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42节
崔昭将她上下打量,目光落在她带血的衣衫上,始终平静的眉峰终于蹙起,只听她沉声问:
“谁打你了?”
崔氏低头不语。
崔昭看向潘远山,潘远山又看向陈氏,陈氏避无可避,接受众人目光洗礼,她尴尬的干咳一声,努力对上崔昭:
“是我。她身为潘家媳妇儿,做出那等不知廉耻之事,我自然打得她!”
这话说完,陈氏深觉有理,后背挺直了几分。
崔氏双目噙泪,想解释,又无从开口。
不过短短几日,原本雍容华贵的美妇就变得憔悴不堪,她不怕被众人指摘谩骂,却怕母亲误会看轻自己。
潘远山像是为了验证陈氏之言,叫亲信把那僧人押入堂屋,让他交代罪行。
贼僧也满身的伤,看来潘家也对他进行过一番教训,此时不敢有任何隐瞒,将他如何与崔氏偷情私会之事说出,单只看他的神情姿态,竟像是真的一般。
“岳母明鉴,便是此贼僧,他们苟且之时,被人当场抓获,若非我潘家反应及时,此刻只怕早已满城风雨。”
潘远山悲愤填膺,说完那些又跑来当面质问崔氏:
“云清,我潘远山究竟哪里对不起你,你竟做出此等难堪至极的事。”
崔氏连连摇头,泪眼婆娑:
“我已说过,我与他并不相识,是你不信我。”
她只知那日上香时,突然腹痛难忍,便去了禅房,谁料她从恭房出来后,一阵头晕目眩,再醒来时,便是她与一僧人衣衫不整的躺在床上,还被人强行闯入,捉奸在床。
僧人言之凿凿,贴身侍婢也无人为她证明,她们全都一口咬定是崔氏让她们远离禅房……
崔氏百口莫辩,横遭了这一场污蔑。
“我也想信你,可,可……”潘远山痛心疾首的抱头蹲下,仿佛真的对崔氏失望至极。
崔氏泪如雨下:
“远山,你我夫妻数年,我之人品你当知晓,为何你不信我呢?我是冤枉的,我根本不认识他,但凡你多审一审,就知他乃胡言乱语,蓄意污蔑。”
那贼僧愤然指责崔氏:
“清儿,你我情投意合,早就在佛祖面前私定终生,我知你难处,哪怕他们对我拳打脚踢,我亦始终不曾多言,你何苦害我?事到如今,我又何须为你遮掩,你颈后三寸有一红色胎记,是也不是?”
崔氏情绪崩溃,羞愤难当:“你……我……”
“你我耳鬓厮磨口齿交缠恩爱缠绵时,约定来生要做正经夫妻,难道那些誓言你都忘了吗?”
贼僧声情并茂的指责崔氏,污言秽语脱口而出,崔氏明知他满口胡言,却难以自辨。
“你,你们……”
都不信我。
没人信我。
崔氏自知若她今日不能自证清白,今后‘私通’的罪名便再难洗清,她的名节失了便失了,就怕连累崔家,连累母亲被世人嘲笑。
母亲独自撑着崔家门庭至今,艰辛不易难以为外人道,她不能连累母亲的名声,不能让母亲陪她一起名声扫地。
崔氏五内俱焚,痛不欲生,竟二话不说,径直往茶桌桌角撞去。
既然说不清,那便以死证明!只要她死了,那些污名自然而然就会消散,只要她死了,就不会连累母亲!
“云清!”
所幸崔昭猜到崔氏的举动,在崔氏撞过来时,立刻起身去拦,崔氏死意已决,是卯足了劲儿冲过去的,不料桌角没撞到,撞在崔昭的手上。
崔氏没死成,整个人也软了下去,俯趴在地上掩面痛哭起来。
崔昭忍着手背伤痛,蹲下身将女儿拥入怀中。
她自是相信女儿不可能做出这种事,但她没有证据,潘家又得理不饶人,若任由那贼僧攀诬,只怕更难听不堪的话都能说出,对崔氏的名声有害无利。
可若就此打住不再深究,又像是替崔氏认了错,正两难之际,外面传来一阵骚乱,堂屋的门被人从外面踢开。
天光乍入,一个拄着拐杖的中年文士从外面走入,他身后跟着好些崔家铺子里的人,他就是靠这些人,一直从潘家前院闯到了后院。
“曲管家?”
崔昭认出来人,她怀中的崔氏也停下了哭泣,呆愣愣的回头望去。
只见曲东来抱着拐杖对崔昭行了一礼,而后朗声说道:
“家主,崔夫人是被冤枉的,小人已将证据查明真相,将证人证词带来交于家主。”
曲东来此言先不论真假,不论有用无用,对于绝境的崔氏而言,却如天籁一般悦耳。
这世上除了母亲,还有一人信她。
第42章 陛下与皇后娘娘驾到。
“你是何人?胆敢擅闯相府,来人!”
潘远山直觉要生变,慌忙呵斥,并对外喊人。
怎奈这闯入之人所带的家丁个个武艺高强,相府护卫和家丁根本打不过,潘远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曲东来走入。
堂屋内大多都是崔家的人,认识曲东来,并不觉得害怕,崔昭抱着重新燃起希望的崔氏,对曲东来说:
“你有何证据,速速道来。”
曲东来拱手作礼:
“夫人那日去上香,拜佛时突感不适,她的贴身侍婢让小沙弥带她去了禅房,小沙弥带她们去的时候,连夫人在内一共五人,但四名侍婢送夫人进了禅房后就自行离开了。”
陈氏试图狡辩:
“那四人已经审过,她们一口咬定是崔氏让她们离开的。”
曲东来冷哼:
“她们一口咬定?她们是谁审的?可敢把她们交给我崔家再审一遍?”
陈氏目光闪烁,潘远山却立刻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
“有何不敢?今日既请诸位前来,自是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的。来人,将那四名侍婢带来,交予崔家重审。”
潘远山有恃无恐,伺候崔氏的四人皆为潘家的家生子,娘老子和兄弟姐妹的性命全都在握在潘家手中,便是被打死了,她们也不敢反口,更何况,崔家也不敢在潘家真的打死潘家的人。
四名侍婢很快被带来,惶惶不安的被曲东来指定的几人带下去审问,潘远山倒是从容淡定。
“人你们带走了,不会所谓的证据和证人就是她们吧?若是……”
潘远山的话没说完,曲东来就拿出一只香炉,便是霁尘自大安国寺禅房中拿回的那只。
“此香炉乃是夫人所入禅房中发现的,里面是已燃尽的迷香。”
曲东来将香炉递到了尘面前,厉声责问:
“你可知晓,此迷香从何而来?”
了尘瞥了一眼香炉,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而后回道:
“此香炉倒与寺中常用的款式相当,但贫僧不知施主从何得来,所说的迷香又为何物。”
他这狡辩的口吻与曲东来他们调查时猜想的一样,并不纠缠,便把香炉放到一旁,开始如数家珍:
“你法名了尘,三年前至大安国寺出家,俗家名叫孙鹏,闽南举子,离乡为赴京赶考,却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下才出家为僧,是也不是?”
被叫破俗家名后,了尘才微微变了脸色,而曲东来的话还在继续:
“可大安国寺乃皇家寺院,佛昙地位崇高,你一个人生地不熟又屡试不第的穷举子是如何进寺的?”
曲东来的问题像一根根针扎在了尘心上,他眼神开始飘忽辨道:
“我,贫,贫僧自幼与佛有缘,寺中破格录取有何不可?”
“这天下与佛有缘之人多如牛毛,大安国寺若每个都破格录取,只怕寺中早就人满为患了吧。”曲东来讽刺:
“我前日去大安国寺问询过,得知一件怪事,了尘师父当年竟是被承恩伯亲自举荐入寺的,而此番抓获你与夫人同在一室的,便是承恩伯夫人。”
曲东来的话,在堂屋中引起讨论。
潘远山和陈氏的脸色顿时黑如锅底,陈氏不住看向潘远山,几乎要把心虚写在脸上。
此时,崔氏已经被崔昭扶着坐了下来,崔昭安抚好女儿后,上前问曲东来:
“你的意思是,这贼僧与承恩伯夫人串通一气,污蔑云清?”
曲东来正要开口,一旁潘远山却率先跳了出来:
“他说的可是真的?你当真污蔑我妻?”
众人讶然,了尘也懵了,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
“事到如今,你们说污蔑便污蔑吧,贫僧也不想所爱之人背此骂名,她既不认,贫僧一人承担便是。”
了尘说一人承担,却字字句句要把崔氏拖下水,看向崔氏的目光,俨然是情深义重来世再聚的深情。
“你不必说此诛心之言,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曲东来拄着拐,为崔氏挡住了了尘的目光,了尘冷然以对,干脆双手合十,闭上双眼,一副‘无论你说什么都没用,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就是与她有一腿’的无赖样子。
“三年前的春日,承恩伯府大小姐黄月华嫁入平阳侯府,同年五月查出有孕,年底便早产生下麟儿。”
众人面面相觑,怎么又扯上了黄大小姐和平阳侯府?
了尘双目紧闭,毫无波澜,曲东来继续说:
“承恩伯夫人是不是与你说那孩子是你的,侯府在怀疑孩子身份,要借此把黄大小姐休弃?她是不是说,只要你死了,侯府就什么都查不到?还说反正你要死,不如死前帮他们做件事?”
“你为了心中所爱和亲生骨肉,便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豁出性命攀诬崔夫人。”
了尘仍是一动不动,但从他沁出冷汗的鼻尖可以看出他此刻心绪并不平静,于是曲东来一鼓作气:
“事实上,黄大小姐那孩子确实属于早产,只因母体受孕时过于虚弱导致,太医院的脉案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孩子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了尘听到最后一句时,再也忍不住怒瞪:
“胡言乱语。”
“谁打你了?”
崔氏低头不语。
崔昭看向潘远山,潘远山又看向陈氏,陈氏避无可避,接受众人目光洗礼,她尴尬的干咳一声,努力对上崔昭:
“是我。她身为潘家媳妇儿,做出那等不知廉耻之事,我自然打得她!”
这话说完,陈氏深觉有理,后背挺直了几分。
崔氏双目噙泪,想解释,又无从开口。
不过短短几日,原本雍容华贵的美妇就变得憔悴不堪,她不怕被众人指摘谩骂,却怕母亲误会看轻自己。
潘远山像是为了验证陈氏之言,叫亲信把那僧人押入堂屋,让他交代罪行。
贼僧也满身的伤,看来潘家也对他进行过一番教训,此时不敢有任何隐瞒,将他如何与崔氏偷情私会之事说出,单只看他的神情姿态,竟像是真的一般。
“岳母明鉴,便是此贼僧,他们苟且之时,被人当场抓获,若非我潘家反应及时,此刻只怕早已满城风雨。”
潘远山悲愤填膺,说完那些又跑来当面质问崔氏:
“云清,我潘远山究竟哪里对不起你,你竟做出此等难堪至极的事。”
崔氏连连摇头,泪眼婆娑:
“我已说过,我与他并不相识,是你不信我。”
她只知那日上香时,突然腹痛难忍,便去了禅房,谁料她从恭房出来后,一阵头晕目眩,再醒来时,便是她与一僧人衣衫不整的躺在床上,还被人强行闯入,捉奸在床。
僧人言之凿凿,贴身侍婢也无人为她证明,她们全都一口咬定是崔氏让她们远离禅房……
崔氏百口莫辩,横遭了这一场污蔑。
“我也想信你,可,可……”潘远山痛心疾首的抱头蹲下,仿佛真的对崔氏失望至极。
崔氏泪如雨下:
“远山,你我夫妻数年,我之人品你当知晓,为何你不信我呢?我是冤枉的,我根本不认识他,但凡你多审一审,就知他乃胡言乱语,蓄意污蔑。”
那贼僧愤然指责崔氏:
“清儿,你我情投意合,早就在佛祖面前私定终生,我知你难处,哪怕他们对我拳打脚踢,我亦始终不曾多言,你何苦害我?事到如今,我又何须为你遮掩,你颈后三寸有一红色胎记,是也不是?”
崔氏情绪崩溃,羞愤难当:“你……我……”
“你我耳鬓厮磨口齿交缠恩爱缠绵时,约定来生要做正经夫妻,难道那些誓言你都忘了吗?”
贼僧声情并茂的指责崔氏,污言秽语脱口而出,崔氏明知他满口胡言,却难以自辨。
“你,你们……”
都不信我。
没人信我。
崔氏自知若她今日不能自证清白,今后‘私通’的罪名便再难洗清,她的名节失了便失了,就怕连累崔家,连累母亲被世人嘲笑。
母亲独自撑着崔家门庭至今,艰辛不易难以为外人道,她不能连累母亲的名声,不能让母亲陪她一起名声扫地。
崔氏五内俱焚,痛不欲生,竟二话不说,径直往茶桌桌角撞去。
既然说不清,那便以死证明!只要她死了,那些污名自然而然就会消散,只要她死了,就不会连累母亲!
“云清!”
所幸崔昭猜到崔氏的举动,在崔氏撞过来时,立刻起身去拦,崔氏死意已决,是卯足了劲儿冲过去的,不料桌角没撞到,撞在崔昭的手上。
崔氏没死成,整个人也软了下去,俯趴在地上掩面痛哭起来。
崔昭忍着手背伤痛,蹲下身将女儿拥入怀中。
她自是相信女儿不可能做出这种事,但她没有证据,潘家又得理不饶人,若任由那贼僧攀诬,只怕更难听不堪的话都能说出,对崔氏的名声有害无利。
可若就此打住不再深究,又像是替崔氏认了错,正两难之际,外面传来一阵骚乱,堂屋的门被人从外面踢开。
天光乍入,一个拄着拐杖的中年文士从外面走入,他身后跟着好些崔家铺子里的人,他就是靠这些人,一直从潘家前院闯到了后院。
“曲管家?”
崔昭认出来人,她怀中的崔氏也停下了哭泣,呆愣愣的回头望去。
只见曲东来抱着拐杖对崔昭行了一礼,而后朗声说道:
“家主,崔夫人是被冤枉的,小人已将证据查明真相,将证人证词带来交于家主。”
曲东来此言先不论真假,不论有用无用,对于绝境的崔氏而言,却如天籁一般悦耳。
这世上除了母亲,还有一人信她。
第42章 陛下与皇后娘娘驾到。
“你是何人?胆敢擅闯相府,来人!”
潘远山直觉要生变,慌忙呵斥,并对外喊人。
怎奈这闯入之人所带的家丁个个武艺高强,相府护卫和家丁根本打不过,潘远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曲东来走入。
堂屋内大多都是崔家的人,认识曲东来,并不觉得害怕,崔昭抱着重新燃起希望的崔氏,对曲东来说:
“你有何证据,速速道来。”
曲东来拱手作礼:
“夫人那日去上香,拜佛时突感不适,她的贴身侍婢让小沙弥带她去了禅房,小沙弥带她们去的时候,连夫人在内一共五人,但四名侍婢送夫人进了禅房后就自行离开了。”
陈氏试图狡辩:
“那四人已经审过,她们一口咬定是崔氏让她们离开的。”
曲东来冷哼:
“她们一口咬定?她们是谁审的?可敢把她们交给我崔家再审一遍?”
陈氏目光闪烁,潘远山却立刻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
“有何不敢?今日既请诸位前来,自是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的。来人,将那四名侍婢带来,交予崔家重审。”
潘远山有恃无恐,伺候崔氏的四人皆为潘家的家生子,娘老子和兄弟姐妹的性命全都在握在潘家手中,便是被打死了,她们也不敢反口,更何况,崔家也不敢在潘家真的打死潘家的人。
四名侍婢很快被带来,惶惶不安的被曲东来指定的几人带下去审问,潘远山倒是从容淡定。
“人你们带走了,不会所谓的证据和证人就是她们吧?若是……”
潘远山的话没说完,曲东来就拿出一只香炉,便是霁尘自大安国寺禅房中拿回的那只。
“此香炉乃是夫人所入禅房中发现的,里面是已燃尽的迷香。”
曲东来将香炉递到了尘面前,厉声责问:
“你可知晓,此迷香从何而来?”
了尘瞥了一眼香炉,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而后回道:
“此香炉倒与寺中常用的款式相当,但贫僧不知施主从何得来,所说的迷香又为何物。”
他这狡辩的口吻与曲东来他们调查时猜想的一样,并不纠缠,便把香炉放到一旁,开始如数家珍:
“你法名了尘,三年前至大安国寺出家,俗家名叫孙鹏,闽南举子,离乡为赴京赶考,却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下才出家为僧,是也不是?”
被叫破俗家名后,了尘才微微变了脸色,而曲东来的话还在继续:
“可大安国寺乃皇家寺院,佛昙地位崇高,你一个人生地不熟又屡试不第的穷举子是如何进寺的?”
曲东来的问题像一根根针扎在了尘心上,他眼神开始飘忽辨道:
“我,贫,贫僧自幼与佛有缘,寺中破格录取有何不可?”
“这天下与佛有缘之人多如牛毛,大安国寺若每个都破格录取,只怕寺中早就人满为患了吧。”曲东来讽刺:
“我前日去大安国寺问询过,得知一件怪事,了尘师父当年竟是被承恩伯亲自举荐入寺的,而此番抓获你与夫人同在一室的,便是承恩伯夫人。”
曲东来的话,在堂屋中引起讨论。
潘远山和陈氏的脸色顿时黑如锅底,陈氏不住看向潘远山,几乎要把心虚写在脸上。
此时,崔氏已经被崔昭扶着坐了下来,崔昭安抚好女儿后,上前问曲东来:
“你的意思是,这贼僧与承恩伯夫人串通一气,污蔑云清?”
曲东来正要开口,一旁潘远山却率先跳了出来:
“他说的可是真的?你当真污蔑我妻?”
众人讶然,了尘也懵了,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
“事到如今,你们说污蔑便污蔑吧,贫僧也不想所爱之人背此骂名,她既不认,贫僧一人承担便是。”
了尘说一人承担,却字字句句要把崔氏拖下水,看向崔氏的目光,俨然是情深义重来世再聚的深情。
“你不必说此诛心之言,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曲东来拄着拐,为崔氏挡住了了尘的目光,了尘冷然以对,干脆双手合十,闭上双眼,一副‘无论你说什么都没用,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就是与她有一腿’的无赖样子。
“三年前的春日,承恩伯府大小姐黄月华嫁入平阳侯府,同年五月查出有孕,年底便早产生下麟儿。”
众人面面相觑,怎么又扯上了黄大小姐和平阳侯府?
了尘双目紧闭,毫无波澜,曲东来继续说:
“承恩伯夫人是不是与你说那孩子是你的,侯府在怀疑孩子身份,要借此把黄大小姐休弃?她是不是说,只要你死了,侯府就什么都查不到?还说反正你要死,不如死前帮他们做件事?”
“你为了心中所爱和亲生骨肉,便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豁出性命攀诬崔夫人。”
了尘仍是一动不动,但从他沁出冷汗的鼻尖可以看出他此刻心绪并不平静,于是曲东来一鼓作气:
“事实上,黄大小姐那孩子确实属于早产,只因母体受孕时过于虚弱导致,太医院的脉案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孩子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了尘听到最后一句时,再也忍不住怒瞪:
“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