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13节
吴美人抽抽噎噎的说:“因为宋美人和李美人臭味相投,她俩总相护遮掩,硬是把陛下拘在她们那里,不止是臣妾受害,娘娘若不信,可以问问安美人,安美人也被她俩抢过侍寝的。”
潘妤耐着性子问安美人可有此事,安美人胆子有点小,但也接连点了好几下头,委委屈屈的模样楚楚可怜。
对于她们的控诉,李美人与宋美人也有话说:
“皇后娘娘,臣妾冤枉。陛下要宠幸谁,又不是臣妾说了算的,难不能陛下要臣妾侍寝,臣妾还要将机会拱手相让吗?”
宋美人连忙附和:“正是如此,后妃本就是各凭本事说话,她们没本事留住陛下,又怎好怪别人?”
好像也有道理。
见潘妤似乎动容,吴美人又说:
“可那日陛下明明翻的是我的牌子,最后却是歇在你的宫中,是你们从中作梗,硬生生抢走的陛下!皇后娘娘明鉴,可以查看翻牌记档册和陛下起居注,便知臣妾所言不虚。”
安美人似乎也深受其害,尽管低着头声若蚊蝇,却也与吴美人一同出声声讨:
“此种情形已非偶然,请皇后娘娘明察。”
潘妤听完她们的控诉,便让人去内廷所取来近两年的翻牌记录册与陛下起居注,顺便又把之前兰乔嬷嬷给她整理出来的后妃档案册取来。
对照档案册潘妤知晓了,李美人出身教坊司,善舞;宋美人出身歌姬,善歌;安美人是私塾先生之女,善书;吴美人出身乡间小富之家,能进宫全是因为在陛下途经田乡时给陛下端去一碗清甜爽口的薄荷茶……
没过多久,内廷所便送来了潘妤想要的册子。
是内廷总管太监亲自送来的,以为是自己哪里出了纰漏,诚惶诚恐的候在一旁。
潘妤问了吴美人和安美人被翻牌的时间,按照她们说的翻看记录册子,果然看到翻牌册上有两人的名字,但那日陛下起居注上的侍寝名字却变成了李美人或宋美人。
事实证明,吴美人和安美人没有说谎,确实是李美人和宋美人抢了她们侍寝的机会……
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正如李美人所说,陛下想宠幸谁是陛下的意思,也没有哪条宫规律法中规定了,陛下翻了后妃的牌子,就不能临时反悔或来了别的兴致的。
所以,吴美人和安美人的控诉,就算潘妤知道她们没有说谎,却也没办法处置李、宋两位美人,毕竟她也不能押着皇帝,非要他去宠幸哪个美人嘛。
潘妤正思虑着,余光瞥见李、宋两位美人正眼神交流,看两人那有恃无恐的样子,潘妤便知此类事件绝非偶然,两人背地里定然联手做了好几起争宠的事。
她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歌舞搭配,直接把楚子玢那蠢货迷成了狗。
其实这件事处不处理都一样,歌舞总有看腻的一天,等楚子玢迷上了别的,她俩自然会解绑,分道扬镳。
可若不处理,后宫总出现这样的争宠事件,闹出各种事宜的话,麻烦的还是潘妤这个皇后。
与其听她们日日无止尽的吵闹,不如像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潘妤一边思索一边翻看楚子玢的起居注,发现李、宋两位美人并不是这阵子才兴起的,或者说,她们这个争宠组合,一开始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
另外一个,正是刚刚被剃头打入冷宫的王美人。
一歌、一舞、一美人,李、宋原是王美人的陪衬,王美人一走,她俩倒捡了现成的便宜。
而王美人之所以能盛宠三月不止,潘妤细查之下也发现了些门道,这王美人入宫前是卖酒娘子,更是京城有名的销金窟玉来楼花魁的关门弟子……学的就是如何拿捏男人。
倒也是个人才。
潘妤暗自感慨后,再往前翻,发现王美人进宫之前,后宫中最得宠的是赵美人,扬州瘦马出身……再往前是周美人,秦淮出身……再再往前则是黄美人,这位得宠的原因令潘妤大跌眼镜,居然是善赌,能连续十把摇出豹子!
楚子玢宠幸黄美人那阵子,不会每天在寝宫里看黄美人摇骰子摇半夜吧?
这些也就算了,都是风华正茂的美娘子,最让潘妤震惊是,楚子玢那不靠谱的货,甚至还宠过一个四十几岁的半老徐娘……
看了这么多的美人兴衰史,潘妤心中有了想法。
她本就是行动派,当即便让人去把所有的美人尽数传来长秋宫听训。
美人有三百多个,所幸长秋宫够大,站的下。
潘妤高坐凤椅之上,将李、宋、安、吴四美今日所作所为通告各人知晓,在众美人面面相觑,不知潘妤是何意之时,潘妤开口说道:
“本宫与诸位美人既同入后宫,便是难得的缘分。后妃职责本宫不欲多言,只侍奉陛下一条,今李、宋两位美人行事是有不妥,但归根结底并无大错,后妃入宫不争盛宠争什么?”
“李、宋两位美人善歌善舞,能笼络住陛下是她们的本事,本宫不怪她们,甚至还要赏赐她们。”
“本宫观尔等来历,也有那身怀绝技的出色之辈,可惜怀才不遇,未逢盛宠,歌舞总有看厌之时,容色总有过气之日,若大家能摈弃前怨,群策群力、守望相助,为更好的侍奉陛下献计献策,本宫便也能许诸位一个前程。”
“从今往后,美人分为十品,十品为下,年二十两,依次而上,每多一品,加百两,五品以上,年加二百两,若能做到一品美人,年三千两。”
自古财帛动人心,潘妤先前说让大家献技时,众美人全部在意,只觉潘妤痴人说梦,谁会把自己的本事交给竞争对手,教会徒弟逼死师父,谁做谁蠢。
然品级与相应赏赐一出,便立刻叫人改了主意,有那胆大的出声问:
“不知皇后娘娘所定的十品美人如何晋升?”
有那聪明些的已然想到晋升的标准,肯定不会是单一的侍寝途经,甚至有可能侍寝都不算晋升途径。
果然,潘妤回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他人俘获圣心的技能,制定出令陛下满意的侍寝方案,这些都可算作晋升标准,端看诸位能拿出多少压箱底的本事。”
话音落下后,长秋宫的美人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皇后娘娘所提要求甚为怪异,却也无形给所有人开辟了新的活路。
毕竟后宫中,除了四妃与婕妤等每月有定例之外,美人之流大多依靠赏赐而活,大家明着争的是侍寝机会,背地里实际争的是赏赐。
反正她们入宫就是侍奉人的,那侍奉陛下还是侍奉皇后娘娘,好像也没什么区别,甚至皇后娘娘这边给出的条件更广泛,更诱人,更公平,
而此刻,珠帘后的某人已听得目瞪口呆:
她们这是在商量着如何瓜分皇帝吗?
第13章 论‘宫廷技术研讨会’的……
被召来长秋宫的美人们,原以为皇后娘娘要拿她们开刀,毕竟后宫中她们才是争夺盛宠的主力军。
四妃和婕妤等都是太后精心挑选入宫的,虽然不受陛下宠爱,却都各有身份家世。
唯有她们来自民间,又能博陛下欢心。
所以美人们受召时都很忐忑,谁知来了长秋宫才知道,皇后娘娘不是要收拾她们,而是给她们说了一通惊世骇俗的道理,紧接着就把想法落到实处,给美人们提供出更多的晋升方式。
她们从前想要晋升,唯有谋取圣心一条路,可皇帝只有一个,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后宫这么多人,有几人能受宠,而就算受宠的,又能保证自己受宠几日?
皇后娘娘的提议,等同于把她们所有人都绑在一起,通过教别人或帮别人侍寝成功,而获得分数,十品美人,就有十档分数,每档所得也不同。
美人们若想多得分数,就要拿出看家本事才行。
最关键是,皇后娘娘一视同仁,不管美人来历出身,年龄身段,只要帮人成功一回,就能获得分数,而那些成功侍寝的美人,除了能博陛下一些赏赐外,皇后娘娘还另有赏赐,而帮忙之人,不仅可以获得分数,也能获得皇后娘娘的额外赏赐。
这项举措一经提出,就在美人群中掀起激烈的讨论。
潘妤将三百多个美人,分为十组,每组三十个人左右,以过往侍寝次数多寡为例,设定正、副组长,让她们负责带领自己的小队或策划或培训,一门心思的思考怎么能让组员们成功侍寝。
为了公平起见,潘妤甚至让人去把冷宫中的王美人也请了出来。
不为别的,只因潘妤翻看过往侍寝记录,发现王美人确实是个人才,除了她之外,竟然没有一个美人被陛下隆宠过三个月的。
而若不是潘妤横插一杠,王美人的隆宠记录仍会延长。
潘妤打算让王美人将功折罪,只要她把自己隆宠不断的诀窍说出,不仅可以从冷宫出来,恢复位份,潘妤还另有赏赐。
皇后完全有权力和能力恢复一个美人的位份,只不过很少有皇后愿意为了一个冷宫的妃子去得罪皇帝罢了,当然了,她背后家世才是潘妤敢这么做的底气。
王美人确实很有一些房中术的诀窍,她在入宫前是卖酒娘子,但在做卖酒娘子之前,她却是青楼花魁的关门弟子,本想学有所成一展抱负,没想到青楼关门了,也是她运气好,遇到了微服私访的皇帝,一场露水姻缘,让她改头换面扶摇直上。
这些技巧,原本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与人分享的,但此一时彼一时,她如今外形受限,又被陛下厌弃打入冷宫,若不想通自救,只怕余生都要消耗在冷宫无人问津了。
皇后有意团结美人,共创佳绩,王美人自然要识时务。
有了销冠王美人的加入,这场【宫廷技术研讨会】开得热闹且专业,王美人毫不藏私的贡献出自己的‘绝招’,不仅让同组的美人们受益匪浅,就连别组的美人们也忍不住过来偷师。
潘妤只随便听了两耳,就不禁为楚子玢的腰子担忧,一个王美人就能把他整得服服帖帖,一群王美人……岂不是能让他□□?
美人们干劲十足,纷纷透出一股要把楚子玢余生都栓在床上,不让他下床的雄心壮志,唯有潘妤担心楚子玢肉体凡胎的会吃不消……
所以,潘妤决定帮他一把。
**
两天之后,是潘妤和霁尘约定的见面时间,潘妤让兰乔嬷嬷取来一只琉璃冰封匣,里面放的自然就是霁尘想要的‘千年寒参’。
‘千年寒参’长在天山,性喜冰雪,普通的木匣、铁匣装不了它,或者说不能长时间装它,否则会影响药效,若时间再长些,或许就直接废了。
而琉璃冰封匣就不同了,这些琉璃开采自极寒之地,天然属冰,用来存放‘千年寒参’再合适不过。
霁尘与潘妤对面而坐,屏退左右。
匣子放在潘妤的手边,霁尘目光盯着匣子与潘妤寒暄,又问了几句关于阿桑的事,得知阿桑服药后有所好转,霁尘对潘妤拱手作礼,诚恳道谢。
说完这些,霁尘便将话题引回‘千年寒参’上,见潘妤不主动将匣子推给他,他干脆自己起身去拿,却被潘妤按住匣子顶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霁尘心头一紧,以为潘妤要反悔,但很快想清楚,若潘妤真要悔,就不会把东西拿出来。
“娘娘之恩情,在下没齿难忘,此后定受娘娘差遣,不论何事,绝无二话。”霁尘正色发誓。
话很好听,但却不是潘妤想听的。
潘妤摁在匣子顶部的手轻点了几下,委婉说:
“国师误会了,本宫并非施恩求报之人,但国师可知晓此匣为何物?”
霁尘愣了愣,潘妤自顾自说:
“琉璃冰封匣,取自极寒之地,用它装‘千年寒参’方可保它药效与时效。”
霁尘有点懵懂,仿佛听不懂潘妤的意思。
两人对峙片刻后,潘妤的委婉终究装不下去:
“一口价,五千两。”
霁尘挑眉失笑:“娘娘,在下……前两日已经付过五千两了。”
“那是药钱,这么名贵的盒子,国师总不能让本宫白送吧?”潘妤说得理所当然。
霁尘:……
“或者国师只要药,不要盒子?那本宫这就……”潘妤作势要把盒子打开,霁尘慌忙制止:
“不不不,盒子臣也是要的。”
片刻后,历史仿佛重演了一段,霁尘苦笑着付了钱,潘妤高兴的收了钱,然后爽快的把匣子从手边推给霁尘,银货两讫。
潘妤耐着性子问安美人可有此事,安美人胆子有点小,但也接连点了好几下头,委委屈屈的模样楚楚可怜。
对于她们的控诉,李美人与宋美人也有话说:
“皇后娘娘,臣妾冤枉。陛下要宠幸谁,又不是臣妾说了算的,难不能陛下要臣妾侍寝,臣妾还要将机会拱手相让吗?”
宋美人连忙附和:“正是如此,后妃本就是各凭本事说话,她们没本事留住陛下,又怎好怪别人?”
好像也有道理。
见潘妤似乎动容,吴美人又说:
“可那日陛下明明翻的是我的牌子,最后却是歇在你的宫中,是你们从中作梗,硬生生抢走的陛下!皇后娘娘明鉴,可以查看翻牌记档册和陛下起居注,便知臣妾所言不虚。”
安美人似乎也深受其害,尽管低着头声若蚊蝇,却也与吴美人一同出声声讨:
“此种情形已非偶然,请皇后娘娘明察。”
潘妤听完她们的控诉,便让人去内廷所取来近两年的翻牌记录册与陛下起居注,顺便又把之前兰乔嬷嬷给她整理出来的后妃档案册取来。
对照档案册潘妤知晓了,李美人出身教坊司,善舞;宋美人出身歌姬,善歌;安美人是私塾先生之女,善书;吴美人出身乡间小富之家,能进宫全是因为在陛下途经田乡时给陛下端去一碗清甜爽口的薄荷茶……
没过多久,内廷所便送来了潘妤想要的册子。
是内廷总管太监亲自送来的,以为是自己哪里出了纰漏,诚惶诚恐的候在一旁。
潘妤问了吴美人和安美人被翻牌的时间,按照她们说的翻看记录册子,果然看到翻牌册上有两人的名字,但那日陛下起居注上的侍寝名字却变成了李美人或宋美人。
事实证明,吴美人和安美人没有说谎,确实是李美人和宋美人抢了她们侍寝的机会……
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正如李美人所说,陛下想宠幸谁是陛下的意思,也没有哪条宫规律法中规定了,陛下翻了后妃的牌子,就不能临时反悔或来了别的兴致的。
所以,吴美人和安美人的控诉,就算潘妤知道她们没有说谎,却也没办法处置李、宋两位美人,毕竟她也不能押着皇帝,非要他去宠幸哪个美人嘛。
潘妤正思虑着,余光瞥见李、宋两位美人正眼神交流,看两人那有恃无恐的样子,潘妤便知此类事件绝非偶然,两人背地里定然联手做了好几起争宠的事。
她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歌舞搭配,直接把楚子玢那蠢货迷成了狗。
其实这件事处不处理都一样,歌舞总有看腻的一天,等楚子玢迷上了别的,她俩自然会解绑,分道扬镳。
可若不处理,后宫总出现这样的争宠事件,闹出各种事宜的话,麻烦的还是潘妤这个皇后。
与其听她们日日无止尽的吵闹,不如像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潘妤一边思索一边翻看楚子玢的起居注,发现李、宋两位美人并不是这阵子才兴起的,或者说,她们这个争宠组合,一开始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
另外一个,正是刚刚被剃头打入冷宫的王美人。
一歌、一舞、一美人,李、宋原是王美人的陪衬,王美人一走,她俩倒捡了现成的便宜。
而王美人之所以能盛宠三月不止,潘妤细查之下也发现了些门道,这王美人入宫前是卖酒娘子,更是京城有名的销金窟玉来楼花魁的关门弟子……学的就是如何拿捏男人。
倒也是个人才。
潘妤暗自感慨后,再往前翻,发现王美人进宫之前,后宫中最得宠的是赵美人,扬州瘦马出身……再往前是周美人,秦淮出身……再再往前则是黄美人,这位得宠的原因令潘妤大跌眼镜,居然是善赌,能连续十把摇出豹子!
楚子玢宠幸黄美人那阵子,不会每天在寝宫里看黄美人摇骰子摇半夜吧?
这些也就算了,都是风华正茂的美娘子,最让潘妤震惊是,楚子玢那不靠谱的货,甚至还宠过一个四十几岁的半老徐娘……
看了这么多的美人兴衰史,潘妤心中有了想法。
她本就是行动派,当即便让人去把所有的美人尽数传来长秋宫听训。
美人有三百多个,所幸长秋宫够大,站的下。
潘妤高坐凤椅之上,将李、宋、安、吴四美今日所作所为通告各人知晓,在众美人面面相觑,不知潘妤是何意之时,潘妤开口说道:
“本宫与诸位美人既同入后宫,便是难得的缘分。后妃职责本宫不欲多言,只侍奉陛下一条,今李、宋两位美人行事是有不妥,但归根结底并无大错,后妃入宫不争盛宠争什么?”
“李、宋两位美人善歌善舞,能笼络住陛下是她们的本事,本宫不怪她们,甚至还要赏赐她们。”
“本宫观尔等来历,也有那身怀绝技的出色之辈,可惜怀才不遇,未逢盛宠,歌舞总有看厌之时,容色总有过气之日,若大家能摈弃前怨,群策群力、守望相助,为更好的侍奉陛下献计献策,本宫便也能许诸位一个前程。”
“从今往后,美人分为十品,十品为下,年二十两,依次而上,每多一品,加百两,五品以上,年加二百两,若能做到一品美人,年三千两。”
自古财帛动人心,潘妤先前说让大家献技时,众美人全部在意,只觉潘妤痴人说梦,谁会把自己的本事交给竞争对手,教会徒弟逼死师父,谁做谁蠢。
然品级与相应赏赐一出,便立刻叫人改了主意,有那胆大的出声问:
“不知皇后娘娘所定的十品美人如何晋升?”
有那聪明些的已然想到晋升的标准,肯定不会是单一的侍寝途经,甚至有可能侍寝都不算晋升途径。
果然,潘妤回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他人俘获圣心的技能,制定出令陛下满意的侍寝方案,这些都可算作晋升标准,端看诸位能拿出多少压箱底的本事。”
话音落下后,长秋宫的美人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皇后娘娘所提要求甚为怪异,却也无形给所有人开辟了新的活路。
毕竟后宫中,除了四妃与婕妤等每月有定例之外,美人之流大多依靠赏赐而活,大家明着争的是侍寝机会,背地里实际争的是赏赐。
反正她们入宫就是侍奉人的,那侍奉陛下还是侍奉皇后娘娘,好像也没什么区别,甚至皇后娘娘这边给出的条件更广泛,更诱人,更公平,
而此刻,珠帘后的某人已听得目瞪口呆:
她们这是在商量着如何瓜分皇帝吗?
第13章 论‘宫廷技术研讨会’的……
被召来长秋宫的美人们,原以为皇后娘娘要拿她们开刀,毕竟后宫中她们才是争夺盛宠的主力军。
四妃和婕妤等都是太后精心挑选入宫的,虽然不受陛下宠爱,却都各有身份家世。
唯有她们来自民间,又能博陛下欢心。
所以美人们受召时都很忐忑,谁知来了长秋宫才知道,皇后娘娘不是要收拾她们,而是给她们说了一通惊世骇俗的道理,紧接着就把想法落到实处,给美人们提供出更多的晋升方式。
她们从前想要晋升,唯有谋取圣心一条路,可皇帝只有一个,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后宫这么多人,有几人能受宠,而就算受宠的,又能保证自己受宠几日?
皇后娘娘的提议,等同于把她们所有人都绑在一起,通过教别人或帮别人侍寝成功,而获得分数,十品美人,就有十档分数,每档所得也不同。
美人们若想多得分数,就要拿出看家本事才行。
最关键是,皇后娘娘一视同仁,不管美人来历出身,年龄身段,只要帮人成功一回,就能获得分数,而那些成功侍寝的美人,除了能博陛下一些赏赐外,皇后娘娘还另有赏赐,而帮忙之人,不仅可以获得分数,也能获得皇后娘娘的额外赏赐。
这项举措一经提出,就在美人群中掀起激烈的讨论。
潘妤将三百多个美人,分为十组,每组三十个人左右,以过往侍寝次数多寡为例,设定正、副组长,让她们负责带领自己的小队或策划或培训,一门心思的思考怎么能让组员们成功侍寝。
为了公平起见,潘妤甚至让人去把冷宫中的王美人也请了出来。
不为别的,只因潘妤翻看过往侍寝记录,发现王美人确实是个人才,除了她之外,竟然没有一个美人被陛下隆宠过三个月的。
而若不是潘妤横插一杠,王美人的隆宠记录仍会延长。
潘妤打算让王美人将功折罪,只要她把自己隆宠不断的诀窍说出,不仅可以从冷宫出来,恢复位份,潘妤还另有赏赐。
皇后完全有权力和能力恢复一个美人的位份,只不过很少有皇后愿意为了一个冷宫的妃子去得罪皇帝罢了,当然了,她背后家世才是潘妤敢这么做的底气。
王美人确实很有一些房中术的诀窍,她在入宫前是卖酒娘子,但在做卖酒娘子之前,她却是青楼花魁的关门弟子,本想学有所成一展抱负,没想到青楼关门了,也是她运气好,遇到了微服私访的皇帝,一场露水姻缘,让她改头换面扶摇直上。
这些技巧,原本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与人分享的,但此一时彼一时,她如今外形受限,又被陛下厌弃打入冷宫,若不想通自救,只怕余生都要消耗在冷宫无人问津了。
皇后有意团结美人,共创佳绩,王美人自然要识时务。
有了销冠王美人的加入,这场【宫廷技术研讨会】开得热闹且专业,王美人毫不藏私的贡献出自己的‘绝招’,不仅让同组的美人们受益匪浅,就连别组的美人们也忍不住过来偷师。
潘妤只随便听了两耳,就不禁为楚子玢的腰子担忧,一个王美人就能把他整得服服帖帖,一群王美人……岂不是能让他□□?
美人们干劲十足,纷纷透出一股要把楚子玢余生都栓在床上,不让他下床的雄心壮志,唯有潘妤担心楚子玢肉体凡胎的会吃不消……
所以,潘妤决定帮他一把。
**
两天之后,是潘妤和霁尘约定的见面时间,潘妤让兰乔嬷嬷取来一只琉璃冰封匣,里面放的自然就是霁尘想要的‘千年寒参’。
‘千年寒参’长在天山,性喜冰雪,普通的木匣、铁匣装不了它,或者说不能长时间装它,否则会影响药效,若时间再长些,或许就直接废了。
而琉璃冰封匣就不同了,这些琉璃开采自极寒之地,天然属冰,用来存放‘千年寒参’再合适不过。
霁尘与潘妤对面而坐,屏退左右。
匣子放在潘妤的手边,霁尘目光盯着匣子与潘妤寒暄,又问了几句关于阿桑的事,得知阿桑服药后有所好转,霁尘对潘妤拱手作礼,诚恳道谢。
说完这些,霁尘便将话题引回‘千年寒参’上,见潘妤不主动将匣子推给他,他干脆自己起身去拿,却被潘妤按住匣子顶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霁尘心头一紧,以为潘妤要反悔,但很快想清楚,若潘妤真要悔,就不会把东西拿出来。
“娘娘之恩情,在下没齿难忘,此后定受娘娘差遣,不论何事,绝无二话。”霁尘正色发誓。
话很好听,但却不是潘妤想听的。
潘妤摁在匣子顶部的手轻点了几下,委婉说:
“国师误会了,本宫并非施恩求报之人,但国师可知晓此匣为何物?”
霁尘愣了愣,潘妤自顾自说:
“琉璃冰封匣,取自极寒之地,用它装‘千年寒参’方可保它药效与时效。”
霁尘有点懵懂,仿佛听不懂潘妤的意思。
两人对峙片刻后,潘妤的委婉终究装不下去:
“一口价,五千两。”
霁尘挑眉失笑:“娘娘,在下……前两日已经付过五千两了。”
“那是药钱,这么名贵的盒子,国师总不能让本宫白送吧?”潘妤说得理所当然。
霁尘:……
“或者国师只要药,不要盒子?那本宫这就……”潘妤作势要把盒子打开,霁尘慌忙制止:
“不不不,盒子臣也是要的。”
片刻后,历史仿佛重演了一段,霁尘苦笑着付了钱,潘妤高兴的收了钱,然后爽快的把匣子从手边推给霁尘,银货两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