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49节
  然而门外的小巷空无一人,魏麒失望极了:
  “怎么就走了呢。还没告诉我,那丫鬟到底跟苏小姐说了什么呀!”
  丝滑跑出门,叹着气回来,没听完故事的魏麒,情绪荡到谷底,直到晚饭时都没精打采的……
  **
  潘远山与发妻在帝后的主持下义绝之事,没两天就在京中传开了。
  虽然不知道个中细节与原因,但在夫妻义绝的第三天,崔夫人就从崔家的宅院搬了出去,足见消息来源正确。
  潘妤事先便将翊善坊的宅院所在告知了崔云清,搬家当天,崔家来了好些人,将崔云清平日用惯的物件尽数搬走,直接送到了翊善坊新宅。
  崔云清果然如潘妤所预想那般,对这宅院十分满意。
  这些天她思量许多,清河那边她是不愿回的,母亲虽为家主,但她这个出嫁女并不能给母亲带去荣耀,反而会成为母亲的负累。
  更何况,她的女儿还在京城,就此离去的话,崔云清只怕再难安心。
  “这宅院的位置很好,就是小了些。”
  这几日,曲东来脚不沾地忙前忙后,连夜为崔云清寻了几处崔家在京城置办的府邸,但崔云清不想占崔家的便宜,全都拒绝了,反倒对潘妤找的这处小宅院十分喜欢。
  “我一个人带几个老仆,尽够住了。”
  崔云清已经逛完了前院,打算去后院看看,曲东来却停了脚步,并不追随她入内,而是在连接前后的垂花门前等待,崔云清从后院出来以后,曲东来才继续跟随:
  “夫人何必自苦。便是没有了潘家,崔家难道还养不起您这位姑奶奶吗?”
  崔云清摇头:
  “我没有自苦,这个院子非常合我心意,我知曲管家好意,但不必再劝了,这里很好。”
  曲东来见她没有丝毫委屈的意思,才放下心来,又说起潘家三成家资之事:
  “我估摸着潘远山不会那么爽快,定会想尽办法从中阻挠,况且潘家好几房人,也不会让他拿走全家的三成资产给您的,所幸有陛下圣旨在,他们不敢做得太过分,最终或许会演变成……从潘远山私库中取三成……”
  崔云清对这些事不感兴趣,她仍旧沉浸在挣脱枷锁的喜悦中,别说还有额外的资产可拿,崔云清在刚动这些心思的时候,甚至做了最坏打算,只要能脱离潘家,哪怕她净身出户都成。
  如今不仅能带走她自己的嫁妆,还有潘家额外补贴,已经超乎她想象百倍有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见曲东来尽心尽力为自己谋算,崔云清忽的止步,对他郑重福身一礼,把曲东来的拐棍儿都吓得掉在地上。
  崔云清见状,为他把拐杖捡起,送到他手中:
  “此番多谢曲管家为我奔忙,待日后我安顿好了,定在家中设宴宴请,届时还请曲管家赏脸光临。”
  曲东来喉咙干哑,看着眼前美妇人眉眼尽舒展的模样,一瞬间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两人初见时的场景……
  枯萎了多年的心,仿佛被注入了一道冷泉,从枝叶到根茎,都被浇灌一新,然而却在他低头看见手中的拐杖时,再次凉透。
  第48章 早知如此,妾昨夜便该更……
  经过近一个月的掰扯,最终结果如曲东来料想的那般,从潘远山的私人财库中提出三成资产给予前妻崔云清。
  交付之时,潘远山还想了个花招,因为分给崔云清的资产大多为字画、古董。
  潘远山先隐藏部分财产,然后买通了估价的商行,将原本只值一千两的东西,估值到五千两,将一万两的东西估值到三万两,东西的价值‘上’去了,给崔云清的件数自然也就少了,潘远山想以此鸡贼之法减少损失。
  赔偿之事由曲东来全权代理,他在发觉东西价格虚高后,并未当场揭穿,而是听之任之,无论他们把东西标价多少,他都照单全收。
  潘远山和商行只当他不懂这些,暗自得意,标价越发猖狂。
  待所有物件皆出,等签字画押时,曲东来却不要东西,而是按照他们所标注的价格,改要现钱。
  没想到曲东来居然杀了个回马枪,潘远山自知上当,岂能顺他的意?
  但曲东来手握他改价的证据,说不给现钱就去告御状。
  潘远山刚被皇帝摆了一道,明知皇帝就是在帮崔氏抢钱,他也无可奈何。
  若被曲东来把他耍小心思改价格的事捅上去,改价事小,被皇帝知道他钻了空子,把圣旨中‘潘家的三成资产’暗换成‘潘远山的三成资产’,还不知皇帝要如何惩治。
  潘家书香门第、富贵无极,却偏偏都是书生,明面上对上蛮横官兵也只有认栽的份。
  让他与崔氏义绝,在潘远山看来不过是皇帝上任三把火,意在杀鸡儆猴、敲打世家,潘家成了出头鸟,撞到新帝枪口上,被拉出来当了典型,除了自认倒霉外,没别的办法。
  毕竟当初联合楚家、虞家、熊家,四家联手虽各有心思,但也确实都出过力,还是没能把魏家彻底压下去。
  如今魏家当权,自然更肆无忌惮了。
  为今之计,只有先忍下这口气,待日后徐徐图之。
  所以,一定不能让曲东来去告御状,让皇帝再抓到潘家的把柄。
  种种思虑过后,潘远山咬牙认下,要现钱就现钱吧,总比再被皇帝宰一刀强。
  于是,潘远山忍着心头滴血,实打实的付了五十万两现银,从曲东来手中赎回了他改价的证据。
  **
  潘妤在宫中一直关注此事,她知道潘家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奉上三成家资给阿娘。
  潘远山钻圣旨空子,居然还敢动歪脑筋,幸好曲师爷不好糊弄,还叫他哑巴吃黄连,自食恶果。
  不管怎么说,阿娘除了拿回嫁妆之外,又多了五十万两的傍身钱,今后只要保重身体,便不愁什么了。
  解决完阿娘的事,潘妤神清气爽,也该着手自己的事了。
  【云韶院】的良人姐姐们,第一批青训班的优秀学员终于要毕业了。
  她们经过崔家的各大掌柜管事的连番培训,还有潘妤所贡献的龙门账的记账法、标准化管理和差异化竞争等等理念,让每个有经商天赋的姐姐们都开拓了思维,再加上她们本身的武力值,总算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潘妤的嫁妆,除了那些字画、古董、金银珠宝外,还有很多田产、庄子和商铺,潘妤的主要目标就是这些。
  她将出师的良人姐姐们撒了出去,让她们回归民间,奔赴全国各地,去接管潘妤名下的各种产业。
  并不是要用她们将那些地方的员工全部换血,只是让她们去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及时将各地情报告知潘妤知晓。
  好让潘妤身处皇宫,也能对天下事有所了解,对她名下的两百三十八家商铺进行统筹管理和市场化分析,在经营时统一调度,最大程度控制成本,以求最大值;
  对名下的一百二十四处庄子田产,从蓄奴管理制改为分包制,将田地租给佃户,每年上报收成,若遇灾年,主家另有补贴,租户付完地租还能留下口粮,剩余的粮食再卖回主家,得些银钱度日。
  至于宫中的库房管理,潘妤倒是没急着换人,依旧是赵嬷嬷和刘嬷嬷两人管着,只不过每个月多了一次盘账的流程。
  这样一来,就算二人想监守自盗,也要看看她们的账目和潘妤命人去盘的账目是否一样。
  将第一批良人姐姐们撒出去之后,潘妤又马不停蹄的从库房取出十万两银票,去了【云韶院】最西边的院落。
  这里住的不是那三千个有从龙之功的良人姐姐,而是曾经跟潘妤做过几个月‘同事’的楚氏后宫美人们。
  三百多人的队伍,如今只剩下寥寥几十人愿意留下帮潘妤做事,其余的都领了一笔钱遣散出宫了。
  潘妤对这几十位美人的培训有点特殊,留下十万两银票,就把几十位美人,连同两百位不善经营,但武艺超群的良人姐姐们一同放出宫去。
  一个月后,盛京两座名为【浮生梦】与【云深阁】的青楼楚馆平地而起。
  馆中美人林立,却都卖艺不卖身。
  【浮生梦】卖酒和故事,只要君有令人动容的故事,不管身份高低,皆可入楼饮酒,听曲看舞、美人相伴、乐不思蜀;
  而【云深阁】卖的则是琴棋书画,君若有才,便可与阁中娘子高山流水、吟诗作对、丹青笔墨、棋逢对手,逍遥自在。
  将这些事安排好之后,潘妤心头的石头总算能放下来一些。
  正想着接下来能好好休息几日,长乐宫那头却突然召见她。
  自从上回,从长乐宫见过太后与韩王妃,寿昌公主魏姌故意引她去奉天殿,看魏铎与孟小姐比武后,潘妤便没再见过太后小云氏。
  见了潘妤,小云氏立刻免了她行礼,亲近的将她领到身边坐下。
  “近日总不见你,我便唤了姌儿过来问话,这才得知那丫头做的蠢事。”小云氏长长一叹,与潘妤话起了家常:
  “我当年一胎双生,听着是喜事,到底伤了些根本,一生也只得这两个猢狲,平日娇惯了些,超儿那孩子还成,就是姌儿有些任性,但她绝无恶意,你切莫放在心上。”
  潘妤没想到太后竟主动承认了魏姌做的事,这倒让潘妤动摇了之前的怀疑,她还以为是太后指使魏姌那么做的呢。
  “姨母,我未曾在意。”潘妤说。
  “那我就放心了。”小云氏又说:“黛丝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对长临绝无男女之意,长临对她亦如对自家妹妹般,不过是长辈间偶然提过一嘴,却被那死心眼儿的丫头听了去,我已说过她了,她也保证今后绝不再犯。”
  小云氏的解释虽然有些迟了,但潘妤依旧受用,至少没故意隐瞒与误导。
  “多谢姨母。”潘妤道谢。
  小云氏拍拍她的手,真诚的说:
  “其实长临开始说要娶你,我也不太理解,如今见你们蜜里调油,倒是我们这些老一辈多想了,今后家中事宜,还得多仪仗你操心。”
  潘妤愣了愣,不懂小云氏让她操什么心。
  小云氏见她费解,不禁笑了:
  “我的傻儿媳,就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呀。”
  弟弟妹妹们……的事?
  潘妤福至心灵,突然懂了:“哦,婚事?”
  魏家除了魏铎已经有主,剩下的三个都还前路未卜,而潘妤作为他们的嫂子,确实有义务操心他们的事。
  “你也知道,我们魏家从前在河东那一带,如今来了盛京,虽说坐在这高位上,但对盛京的人和事却不熟悉,哪家儿郎性情好,哪家女郎有才学,我真是一窍不通。”
  小云氏说得诚恳,并不怕潘妤笑话,俨然一副为儿女婚事忧心如焚的长辈模样。
  潘妤暗自表示:其实她也不熟啊!
  但现在说的话,小云氏只怕当她故意推辞,不愿尽心呢。
  罢了,正如小云氏所言,她作为嫂嫂,弟妹的婚事确实不能置身事外。
  可找对象这事儿潘妤真不在行,她自己就母单了好多年,怎么帮人找呢?
  潘妤想了一会儿,最终决定:
  “姨母见谅,我到底年轻,又在汝阳长大,对京中也不算熟悉。但马上要到中秋了,我想着,要不去跟陛下商量一下,在宫中设个中秋宴,宴请京中各家入宫赴宴,届时弟弟妹妹们能自然而然的结交些年纪相仿的朋友,您觉得如何?”
  小云氏立刻懂了潘妤的意思,交朋友是假,相看是真。
  “中秋宴……倒是好法子。就是,会不会太兴师动众了?”小云氏忧虑说。
  “还得问过陛下呢,不过我想着如今天下初定,京中世家也有所变化,不如趁此机会与各家见一见,王爷和公主们也好正式亮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