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可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也会恐惧,所以我拼命反抗。
真可笑,最后竟然变成了我和纪冰,自相残杀。
我被扔下来,躺在地上,仿佛看见了妈妈在对我温柔地笑。
但我知道一定是幻觉。
因为我不可能见到她。
她上天堂,我下地狱。
第117章 宋棋1
姓名:宋棋曾用名:宋辰玉曾曾用名:程辛(在孤儿院时的名字, 跟院长姓)
生父:不详
生母:不详
第一次被领养:养父母是工薪家庭(不到半年,养父母婚姻破裂,都不愿意要他, 被退养)
第二次被领养:养父母是商人,姓宋(不到两年,他跟养父母的女儿宋苗玉处得很好,之后养母怀孕,检查出来是个男孩,他被退养)
第三次被领养:养母沈思楠,育有一独子沈赋(沈思楠死后,他来到许家,改名:宋棋,沿用至今)
ps:正文放在作者有话说, 宋棋的第一人称自述。
【作者有话说】
“程辛,快过来。”
我正窝在院子的拐角编蚂蚱,刚编了一半,就听见院长爷爷叫我。
三个月前,我被退养,现在我又被一对夫妻领养了。
我六岁半了,从未见过我的亲生父母,也不知道他们是谁。
院长爷爷说,他是从这家孤儿院外墙角发现我的,才几个月大,躺在纸箱里哭,他是听着哭声寻去的。
我当时身上什么都没有,他们试图去找我的家人,可是找不到。
很明显,我是被抛弃的。
至于什么原因,我不去深想。
我理解不了这种,生下来又不要的行为。
第一次被收养的时候,我挺开心的,偷偷幻想过我以后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可没几个月,我的养父母婚姻破裂,谁都不愿意要我,我就被退回来了。
像货物一样,被退货。
起初我以为是我哪里做的不好,明明我已经很小心了,生怕惹到他们不高兴,在家也从没哭闹过。
之后我才知道,我的养父母年轻的时候是丁克,也就是约定好不要孩子,到了中年的时候又后悔了,我的养母已经不能生,就来孤儿院准备领养孩子,看中了我。
其实她并不是喜欢我,而是把我当成维系他们夫妻关系的纽带,只是没想到我的养父在外面有了孩子,孩子出生那天,他们吵得很厉害。
他们离婚了,养父跟外面的女人在一起,带着孩子阖家欢,养母把我退了回来,也走了。
她走的时候,我就站在门口看,她走得很干脆,一次都没回头看过。
我就知道她一点也不喜欢我,只是那天来挑孩子的时候,恰巧挑中了我。
我又到了一个新家,这家人姓宋,是做生意的,至于做什么生意我就不清楚了。
“小辛,快进来。”我的新养母笑容灿烂,热情地朝我伸出手。
我看了她一眼,收回视线,没动。
她没生气,握着我的肩头,把我带进屋。
房子很大,有两层楼,我的新养父母见到我都很高兴,家里还有一位做饭的阿姨,她也很高兴。
我稍稍放下心,但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相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带着我在一楼转了一圈,给我介绍客餐厅和厨房,阿姨说以后我要是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跟她说。
接着,把我带上楼,我跟木偶人一样被他们带着走,我走得小心翼翼,尽量不让自己出错。
刚上二楼,我就看到了一个带着粉色发箍的小女孩,手里还抱着一个小熊玩偶。
“小辛,这是你妹妹,叫苗玉,你以后叫她小玉就行。”
这个小女孩比我小一岁,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叫宋苗玉。
但是她有些特殊,先天性耳聋,耳朵上戴着助听器,听人说话的时候微微侧着头。
她很安静,胆子也小,东西掉地的声音都能把她吓得一抖。
她不怎么说话,巧了,我话也少。
养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跟她坐在客厅看电视,谁也没搭理谁。
我当时还以为她很讨厌我,毕竟这是她的家,我对她来说就是外来入侵者。
那几天我实在无聊,就坐在院子里编蚂蚱打发时间,这是我跟院长爷爷学的。
编好后,我更无聊了,起身准备回屋,就见她蹲在我身后,离我并不远,也不知道待了多久。
我见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里蚂蚱,就顺嘴问了一句,“想要?”
那是我第一次跟她说话。
她看了看我,翘起嘴角,极快地笑了下,点头。
我就把手里的蚂蚱扔给她。
她宝贝似的握在手心,我心情顿时好了很多,看来她并不是讨厌我。
不过我当时以为她是个哑巴,毕竟我还没听她开口说过话。
几天后,养父母送给我一件礼物,是一个四叶草项链,细金链子上缀着一株四叶草,背面刻了字,是定制的。
我跟苗玉,一人一条。
她的项链背面是一个‘苗’字,我的项链背面是一个‘辰’字。
他们给我改了名字,叫宋辰玉。
对此,我挺开心的,这算是正式融入他们的家庭了吧。
但我可不敢放肆,仍旧过得小心翼翼,担心他们把我退回去。
我挺喜欢这里的,虽然跟他们还是无法亲昵,但并不讨厌,而且他们都很热情,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养父母平时挺忙的,经常外出,他们在家里的时候,会关切地问我几句,再跟我说有什么需要的跟阿姨说。
我跟他们并没有多少肢体接触,也极少聊天。
我不知道别的家庭是怎么相处的,他们对苗玉也是如此,不过偶尔会看着她皱眉叹息。
我第一次听苗玉开口说话,是在一个下午,她从外面回来,身上都是灰,膝盖磕破了皮,阿姨正在给她消毒包扎,我听到了细若蚊呐的一声,“疼。”
她眼眶红红的,小鼻头也红了,看样子真的很疼。
然后我就主动找她聊天,“原来你会说话。”
她看起来有些诧异,应该挺奇怪我会这么问的,我因为判断失误而觉得好笑,找补道:“那你平时怎么不说话。”
“说,什么?”她声音很小,像清风拂过的羽毛,软软飘起,轻轻落下。
这可把我问住了,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就偷偷去问阿姨家里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才知道苗玉并不被父母重视,这点看也能看出来。
她出生就是先天性耳聋,父母想再要一个孩子,一直怀不上,所以才打算领养一个。
苗玉胆子小,话少,不会甜言蜜语地哄人,存在感很低。
她父母也希望她胆子大一些,活泼一点,不过每次试着鼓励她几句,没有明显改变后,就耐心告罄。
苗玉心里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也随之消散。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找她聊天,开始叫宋苗玉,叫着叫着就自然而然叫成了小玉。
“小玉,你要出去转转吗?”
苗玉笑着点头。
我拧着眉,语气严肃,“说话。”
“要。”
“说完整。”
我发现她的语言能力有些障碍,这是长时间不开口导致的,她要不然就是几个字往外蹦,要不然一句话停顿的地方很别扭。
就像现在这样,“我,要出,去。”
我怀疑她以前也是这么说话的,她父母没耐心教她,任她自生自灭,可能觉得她生来就是个聋子,性子太软,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用处。
对他们这样的商人来说,个人能力太重要了,毕竟以后要打理家里的生意。
他们没把希望寄托在苗玉身上,不然就不会领养我了。
慢慢的,我把自己的心打开,真正融入到这个家里,喊了爸妈。
我喊爸妈那天,他们都很高兴,我也高兴,但始终不亲昵。
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那种感觉,这个称呼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情感。
我跟苗玉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谁欺负她我就揍谁。
她说话越来越利索了,话也逐渐变多,明显比以前要开朗。
那时候,我特别有成就感,我觉得我救了一个人。
她经常给我塞好吃的,我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她的卧室,她屋里的东西,我喜欢哪个,她就送我哪个。
“哥,你要不要吃冰淇淋?”
完,这种类似于撒娇的语气,准没好事。
我一看时间,已经快到晚上十点。
我觉得她变得很聪明,以前我还觉得她笨笨的。
糟,又判断失误了。
这声哥叫的,我这当哥的只好悄悄下楼,从冰箱里拿了一盒冰淇淋。
并叮嘱:“只许吃一半,不然明天你肯定肚子疼。”
真可笑,最后竟然变成了我和纪冰,自相残杀。
我被扔下来,躺在地上,仿佛看见了妈妈在对我温柔地笑。
但我知道一定是幻觉。
因为我不可能见到她。
她上天堂,我下地狱。
第117章 宋棋1
姓名:宋棋曾用名:宋辰玉曾曾用名:程辛(在孤儿院时的名字, 跟院长姓)
生父:不详
生母:不详
第一次被领养:养父母是工薪家庭(不到半年,养父母婚姻破裂,都不愿意要他, 被退养)
第二次被领养:养父母是商人,姓宋(不到两年,他跟养父母的女儿宋苗玉处得很好,之后养母怀孕,检查出来是个男孩,他被退养)
第三次被领养:养母沈思楠,育有一独子沈赋(沈思楠死后,他来到许家,改名:宋棋,沿用至今)
ps:正文放在作者有话说, 宋棋的第一人称自述。
【作者有话说】
“程辛,快过来。”
我正窝在院子的拐角编蚂蚱,刚编了一半,就听见院长爷爷叫我。
三个月前,我被退养,现在我又被一对夫妻领养了。
我六岁半了,从未见过我的亲生父母,也不知道他们是谁。
院长爷爷说,他是从这家孤儿院外墙角发现我的,才几个月大,躺在纸箱里哭,他是听着哭声寻去的。
我当时身上什么都没有,他们试图去找我的家人,可是找不到。
很明显,我是被抛弃的。
至于什么原因,我不去深想。
我理解不了这种,生下来又不要的行为。
第一次被收养的时候,我挺开心的,偷偷幻想过我以后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可没几个月,我的养父母婚姻破裂,谁都不愿意要我,我就被退回来了。
像货物一样,被退货。
起初我以为是我哪里做的不好,明明我已经很小心了,生怕惹到他们不高兴,在家也从没哭闹过。
之后我才知道,我的养父母年轻的时候是丁克,也就是约定好不要孩子,到了中年的时候又后悔了,我的养母已经不能生,就来孤儿院准备领养孩子,看中了我。
其实她并不是喜欢我,而是把我当成维系他们夫妻关系的纽带,只是没想到我的养父在外面有了孩子,孩子出生那天,他们吵得很厉害。
他们离婚了,养父跟外面的女人在一起,带着孩子阖家欢,养母把我退了回来,也走了。
她走的时候,我就站在门口看,她走得很干脆,一次都没回头看过。
我就知道她一点也不喜欢我,只是那天来挑孩子的时候,恰巧挑中了我。
我又到了一个新家,这家人姓宋,是做生意的,至于做什么生意我就不清楚了。
“小辛,快进来。”我的新养母笑容灿烂,热情地朝我伸出手。
我看了她一眼,收回视线,没动。
她没生气,握着我的肩头,把我带进屋。
房子很大,有两层楼,我的新养父母见到我都很高兴,家里还有一位做饭的阿姨,她也很高兴。
我稍稍放下心,但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相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带着我在一楼转了一圈,给我介绍客餐厅和厨房,阿姨说以后我要是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跟她说。
接着,把我带上楼,我跟木偶人一样被他们带着走,我走得小心翼翼,尽量不让自己出错。
刚上二楼,我就看到了一个带着粉色发箍的小女孩,手里还抱着一个小熊玩偶。
“小辛,这是你妹妹,叫苗玉,你以后叫她小玉就行。”
这个小女孩比我小一岁,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叫宋苗玉。
但是她有些特殊,先天性耳聋,耳朵上戴着助听器,听人说话的时候微微侧着头。
她很安静,胆子也小,东西掉地的声音都能把她吓得一抖。
她不怎么说话,巧了,我话也少。
养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跟她坐在客厅看电视,谁也没搭理谁。
我当时还以为她很讨厌我,毕竟这是她的家,我对她来说就是外来入侵者。
那几天我实在无聊,就坐在院子里编蚂蚱打发时间,这是我跟院长爷爷学的。
编好后,我更无聊了,起身准备回屋,就见她蹲在我身后,离我并不远,也不知道待了多久。
我见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里蚂蚱,就顺嘴问了一句,“想要?”
那是我第一次跟她说话。
她看了看我,翘起嘴角,极快地笑了下,点头。
我就把手里的蚂蚱扔给她。
她宝贝似的握在手心,我心情顿时好了很多,看来她并不是讨厌我。
不过我当时以为她是个哑巴,毕竟我还没听她开口说过话。
几天后,养父母送给我一件礼物,是一个四叶草项链,细金链子上缀着一株四叶草,背面刻了字,是定制的。
我跟苗玉,一人一条。
她的项链背面是一个‘苗’字,我的项链背面是一个‘辰’字。
他们给我改了名字,叫宋辰玉。
对此,我挺开心的,这算是正式融入他们的家庭了吧。
但我可不敢放肆,仍旧过得小心翼翼,担心他们把我退回去。
我挺喜欢这里的,虽然跟他们还是无法亲昵,但并不讨厌,而且他们都很热情,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养父母平时挺忙的,经常外出,他们在家里的时候,会关切地问我几句,再跟我说有什么需要的跟阿姨说。
我跟他们并没有多少肢体接触,也极少聊天。
我不知道别的家庭是怎么相处的,他们对苗玉也是如此,不过偶尔会看着她皱眉叹息。
我第一次听苗玉开口说话,是在一个下午,她从外面回来,身上都是灰,膝盖磕破了皮,阿姨正在给她消毒包扎,我听到了细若蚊呐的一声,“疼。”
她眼眶红红的,小鼻头也红了,看样子真的很疼。
然后我就主动找她聊天,“原来你会说话。”
她看起来有些诧异,应该挺奇怪我会这么问的,我因为判断失误而觉得好笑,找补道:“那你平时怎么不说话。”
“说,什么?”她声音很小,像清风拂过的羽毛,软软飘起,轻轻落下。
这可把我问住了,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就偷偷去问阿姨家里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才知道苗玉并不被父母重视,这点看也能看出来。
她出生就是先天性耳聋,父母想再要一个孩子,一直怀不上,所以才打算领养一个。
苗玉胆子小,话少,不会甜言蜜语地哄人,存在感很低。
她父母也希望她胆子大一些,活泼一点,不过每次试着鼓励她几句,没有明显改变后,就耐心告罄。
苗玉心里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也随之消散。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找她聊天,开始叫宋苗玉,叫着叫着就自然而然叫成了小玉。
“小玉,你要出去转转吗?”
苗玉笑着点头。
我拧着眉,语气严肃,“说话。”
“要。”
“说完整。”
我发现她的语言能力有些障碍,这是长时间不开口导致的,她要不然就是几个字往外蹦,要不然一句话停顿的地方很别扭。
就像现在这样,“我,要出,去。”
我怀疑她以前也是这么说话的,她父母没耐心教她,任她自生自灭,可能觉得她生来就是个聋子,性子太软,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用处。
对他们这样的商人来说,个人能力太重要了,毕竟以后要打理家里的生意。
他们没把希望寄托在苗玉身上,不然就不会领养我了。
慢慢的,我把自己的心打开,真正融入到这个家里,喊了爸妈。
我喊爸妈那天,他们都很高兴,我也高兴,但始终不亲昵。
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那种感觉,这个称呼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情感。
我跟苗玉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谁欺负她我就揍谁。
她说话越来越利索了,话也逐渐变多,明显比以前要开朗。
那时候,我特别有成就感,我觉得我救了一个人。
她经常给我塞好吃的,我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她的卧室,她屋里的东西,我喜欢哪个,她就送我哪个。
“哥,你要不要吃冰淇淋?”
完,这种类似于撒娇的语气,准没好事。
我一看时间,已经快到晚上十点。
我觉得她变得很聪明,以前我还觉得她笨笨的。
糟,又判断失误了。
这声哥叫的,我这当哥的只好悄悄下楼,从冰箱里拿了一盒冰淇淋。
并叮嘱:“只许吃一半,不然明天你肯定肚子疼。”