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我用脚尖踢了踢她的小腿,踢了好几下,她才抬起头。
我瞪大眼,吃了一惊,她脸上都是伤,半边脸都是肿的。
刚想凑近看,她就起来了,踉跄了几下才站稳。
她看了看我,又看向身后的门,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我太累了,就睡着了。”
原来是个女孩。
我更惊讶了。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微微笑着,摇了摇手里的蒲扇,“小姑娘,你家里人呢,困了怎么不回家睡?”
她没回答,只是垂着眼。
我又问:“是不是跟别人打架了,不敢回家?”
不知道我猜测的对不对,她一句话没说,转身跑了。
跑起来还一瘸一拐的,我这才看见,她露在外面的小腿都青紫了。
我并未把这个人放在心上,估计又是谁家不听话的野孩子,在外面惹了事,怕被家里人骂,不敢回家。
我老伴去世得早,就我一个人在这里住,住了几十年了,走街串巷,基本都认识。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搬来不少新面孔,这孩子估摸也是新搬来的。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我再次见到她,她脸上的伤已经快好了。
我跟她打招呼,“嘿,小姑娘。”又随口问道:“那天回去没被你家里人骂吧?”
她直勾勾地盯着我,看起来不太想跟我聊天。
见状,我这个大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老头子,拧着眉沉思起来。
是我看起来太凶?还是她脑子有毛病?
这时,从我身后跑过来几个孩子,笑嚷着:“纪冰,又被你爸妈打啦。”
半大的孩子,把这件事当成笑话一样去笑,不加掩饰地嘲笑,仿佛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去去去,家里大人都不教你们点好的。”我有些生气,挥手去赶人。
我知道,这边的人普遍素质不高,孩子能这么起哄,肯定是听到家里的大人平时说道些什么。
“别听他们瞎嚷嚷,你叫纪冰是吧。”我想到那句,又被你爸妈打啦,想来那天的伤是被她爸妈打的,怪不得那么晚不回家。
虽然我不知道她被打的前因后果,但下手这么重,实在是不应该。
纪冰只是看着我,眼神比刚才柔和了很多,丢下一句,“他们没瞎嚷嚷。”扭头就跑了。
我觉得她的性格有些古怪,也不能说是古怪吧,而是一种超出年纪的镇定,也可以说是成熟。
同龄的孩子,如果被打成那样,肯定要哭鼻子的。
而她好似什么感觉都没有,甚至连眼眶都没红。
我后来才明白,是因为她习惯了。
哭是没用的,所以就不哭。
父母打孩子,我见得很多,我小时候也被打过。
所以并没觉得这是多严重的一件事。
直到有一次,巷子里嚷嚷着,“死人了死人了----”
我当时正在院子里嗑瓜子,听到声音,赶过去瞧瞧。
起先还以为是哪家的老人不行了。
当我扒开看热闹的人群,就看见地上趴着一个人,旁边有两个人在解她身上绑着的麻绳。
“春梅,哪能这么打孩子,都快没气了。”
我眼睛一眯,认出来了,又忙去看趴在地上的纪冰。
她浑身抽搐,脸上都是血。
王春梅手里拿着藤条,大概是打累了,哧哧喘着,怒道:“她差点把她弟弟害死,那可是她亲弟弟,小小年纪,心这么毒,生下来的时候没掐死她,白养十几年,我真是倒了血霉了。”
“唉,那也不能这么打啊,要是再落下个残疾,你不是还得养着。”
王春梅气还没消,又准备去踢,被人拦下,“你问问她我为什么要打她,死不承认,非要跟我犟,早点低头认错,不就不用挨打了,臭脾气,跟头犟驴一样,我要是这次不把她治好,下回就得出去杀人放火了。”
我看到纪冰的眼睫颤了下,张了张嘴,她看起来气息很微弱,说话都没声音。
但我还是看懂了她的口型。
她说:“我没错。”
之后,她被人抬去了卫生院,捡回一条命。
听说卫生院的医生上门要医药费,跟王春梅吵了一架,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认识这个小姑娘的人,对她的评价都不怎么好。
我心里也明白个七八分,大概就是她父母出去散播的,相熟的邻居对这些话先入为主,又加上她看起来脾气确实不好,所以自然而然地抱有偏见。
我不是一个喜欢插手别人家家事的人,活了这么些年,比这打得还狠的也见过。
但就是觉得有些不太舒服。
或许是因为围绕在这个小姑娘身边的恶意太多,她孤立无援,有口难辩。
我是觉得她不够聪明,甚至有点笨,如果她嘴巴甜一些,处事圆滑点,应该就会免去很多伤害。
一个月后,她伤好了,我坐在大门口乘凉,看见她走来。
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不低头?”
她停下脚步,看着我,明白我问的是什么,她只是皱了下眉,露出疑惑的表情,“我为什么要低头?”
“这样你就可以少挨点打了。”
“我又没错,为什么要认错?”她还是固执。
我就解释说:“你可以假装低头,嘴巴甜一点,哄哄他们,装一装总会吧。”
“可装的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真的。”
她说完,我楞了下,不是很明白。
“以前村里有个考上大学的姐姐跟我说,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思想。”她说:“我如果顺从他们,一次两次三次,时间长了,我的思想就会改变,会变得跟他们一样,我讨厌那样。”
“而且我没错。”她又强调了一遍,“没错就不要认错。”
我觉得这小姑娘真是一身反骨,犟的不得了。
她又说:“其实我挨不挨打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说了你也不懂。”
我突然乐出声,我一个七十多岁老头子,让一个十几岁的黄毛丫头给教育了。
后来,她也会往我这跑,我就跟她聊天,渐渐地,她往我这跑得频率越来越频繁。
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她也一个人孤孤单单,倒也算聊得来。
有时想想,这算是忘年交了吧。我笑出了声。
不过她这个人很有意思。
我抓一把瓜子给她,她就给我扫院子。
我给她装一口袋花生,她蹲在院子里给我洗衣服。
……
总之,我给她什么,她就要做某件事来回报。
我觉得她太斤斤计较了,就把想法说了出来。
她就说:“万一有一天,你要我还,我还不起怎么办,当下事当下做,你以后要是提起,那我已经还过你了。”
我发现跟她压根说不通,就突发奇想,“要不然我记账吧,把你欠我的都记在账本上,你要是还了,我就划掉,要是没来得及还,就先欠着,我这院子又不用天天扫。”
她想了想,点头同意。
其实这只不过是我说着玩的,闲着没事拿来逗逗她。
时间长了,我就觉得她像是一只刺猬,把自己包裹起来,她不让自己出来,别人也进不去。
她不想跟任何人有关联,如果有一天她消失不见,大概也没人在意吧。
有一次,王春梅抱着她弟弟从我家门口走过,她慌得躲在门后。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躲。
她说:“想看看笑容。”
“笑容?”
“她以后也会这么对我笑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忽然明白过来,原来身体上的疼痛远远不及她心中之万一。
连笑容都是偷来的。
我听得鼻尖一酸,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她哭。
她说:“他们会喜欢我吗?会有一天站在我这边,为我说话吗?”
我回答不了她这个问题。
她又摇头,自言自语,“应该不会吧。”
其实她一早就明白,他们知道谁对谁错,但都把责任推到她身上,如果她不认,犟嘴,那就有理由欺负她了。
理由就是:不听话,跟我犟。
她只是在期望,期望有一次,他们可以对她心软。
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聊这些事,我压根帮不了她。
在这个巷子里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各扫门前雪。
插手别人家家事,尤其是这种事,那就是在往她家里人脸上扇巴掌。
明晃晃地指责她家里人干缺德事。
到时候真闹起来,不仅落不了一句好,还惹得一身骚。
这就是为什么谁家有事,都是看热闹的居多,最多上去劝劝架,毕竟是别人家家事。
不过我还是问了一句,“要是走呢,你想不想离开这里?”
“我能去哪儿?”她摇头,“到哪儿都是累赘,要是到了外面,兴许还没这好呢,最起码这里有我一张床。”
我瞪大眼,吃了一惊,她脸上都是伤,半边脸都是肿的。
刚想凑近看,她就起来了,踉跄了几下才站稳。
她看了看我,又看向身后的门,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我太累了,就睡着了。”
原来是个女孩。
我更惊讶了。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微微笑着,摇了摇手里的蒲扇,“小姑娘,你家里人呢,困了怎么不回家睡?”
她没回答,只是垂着眼。
我又问:“是不是跟别人打架了,不敢回家?”
不知道我猜测的对不对,她一句话没说,转身跑了。
跑起来还一瘸一拐的,我这才看见,她露在外面的小腿都青紫了。
我并未把这个人放在心上,估计又是谁家不听话的野孩子,在外面惹了事,怕被家里人骂,不敢回家。
我老伴去世得早,就我一个人在这里住,住了几十年了,走街串巷,基本都认识。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搬来不少新面孔,这孩子估摸也是新搬来的。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我再次见到她,她脸上的伤已经快好了。
我跟她打招呼,“嘿,小姑娘。”又随口问道:“那天回去没被你家里人骂吧?”
她直勾勾地盯着我,看起来不太想跟我聊天。
见状,我这个大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老头子,拧着眉沉思起来。
是我看起来太凶?还是她脑子有毛病?
这时,从我身后跑过来几个孩子,笑嚷着:“纪冰,又被你爸妈打啦。”
半大的孩子,把这件事当成笑话一样去笑,不加掩饰地嘲笑,仿佛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去去去,家里大人都不教你们点好的。”我有些生气,挥手去赶人。
我知道,这边的人普遍素质不高,孩子能这么起哄,肯定是听到家里的大人平时说道些什么。
“别听他们瞎嚷嚷,你叫纪冰是吧。”我想到那句,又被你爸妈打啦,想来那天的伤是被她爸妈打的,怪不得那么晚不回家。
虽然我不知道她被打的前因后果,但下手这么重,实在是不应该。
纪冰只是看着我,眼神比刚才柔和了很多,丢下一句,“他们没瞎嚷嚷。”扭头就跑了。
我觉得她的性格有些古怪,也不能说是古怪吧,而是一种超出年纪的镇定,也可以说是成熟。
同龄的孩子,如果被打成那样,肯定要哭鼻子的。
而她好似什么感觉都没有,甚至连眼眶都没红。
我后来才明白,是因为她习惯了。
哭是没用的,所以就不哭。
父母打孩子,我见得很多,我小时候也被打过。
所以并没觉得这是多严重的一件事。
直到有一次,巷子里嚷嚷着,“死人了死人了----”
我当时正在院子里嗑瓜子,听到声音,赶过去瞧瞧。
起先还以为是哪家的老人不行了。
当我扒开看热闹的人群,就看见地上趴着一个人,旁边有两个人在解她身上绑着的麻绳。
“春梅,哪能这么打孩子,都快没气了。”
我眼睛一眯,认出来了,又忙去看趴在地上的纪冰。
她浑身抽搐,脸上都是血。
王春梅手里拿着藤条,大概是打累了,哧哧喘着,怒道:“她差点把她弟弟害死,那可是她亲弟弟,小小年纪,心这么毒,生下来的时候没掐死她,白养十几年,我真是倒了血霉了。”
“唉,那也不能这么打啊,要是再落下个残疾,你不是还得养着。”
王春梅气还没消,又准备去踢,被人拦下,“你问问她我为什么要打她,死不承认,非要跟我犟,早点低头认错,不就不用挨打了,臭脾气,跟头犟驴一样,我要是这次不把她治好,下回就得出去杀人放火了。”
我看到纪冰的眼睫颤了下,张了张嘴,她看起来气息很微弱,说话都没声音。
但我还是看懂了她的口型。
她说:“我没错。”
之后,她被人抬去了卫生院,捡回一条命。
听说卫生院的医生上门要医药费,跟王春梅吵了一架,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认识这个小姑娘的人,对她的评价都不怎么好。
我心里也明白个七八分,大概就是她父母出去散播的,相熟的邻居对这些话先入为主,又加上她看起来脾气确实不好,所以自然而然地抱有偏见。
我不是一个喜欢插手别人家家事的人,活了这么些年,比这打得还狠的也见过。
但就是觉得有些不太舒服。
或许是因为围绕在这个小姑娘身边的恶意太多,她孤立无援,有口难辩。
我是觉得她不够聪明,甚至有点笨,如果她嘴巴甜一些,处事圆滑点,应该就会免去很多伤害。
一个月后,她伤好了,我坐在大门口乘凉,看见她走来。
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不低头?”
她停下脚步,看着我,明白我问的是什么,她只是皱了下眉,露出疑惑的表情,“我为什么要低头?”
“这样你就可以少挨点打了。”
“我又没错,为什么要认错?”她还是固执。
我就解释说:“你可以假装低头,嘴巴甜一点,哄哄他们,装一装总会吧。”
“可装的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真的。”
她说完,我楞了下,不是很明白。
“以前村里有个考上大学的姐姐跟我说,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思想。”她说:“我如果顺从他们,一次两次三次,时间长了,我的思想就会改变,会变得跟他们一样,我讨厌那样。”
“而且我没错。”她又强调了一遍,“没错就不要认错。”
我觉得这小姑娘真是一身反骨,犟的不得了。
她又说:“其实我挨不挨打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说了你也不懂。”
我突然乐出声,我一个七十多岁老头子,让一个十几岁的黄毛丫头给教育了。
后来,她也会往我这跑,我就跟她聊天,渐渐地,她往我这跑得频率越来越频繁。
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她也一个人孤孤单单,倒也算聊得来。
有时想想,这算是忘年交了吧。我笑出了声。
不过她这个人很有意思。
我抓一把瓜子给她,她就给我扫院子。
我给她装一口袋花生,她蹲在院子里给我洗衣服。
……
总之,我给她什么,她就要做某件事来回报。
我觉得她太斤斤计较了,就把想法说了出来。
她就说:“万一有一天,你要我还,我还不起怎么办,当下事当下做,你以后要是提起,那我已经还过你了。”
我发现跟她压根说不通,就突发奇想,“要不然我记账吧,把你欠我的都记在账本上,你要是还了,我就划掉,要是没来得及还,就先欠着,我这院子又不用天天扫。”
她想了想,点头同意。
其实这只不过是我说着玩的,闲着没事拿来逗逗她。
时间长了,我就觉得她像是一只刺猬,把自己包裹起来,她不让自己出来,别人也进不去。
她不想跟任何人有关联,如果有一天她消失不见,大概也没人在意吧。
有一次,王春梅抱着她弟弟从我家门口走过,她慌得躲在门后。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躲。
她说:“想看看笑容。”
“笑容?”
“她以后也会这么对我笑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忽然明白过来,原来身体上的疼痛远远不及她心中之万一。
连笑容都是偷来的。
我听得鼻尖一酸,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她哭。
她说:“他们会喜欢我吗?会有一天站在我这边,为我说话吗?”
我回答不了她这个问题。
她又摇头,自言自语,“应该不会吧。”
其实她一早就明白,他们知道谁对谁错,但都把责任推到她身上,如果她不认,犟嘴,那就有理由欺负她了。
理由就是:不听话,跟我犟。
她只是在期望,期望有一次,他们可以对她心软。
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聊这些事,我压根帮不了她。
在这个巷子里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各扫门前雪。
插手别人家家事,尤其是这种事,那就是在往她家里人脸上扇巴掌。
明晃晃地指责她家里人干缺德事。
到时候真闹起来,不仅落不了一句好,还惹得一身骚。
这就是为什么谁家有事,都是看热闹的居多,最多上去劝劝架,毕竟是别人家家事。
不过我还是问了一句,“要是走呢,你想不想离开这里?”
“我能去哪儿?”她摇头,“到哪儿都是累赘,要是到了外面,兴许还没这好呢,最起码这里有我一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