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53节
潘妤眼前一亮,这价格居然比她预料中的还要高些。
倒是一旁魏铎惊诧不已:
“多少?”
曲东来说:
“三十九万两。初竟价格只有一千两,那晚受邀的掌柜都出了价,一层层叠加后,只剩下云海楼、九霄楼和范楼三个大户竞争,价格就上来了。”
说起这件事,曲东来还挺佩服潘妤的,她提出先抑后扬的竞拍手法,一开始就吊足了人胃口,等到那晚竞拍开始,三丈高的琉璃花灯在广场上亮起,所有人都被眼前琼楼玉宇般的璀璨景象给震惊了。
在宣传时,潘妤让曲东来着重强调这盏灯是如何在中秋宫宴中大放异彩,受到了帝后与群臣交口相赞的事。
宫灯的样貌令人震撼,来历更是惊人,世人多有攀龙附凤之心,寻常富贾哪有机会参加宫宴,得见天颜,与百官同乐?
但这宫灯却给了他们遐想的空间,若以此为噱头,将宫灯摆放在需要招揽人气的地方,不仅可以令那场地名气大增,还能吸引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客人,有客人,还怕没钱赚吗?
盛京的掌柜都是人精,深谙此理,因此纷纷抬价,都想要拿下这棵能源源不断钱生钱的摇钱树。
“……”
魏铎有些傻眼,他原本预料这宫灯连成本都竞不出来,谁知最终却竞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
“他们……自愿的?”
曲东来愣了片刻才回:
“当然。”
说到此事,曲东来身旁的秦管事也有话说:
“要不是云海楼的老板德高望重,答应今后每年可以把宫灯租赁个把月给他们,其他两处也不想与他做仇,说不定这最终价格还能再高些呢。”
魏铎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当潘妤提出要竞卖的时候,他是真的认为东西会卖不出去,还想着给她添补一些呢。
谁知人家一下卖出这高价,都顶得上一个小城的全年赋税了。
从前楚氏天下,以百城养一城,早听说盛京富贵,竟不想富贵至此,一盏宫灯竟出天价,富贵程度可见一斑。
潘妤见魏铎那神色,便知他定以为东西会卖不出去。
呵呵,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他根本不懂追名逐利之人攀附权贵之心有多热烈,别说是宫宴中的宫灯,就是宫宴的菜品、舞曲,只要流传出去,沾上皇家二字,都能吸引大量的人跟风模仿。
“可惜宫灯只有一盏,要是多几盏就好了。”
秦管事忍不住感慨,那晚竞卖会的火热状况,他到现在都历历在目。
“多几盏就不稀奇了。”潘妤说完,看向魏铎:“长临兄,我说话算话,只收回两万成本,其余皆可充入国库,可好?”
魏铎第一次听她唤自己表字,举杯失笑:
“如此,在下便替万民谢过女郎慷慨了。”
潘妤又说:“只是我这儿还有一桩买卖,不知长临兄可愿借宫灯再赚一笔?”
语毕,一桌人都看向潘妤,不懂她是何意,魏铎问:
“宫灯都卖出去了,如何再赚一笔?”
潘妤说:
“那宫灯再好看,今后也只会在云海楼里看到,若寻常百姓看过之后也想带回家怎么办?”
秦管事和曲东来对望一眼:
“那么贵的宫灯,寻常百姓可带不回去。”
潘妤笑言:
“那么大的灯他们当然带不回去,带回去也没处摆放。我的意思是,何不再做一些小的出来,让所有观灯后想带回去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文创经济了,潘妤觉得这条路若开拓好了,还是很有前景的。
第52章 (加更)哼,绝不对臭男人……
潘妤只是浅谈一番自己的文创计划,在席上不好细说,后续还得琢磨*一下具体流程。
宴席过后,大家便坐在搭了棚架,熏了驱蚊艾草的院子里闲谈饮茶、嗑瓜子、喝果酿,倒也算热闹。
崔夫人始终陪席,趁着她回房换衣裳时,潘妤随之而入,母女俩这才有了片刻单独相处的机会。
“阿娘受惊了,前后两笔账,我总会找他们讨回来的。”
潘妤想起潘家那些肮脏手段,真恨不得自己拥有宋夫人那般的好身手,这样她就能直接打上门去,把那对贱人母子打得满地找牙!
崔云清爱怜的轻抚女儿脸颊:
“此番阿娘借你和陛下的威势顺利脱困,已是万幸,我今后尽量少出门,此处官府云集,想来他们吃了亏,也不敢再来骚扰,就别为我节外生枝了。”
潘妤仍不服气:
“总要让他们为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
崔云清不忍女儿为她操心:
“我尚且能离开,可你始终姓潘,他们若是对你……也不知陛下会不会一直护着你。”
潘妤说:
“阿娘莫忧,我已经是大魏皇后了,只要不做出格的事,陛下护不护我,他们都动不了我。”
崔云清看到女儿眼中的坚毅与信心,欣慰的笑了:
“我儿真的长大了。”
这个从小跟在她身边,从出生便受尽她全部宠爱的女儿,终究还是独自面对了世界的风霜雪雨,从血肉中生出了铠甲。
“嗯,我长大了,能保护阿娘了。”
潘妤爱娇上前抱住崔云清,脑中满满皆是回忆。
她接管了原主的身体,也接管了她的情感和记忆,对崔云清的爱,或许就是潘妤使用这具身体的代价。
“所以,那些欺负过阿娘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包括潘远山。”
潘妤直呼生父大名,崔云清无奈叹息。
崔云清原是不想女儿操心,才故意说别节外生枝,如今见女儿这般决绝,又怕她冲动做出傻事,崔云清不得不劝她:
“莫心急。阿娘从那虎狼窝出来,并非是怕了他们,而是只有出来,有些事才能名正言顺的做。”
潘妤问:“阿娘可是有什么计划了?”
“哪有这么快的。”
崔云清苦笑摇头:“潘家之势非一日可破,急攻则损,缓养则成。”
潘妤觉得有道理,却还是压不住心头那股火,气恼的扭着崔云清的衣带兀自郁闷。
崔云清见她这般,安慰说:
“不要气了,我最近听说了一件事,说出来或许能让你稍稍解气。”
潘妤坐直身子:“何事?”
“听说前日宁平王与寿昌公主在王府开设小宴,邀请了不少在宫宴中认识的世家公子和世家小姐,潘家的几位也赫然在列。”
潘妤对这事有印象,因为魏姌出宫前特地到长秋宫请示来着:
“此事我知。”
“但你一定不知道结果如何。”崔云清说:“据闻席间有人提议作诗作画,送去给王爷与公主品评,潘旸和潘娆也做了,然而他们的画作却被排挤在外,反倒是潘锦的画呈上去了。”
“这是为何?”
潘妤之前听说潘娆琴棋书画皆学得很好,潘旸作为潘远山如今唯一的儿子,自小也被精心培养,水平不敢说多高,但也绝不会垫底才是。
“因席间李阁老的孙女强调了嫡庶之论,当日在场的也确实只有潘娆和潘旸是庶出,他们便被排挤了,王爷与公主似乎也没为他们说话,两人还未等宴席结束,就匆匆回府了,听说好一番闹腾。”
潘妤听得五味成杂。
理性上,潘娆和潘旸是平氏的子女,平氏是陈氏的外甥女,自然以陈氏马首是瞻,处处与崔云清这个正妻使绊子,她的儿女受排挤了,潘妤应该高兴。
但感情上,又有些同情,嫡庶这座大山真是压谁谁垮,多少有能力有抱负的庶子庶女,皆被这座大山压得出不了头,成不了器。
“早知如此,不如不去。”潘妤感慨:“不过,若他们回去能多找潘远山的麻烦,那我就喜闻乐见了。”
崔云清见女儿笑了,总算稍微放心一些。
外面还有宾客在,母女俩也不能聊太久,侍奉崔云清换了外衣,母女俩便一同回归,继续宴客。
**
回宫的马车上,饮酒的魏铎难得与潘妤同坐。
他解了腰带,一副落拓公子哥儿的模样歪在大迎枕上,斜飞入鬓的俊眉始终拧着,手里有个放满了银票的木匣子,依旧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潘妤见他发愣,也不出声,就那么悠闲的坐在一旁饮茶。
魏铎盯着银票匣子看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什么决心,盘腿坐起,将银票从匣子里取出,然后……一张张的数了起来。
数到最后,长叹感慨:
“还真是三十九万,他们怎么舍得的?就买一座能看不能吃的宫灯?还是说你那盏宫灯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是我这个粗人看不懂的?”
潘妤噗嗤一笑:
“陛下便是要夸我,也无需贬低自己。”
魏铎将银票放回匣子,然后将匣子合上抱在怀中: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现钱。有了这些,能给漠北的将士多做几套冬衣,南疆那边军营也能多吃两回肉了……”
潘妤默默听着魏铎在那儿喋喋不休,说着一些听起来像是鸡毛蒜皮,但实际关乎万千将士福祉的话,心中竟有些感触。
能遇上一个关心将士活得好不好的皇帝,或许便是所谓的天下之福吧。
潘妤原本还有些后悔,后悔话说早了,早知能拍出三十九万的价格,她就不托大只要两万成本,至少得要个零头……但现在,她甚至想把自己那两万私房都填进去。
但是不行,她这两万两还有别的用处,若是用好了,说不定将来能给魏铎再挣第二个、第三个三十九万两,这样他所顾念的边关将士和平民百姓就能过得更好了。
倒是一旁魏铎惊诧不已:
“多少?”
曲东来说:
“三十九万两。初竟价格只有一千两,那晚受邀的掌柜都出了价,一层层叠加后,只剩下云海楼、九霄楼和范楼三个大户竞争,价格就上来了。”
说起这件事,曲东来还挺佩服潘妤的,她提出先抑后扬的竞拍手法,一开始就吊足了人胃口,等到那晚竞拍开始,三丈高的琉璃花灯在广场上亮起,所有人都被眼前琼楼玉宇般的璀璨景象给震惊了。
在宣传时,潘妤让曲东来着重强调这盏灯是如何在中秋宫宴中大放异彩,受到了帝后与群臣交口相赞的事。
宫灯的样貌令人震撼,来历更是惊人,世人多有攀龙附凤之心,寻常富贾哪有机会参加宫宴,得见天颜,与百官同乐?
但这宫灯却给了他们遐想的空间,若以此为噱头,将宫灯摆放在需要招揽人气的地方,不仅可以令那场地名气大增,还能吸引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客人,有客人,还怕没钱赚吗?
盛京的掌柜都是人精,深谙此理,因此纷纷抬价,都想要拿下这棵能源源不断钱生钱的摇钱树。
“……”
魏铎有些傻眼,他原本预料这宫灯连成本都竞不出来,谁知最终却竞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
“他们……自愿的?”
曲东来愣了片刻才回:
“当然。”
说到此事,曲东来身旁的秦管事也有话说:
“要不是云海楼的老板德高望重,答应今后每年可以把宫灯租赁个把月给他们,其他两处也不想与他做仇,说不定这最终价格还能再高些呢。”
魏铎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当潘妤提出要竞卖的时候,他是真的认为东西会卖不出去,还想着给她添补一些呢。
谁知人家一下卖出这高价,都顶得上一个小城的全年赋税了。
从前楚氏天下,以百城养一城,早听说盛京富贵,竟不想富贵至此,一盏宫灯竟出天价,富贵程度可见一斑。
潘妤见魏铎那神色,便知他定以为东西会卖不出去。
呵呵,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他根本不懂追名逐利之人攀附权贵之心有多热烈,别说是宫宴中的宫灯,就是宫宴的菜品、舞曲,只要流传出去,沾上皇家二字,都能吸引大量的人跟风模仿。
“可惜宫灯只有一盏,要是多几盏就好了。”
秦管事忍不住感慨,那晚竞卖会的火热状况,他到现在都历历在目。
“多几盏就不稀奇了。”潘妤说完,看向魏铎:“长临兄,我说话算话,只收回两万成本,其余皆可充入国库,可好?”
魏铎第一次听她唤自己表字,举杯失笑:
“如此,在下便替万民谢过女郎慷慨了。”
潘妤又说:“只是我这儿还有一桩买卖,不知长临兄可愿借宫灯再赚一笔?”
语毕,一桌人都看向潘妤,不懂她是何意,魏铎问:
“宫灯都卖出去了,如何再赚一笔?”
潘妤说:
“那宫灯再好看,今后也只会在云海楼里看到,若寻常百姓看过之后也想带回家怎么办?”
秦管事和曲东来对望一眼:
“那么贵的宫灯,寻常百姓可带不回去。”
潘妤笑言:
“那么大的灯他们当然带不回去,带回去也没处摆放。我的意思是,何不再做一些小的出来,让所有观灯后想带回去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文创经济了,潘妤觉得这条路若开拓好了,还是很有前景的。
第52章 (加更)哼,绝不对臭男人……
潘妤只是浅谈一番自己的文创计划,在席上不好细说,后续还得琢磨*一下具体流程。
宴席过后,大家便坐在搭了棚架,熏了驱蚊艾草的院子里闲谈饮茶、嗑瓜子、喝果酿,倒也算热闹。
崔夫人始终陪席,趁着她回房换衣裳时,潘妤随之而入,母女俩这才有了片刻单独相处的机会。
“阿娘受惊了,前后两笔账,我总会找他们讨回来的。”
潘妤想起潘家那些肮脏手段,真恨不得自己拥有宋夫人那般的好身手,这样她就能直接打上门去,把那对贱人母子打得满地找牙!
崔云清爱怜的轻抚女儿脸颊:
“此番阿娘借你和陛下的威势顺利脱困,已是万幸,我今后尽量少出门,此处官府云集,想来他们吃了亏,也不敢再来骚扰,就别为我节外生枝了。”
潘妤仍不服气:
“总要让他们为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
崔云清不忍女儿为她操心:
“我尚且能离开,可你始终姓潘,他们若是对你……也不知陛下会不会一直护着你。”
潘妤说:
“阿娘莫忧,我已经是大魏皇后了,只要不做出格的事,陛下护不护我,他们都动不了我。”
崔云清看到女儿眼中的坚毅与信心,欣慰的笑了:
“我儿真的长大了。”
这个从小跟在她身边,从出生便受尽她全部宠爱的女儿,终究还是独自面对了世界的风霜雪雨,从血肉中生出了铠甲。
“嗯,我长大了,能保护阿娘了。”
潘妤爱娇上前抱住崔云清,脑中满满皆是回忆。
她接管了原主的身体,也接管了她的情感和记忆,对崔云清的爱,或许就是潘妤使用这具身体的代价。
“所以,那些欺负过阿娘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包括潘远山。”
潘妤直呼生父大名,崔云清无奈叹息。
崔云清原是不想女儿操心,才故意说别节外生枝,如今见女儿这般决绝,又怕她冲动做出傻事,崔云清不得不劝她:
“莫心急。阿娘从那虎狼窝出来,并非是怕了他们,而是只有出来,有些事才能名正言顺的做。”
潘妤问:“阿娘可是有什么计划了?”
“哪有这么快的。”
崔云清苦笑摇头:“潘家之势非一日可破,急攻则损,缓养则成。”
潘妤觉得有道理,却还是压不住心头那股火,气恼的扭着崔云清的衣带兀自郁闷。
崔云清见她这般,安慰说:
“不要气了,我最近听说了一件事,说出来或许能让你稍稍解气。”
潘妤坐直身子:“何事?”
“听说前日宁平王与寿昌公主在王府开设小宴,邀请了不少在宫宴中认识的世家公子和世家小姐,潘家的几位也赫然在列。”
潘妤对这事有印象,因为魏姌出宫前特地到长秋宫请示来着:
“此事我知。”
“但你一定不知道结果如何。”崔云清说:“据闻席间有人提议作诗作画,送去给王爷与公主品评,潘旸和潘娆也做了,然而他们的画作却被排挤在外,反倒是潘锦的画呈上去了。”
“这是为何?”
潘妤之前听说潘娆琴棋书画皆学得很好,潘旸作为潘远山如今唯一的儿子,自小也被精心培养,水平不敢说多高,但也绝不会垫底才是。
“因席间李阁老的孙女强调了嫡庶之论,当日在场的也确实只有潘娆和潘旸是庶出,他们便被排挤了,王爷与公主似乎也没为他们说话,两人还未等宴席结束,就匆匆回府了,听说好一番闹腾。”
潘妤听得五味成杂。
理性上,潘娆和潘旸是平氏的子女,平氏是陈氏的外甥女,自然以陈氏马首是瞻,处处与崔云清这个正妻使绊子,她的儿女受排挤了,潘妤应该高兴。
但感情上,又有些同情,嫡庶这座大山真是压谁谁垮,多少有能力有抱负的庶子庶女,皆被这座大山压得出不了头,成不了器。
“早知如此,不如不去。”潘妤感慨:“不过,若他们回去能多找潘远山的麻烦,那我就喜闻乐见了。”
崔云清见女儿笑了,总算稍微放心一些。
外面还有宾客在,母女俩也不能聊太久,侍奉崔云清换了外衣,母女俩便一同回归,继续宴客。
**
回宫的马车上,饮酒的魏铎难得与潘妤同坐。
他解了腰带,一副落拓公子哥儿的模样歪在大迎枕上,斜飞入鬓的俊眉始终拧着,手里有个放满了银票的木匣子,依旧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潘妤见他发愣,也不出声,就那么悠闲的坐在一旁饮茶。
魏铎盯着银票匣子看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什么决心,盘腿坐起,将银票从匣子里取出,然后……一张张的数了起来。
数到最后,长叹感慨:
“还真是三十九万,他们怎么舍得的?就买一座能看不能吃的宫灯?还是说你那盏宫灯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是我这个粗人看不懂的?”
潘妤噗嗤一笑:
“陛下便是要夸我,也无需贬低自己。”
魏铎将银票放回匣子,然后将匣子合上抱在怀中: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现钱。有了这些,能给漠北的将士多做几套冬衣,南疆那边军营也能多吃两回肉了……”
潘妤默默听着魏铎在那儿喋喋不休,说着一些听起来像是鸡毛蒜皮,但实际关乎万千将士福祉的话,心中竟有些感触。
能遇上一个关心将士活得好不好的皇帝,或许便是所谓的天下之福吧。
潘妤原本还有些后悔,后悔话说早了,早知能拍出三十九万的价格,她就不托大只要两万成本,至少得要个零头……但现在,她甚至想把自己那两万私房都填进去。
但是不行,她这两万两还有别的用处,若是用好了,说不定将来能给魏铎再挣第二个、第三个三十九万两,这样他所顾念的边关将士和平民百姓就能过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