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24节
这么说,好像也没什么不对,楚子玢已死,潘妤可不就是寡妇嘛。
但这不是重点哇!
“陛下,小女可不仅仅是寡妇啊。”潘远山简直抓狂,想抱着眼前这年轻帝王的脑子晃荡几下,看能不能让他清醒过来。
“前朝的皇后,怎能再做新朝的皇后,此事闻所未闻,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潘远山一鼓作气的说完,躬身将圣旨举过头顶。
魏铎自龙案后走出,来到潘远山身前,他身姿高颀,目光在圣旨上转了两圈,便笑着将潘远山扶起,按着他的肩膀让他重新坐下:
“那潘相觉得,朕当立谁为后更佳?”
俊逸的面庞上满是锐气,看似在笑,却笑意不达眼底,令潘远山这个见惯了圣驾的老臣都为之心颤,可此事过于荒唐,潘远山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立后之事,臣不敢置喙,只是小女的身份着实不配,若陛下一意孤行,只怕会遭百官非议,新朝初建,臣不愿陛下因我潘家之故,再生波澜。”
魏铎立于魏远山身前,居高临下的姿态让潘远山冷汗直流。
“朕既能建立新朝,还会惧怕波澜?百官非议,便让他们议去,议得朕烦了,自有别的去处给他们继续议,就不劳潘相操心了。”
新帝的雷霆手段,这阵子潘远山和文武百官都已经领教过了,午门外的血还没干,新帝并不在乎多几滩。
“可……”魏远山心头叫苦不迭。
“圣旨已下,潘相若实在不愿嫁女,朕当然也不会勉强,毕竟潘相有一门好姻亲,清河崔氏近年来可出了不少才学惊世的少年贤人,潘相有那样杏坛设教、文脉绵长的岳家,着实令朕羡慕啊。”
新帝话锋一转,竟兀自提起了清河崔氏……
潘远山如醍醐灌顶忽而醒悟,他好像明白新帝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立潘妤为后了。
他看中的不是潘家,而是崔家!那个比潘家还要历史悠久,曾出过无数圣人贤臣的崔家!
新帝之所以选潘妤,看中的就是她两家之女的身份,陛下既想要崔家的文运,又不愿直接放弃潘家的势力,所以潘妤才会是他的第一选择。
但如果潘远山拒绝了这桩婚事,就是把新帝直接推向崔家,说不定新后都要从崔家另选,那样一来,岂不是潘远山亲手给了崔家崛起的机会。
崔家势弱之时,潘远山这个女婿仍被他们用所谓的礼教压得喘不过气,若有朝一日崔家得势,潘远山岂还有出头之日?
要是一辈子都被那样一个迂腐陈旧的家族压制,光是想想潘远山就全身难受。
所以,这圣旨推拒不得,潘妤身份再怎么不堪,她终究都是姓潘的,她当皇后,肯定比崔家女当皇后要强吧。
至于遭人非议什么的……
新帝都不在意,他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就算将来真的因为潘妤的身份惹出骚乱,潘远山也能说自己早就推拒过圣旨,是陛下一意孤行,他身为臣子,总不能违背陛下的旨意吧。
短短几息,潘远山便想通了一切。
在新帝仿佛看透一切的精湛目光注视下,绝口不再提‘收回成命’,反而顺势起身谢恩,将圣旨怎么带来的,又怎么带了回去。
第25章 潘妤把这帮人统称为佛堂……
潘妤是在两声温柔的呼唤中转醒的,她微微睁开眼睛,模糊过后,看到的是两张笑吟吟的脸,一个是二夫人安氏,一个是潘远山的妾室平氏。
这梦做得……真膈应!
潘妤懒得理会,翻了个身继续睡,反正也没什么别的消遣,睡觉还能省点力。
安氏和平氏见潘妤明明醒了,却无视她们,心中暗恨不已,却又不得不再次堆起笑脸,温柔着嗓音轻唤:
“妤儿快醒醒,有天大的好事呢。”
“女郎醒醒……”
在两人不遗余力的呼唤下,终于让潘妤发觉不是梦,疑惑的回头看向站在她床边的两个装货。
然后潘妤才发现,她床边不止站了两个人。
在安氏和平氏身后还站着两排婢女,一排手里托着洗漱用品,一排手里托着崭新的衣物,脸上无一例外,全都挂着潘妤看不懂的,迷之微笑。
什么意思?潘妤防备的暗想,难道这是潘家送人上路前的福利待遇?
不对啊,上回潘远山说要勒死她,可是直接让仨嬷嬷把她拖走的……
“悄悄女郎这肌肤……妾早就说过,三女郎就是咱家最漂亮最有出息的。”
妾平氏虽容貌平平,但生了一张好嘴。
不仅把潘远山和太夫人哄得给她一个妾室放了点管家权,就连府里其他人也被她哄得团团转,没有不说她好的。
潘娆那点子哄人的功夫,在她亲妈平氏面前还有的学。
二夫人安氏也顺着平氏的话夸:
“可不是嘛,妤儿天生丽质,福运鸿天。”
潘妤被这俩装货一人一句夸得满头问号,她都被关二十来天了,没洗头没洗脸,就连牙都是每天用节省下来的水裹了布勉强擦拭的。
披头散发蓬头垢面,她们居然还能夸得出口,安氏说她‘福运鸿天’……
潘妤惊讶:
难道是她亲爹玉皇大帝寻女而至,潘家看她马上要做神仙了,才这么不要脸的恭维她吧。
“快快,还愣着干嘛?赶紧伺候女郎梳洗,太夫人和老爷还等着见女郎呢。”
平氏对婢女们发号施令,婢女们顿时就忙了起来。
打水的打水、拿盆的拿盆、连胰子都是新的,各种忙活后,婢女过来扶着潘妤去洗漱。
尽管心中疑惑,但潘妤还是不动声色的去了,毕竟她是真的快臭了。
潘妤洗漱的时候,安氏和平氏也没闲着,她俩一个从婢女手里接过帕子,等着为潘妤擦面;一个站在潘妤身后,动作轻柔的为她整理长发。
“妤儿还不知道吧,如今外面已是改天换日,楚魏易主,新帝是从前的西北魏家的家主,名讳单字一个‘铎’。”
潘妤刷牙时,安氏就在一旁给她讲解局势,并着重介绍了新帝的来历。
“咱们这位陛下真是慧眼识珠,放着那么多选择不要,偏偏选中了女郎,两朝皇后,这说出去就跟做梦似的。哈哈哈。”
平氏最后的笑声,不知为何听起来稍稍有点勉强,但潘妤没在意,因为有更奇怪的话,她放下牙刷对两人问:
“两朝皇后……何意?”
平氏一愣,与安氏对望一眼,差点忘了,她们说了这老半天,竟然还没说到正题上。
“就是字面意思,新帝前儿下了赐婚圣旨,要封妤儿做皇后呢。”
“……”
有好长一段时间,潘妤脑子里都嗡嗡的。
赐婚?皇后?!!
……还不如让玉皇大帝来接她呢!
**
安氏和平氏临危受命,被指派过来把潘妤从软禁屋舍中放出。
同时还要安抚她的情绪,说是千万要让她消气,为达成此目的,哪怕两人被潘妤骂几句打两下也无妨……
所幸,潘妤没骂人,也没打人,除了在得知新帝封后时沉默了一阵儿,其他就没有任何情绪失措的时候,平静的不像个差点被逼死又少吃少喝关了这么多天的人。
潘妤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情绪究竟如何,安氏和平氏不知道,她们只需完成这项任务就成。
事实上,要不是潘远山强势吩咐,她们俩现在都想找个地方委屈的哭一场了。
为什么?
自从新帝登基后,阖府上下乃至整个京城,谁人不知开国皇后要从潘家出,其中最热门的人选就是潘娆和潘锦。
作为两个热门皇后人选的生母,安氏和平氏这段日子简直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府里府外多得是上赶着求见巴结她们的,所有人都在恭喜她们,恭喜得飘飘然。
然而新帝的一封赐婚圣旨,把她们被奉承上天的魂儿直接打散,脸狠狠的砸在地上,捡都捡不起来。
就这时候,潘远山命令她们来安抚潘妤,劝慰潘妤,只为让潘妤消消气,进而愿意与家中重新修复关系。
两人心里那叫一万个不情愿,家里的娆儿和锦儿还没人安抚,没人劝慰呢,她们竟还要来充当给潘妤撒气的角色。
尽心尽力的伺候潘妤洗漱洗澡换衣服后,将她送往太夫人陈氏的居所,看着潘妤走入寿安堂,安氏和平氏才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这段时间因为皇后人选的事,两人暗地里针锋相对了好几回。
如今大梦初醒,方知一切都为她人做了嫁衣,两人同病相怜,看对方哪里还有半分敌意。
于是两人默契的忽略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又恢复成从前那副知心姐妹情深似海的样子。
**
潘妤洗了澡、吃了饭,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安氏和平氏的陪伴下来到寿安堂,给太夫人陈氏请安。
她到了之后才发现,寿安堂中并非只有陈氏,还有潘远山等一众佛堂八犬,都在。
那天在佛堂决定潘妤生死的人,除了潘远山三兄弟外,还有五个旁支叔伯,潘妤把这帮人统称为佛堂八犬,一个个面慈和善,实际人面兽心。
潘妤只当没看到他们,步入寿安堂后就径直向首座的陈氏走去。
“见过太夫人。”
潘妤鼻眼观心,端正行礼。
太夫人陈氏是个不苟言笑的,她对潘妤抬了抬手,便继续端坐,连一句寒暄的话都不愿开口。
还是一旁的潘远山放得开,只见他毫无芥蒂的来到潘妤身旁,一副慈父作派:
“妤儿这几日受苦了,快快坐下说话。”
随着他开口,其他佛堂八犬也跟着笑眯眯的捻须附和:
“是啊是啊,快入座,别累着了。”
要说潘家这一代人,读书一般、做人一般,做事也一般,唯独这股不要脸的劲儿却很不一般。
毕竟,正常人谁会在差点被他们打杀了的晚辈面前骤然变脸,心安理得的把他们做过的那些事忘之脑后,还能腆着脸装和蔼装慈祥。
他们怎么就能肯定潘妤会事过境迁,过往不究?
或者他们根本无需在乎潘妤愿不愿意翻篇,在他们看来,潘妤一个女子的生死喜好皆在他们掌控之中,他们想让潘妤死,潘妤就要痛痛快快的去死,当然,他们想让潘妤生,潘妤也要感恩戴德的生。
潘妤心中冷笑,一帮道貌岸然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早晚干他们!
潘远山亲自扶着潘妤,坐在了早就准备好的椅子上,位置就紧挨着太夫人陈氏,是正儿八经贵客的位置,是不受太夫人待见的潘妤和崔氏,从前做梦也坐不到的位置。
但这不是重点哇!
“陛下,小女可不仅仅是寡妇啊。”潘远山简直抓狂,想抱着眼前这年轻帝王的脑子晃荡几下,看能不能让他清醒过来。
“前朝的皇后,怎能再做新朝的皇后,此事闻所未闻,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潘远山一鼓作气的说完,躬身将圣旨举过头顶。
魏铎自龙案后走出,来到潘远山身前,他身姿高颀,目光在圣旨上转了两圈,便笑着将潘远山扶起,按着他的肩膀让他重新坐下:
“那潘相觉得,朕当立谁为后更佳?”
俊逸的面庞上满是锐气,看似在笑,却笑意不达眼底,令潘远山这个见惯了圣驾的老臣都为之心颤,可此事过于荒唐,潘远山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立后之事,臣不敢置喙,只是小女的身份着实不配,若陛下一意孤行,只怕会遭百官非议,新朝初建,臣不愿陛下因我潘家之故,再生波澜。”
魏铎立于魏远山身前,居高临下的姿态让潘远山冷汗直流。
“朕既能建立新朝,还会惧怕波澜?百官非议,便让他们议去,议得朕烦了,自有别的去处给他们继续议,就不劳潘相操心了。”
新帝的雷霆手段,这阵子潘远山和文武百官都已经领教过了,午门外的血还没干,新帝并不在乎多几滩。
“可……”魏远山心头叫苦不迭。
“圣旨已下,潘相若实在不愿嫁女,朕当然也不会勉强,毕竟潘相有一门好姻亲,清河崔氏近年来可出了不少才学惊世的少年贤人,潘相有那样杏坛设教、文脉绵长的岳家,着实令朕羡慕啊。”
新帝话锋一转,竟兀自提起了清河崔氏……
潘远山如醍醐灌顶忽而醒悟,他好像明白新帝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立潘妤为后了。
他看中的不是潘家,而是崔家!那个比潘家还要历史悠久,曾出过无数圣人贤臣的崔家!
新帝之所以选潘妤,看中的就是她两家之女的身份,陛下既想要崔家的文运,又不愿直接放弃潘家的势力,所以潘妤才会是他的第一选择。
但如果潘远山拒绝了这桩婚事,就是把新帝直接推向崔家,说不定新后都要从崔家另选,那样一来,岂不是潘远山亲手给了崔家崛起的机会。
崔家势弱之时,潘远山这个女婿仍被他们用所谓的礼教压得喘不过气,若有朝一日崔家得势,潘远山岂还有出头之日?
要是一辈子都被那样一个迂腐陈旧的家族压制,光是想想潘远山就全身难受。
所以,这圣旨推拒不得,潘妤身份再怎么不堪,她终究都是姓潘的,她当皇后,肯定比崔家女当皇后要强吧。
至于遭人非议什么的……
新帝都不在意,他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就算将来真的因为潘妤的身份惹出骚乱,潘远山也能说自己早就推拒过圣旨,是陛下一意孤行,他身为臣子,总不能违背陛下的旨意吧。
短短几息,潘远山便想通了一切。
在新帝仿佛看透一切的精湛目光注视下,绝口不再提‘收回成命’,反而顺势起身谢恩,将圣旨怎么带来的,又怎么带了回去。
第25章 潘妤把这帮人统称为佛堂……
潘妤是在两声温柔的呼唤中转醒的,她微微睁开眼睛,模糊过后,看到的是两张笑吟吟的脸,一个是二夫人安氏,一个是潘远山的妾室平氏。
这梦做得……真膈应!
潘妤懒得理会,翻了个身继续睡,反正也没什么别的消遣,睡觉还能省点力。
安氏和平氏见潘妤明明醒了,却无视她们,心中暗恨不已,却又不得不再次堆起笑脸,温柔着嗓音轻唤:
“妤儿快醒醒,有天大的好事呢。”
“女郎醒醒……”
在两人不遗余力的呼唤下,终于让潘妤发觉不是梦,疑惑的回头看向站在她床边的两个装货。
然后潘妤才发现,她床边不止站了两个人。
在安氏和平氏身后还站着两排婢女,一排手里托着洗漱用品,一排手里托着崭新的衣物,脸上无一例外,全都挂着潘妤看不懂的,迷之微笑。
什么意思?潘妤防备的暗想,难道这是潘家送人上路前的福利待遇?
不对啊,上回潘远山说要勒死她,可是直接让仨嬷嬷把她拖走的……
“悄悄女郎这肌肤……妾早就说过,三女郎就是咱家最漂亮最有出息的。”
妾平氏虽容貌平平,但生了一张好嘴。
不仅把潘远山和太夫人哄得给她一个妾室放了点管家权,就连府里其他人也被她哄得团团转,没有不说她好的。
潘娆那点子哄人的功夫,在她亲妈平氏面前还有的学。
二夫人安氏也顺着平氏的话夸:
“可不是嘛,妤儿天生丽质,福运鸿天。”
潘妤被这俩装货一人一句夸得满头问号,她都被关二十来天了,没洗头没洗脸,就连牙都是每天用节省下来的水裹了布勉强擦拭的。
披头散发蓬头垢面,她们居然还能夸得出口,安氏说她‘福运鸿天’……
潘妤惊讶:
难道是她亲爹玉皇大帝寻女而至,潘家看她马上要做神仙了,才这么不要脸的恭维她吧。
“快快,还愣着干嘛?赶紧伺候女郎梳洗,太夫人和老爷还等着见女郎呢。”
平氏对婢女们发号施令,婢女们顿时就忙了起来。
打水的打水、拿盆的拿盆、连胰子都是新的,各种忙活后,婢女过来扶着潘妤去洗漱。
尽管心中疑惑,但潘妤还是不动声色的去了,毕竟她是真的快臭了。
潘妤洗漱的时候,安氏和平氏也没闲着,她俩一个从婢女手里接过帕子,等着为潘妤擦面;一个站在潘妤身后,动作轻柔的为她整理长发。
“妤儿还不知道吧,如今外面已是改天换日,楚魏易主,新帝是从前的西北魏家的家主,名讳单字一个‘铎’。”
潘妤刷牙时,安氏就在一旁给她讲解局势,并着重介绍了新帝的来历。
“咱们这位陛下真是慧眼识珠,放着那么多选择不要,偏偏选中了女郎,两朝皇后,这说出去就跟做梦似的。哈哈哈。”
平氏最后的笑声,不知为何听起来稍稍有点勉强,但潘妤没在意,因为有更奇怪的话,她放下牙刷对两人问:
“两朝皇后……何意?”
平氏一愣,与安氏对望一眼,差点忘了,她们说了这老半天,竟然还没说到正题上。
“就是字面意思,新帝前儿下了赐婚圣旨,要封妤儿做皇后呢。”
“……”
有好长一段时间,潘妤脑子里都嗡嗡的。
赐婚?皇后?!!
……还不如让玉皇大帝来接她呢!
**
安氏和平氏临危受命,被指派过来把潘妤从软禁屋舍中放出。
同时还要安抚她的情绪,说是千万要让她消气,为达成此目的,哪怕两人被潘妤骂几句打两下也无妨……
所幸,潘妤没骂人,也没打人,除了在得知新帝封后时沉默了一阵儿,其他就没有任何情绪失措的时候,平静的不像个差点被逼死又少吃少喝关了这么多天的人。
潘妤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情绪究竟如何,安氏和平氏不知道,她们只需完成这项任务就成。
事实上,要不是潘远山强势吩咐,她们俩现在都想找个地方委屈的哭一场了。
为什么?
自从新帝登基后,阖府上下乃至整个京城,谁人不知开国皇后要从潘家出,其中最热门的人选就是潘娆和潘锦。
作为两个热门皇后人选的生母,安氏和平氏这段日子简直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府里府外多得是上赶着求见巴结她们的,所有人都在恭喜她们,恭喜得飘飘然。
然而新帝的一封赐婚圣旨,把她们被奉承上天的魂儿直接打散,脸狠狠的砸在地上,捡都捡不起来。
就这时候,潘远山命令她们来安抚潘妤,劝慰潘妤,只为让潘妤消消气,进而愿意与家中重新修复关系。
两人心里那叫一万个不情愿,家里的娆儿和锦儿还没人安抚,没人劝慰呢,她们竟还要来充当给潘妤撒气的角色。
尽心尽力的伺候潘妤洗漱洗澡换衣服后,将她送往太夫人陈氏的居所,看着潘妤走入寿安堂,安氏和平氏才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这段时间因为皇后人选的事,两人暗地里针锋相对了好几回。
如今大梦初醒,方知一切都为她人做了嫁衣,两人同病相怜,看对方哪里还有半分敌意。
于是两人默契的忽略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又恢复成从前那副知心姐妹情深似海的样子。
**
潘妤洗了澡、吃了饭,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安氏和平氏的陪伴下来到寿安堂,给太夫人陈氏请安。
她到了之后才发现,寿安堂中并非只有陈氏,还有潘远山等一众佛堂八犬,都在。
那天在佛堂决定潘妤生死的人,除了潘远山三兄弟外,还有五个旁支叔伯,潘妤把这帮人统称为佛堂八犬,一个个面慈和善,实际人面兽心。
潘妤只当没看到他们,步入寿安堂后就径直向首座的陈氏走去。
“见过太夫人。”
潘妤鼻眼观心,端正行礼。
太夫人陈氏是个不苟言笑的,她对潘妤抬了抬手,便继续端坐,连一句寒暄的话都不愿开口。
还是一旁的潘远山放得开,只见他毫无芥蒂的来到潘妤身旁,一副慈父作派:
“妤儿这几日受苦了,快快坐下说话。”
随着他开口,其他佛堂八犬也跟着笑眯眯的捻须附和:
“是啊是啊,快入座,别累着了。”
要说潘家这一代人,读书一般、做人一般,做事也一般,唯独这股不要脸的劲儿却很不一般。
毕竟,正常人谁会在差点被他们打杀了的晚辈面前骤然变脸,心安理得的把他们做过的那些事忘之脑后,还能腆着脸装和蔼装慈祥。
他们怎么就能肯定潘妤会事过境迁,过往不究?
或者他们根本无需在乎潘妤愿不愿意翻篇,在他们看来,潘妤一个女子的生死喜好皆在他们掌控之中,他们想让潘妤死,潘妤就要痛痛快快的去死,当然,他们想让潘妤生,潘妤也要感恩戴德的生。
潘妤心中冷笑,一帮道貌岸然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早晚干他们!
潘远山亲自扶着潘妤,坐在了早就准备好的椅子上,位置就紧挨着太夫人陈氏,是正儿八经贵客的位置,是不受太夫人待见的潘妤和崔氏,从前做梦也坐不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