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春莺 第97节
她咬紧牙关,不让奇怪的声音溜出唇齿,喘息着怒骂:“你怎么能这样?送书的是高月窈,跟我有什么关系……”
“混蛋!登徒子……”
祝无执钳着她下颌转过脸,堵住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
晃动中她如云发髻松散,珠翠步摇坠地,发出清脆的声响,掩盖了她支离破碎的话语。灯火坠入她水蒙蒙的眼睛,祝无执像受了蛊惑,轻吻她眼下的小痣,举止愈发粗鲁下流。
温幸妤最开始还能怒骂几句,到最后身心俱疲,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任他折腾。
事毕,祝无执抱着她沐浴清理完,心满意足的搂着她入睡。
温幸妤浑身酸软,疲惫不堪,却睡不着。她闭着眼,内心迷茫而恓惶。
她不明白,原先祝无执不是这样的。他虽偶尔发怒强迫她、不顾及她意愿,但大多数时间还算好性子,和她见过的那些士大夫差不多,傲气而守礼。
可自从上次回来,他就像变了一个人。
情绪极其不稳定,喜怒无常,控制欲也强得令人胆颤。甚至于她多跟哪个仆人说句话,他就阴着脸把人撤走。
温幸妤真的搞不明白,他为何性情大变。
本以为主动回来,他会放松戒备,两人不说柔情蜜意,但应该也能琴瑟和鸣。只待她慢慢寻个良机,彻底脱身。
如今他这样……她还怎么逃?
温幸妤现在畏极了他,就像当年在同州那样。
不知躺了多久,直到幔帐透出一丝淡薄的亮,她才沉沉睡去。
*
上元节当日傍晚。
温幸妤穿戴成宫女模样,跟祝无执同乘一车,前往皇宫。
入了皇宫,她掀开一点帘子,一眨不眨地望着传闻里琉璃瓦白玉地,富丽堂皇的宫廷。
祝无执倒是没有阻止,反而笑道:“你若喜欢,日后我多带你来。”
闻言温幸妤放下帘子,摇了摇头:“不来了,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
祝无执面色一冷,正要说什么,就到了紫宸殿。
温幸妤穿着一等宫婢的衣裳,跟在祝无执身后,暗自打量。
殿内琼枝玉树罗列,九枝明灯高悬,照彻如白昼。百官衣冠赫奕,或锦衣玉带,或紫绶金章,女眷们珠围翠绕,环佩叮当。
香风阵阵,满堂煊赫。
就连宫女都是恭谨有礼,举止端庄的。
她垂首站在祝无执身后,觉得自己好像是误入明堂的泥点子,与周遭一切格格都不入。
过了一会,幼帝被宫人簇拥而来。
她悄悄看了几眼,心说那就是前太子的小儿子。
宴开,满堂公卿叩拜幼帝,温幸妤跟着一起跪下去,唯独祝无执站在那。
起身后,丝竹之声渐起,外邦使臣入殿,抬来了贺礼。
而后好多衣着华贵的人前来拜见祝无执,说了些她听不太明白的贺词。
祝无执坐在案前,一杯接一杯,姿态矜傲散漫。
她看着无趣,站着有点累,动了动腿,就听到祝无执开口:“替我试菜。”
她愣了一下,就看到角落有个内侍悄悄搬来了个支踵放在祝无执旁边。
温幸妤抿了抿唇,看了眼祝无执,乖乖跪坐在他身边。
外人看起来,就像是小宫女跪在旁边,给摄政王试菜布菜。
祝无执把玉箸递给她,缓声道:“挨个试一遍。”
温幸妤做过婢女,自然知道怎么伺候人。
她拿起筷子,将盘里的菜每个夹一点到碗里,小口试了,然后拿起另外一双玉箸,要夹到祝无执碗里。
祝无执阻止了她,忽然凑近,小声道:“吩咐宫人按你口味做的,喜不喜欢?”
温幸妤怔了一瞬,才发现他眸光不似平日里阴鸷冷傲,有些熏熏然的醉意,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她轻轻点头。
祝无执一手支着下巴,一手把玩着酒杯,盯着她笑:“那就多吃些。”
她随便吃了几口,感觉到飘来若有若无探究的视线,登时味同嚼蜡。
叫她扮做宫女,又如此亲昵。
祝无执恐怕只是想着面上过得去,不叫外邦人诟病,实际上也没有想掩饰二人的关系。
她放下玉箸,用帕子沾了沾嘴角,又喝了口茶水,便重新起身,站在他后边,百无聊赖的看着殿内舞乐。
站着站着,忽然就感觉到一道视线。
她抬眼看去,就见沈为开坐在靠后的位置,朝她眉眼弯弯露出个笑容。
除此之外,竟在沈为开旁边的座席上,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当初在同州有过几面之缘,朝邑县令陈文远,以及他的妻子。
扫视一圈,却没发现陈令仪的身影。这种宫宴,大多朝臣都会带家中女眷到场,更不用说陈文远只有那么一个女儿。
她有些疑惑,还想寻看,就听到“当”的一声,低下头,就见祝无执把酒杯重重搁在案几上,抬眼看她。
面上带着笑,眼神却阴沉沉的,含着警告。
她不敢再乱看,垂下了眼。
不知过了多久,幼帝突然被宫人簇拥着出去。
有内侍过来跟祝无执耳语了几句,而后他便站起身,看着她道:“在这等我,我去去就回。”
温幸妤点头应下。
祝无执又看了她一眼,才出了大殿。
温幸妤站了好一会,祝无执还不回来。殿内觥筹交错,或许是皇帝和摄政王都不在,气氛愈发活泛。
除了丝竹之声,还有各种说笑声。
温幸妤觉得头有些疼,她跟旁边的宫女说了一声,兀自从角落退出大殿,想着先出去透透气,一会再回来。
她不敢走太远,怕冲撞了宫里的贵人,转悠了一圈,朝殿后一处凉亭走去。
亭子修在个水池旁边,可以看到红色的锦鲤在冰面下游动。
她坐在里面,被冷风一吹,烦闷之气才消散几分。
*
秦启年四十,如今为驻泊都部署,领二品镇军大将军虚衔,驻守岷州,抵御防守吐蕃。此人战功赫赫,是实打实靠军功爬上来的武将。
此次班师回朝,祝无执打算换他去河东路驻守,督修堡寨,以防辽军。
秦启为人耿直,好几个想来攀关系的,都被呛了一鼻子灰。
他正欲起身离开,就看到干儿子秦征,正伸着脖子在人群里寻找什么。
秦启拍了一把对方的脑袋:“不好好坐着,乱看什么呢?”
秦征收回视线,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没有回答,反而起身道:“爹,儿子出去一趟。”
说罢起身就跑了。
秦启无奈,暗骂:“这小兔崽子。”
秦征出了殿门,扫视一圈宽阔的庭院,看到亭子里那道身影,眼睛一亮。
他快步过去,试探轻唤:“姐姐?”
温幸妤刚坐下不久,正发呆,就听到有人喊她。
她回过头,只见一个肤色略黑,面容英俊,身着深蓝圆领袍,武将模样的青年正惊喜的看自己。
温幸妤站起身,按宫女的礼,福身道:“问大人安。”
秦征细细打量着女子的面容,确定是记忆里那个人,登时喜不自胜。
他道:“两年半前,在同州安仁镇,你送个乞儿三两银子,可还记得?”
温幸妤怔愣片刻,从脑海深处翻出这段模糊的记忆。
她讶然道:“竟然是你……我记得你那时候看着只有十一二岁,怎么如今…”
秦征挠了挠头,赧然道:“那时候其实已经十五了,只不过食不果腹,长得瘦小了些。”
温幸妤一想也是。
“你这些年还好吗?”
秦征点头道:“我当时拿着您给的银子,去武馆学武,后来武馆关门,我便入了军营。”
“或许是运气比较好,得了秦启将军赏识,认他做干爹,谋了个六品都监的位子。”
“对了,我现在有名字了,叫秦征。”
她颇为感慨,没想到当年的乞儿竟有朝一日,会入朝为官,成为小将军。
她真心实意为他高兴,笑道:“真好,望你日后官途亨通,步步高升,”
秦征笑了笑,不作回答,打量着温幸妤的穿着,好奇道:“还未曾问过姐姐名讳,还有……姐姐怎么会来汴京,还做了宫女?”
温幸妤一时哑然,她总不能直说自己是摄政王的外室。
她道:“我叫温莺,至于宫女这事……说来话长。”
秦征见她没有要说的意思,也不多问,从领口间拽出个形状奇特的哨子,取下来递给温幸妤。
“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姐姐若有需要,可吹响此哨。届时我养的鸟儿会飞到你面前,你可以捎信给我。”
温幸妤摆摆手,婉拒道:“不过举手之劳,何谈恩惠?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靠你自己。”
/:.
“混蛋!登徒子……”
祝无执钳着她下颌转过脸,堵住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
晃动中她如云发髻松散,珠翠步摇坠地,发出清脆的声响,掩盖了她支离破碎的话语。灯火坠入她水蒙蒙的眼睛,祝无执像受了蛊惑,轻吻她眼下的小痣,举止愈发粗鲁下流。
温幸妤最开始还能怒骂几句,到最后身心俱疲,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任他折腾。
事毕,祝无执抱着她沐浴清理完,心满意足的搂着她入睡。
温幸妤浑身酸软,疲惫不堪,却睡不着。她闭着眼,内心迷茫而恓惶。
她不明白,原先祝无执不是这样的。他虽偶尔发怒强迫她、不顾及她意愿,但大多数时间还算好性子,和她见过的那些士大夫差不多,傲气而守礼。
可自从上次回来,他就像变了一个人。
情绪极其不稳定,喜怒无常,控制欲也强得令人胆颤。甚至于她多跟哪个仆人说句话,他就阴着脸把人撤走。
温幸妤真的搞不明白,他为何性情大变。
本以为主动回来,他会放松戒备,两人不说柔情蜜意,但应该也能琴瑟和鸣。只待她慢慢寻个良机,彻底脱身。
如今他这样……她还怎么逃?
温幸妤现在畏极了他,就像当年在同州那样。
不知躺了多久,直到幔帐透出一丝淡薄的亮,她才沉沉睡去。
*
上元节当日傍晚。
温幸妤穿戴成宫女模样,跟祝无执同乘一车,前往皇宫。
入了皇宫,她掀开一点帘子,一眨不眨地望着传闻里琉璃瓦白玉地,富丽堂皇的宫廷。
祝无执倒是没有阻止,反而笑道:“你若喜欢,日后我多带你来。”
闻言温幸妤放下帘子,摇了摇头:“不来了,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
祝无执面色一冷,正要说什么,就到了紫宸殿。
温幸妤穿着一等宫婢的衣裳,跟在祝无执身后,暗自打量。
殿内琼枝玉树罗列,九枝明灯高悬,照彻如白昼。百官衣冠赫奕,或锦衣玉带,或紫绶金章,女眷们珠围翠绕,环佩叮当。
香风阵阵,满堂煊赫。
就连宫女都是恭谨有礼,举止端庄的。
她垂首站在祝无执身后,觉得自己好像是误入明堂的泥点子,与周遭一切格格都不入。
过了一会,幼帝被宫人簇拥而来。
她悄悄看了几眼,心说那就是前太子的小儿子。
宴开,满堂公卿叩拜幼帝,温幸妤跟着一起跪下去,唯独祝无执站在那。
起身后,丝竹之声渐起,外邦使臣入殿,抬来了贺礼。
而后好多衣着华贵的人前来拜见祝无执,说了些她听不太明白的贺词。
祝无执坐在案前,一杯接一杯,姿态矜傲散漫。
她看着无趣,站着有点累,动了动腿,就听到祝无执开口:“替我试菜。”
她愣了一下,就看到角落有个内侍悄悄搬来了个支踵放在祝无执旁边。
温幸妤抿了抿唇,看了眼祝无执,乖乖跪坐在他身边。
外人看起来,就像是小宫女跪在旁边,给摄政王试菜布菜。
祝无执把玉箸递给她,缓声道:“挨个试一遍。”
温幸妤做过婢女,自然知道怎么伺候人。
她拿起筷子,将盘里的菜每个夹一点到碗里,小口试了,然后拿起另外一双玉箸,要夹到祝无执碗里。
祝无执阻止了她,忽然凑近,小声道:“吩咐宫人按你口味做的,喜不喜欢?”
温幸妤怔了一瞬,才发现他眸光不似平日里阴鸷冷傲,有些熏熏然的醉意,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她轻轻点头。
祝无执一手支着下巴,一手把玩着酒杯,盯着她笑:“那就多吃些。”
她随便吃了几口,感觉到飘来若有若无探究的视线,登时味同嚼蜡。
叫她扮做宫女,又如此亲昵。
祝无执恐怕只是想着面上过得去,不叫外邦人诟病,实际上也没有想掩饰二人的关系。
她放下玉箸,用帕子沾了沾嘴角,又喝了口茶水,便重新起身,站在他后边,百无聊赖的看着殿内舞乐。
站着站着,忽然就感觉到一道视线。
她抬眼看去,就见沈为开坐在靠后的位置,朝她眉眼弯弯露出个笑容。
除此之外,竟在沈为开旁边的座席上,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当初在同州有过几面之缘,朝邑县令陈文远,以及他的妻子。
扫视一圈,却没发现陈令仪的身影。这种宫宴,大多朝臣都会带家中女眷到场,更不用说陈文远只有那么一个女儿。
她有些疑惑,还想寻看,就听到“当”的一声,低下头,就见祝无执把酒杯重重搁在案几上,抬眼看她。
面上带着笑,眼神却阴沉沉的,含着警告。
她不敢再乱看,垂下了眼。
不知过了多久,幼帝突然被宫人簇拥着出去。
有内侍过来跟祝无执耳语了几句,而后他便站起身,看着她道:“在这等我,我去去就回。”
温幸妤点头应下。
祝无执又看了她一眼,才出了大殿。
温幸妤站了好一会,祝无执还不回来。殿内觥筹交错,或许是皇帝和摄政王都不在,气氛愈发活泛。
除了丝竹之声,还有各种说笑声。
温幸妤觉得头有些疼,她跟旁边的宫女说了一声,兀自从角落退出大殿,想着先出去透透气,一会再回来。
她不敢走太远,怕冲撞了宫里的贵人,转悠了一圈,朝殿后一处凉亭走去。
亭子修在个水池旁边,可以看到红色的锦鲤在冰面下游动。
她坐在里面,被冷风一吹,烦闷之气才消散几分。
*
秦启年四十,如今为驻泊都部署,领二品镇军大将军虚衔,驻守岷州,抵御防守吐蕃。此人战功赫赫,是实打实靠军功爬上来的武将。
此次班师回朝,祝无执打算换他去河东路驻守,督修堡寨,以防辽军。
秦启为人耿直,好几个想来攀关系的,都被呛了一鼻子灰。
他正欲起身离开,就看到干儿子秦征,正伸着脖子在人群里寻找什么。
秦启拍了一把对方的脑袋:“不好好坐着,乱看什么呢?”
秦征收回视线,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没有回答,反而起身道:“爹,儿子出去一趟。”
说罢起身就跑了。
秦启无奈,暗骂:“这小兔崽子。”
秦征出了殿门,扫视一圈宽阔的庭院,看到亭子里那道身影,眼睛一亮。
他快步过去,试探轻唤:“姐姐?”
温幸妤刚坐下不久,正发呆,就听到有人喊她。
她回过头,只见一个肤色略黑,面容英俊,身着深蓝圆领袍,武将模样的青年正惊喜的看自己。
温幸妤站起身,按宫女的礼,福身道:“问大人安。”
秦征细细打量着女子的面容,确定是记忆里那个人,登时喜不自胜。
他道:“两年半前,在同州安仁镇,你送个乞儿三两银子,可还记得?”
温幸妤怔愣片刻,从脑海深处翻出这段模糊的记忆。
她讶然道:“竟然是你……我记得你那时候看着只有十一二岁,怎么如今…”
秦征挠了挠头,赧然道:“那时候其实已经十五了,只不过食不果腹,长得瘦小了些。”
温幸妤一想也是。
“你这些年还好吗?”
秦征点头道:“我当时拿着您给的银子,去武馆学武,后来武馆关门,我便入了军营。”
“或许是运气比较好,得了秦启将军赏识,认他做干爹,谋了个六品都监的位子。”
“对了,我现在有名字了,叫秦征。”
她颇为感慨,没想到当年的乞儿竟有朝一日,会入朝为官,成为小将军。
她真心实意为他高兴,笑道:“真好,望你日后官途亨通,步步高升,”
秦征笑了笑,不作回答,打量着温幸妤的穿着,好奇道:“还未曾问过姐姐名讳,还有……姐姐怎么会来汴京,还做了宫女?”
温幸妤一时哑然,她总不能直说自己是摄政王的外室。
她道:“我叫温莺,至于宫女这事……说来话长。”
秦征见她没有要说的意思,也不多问,从领口间拽出个形状奇特的哨子,取下来递给温幸妤。
“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姐姐若有需要,可吹响此哨。届时我养的鸟儿会飞到你面前,你可以捎信给我。”
温幸妤摆摆手,婉拒道:“不过举手之劳,何谈恩惠?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靠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