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没事。”应雪说着,伸手扶了一下,抓着尸体的胳膊很冷,确定是死的透透的。
应雪再一捻指,像是粉末。
没等想出什么,钟慈拉起他的手,很快又松开,应雪再捻指,那层粉末消失不见。
再有半个时辰左右天就亮了,这些尸体自然送不了多远,老赵从家里拿了几把铁铲,准备就在附近埋了。
应雪和钟慈在一旁看着,尸体一个叠着一个被土藏在大树下。
“这妃子不会再杀人吧……”
阿旌道。
钟慈抬眼看他,“为什么这么说。”
阿旌:“他既然搞这么大阵仗,还留下血字,定然是想传出去的,现在被藏起来,会这么善罢甘休?”
“阵仗大他怎么不去杀高官富商。”钟慈随口道,“孩子一夜没睡,我们先告辞了。”
老赵和年轻人干活投入,没注意到对话,倒是简单帮忙的阿旌道:“和吴兄也认识好些日子了,能否告知住处啊?”
“还是老客栈。”
钟慈说完抱起应雪就走,没再和他说话。
青石板路上空无一人,不会出现灯会的问题,应雪自然不愿被抱着走,“你放我下来啊!我自己走!”
“走路都打晃,怕你倒这里丢我的脸。”钟慈道。
应雪嘟囔:“要丢脸也是我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
“没办法,你是我徒弟。”钟慈道。
倒真是尽职尽责的遵循谎话。
应雪想。
钟慈走的不急,身后挖土的还在继续,钟慈说一不二的性格应雪也懒得多说,从这里到客栈很远。
入了秋的早晨寒冷,钟慈走的不急,路边的包子摊飘出香气,钟慈怀里温暖,应雪困的不行,头倒在钟慈的肩膀,渐渐合上了眼。
——
这一觉应雪睡的舒服,没有一点声音吵他,想必是钟慈在屋子里布了隔音,应雪推开窗,已然是午后。
应雪穿好衣服,去找钟慈。
“进来。”
钟慈穿着里衣,头发披散着,应雪进来才不紧不慢的穿衣,“睡好了?”
“嗯。”应雪道,“我给你梳头发。”
说着,拿过桌上的梳子轻梳着,昨日钟慈给他梳的,今日给他梳回来才对。
钟慈没阻止,应雪站着正好和钟慈坐着高度一样,梳上面的头发有些不方便,拽过一个木凳踩在上面。
没有什么事情,应雪也没急,钟慈任他玩着自己的头发,试了好几种发型拆了又梳,梳了又拆。
今天的钟慈还是一如既往的白衫,应雪跳下凳子,给他找了件金线绣着花纹的外衫给他穿上。
挑挑拣拣,选了个青色的发冠,半披半束。
钟慈看着铜镜里自己的搭配,不由道:“你……”
“怎么了?”应雪来回看看,头发束的很好啊,钟慈见那小手扳着自己的头,看的认真,道:“没事,挺好的。”
平日里钟慈一个白玉发冠就解决了,太寡淡了,应雪早就想给他好好打扮一次了。
绿色的发带在青色发冠上,搭在发丝上面,做到这些应雪还不满足,给他又编了几个小辫子。
钟慈额角一抽,闭上眼不想再看。
应雪绕着钟慈来回的转,认真规整好每缕发丝,最后满意道:“好看极了。”
钟慈被气笑了,强压下打孩子的冲动,“不如为师也为你装扮装扮?”
应雪笑道:“你当师父上瘾了,才不要你弄。”
他的品味太差了!
“饿了。”
一直忙着给他打扮,到现在早饭还没吃,闲下来简直前胸贴后背。
这家客栈什么都好,就是饭菜难吃,钟慈不情愿的带着糟心孩子出门觅食,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路人的目光比平日要多。
应雪点了几道清淡的菜,钟慈没意见。
“你为什么要把我手上的东西擦掉?”应雪拿筷子敲碗,问道。
钟慈抢过来好好的放下,“那东西是磷火,死人身上的流出来的东西,脏。”
应雪恍然大悟,他知道老赵和年轻人看到的鬼是什么了!
“当时天黑,仅有的那点光照在这磷火上,就会隐约让人看到此人生前的模样!”应雪道。
这些他曾在上神峰的古书里看到过。
钟慈颔首,“没错。”
“可是磷火不是死很久才会有的东西吗?那些尸体可不像刚死的样子,起码得有两三日。”应雪回想着。
钟慈:“你倒像个仵作。”
“……多读书,多学习。”应雪继续分析,“是故意的,还借着你的名义。”
“等今夜看吧。”
不出所料,入夜就出事,昨夜那些尸体从土中爬出,游荡在这座城里,惹得民心恐慌,但总的不是大事。
直到那些尸体留的血液,以池城为宣纸,走的路形成了那句鲛人还我性命。
城主王田青半夜听到这件事,紧忙到了官府,连夜开始审理。
应雪和钟慈混在人群里在堂外看,为了方便不引人注意,应雪和钟慈换上素衣,在角落里。
王田青坐在椅上,催促道:“不是说把见到的都带过吗?怎么还没到!”
身边人回答说:“有些多,还在抓!”
百姓自然不可能承认看到不该看的东西,毕竟之前的这种事都没有好下场,抓人的废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那十多个人。
半个时辰,全都害怕的跪下堂下,应雪看到昨日的老赵也在其中,还有说要搬家的崔大娘。
王田青一拍醒木,“一个个说!今夜的全部经过!”
谁都不愿意做出头鸟,半晌也没人开口,王田青见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谁提供信息,官府必有重谢!”
话没明说,却都明白什么意思,赏钱赏官。
城主的话还是有可信度的,下面跪着的有胆子大的,说道:“我说我说!草民是打更的,天刚暗的时候还好好的,谁知道没一会我就看见有人还在大街上走,我就凑上去了……”
回想到这,那人又想起了当时那个场景,道:“谁知道那人根本不理我,我绕到他面前,脸上全是烧伤的痕迹,五官还止不住的冒着血!”
王田青:“只有一个?”
那人连连点头,“我确定只有一个!”
王田青问了名字,命令身后人赏赐十两银子。
有人得了好处,说的人就多了,情况都大差不差,在各种地方看到分散的尸体行走,都是一样的火烧脸和七窍流血。
应雪依旧是被钟慈抱在怀里,阿旌总是神出鬼没,在人群中一眼找到两人,凑近说话,“他们说的不会就是昨夜……”
“你说呢?”钟慈反问。
彼此都心知肚明的答案,阿旌没在继续,反倒说:“没想到这个老赵还挺聪明。”
老赵从始至终都没开口说一句话,不知道是被吓的还是真聪明。
应雪明白阿旌的意思,城主虽然承诺给了好处,但背地里会做什么呢?还不是一样像之前杀人灭口。
现在这事闹的大,人数又这么多,身为城主必然想尽办法快速解决这件事,在消息传出去之前。
之后也不难收场,这堂上的十多个人,到时候找几个典型,找个合理的理由让他们消失,震慑住百姓,让他们知道池城的态度。
至于那些根本不怕城主的,这事闹的大王田青自然会解决的天衣无缝,他们就算捅到海晶宫也只会让里面的鲛发火,解决不了什么自然得不到好处,还大大得罪城主,得不偿失。
海晶宫是不能传进去的!
果然,王田青在听的差不多,眉头紧皱,说道:“我身为城主,定然要把此事的幕后主使抓出来,封城!绝不能让人逃了!”
钟慈摇头,并不这么认为,“道理没错,时间错了。”
阿旌:“什么时间?”
应雪恍然大悟,“灯会,是灯会!”
“嗯。”
一定会有小鲛人在灯会这日从海晶宫里出来玩,有的赶在昨晚回去,有的在今日白天,但难免不会有贪玩多留些日子的。
阿旌反应了会,道:“这人是在赌。”
钟慈提点了一下,“大火。”
阿旌不语。
应雪解释道:“昨夜走水是在人正多的时候,声势浩大,即便尸体的事情没传出去,鲛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这场大火,见无人敢报官会怎么想,他们自诩是贵族是统治者,又正值年少逞英雄的年纪,怎么会没有想留下来查事的呢?”
应雪再一捻指,像是粉末。
没等想出什么,钟慈拉起他的手,很快又松开,应雪再捻指,那层粉末消失不见。
再有半个时辰左右天就亮了,这些尸体自然送不了多远,老赵从家里拿了几把铁铲,准备就在附近埋了。
应雪和钟慈在一旁看着,尸体一个叠着一个被土藏在大树下。
“这妃子不会再杀人吧……”
阿旌道。
钟慈抬眼看他,“为什么这么说。”
阿旌:“他既然搞这么大阵仗,还留下血字,定然是想传出去的,现在被藏起来,会这么善罢甘休?”
“阵仗大他怎么不去杀高官富商。”钟慈随口道,“孩子一夜没睡,我们先告辞了。”
老赵和年轻人干活投入,没注意到对话,倒是简单帮忙的阿旌道:“和吴兄也认识好些日子了,能否告知住处啊?”
“还是老客栈。”
钟慈说完抱起应雪就走,没再和他说话。
青石板路上空无一人,不会出现灯会的问题,应雪自然不愿被抱着走,“你放我下来啊!我自己走!”
“走路都打晃,怕你倒这里丢我的脸。”钟慈道。
应雪嘟囔:“要丢脸也是我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
“没办法,你是我徒弟。”钟慈道。
倒真是尽职尽责的遵循谎话。
应雪想。
钟慈走的不急,身后挖土的还在继续,钟慈说一不二的性格应雪也懒得多说,从这里到客栈很远。
入了秋的早晨寒冷,钟慈走的不急,路边的包子摊飘出香气,钟慈怀里温暖,应雪困的不行,头倒在钟慈的肩膀,渐渐合上了眼。
——
这一觉应雪睡的舒服,没有一点声音吵他,想必是钟慈在屋子里布了隔音,应雪推开窗,已然是午后。
应雪穿好衣服,去找钟慈。
“进来。”
钟慈穿着里衣,头发披散着,应雪进来才不紧不慢的穿衣,“睡好了?”
“嗯。”应雪道,“我给你梳头发。”
说着,拿过桌上的梳子轻梳着,昨日钟慈给他梳的,今日给他梳回来才对。
钟慈没阻止,应雪站着正好和钟慈坐着高度一样,梳上面的头发有些不方便,拽过一个木凳踩在上面。
没有什么事情,应雪也没急,钟慈任他玩着自己的头发,试了好几种发型拆了又梳,梳了又拆。
今天的钟慈还是一如既往的白衫,应雪跳下凳子,给他找了件金线绣着花纹的外衫给他穿上。
挑挑拣拣,选了个青色的发冠,半披半束。
钟慈看着铜镜里自己的搭配,不由道:“你……”
“怎么了?”应雪来回看看,头发束的很好啊,钟慈见那小手扳着自己的头,看的认真,道:“没事,挺好的。”
平日里钟慈一个白玉发冠就解决了,太寡淡了,应雪早就想给他好好打扮一次了。
绿色的发带在青色发冠上,搭在发丝上面,做到这些应雪还不满足,给他又编了几个小辫子。
钟慈额角一抽,闭上眼不想再看。
应雪绕着钟慈来回的转,认真规整好每缕发丝,最后满意道:“好看极了。”
钟慈被气笑了,强压下打孩子的冲动,“不如为师也为你装扮装扮?”
应雪笑道:“你当师父上瘾了,才不要你弄。”
他的品味太差了!
“饿了。”
一直忙着给他打扮,到现在早饭还没吃,闲下来简直前胸贴后背。
这家客栈什么都好,就是饭菜难吃,钟慈不情愿的带着糟心孩子出门觅食,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路人的目光比平日要多。
应雪点了几道清淡的菜,钟慈没意见。
“你为什么要把我手上的东西擦掉?”应雪拿筷子敲碗,问道。
钟慈抢过来好好的放下,“那东西是磷火,死人身上的流出来的东西,脏。”
应雪恍然大悟,他知道老赵和年轻人看到的鬼是什么了!
“当时天黑,仅有的那点光照在这磷火上,就会隐约让人看到此人生前的模样!”应雪道。
这些他曾在上神峰的古书里看到过。
钟慈颔首,“没错。”
“可是磷火不是死很久才会有的东西吗?那些尸体可不像刚死的样子,起码得有两三日。”应雪回想着。
钟慈:“你倒像个仵作。”
“……多读书,多学习。”应雪继续分析,“是故意的,还借着你的名义。”
“等今夜看吧。”
不出所料,入夜就出事,昨夜那些尸体从土中爬出,游荡在这座城里,惹得民心恐慌,但总的不是大事。
直到那些尸体留的血液,以池城为宣纸,走的路形成了那句鲛人还我性命。
城主王田青半夜听到这件事,紧忙到了官府,连夜开始审理。
应雪和钟慈混在人群里在堂外看,为了方便不引人注意,应雪和钟慈换上素衣,在角落里。
王田青坐在椅上,催促道:“不是说把见到的都带过吗?怎么还没到!”
身边人回答说:“有些多,还在抓!”
百姓自然不可能承认看到不该看的东西,毕竟之前的这种事都没有好下场,抓人的废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那十多个人。
半个时辰,全都害怕的跪下堂下,应雪看到昨日的老赵也在其中,还有说要搬家的崔大娘。
王田青一拍醒木,“一个个说!今夜的全部经过!”
谁都不愿意做出头鸟,半晌也没人开口,王田青见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谁提供信息,官府必有重谢!”
话没明说,却都明白什么意思,赏钱赏官。
城主的话还是有可信度的,下面跪着的有胆子大的,说道:“我说我说!草民是打更的,天刚暗的时候还好好的,谁知道没一会我就看见有人还在大街上走,我就凑上去了……”
回想到这,那人又想起了当时那个场景,道:“谁知道那人根本不理我,我绕到他面前,脸上全是烧伤的痕迹,五官还止不住的冒着血!”
王田青:“只有一个?”
那人连连点头,“我确定只有一个!”
王田青问了名字,命令身后人赏赐十两银子。
有人得了好处,说的人就多了,情况都大差不差,在各种地方看到分散的尸体行走,都是一样的火烧脸和七窍流血。
应雪依旧是被钟慈抱在怀里,阿旌总是神出鬼没,在人群中一眼找到两人,凑近说话,“他们说的不会就是昨夜……”
“你说呢?”钟慈反问。
彼此都心知肚明的答案,阿旌没在继续,反倒说:“没想到这个老赵还挺聪明。”
老赵从始至终都没开口说一句话,不知道是被吓的还是真聪明。
应雪明白阿旌的意思,城主虽然承诺给了好处,但背地里会做什么呢?还不是一样像之前杀人灭口。
现在这事闹的大,人数又这么多,身为城主必然想尽办法快速解决这件事,在消息传出去之前。
之后也不难收场,这堂上的十多个人,到时候找几个典型,找个合理的理由让他们消失,震慑住百姓,让他们知道池城的态度。
至于那些根本不怕城主的,这事闹的大王田青自然会解决的天衣无缝,他们就算捅到海晶宫也只会让里面的鲛发火,解决不了什么自然得不到好处,还大大得罪城主,得不偿失。
海晶宫是不能传进去的!
果然,王田青在听的差不多,眉头紧皱,说道:“我身为城主,定然要把此事的幕后主使抓出来,封城!绝不能让人逃了!”
钟慈摇头,并不这么认为,“道理没错,时间错了。”
阿旌:“什么时间?”
应雪恍然大悟,“灯会,是灯会!”
“嗯。”
一定会有小鲛人在灯会这日从海晶宫里出来玩,有的赶在昨晚回去,有的在今日白天,但难免不会有贪玩多留些日子的。
阿旌反应了会,道:“这人是在赌。”
钟慈提点了一下,“大火。”
阿旌不语。
应雪解释道:“昨夜走水是在人正多的时候,声势浩大,即便尸体的事情没传出去,鲛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这场大火,见无人敢报官会怎么想,他们自诩是贵族是统治者,又正值年少逞英雄的年纪,怎么会没有想留下来查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