帅,主帅人选诸位可有推荐?”
郭忠行了个礼,“老夫曾经领兵十余载,愿为大俞再次披甲挂帅。”
“不可,”陈明川站了起来,“郭老将军年事已高,怎么还能挂帅出征?”
郭忠看着陈明川说:“排兵布阵越老练越好,我的经验是所有武将中最足的。”
裴昀沉吟了片刻,“郭老将军的能力朕自然信服,不过老将军年事已高恐怕确是不能胜任。”
一名武将走了出来,他名叫郑流,郑流说:“陛下,年轻又有能力的将领现成的不就有一位吗?陈将军在礼部任职之前是骠骑将军,要说排兵布阵,陈将军的能力恐怕丝毫不逊色于曹通将军。”
罗彬此时也站了出来,“的确如此,陛下,臣恳请让陈侍郎挂帅出征。同时臣也请求作为副将随陈侍郎一起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