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56节
潘妤但笑不语,重新倒了杯茶,对兰乔嬷嬷招手。
把茶杯递到兰乔嬷嬷手上:
“嬷嬷,你觉得潘远山会扶正平姨娘吗?”
兰乔嬷嬷被问得愣住了,想了想说:
“平氏跟了你父亲二十多年,感情甚笃,又有两个子女在,应该会的吧。”
潘妤却说: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阿娘。你猜我阿娘的答案是什么?”
不等兰乔嬷嬷发问,潘妤兀自回答:
“我阿娘说,潘远山是个攀权夺利真小人,他绝不可能扶正毫无背景的平氏。”
兰乔嬷嬷把这番话仔细想了想,吸了一口凉气:
“嘶……还别说……”
若是娘娘提了个‘好主意’,最终潘远山却不愿意,那陈氏、平氏和她的两个子女,接下来会恨的是谁?
潘妤看似‘好意’,实则给潘远山挖了个不得不跳的大坑。
他若出乎意料的同意了,那他将会拥有一个毫无背景的继妻;
若是他不同意,那他的母亲、妾室和两个孩子都会对他心生不满。
他怎么选,都是错的。
第54章 (加更)我何时说过要扶正……
魏铎在前朝受了一肚子气回后宫。
原是与内阁讨论澶州固堤之事,前些年夏季水汛澶州附近有小范围决堤之势,虽未酿成大祸,但水患无情,等到天灾降临便为之晚矣,固堤之事可谓迫在眉睫。
然而户部却三番两次推说国库吃紧,抽不出固堤之银……
潘远山监管户部,把‘户部没钱’四个字说得心安理得,多问几句,便将几十箱的前朝账目抬出来自证。
魏铎只说了一句:户部年年赤字亏空,卿既不善管钱,你这户部监管干脆换人吧。
然后……就捅了文官窝子了。
这帮文官大多出自潘家书院,与潘远山沆瀣一气,话里话外都说魏铎这个皇帝只会打仗,不会治国,甚至翰林院还提出要给魏铎【经筵讲学】,让他好好学学如何仁政、民本、礼制……
魏铎差点被这帮读书郎气得七窍生烟,冷面罢朝方休。
刚回后宫,又听说潘家太夫人入宫求见太后,太后唤了皇后前去,皇后又把潘家太夫人一行带回长秋宫曲了。
这家子还有完没完?
生怕潘妤在那看着就泼辣的太夫人面前吃亏,魏铎又眼巴巴的往长秋宫赶去,看见潘妤就问:
“她们人呢?”
潘妤一头雾水:“谁啊?”
魏铎愤然向宫外潘宅的方向扬了扬下巴,潘妤怕他把自己脖子扭到,看出他正气着,上前抱住他胳膊,安抚道:
“这都什么时辰了,我又不留饭,她们早走了。”
魏铎神色稍霁,低头摸了一下潘妤的脸颊,轻声问:
“没吃亏吧?”
他手大,潘妤脸小,一只手掌似乎就能托住潘妤整张脸般,潘妤以脸颊磨蹭他略带薄茧的掌心,问:
“没吃亏又如何?吃亏了如何?陛下日理万机,难道还要为臣妾出头吗?”
魏铎气头上,听到潘妤的话是:【#¥%……吃亏@#¥%&*……】
顿时变脸:
“皇宫大内,岂容她们放肆!朕这便……”
潘妤原是想逗逗他,谁知他当真了,眼看一副要立刻对潘家发兵的架势,潘妤赶忙制止:
“没没没,没吃亏!您可收了神通吧。”
拉着魏铎进殿,让兰乔嬷嬷传膳。
潘妤递上一*碗自制冰镇酸梅汤给他降火,魏铎不喜甜腻,本不欲饮,但见潘妤殷殷盛情,不好推辞才接过,喝了一口后才发觉与他往常所饮酸梅汤不同:
“这是酸梅汤?”
印象中的酸梅汤要么齁甜,要么酸得牙倒,这碗没那么甜,但也不酸,喝下去很是清润。
潘妤说:
“我加了林檎果和薄荷,减糖少蜜。”
魏铎又要了一碗,两碗冰凉爽口的酸梅汤下肚后,憋了一早上的气似乎也舒缓一些。
用膳的时候,潘妤将自己与陈氏见面的事,简单向魏铎叙述了下。
这好像已经成了习惯,潘妤不是那种喜欢和身边人玩心计的类型,既然与魏铎做了夫妻,那最基本的信任总要给的,而信任便是从不隐瞒开始。
潘妤问心无愧,真觉得没什么可隐瞒的,更何况魏铎若真想知道她的事,就算潘妤不说,他也能事无巨细的知晓。
与其让他费心打听,不如潘妤据实相告。
魏铎夹菜的动作一顿,对潘妤让自己父亲扶正一个曾对她存心不良的妾室有些无语。
不过只要能给潘远山添堵之事,魏铎都没意见。
要不是信任崔夫人的人品,魏铎简直怀疑潘远山那个讨人厌的老东西,怎么能生出潘妤这么可爱的女儿。
“万一他愿意呢?”魏铎问。
潘妤说:“那就恭喜他,真爱无敌。”
如果潘远山真的把平氏给扶正的话,潘妤说不定还会高看他一眼。
但可能吗?
一个在婚前就跟平氏海誓山盟,但扭过头就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儿,让心爱之人屈居妾室之位,他嘴上说得再好听,表现得再爱平氏,真到了涉及利益时,潘远山依旧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个。
他和平氏之所以这么多年能恩爱有加,主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想敌——崔云清。
如今阿娘走了,能平衡他们关系的人不在了,没有缓冲的余地,那矛盾和冲突就是必然的。
**
潘远山今日在朝中给新帝上了上眼药,让他收敛些,别总想着拿潘家开涮。
心情大好,回书房换了身衣裳,便想叫上长随去新收的外室那里痛快痛快,谁知刚想出门,寿安堂就派人来请他。
潘远山是个孝子,母亲召唤,自然是要去的。
到了寿安堂,发现平氏和她的一双儿女都在。
潘娆和潘旸喜气洋洋的给潘远山请安:“父亲安好。”
潘远山应了二人,便亲亲热热的给坐在罗汉床上的陈氏请安,陈氏笑眯眯的请他坐下,见他身上的衣裳,随口问了句:
“这么晚了还要出门吗?”
潘远山礼节到位,面不改色的胡诌:
“是,工部有一桩工程存疑,王大人急着放款,邀我去工程地看上一眼。”
许是平日形象太好,潘远山的谎言让在场众人深信不疑,好像他真是个下了朝仍醉心公事的好官。
“我儿辛苦了。”
陈氏此生最得意事有两件,一件是她成功让老头子将她扶正,另一件就是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听话的好儿子。
潘远山摆了摆手,问陈氏:
“不知母亲急招,所为何事呀?”
此言问出,平氏母子三人下意识竖起耳朵,挺直背脊,压下雀跃之情,静待美梦成真的那一刻。
陈氏斟酌一番说辞,并未犹豫,径直说出目的:
“是这样的。你不是一直想让旸儿和娆儿变成嫡出的吗?”
潘远山点头:“是,此乃我之愿矣,可惜屡屡被崔氏阻挠,唉,可恼,可恶至极!”
陈氏又说:
“崔氏已经不在了,我儿愿望顷刻可达。”
潘远山心中有异,微微察觉出一丝不妙的感觉:“母亲这是何意?”
陈氏不再卖关子,指着平氏说:
“崔氏离去,你正妻之位当美娥莫属,美娥扶正后,她所生的孩子,不就名正言顺是嫡子了?”
潘远山脸上笑容僵住:
“扶正……平氏?”
陈氏欣慰:“对啊!你与美娥少时相爱,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若非崔氏横插一脚,你们早已是神仙眷侣,好在如今也不晚。”
“不……晚?”
潘远山彻底笑不出来了:“母亲,您在说什么呀?我,我何时说过要扶正平氏?”
陈氏的话让潘远山笑不出来,潘远山的话让平氏和她的儿女也笑不出来了。
平氏整个人如泄了气般萎靡下去,潘旸站在其后,捏着靠背的手掌不禁握紧,倒是潘娆比较冲动,忍不住走到潘远山面前:
“父亲。您就当为了我和哥哥,将母亲扶正了吧。”
万分期待的机会就在眼前,潘娆哪怕看出潘远山并无扶正平氏之意,也还是想努力拼一把。
“娆儿!兹事体大,你不懂。快快退去,莫要让为父难做。”
潘远山将潘娆轻轻推到一边,然后对陈氏坚定不移的说:
把茶杯递到兰乔嬷嬷手上:
“嬷嬷,你觉得潘远山会扶正平姨娘吗?”
兰乔嬷嬷被问得愣住了,想了想说:
“平氏跟了你父亲二十多年,感情甚笃,又有两个子女在,应该会的吧。”
潘妤却说: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阿娘。你猜我阿娘的答案是什么?”
不等兰乔嬷嬷发问,潘妤兀自回答:
“我阿娘说,潘远山是个攀权夺利真小人,他绝不可能扶正毫无背景的平氏。”
兰乔嬷嬷把这番话仔细想了想,吸了一口凉气:
“嘶……还别说……”
若是娘娘提了个‘好主意’,最终潘远山却不愿意,那陈氏、平氏和她的两个子女,接下来会恨的是谁?
潘妤看似‘好意’,实则给潘远山挖了个不得不跳的大坑。
他若出乎意料的同意了,那他将会拥有一个毫无背景的继妻;
若是他不同意,那他的母亲、妾室和两个孩子都会对他心生不满。
他怎么选,都是错的。
第54章 (加更)我何时说过要扶正……
魏铎在前朝受了一肚子气回后宫。
原是与内阁讨论澶州固堤之事,前些年夏季水汛澶州附近有小范围决堤之势,虽未酿成大祸,但水患无情,等到天灾降临便为之晚矣,固堤之事可谓迫在眉睫。
然而户部却三番两次推说国库吃紧,抽不出固堤之银……
潘远山监管户部,把‘户部没钱’四个字说得心安理得,多问几句,便将几十箱的前朝账目抬出来自证。
魏铎只说了一句:户部年年赤字亏空,卿既不善管钱,你这户部监管干脆换人吧。
然后……就捅了文官窝子了。
这帮文官大多出自潘家书院,与潘远山沆瀣一气,话里话外都说魏铎这个皇帝只会打仗,不会治国,甚至翰林院还提出要给魏铎【经筵讲学】,让他好好学学如何仁政、民本、礼制……
魏铎差点被这帮读书郎气得七窍生烟,冷面罢朝方休。
刚回后宫,又听说潘家太夫人入宫求见太后,太后唤了皇后前去,皇后又把潘家太夫人一行带回长秋宫曲了。
这家子还有完没完?
生怕潘妤在那看着就泼辣的太夫人面前吃亏,魏铎又眼巴巴的往长秋宫赶去,看见潘妤就问:
“她们人呢?”
潘妤一头雾水:“谁啊?”
魏铎愤然向宫外潘宅的方向扬了扬下巴,潘妤怕他把自己脖子扭到,看出他正气着,上前抱住他胳膊,安抚道:
“这都什么时辰了,我又不留饭,她们早走了。”
魏铎神色稍霁,低头摸了一下潘妤的脸颊,轻声问:
“没吃亏吧?”
他手大,潘妤脸小,一只手掌似乎就能托住潘妤整张脸般,潘妤以脸颊磨蹭他略带薄茧的掌心,问:
“没吃亏又如何?吃亏了如何?陛下日理万机,难道还要为臣妾出头吗?”
魏铎气头上,听到潘妤的话是:【#¥%……吃亏@#¥%&*……】
顿时变脸:
“皇宫大内,岂容她们放肆!朕这便……”
潘妤原是想逗逗他,谁知他当真了,眼看一副要立刻对潘家发兵的架势,潘妤赶忙制止:
“没没没,没吃亏!您可收了神通吧。”
拉着魏铎进殿,让兰乔嬷嬷传膳。
潘妤递上一*碗自制冰镇酸梅汤给他降火,魏铎不喜甜腻,本不欲饮,但见潘妤殷殷盛情,不好推辞才接过,喝了一口后才发觉与他往常所饮酸梅汤不同:
“这是酸梅汤?”
印象中的酸梅汤要么齁甜,要么酸得牙倒,这碗没那么甜,但也不酸,喝下去很是清润。
潘妤说:
“我加了林檎果和薄荷,减糖少蜜。”
魏铎又要了一碗,两碗冰凉爽口的酸梅汤下肚后,憋了一早上的气似乎也舒缓一些。
用膳的时候,潘妤将自己与陈氏见面的事,简单向魏铎叙述了下。
这好像已经成了习惯,潘妤不是那种喜欢和身边人玩心计的类型,既然与魏铎做了夫妻,那最基本的信任总要给的,而信任便是从不隐瞒开始。
潘妤问心无愧,真觉得没什么可隐瞒的,更何况魏铎若真想知道她的事,就算潘妤不说,他也能事无巨细的知晓。
与其让他费心打听,不如潘妤据实相告。
魏铎夹菜的动作一顿,对潘妤让自己父亲扶正一个曾对她存心不良的妾室有些无语。
不过只要能给潘远山添堵之事,魏铎都没意见。
要不是信任崔夫人的人品,魏铎简直怀疑潘远山那个讨人厌的老东西,怎么能生出潘妤这么可爱的女儿。
“万一他愿意呢?”魏铎问。
潘妤说:“那就恭喜他,真爱无敌。”
如果潘远山真的把平氏给扶正的话,潘妤说不定还会高看他一眼。
但可能吗?
一个在婚前就跟平氏海誓山盟,但扭过头就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儿,让心爱之人屈居妾室之位,他嘴上说得再好听,表现得再爱平氏,真到了涉及利益时,潘远山依旧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个。
他和平氏之所以这么多年能恩爱有加,主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想敌——崔云清。
如今阿娘走了,能平衡他们关系的人不在了,没有缓冲的余地,那矛盾和冲突就是必然的。
**
潘远山今日在朝中给新帝上了上眼药,让他收敛些,别总想着拿潘家开涮。
心情大好,回书房换了身衣裳,便想叫上长随去新收的外室那里痛快痛快,谁知刚想出门,寿安堂就派人来请他。
潘远山是个孝子,母亲召唤,自然是要去的。
到了寿安堂,发现平氏和她的一双儿女都在。
潘娆和潘旸喜气洋洋的给潘远山请安:“父亲安好。”
潘远山应了二人,便亲亲热热的给坐在罗汉床上的陈氏请安,陈氏笑眯眯的请他坐下,见他身上的衣裳,随口问了句:
“这么晚了还要出门吗?”
潘远山礼节到位,面不改色的胡诌:
“是,工部有一桩工程存疑,王大人急着放款,邀我去工程地看上一眼。”
许是平日形象太好,潘远山的谎言让在场众人深信不疑,好像他真是个下了朝仍醉心公事的好官。
“我儿辛苦了。”
陈氏此生最得意事有两件,一件是她成功让老头子将她扶正,另一件就是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听话的好儿子。
潘远山摆了摆手,问陈氏:
“不知母亲急招,所为何事呀?”
此言问出,平氏母子三人下意识竖起耳朵,挺直背脊,压下雀跃之情,静待美梦成真的那一刻。
陈氏斟酌一番说辞,并未犹豫,径直说出目的:
“是这样的。你不是一直想让旸儿和娆儿变成嫡出的吗?”
潘远山点头:“是,此乃我之愿矣,可惜屡屡被崔氏阻挠,唉,可恼,可恶至极!”
陈氏又说:
“崔氏已经不在了,我儿愿望顷刻可达。”
潘远山心中有异,微微察觉出一丝不妙的感觉:“母亲这是何意?”
陈氏不再卖关子,指着平氏说:
“崔氏离去,你正妻之位当美娥莫属,美娥扶正后,她所生的孩子,不就名正言顺是嫡子了?”
潘远山脸上笑容僵住:
“扶正……平氏?”
陈氏欣慰:“对啊!你与美娥少时相爱,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若非崔氏横插一脚,你们早已是神仙眷侣,好在如今也不晚。”
“不……晚?”
潘远山彻底笑不出来了:“母亲,您在说什么呀?我,我何时说过要扶正平氏?”
陈氏的话让潘远山笑不出来,潘远山的话让平氏和她的儿女也笑不出来了。
平氏整个人如泄了气般萎靡下去,潘旸站在其后,捏着靠背的手掌不禁握紧,倒是潘娆比较冲动,忍不住走到潘远山面前:
“父亲。您就当为了我和哥哥,将母亲扶正了吧。”
万分期待的机会就在眼前,潘娆哪怕看出潘远山并无扶正平氏之意,也还是想努力拼一把。
“娆儿!兹事体大,你不懂。快快退去,莫要让为父难做。”
潘远山将潘娆轻轻推到一边,然后对陈氏坚定不移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